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学基础》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1)

2011-11-06刘永芬陈爱民吴铭娟俞双燕黄四碧

护理研究 2011年21期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学时护理学

刘永芬,陈爱民,吴铭娟,俞双燕,黄四碧,陈 华

《护理学基础》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1)

刘永芬,陈爱民,吴铭娟,俞双燕,黄四碧,陈 华

《护理学基础》课程是护生认识护理专业,树立护理专业思想,学习先进的护理理念和护理理论,学习科学的护理工作方法和操作技能的主干课程,是临床各专科课程的桥梁与支柱,是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基础,在整个护理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护理学基础》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对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探讨《护理学基础》教学模式的改革,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科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题旨在探讨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方法与效果,探索与建立相对独立的护理实践教学体系。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指将原来的先上理论后做实验的“两段式”传统护理技能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改为直接在实训室传授理论与技能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本文以《护理学基础》[1]为例,进行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护生的专业技能,教学效果好、效率高。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为客观的评价改革教学模式前后护生的差别,选定与3年制高职护理专业2007级护生(实验组153名)入学成绩无统计学意义的3年制高职护理专业2006级护生(对照组143名)为对照。

1.2 方法 实验组153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对照组143名,采用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学改革方案授课。确定改革方案与授课计划,实验组按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学改革方案授课,即按教师边讲授理论边演示+护生分组训练、教师巡回指导+课堂考核+课堂总结的一体化教学,均在实验室完成。对照组按传统方法授课,即教师先在教室讲授理论,然后组织护生在实验室观看电教片,教师演示,护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教师课堂总结。具体教学计划见表1。确定教学评价标准,以理论考试与技能考试评价教学质量。理论试题与技能考试均由其他教师担任,做到教考分离、统一命题、统一监考、统一评分标准、统一阅卷。

表1 传统教学与一体化教学计划 学时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2.0统计软件对两组护生成绩进行处理。

2 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护生《护理学基础》理论、实验考核成绩比较 分

3 讨论

3.1 一体化教学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授课使用一体化环境教学,教师可运用该环境中的设备和空间组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可充分利用网络、录像、图片等信息资源,将护理学基础微观的教学内容放大演示,如肌肉注射、静脉穿刺的进针手法,鼻饲、导尿的插管手法演示,使知识点直观、形象、易理解模仿,同时教师边讲解、边演示操作,使护生对授课的全程操作建立整体观。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讲授法、演示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教学法、观看录像、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有机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教师授课后即刻分组进行练习,这种教学有利于知识点的记忆和操作模仿,避免授课后隔日或更长时间练习造成遗忘,同时也减少分组练习时多个教师示教带来的不统一,或隔日再练习时教师需再次完整示范带来的费时弊端[2],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等使用,使单位时间内传授的信息量剧增,并且生动、形象。本实验中两种教学方法总学时相同,但一体化教学方法大大节省了理论学时,增加了实践学时(见表1)。所以一体化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更有利于护生在实践中“消化”理论,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水平。本实验对护生成绩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理论成绩与技能成绩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表明在单位时间内,一体化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

3.2 一体化教学有利于培养护生专业技能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理论—示教—练习—讲评,老师怎样教,护生怎样做,处于一种被动状况,造成了护生过分依赖、应用能力不强的现象。而一体化教学则是按照护理程序进行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的教学模式授课,是将课堂搬到了模拟病房,把护生置于实际工作环境中,其中既有多媒体教学设施,又有与医院相似的病房设置,教学资源丰富,随时供护生现场提问,实际操作等,使护生所学的基本理论与技能能尽早、尽快地转化为专业能力。同时在模拟病房上课,便于教师开展多种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法、病历分析讨论法、设疑设障碍法等,还可设计“标准化病人”创立情境,使护生进入护士角色,将问题摆在护生面前,让护生去探索,去动手操作,极大地调动了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培养了护生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一体化教学节省了理论学时,增加了实践学时,使护生人均练习时间增加,护生技能成绩,实验班均高于对照班,表明一体化教学有利于培养护生专业技能。

3.3 一体化教学有利于优化教学内容 一体化教学强调专业知识与临床护理对口,实践技能与护理岗位对口,因此要求教师要设计每次课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在设计中,教师把理论、技能和护理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并加强护生的知识、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优化护理基本技术的教学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

3.4 一体化教学有利于课程建设 由于一体化教学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护生学会学习,使用了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了课堂信息量,因此,迫使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方可适应这种改革。例如我们已经完成《护理学基础》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今后将逐步完成《护理学基础》操作录像、试题库、技能操作考核方案与评价标准等的制作,并能在校园网上向教师和护生开放。为教师教学和护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完整的教学方案,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教学需要[3]。

[1] 李竹如.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

[2] 陈佩云,陆爱平,佟薇芝.运用多媒体组合优化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教学的实验研究[J].山西护理杂志,1998,12(10):207.

[3] 窦丽丽,杨雪艳.《护理学基础》教学中要强化综合素质教育[J].全科护理,2009,7(11C):3093.

Study on teaching mode of theory and p ractice integration of“nursing basis”

L iu Yongfen,Chen Aim in,Wu M ingjuan,et al(TCM College of Jiangxi Province,Jiangxi 330004 China)

G420

C

10.3969/j.issn.100926493.2011.21.049

100926493(2011)7C21961202

1)为2007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省级立项课题,编号:JXJG20721027。

刘永芬 (1975—),女,讲师,硕士,工作单位:330004,江西中医学院;陈爱民(通讯作者)、吴铭娟、俞双燕、黄四碧、陈华工作单位:330004,江西中医学院。

2010212212)

(本文编辑 吕佩)

猜你喜欢

护理学基础学时护理学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护理学基础课堂教学实施分层教学法探究
Seminar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中的实践
一节中职《护理学基础》优质课的生成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
仲景护理学思想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