APP下载

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的《谢氏南征记》

2020-12-08魏心怡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16期
关键词:纳妾延寿伦理

◎魏心怡

一、谢贞玉:压抑自然情感的代表

文学伦理学中的重要论述“斯芬克斯因子”借用了《俄狄浦斯王》中的狮身人面像,将“人”本身划分为人性因子(human factor)和兽性因子(animal factor)两部分,只有这两部分有机结合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人。其中人性因子若能控制兽性因子,人便能成为有伦理意识的人。由于“斯芬克斯因子”的性质,在伦理选择中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的不同组合导致人的情感复杂变化,其中,理性情感是一种道德情感,非理性情感是一种自然情感。

在《谢氏南征记》中,谢氏与刘延寿成婚多年无子,在封建思想观念的浸润之下,不能为丈夫生儿育女是女性最大的过错,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解决办法就是为刘延寿纳妾,这是古代的续妾制度。书中的谢氏是“理性情感”的化身的完美形象,古代封建社会对女子的期望全面地展现在谢氏身上。文中没有过多表露出她自己的自然情感,所有的行为准则完全按照“三纲五常”来做,对她来说纳妾是“应该要做的”。被妾室乔彩兰多次陷害直至逐出家门,谢氏都不曾为自己据理力争,完全听从丈夫刘延寿的安排,体现了对丈夫的无限顺从。甚至,被赶出家门之后还要去公婆的墓地为他们守墓,以期盼日后刘延寿醒悟,再次重逢。这是与人性不相符的。成长于封建家庭的谢贞玉,从小便被按照“完美妻子”的人设进行培养,完全压制个人意志,以至于成就她“去人欲,存天理”的人生信念,使她坚守着一切封建道德准则。

二、乔彩兰:无视理性情感的代表

妾室乔彩兰进门之后很快为刘延寿生子,而随之谢氏也有了身孕。此时的乔彩兰开始担心自己的地位。因为她明白,她只是为刘延寿延绵子嗣的“工具”,如果谢氏生子必定会威胁到她和自己的孩子,所以她起了谋害谢氏孩子的念头,这是人性贪欲引起的。乔氏明明知道自己妾室的身份,却不满足于现状,企图取代谢氏。当她的个人欲望战胜理智的时候,她已经抛弃了道德伦理这一理性情感,成为一个被自由意志支配的人。那么此时的乔氏也不再被伦理规则所束缚,导致其后来欲望的不断扩大,将自己的孩子害死也要嫁祸谢氏将其赶出家门。与董清私通,陷害刘延寿被罢官流放。在书中,乔氏是与谢氏完全相反的形象,一个是封建伦理道德所期望的样子,一个是封建伦理完全批判的样子。

三、刘延寿:道德完善之路

刘延寿与谢氏成婚之后,恩爱有加,虽然妻子几年未有所出,也不加责怪,没有要求纳妾,而是在妻子的劝说下才纳妾,在情感上他是爱谢氏的,并且即使在乔氏有了孩子之后也没有薄待谢氏。随后谢氏生子也是格外爱他和谢氏的孩子。在乔氏意图陷害谢氏的时候也是选择相信谢氏,只是在后来乔氏孩子死了,又有嫌疑谢氏与董清私通,加上谢氏从不辩解,刘延寿便倒向了自然情感,不听姑母劝告,选择相信乔氏,将谢氏逐出家门并将乔氏扶为正妻。在这里,刘延寿的自然情感战胜伦理情感,刘延寿感觉自己的情感受到背叛,即使他为官在任能明断是非,可是到自己身上也难辨黑白,他感觉自己的伦理意识受到了欺骗,人的自由意志和自然意志便占据上风,让乔氏和董清有机可乘导致了家庭悲剧。刘延寿在流放途中偶然得知乔氏的恶毒,谢氏遭遇的苦难,悔恨不已,最后也是在谢氏的帮助下才躲过追杀得以活命。在这个过程中,刘延寿得以分辨善恶,伦理情感得以完善并随着真相的揭露,更加坚定了谢氏“完美妻子”的信念,即使已经经历过阴狠毒辣的“妒妾”险些灭门的经历,却还是相信谢氏,选择纳林氏进门。重逢的两人,重新演绎了“夫义妇顺”的伦理大戏,印证了“妻贤惠妾恭敬”的伦理原则,最后以大团圆结局。

从以上分析来看,金万重笔下的女性形象均不是“完整的人”,或者如同谢贞玉一般是伦理道德的化身,言谈举止没有半分可以指责的地方;或者如同乔彩兰一般完全的反传统、反伦理、反道德,不能让人同情半分。这自然反映了作者的伦理观,在封建儒教思想背景下,贪婪、欲望的伦理禁忌是不能被打破的,三纲五常、夫义妇顺、妻贤妾恭才是值得倡导的。放在当时的伦理环境中,这都是无可厚非的。

猜你喜欢

纳妾延寿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装备延寿整修区域化联合保障模式研究
“无子”问题与社会、家庭应对策略
身残承载情无限——记延寿镇永安村会计、村医景玉珠同志
《白噪音》中后现代声景的死亡伦理思考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纳妾原来是一件麻烦事
《浮生六记》中陈芸的现实处境
华语科幻电影中的“伦理性”想象
中国共产党废除一夫多妻制的过程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