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靶位体液更新疗法治疗骨结核

2012-01-16吕东尧王贻青

中外医疗 2012年21期
关键词:骨结核靶位患部

吕东尧 王贻青

重庆贻青中医医院,四川重庆 400035

靶位体液更新疗法治疗骨结核

吕东尧 王贻青

重庆贻青中医医院,四川重庆 400035

目的 分析液源性破坏对骨结核的影响,评价靶位体液更新疗法治疗骨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94例骨结核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随访94病人,其中89例临床症状消失,血沉均恢复正常,窦道完全闭合,骨质修复良好。结论 液源性破坏使患部组织不可避免的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中,加之细菌耐药,手术的创伤、瘢痕、窦道等更给本病的治疗增加了难度。笔者对骨结核论治从液,提脓拔毒,散毒祛瘀,从液源性破坏入手,以靶位体液更新疗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骨结核;脊柱结核;体液更新疗法;液源性破坏

骨结核,中医称为骨痨,是寒痰凝聚于骨与关节间的一种病变,因其病发生于骨,消耗气血津液,导致形体虚弱,缠绵难愈而得名。成脓之后,其脓液状如败絮,粘痰,且可流窜他处,形成寒性脓肿,故又名流痰。采取靶位体液更新疗法治疗骨结核,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病例来自2008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病人85例,门诊病人 9例,合计94例,年龄平均在(42.23±29.77)岁均,有不同程度的低热,盗汗,消瘦,饮食减少,局部疼痛,影像学均显示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其中,男性58例,女性36例;已在外院手术3次3例,手术2次者13例,手术一次者26例;腰椎结核53例,胸椎结核31例,其中截瘫3例,膝关节结核6例,髋关节结核2例,踝关节结核2例;其中血沉升高者61例;其中伴有冷脓肿者28例;其中伴有窦道形成者63例;其中病程最长12年,最短3个月。

1.2 治愈标准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全身症状消失,窦道闭合,血沉正常,骨质修复良好或者完全恢复。

1.3 靶位体液更新疗法

中医专属治疗药物治以助阴扶阳、开淤行气,破淤豁痰,驱风活血、祛瘀生新等。主要以持续性提脓拔毒和散毒祛瘀的功效,使病患部体液持续性更新,病理性液体从病患部被迫提引于体外,机体的生理性体液反复更替病患部的病理性液体,逐步恢复局部的生理机能。以及药物的扶正、固本、培元等中药的复合成分,进行免疫调节,再创生态自稳的自疗、自治、自愈式环境,使五脏六腑阴平阳秘,以及机体与内外环境阴阳平衡[2]。

1.3.1 以液泄液 靶位体液更新性治疗以排脓拔毒,散毒祛瘀效应为主,可以使病患部严重的聚液、积液、坏液、死液、毒液等病理性液体不断泄出体外。①渐次削减了聚液、积液、坏液、死液在病患部靶位区的反应性破坏;②坏死组织和异物的提引拔出,疏通了有害物质在病患部的淤积性破坏;③使细菌感染的数量减少、毒力降低。

1.3.2 以液治液 靶位体液更新性治疗以破淤活血,穿透杀菌效应为主,使患部液体更新,不利于细菌在病患部生长繁殖,也使正在或者已经坏死的骨与软组织不再坏死、降低和限制了积液、聚液、坏液的产出,逐步恢复局部生态自稳的内环境,也给在病理环境中正在缺血,但还在继续生存的骨与软组织创造了一种保护性和适宜的生态愈合条件。①疏通与解除微血管、微淋巴管的积压性与栓塞性的病理学改变,促进血液供应系统的侧支循环的建立和畅通。②解除患部组织肿胀性疼痛和酸性物质堆积性引起的刺激性疼痛,反射性的导致组织的保护性紧张、血管挛缩等,有效的改善局部组织血供的机能状态。③改善了骨组织的营养与代谢,以增强骨质、骨小梁的修复能力。

1.3.3 以液养液 靶位体液更新性治疗以补骨壮骨,促进愈合效应为主,机体的体液及时的灌流和作用于局部,局部液体再顺利的参与整体,随着病患组织周围液体的变流更新,其作用也由损害与破坏,转变为生态性的濡润与滋养的功能。①恢复局部自组织,自维护,自运转的生理机能,形成了生态再创式的生理环境。②给患部带来新鲜的血液与液体内的大量免疫因子,渗入的中药成分也促进骨痂生长与软组织愈合能力。

