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氧化二砷治疗复发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

2012-01-25刘德鑫晋红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4期
关键词:三氧化二砷血液病中位数

刘德鑫 晋红丽

(铁法煤业集团总医院,辽宁 调兵山112700)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急性白血病中较特殊的一种类型,APL约占全部急性髓系白血病的7%~27%,临床常有严重出血且易合并DIC和纤维蛋白溶解,早期病死率高,临床应用维甲酸(ATRA)治疗APL,虽然完全缓解率较高,但存在CR持续时间短,极易复发,且易产生继发耐药等缺点。我院自2005年采用As2O3治疗复发APL患者14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复发APL患者14例男6例,女8例,年龄18-66岁,中位年龄38岁,14例均经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检查,按FAB分型确诊,初诊时血常规:WBC(1.6~35)×109/L(中位数19×109/L),PLT(6~90) ×109/L(中位数35×109/L),HGB(42~112)g/L(中位数76g/L),8例伴有凝血指标异常。

1.2 治疗方法

As2O310 mg(或按7 mg/m2/d)加入5%葡萄糖500mL静滴持续3~4小时1次/d,同时给予保肝,营养心肌治疗。

治疗过程中,注意监测血常规、凝血指标、肝功能、心电图。①如血常规WBC>30×109,加用HHT2.0mg/d,一直用至白细胞正常,HGB<60g/L给予输红细胞,PLT<20 ×109给予输血小板。②对凝血异常给予输血浆、肝素治疗,纤容亢进应用6-氨基己酸,并监测尿常规。③出现类“维甲酸综合症”表现给予地塞米松10mg 3~5d。

1.3 疗效判断标准

[1]标准。

2 结 果

2.1 近期疗效

14例患者12例达完全缓解(CR),CR率85.7%,1例因不缓解而放弃治疗出院,1例死于脑出血,达CR时间26~40d,中位时间29d。

2.2 出凝血指标变化

治疗前11例患者存在出凝血异常,治疗5~12d后各项指标正常。

2.3 毒副作用

多数患者出现程度不同的恶心、食欲不振、腹胀等消化道症状,3例出现肝功能损害,1例出现心脏毒性,1例出现手足麻木。

3 讨 论

APL是一种病情十分凶险的白血病,出血症状常见,其发生率可达72%~94%,明显高于其他急性白血病,多表现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尤其在化疗过程中DIC加重,常常导致患者早期死亡[2]。ATRA治疗APL获得80%~90%的CR率,缺点:易引起ATRA综合症,ATRA维持治疗常引起白血病复发。影响长期生存[3]。1971年哈医大一院采用亚砷酸首先成功治疗APL,亚砷酸治疗APL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即主要诱导细胞凋亡,部分为诱导细胞分化,故称为“靶向治疗”[4]。张鹏等报道应用三氧化二砷治疗72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复发及难治者完全缓解率52.3%,我院采用As2O3治疗复发APL患者14例,12例达完全缓解(CR),CR率85.7%。患者出现恶心、食欲不振、腹胀等消化道症状,多数能耐受,出现肝功能损害、心脏毒性、手足麻木等症状,经保肝营养心肌等治疗症状均改善。

综上所述,三氧化二砷对复发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且与ATRA无交叉耐药。因此,三氧化二砷是治疗复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参考文献

[1]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2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张之南,杨天楹,郝玉书.血液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3]张之南,李家增.血液病治疗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4]张鹏,王树叶,胡龙虎,等.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治疗72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J].中华血液学杂志,1996,17(1):58-60.

猜你喜欢

三氧化二砷血液病中位数
三氧化二砷三元复合物纳米递送系统的构建及评价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血液病患者的应对策略
数据的数字特征教学设计
GM值在高危真菌感染风险的血液病患者诊断驱动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97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分析
三氧化二砷对人骨肉瘤细胞MG-63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三氧化二砷对黑色素瘤细胞B16-F10的效应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分析
中位数教学设计
活血化瘀法治疗血液病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