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间质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相关因素及机械通气治疗价值

2012-01-25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4期
关键词:间质性病死率呼吸衰竭

张 诚

(四川省广元市中医医院,四川 广元 628000)

现分析我院收治的间质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相关因素,评价机械通气的治疗价值,有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以我院自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间质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42例患者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68.5岁。按接受机械通气类型分为有创机械通气和无创机械通气,分别定义为A组和B组,A组12例,B组3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上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ILD诊断参照“IPF临床研究国际合作项目”研究组制定的标准[1]。

1.3 统计学方法处理

数据应用相应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并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数据需采用χ2进行检验。

2 结 果

42例患者中,男27例,女15例,平均年龄68.5岁。呼吸衰竭相关因素依次有ILD急性加重25例,合并呼吸道感染17例,单纯感染11例,肺栓塞5例,心力衰竭1例;急性期7d、14d、30d的生存率依次为97.6%(41/42)、92.9%(39/42)、83.3%(35/42)。按接受机械通气类型分为有创机械通气和无创机械通气,分别定义为A组和B组,A组12例,病死率88.33%(10/12);B组30例,病死率56.67%(17/30),两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住院总病死率64.28%(27/42)。

3 结 论

间质性肺疾病为一组累及下呼吸道(肺间质、肺泡、细支气管等)的弥漫性肺部疾病,主要病理改变为肺实质、肺泡的炎症性改变,临床主要表现渐进性的呼吸困难[2]。该病病程缓慢,最终导致肺的弥漫性纤维化,呼吸衰竭致死。ILD患者导致呼吸衰竭相关因素较多,一旦发生呼吸衰竭,病情通常为急性进展且逐渐加重。大多数患者预后不良。机械通气后,总病死率64.28% (27/42),比Mallick报道的ILD患者接受机械通气病死率87%明显减少,因此明确呼吸衰竭相关因素,积极预防,能有效减少病死率。由本研究可见,呼吸道感染及ILD急性加重为呼吸衰竭的主要因素,同时,单纯感染也可引起呼吸衰竭。无创通气病死率明显低于有创通气组,可能与有创通气更易诱发感染有关。虽然机械通气后病死率仍较高,但机械通气对于危急患者极为重要。对于有创机械通气,极易导致感染,应用前应充分衡量利弊。无创机械通气可有效改善呼吸,增加肺活量,为患者赢得更多的治疗时机。

综上,呼吸道感染、ILD急性加重、肺栓塞及合并心力衰竭是呼吸衰竭相关因素,无创通气治疗效果较好,应用有创通气治疗时要权衡利弊。

[1]Collard HR,Moore BB,Flaherty KR,et al.Acute exacerbations of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7,176(7):636-643.

[2]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statement.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ATS),and the European RespiratorySociety(ERS)[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0,161(2 Pt 1):646-664.

猜你喜欢

间质性病死率呼吸衰竭
间质性肺炎知多少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对间质性肺疾病的治疗效果评价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浅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具有自身免疫特征的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特点
死亡率与病死率的区别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行为治疗在非溃疡性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