1.4 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

①在疾病的早中晚期均应采取卧床治疗,卧睡硬板床需要达6个月以上。可以避免加重病灶的重心力、活动性破坏,限制脓肿沿椎体垂直性流注;避免脊髓受压出现瘫痪。②卧睡硬板床病患者的翻身要上下在一条轴线上慢慢翻身为宜。③在临床治疗中要避免创腔、窦道、窗口出现假性愈合,适当的扩大窦道,敞开创腔,开窗,更利于充分引流。

2 结果

94例采用靶位体液更新疗法治疗8~16个月后,其中89例临床症状消失,体重增加,血沉均恢复正常,窦道完全闭合,影像学显示骨质修复良好,边缘硬化,其中追踪16例骨质破坏区完全修复,连续观察1年以上未见反复。其中截瘫3例完全康复2例;其中5例症状好转后终止治疗。

病例1:患者男40岁,胸椎结核,2010年4月入院,检查血沉68 mmol/L,CT检查胸部椎体骨质广泛破坏,密度不均,有散在死骨形成。见图1~4。

图1

图2

图3

图4

经靶位体液更新疗法及综合治疗6月后,症状消失,血沉正常,于2010年10月13日CT复查,见椎体破坏区缩小,骨质密度趋向均匀,嘱继续巩固治疗。

病例2:

图5

图6

患者女 45岁,腰椎结核,2000年7月入院,检查血沉76 mmol/L,CT检查腰4,5椎体骨质广泛破坏。

图7

图8

经靶位体液更新疗法及综合治疗14个月后,症状消失,血沉正常,于2011年5月CT复查,见椎体破坏区明显缩小,骨质密度趋向均匀。见图5~8。

3 讨论

笔者收治的绝大多数患者多在其他医疗机构反复治疗或多次手术后复发,或抗痨药使用不规范,以及骨质破坏严重,导致毒凝热结,使局部微循环障碍、血供不良所致缠绵难愈,使局部血供障碍,随后出现聚液、积液、坏液、死液、毒液等病理性液体,易使吞噬细胞崩解,结核杆菌在患部骨与软组织内定植、生长、繁殖、蔓延,又进一步造成病灶中心组织的持续性坏死、液化、缺失,产生更严重的聚液、积液、坏液、死液、毒液等,这就是笔者提出的液源性破坏。

液源性破坏使患部组织不可避免的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中,加之细菌耐药,手术的创伤、瘢痕、窦道等更给本病的治疗增加了难度。久病多因淤作祟,笔者对骨结核论治从液,提脓拔毒,散毒祛瘀,从液源性破坏入手,以靶位体液更新疗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治疗以中药靶位体液更新疗法为主。同时口服中药,调整机体的稳态平衡,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其中补肾气、健脾运,也是治疗的关键,因脾胃五行属土,土有长养万物之能,安和脏腑之德,脾胃安和,则百病不生,脾胃虚弱则百病丛生。

因骨结核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形式[3],中西医结合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手段,西药化疗根据早期、联合、规律、适量、全程的原则,参考患者用药史选取合适方案,个体化用药。

[1]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治愈好转标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

[2]吕东尧,王贻青.中医靶位定向体液疗法治疗胫骨化脓性骨髓炎38例临床研究总结[J].中外医学研究,2012,4.

[3]王贻青.吕东尧.慢性骨炎靶位论治与问答[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

R473

A

1674-0742(2012)07(c)-0124-02

2012-03-14)

猜你喜欢

骨结核靶位患部
利用CRISPR/Cas9 技术靶向编辑青花菜BoZDS
防控家兔疥癣病验方20例
骨结核有哪些症状?如何治疗呢
磁共振成像对骨结核和骨肿瘤的诊断价值分析
磁共振成像在骨结核和骨肿瘤中的诊断分析
大黄治疗银屑病
CT引导下靶位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
耐喹诺酮铜绿假单胞菌药物作用靶位改变的研究
简法治疗羊烂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