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企业废旧耐火砖回收利用的途径
2011-11-02李列武
□□李列武
水泥企业废旧耐火砖回收利用的途径
Recycle and Reuse Approaches of Waste Refractory Bricks for Cement Plants
□□李列武
回转窑系统检修时产生的大量废旧耐火砖,一般是作为工业垃圾处理。我们将之回收,经细碎、筛选后,作为骨料和粉料,按比例配比、搅拌均化,使用耐火水泥(高铝水泥)作为胶结材料,制作耐火浇注料。符合耐火浇注料的制作原理,成本低,同时在耐火材料使用方面使企业走上了循环经济发展道路。
废旧耐火砖;回收;耐火浇注料
1 前言
我公司现有两条2000t/d和一条5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作为热工设备的回转窑系统,年使用耐火材料的数量很大,仅耐火浇注料年使用量就在350t左右,按各品种浇注料平均单价3500元计算,此项年投入需122.5万元,生产成本压力较大。
公司为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于2008年利用回转窑检修拆除的废旧耐火砖研制耐火浇注料。从耐火浇注料的生产原理看,利用废旧耐火砖制作耐火浇注料是完全可行的,耐火材料生产厂家也多有回收利用的案例,关键问题是确定合理的物料配比、颗粒级配等技术参数,以达到适用于不同部位的合理的理化参数。
2 物料配比、颗粒级配等技术参数的试验
为了确定合理的物料、颗粒级配参数,2008年2月15日至2月25日在公司质检中心混凝土研究室对自制耐火集料方案进行了试验,试验过程和结果见表1。
表1 自制耐火集料试验结果
2.1 试验方案
2.1.1 基准配比
用振动棒振动施工时,水料比0.10左右。
2.1.2 制定因素位级表
以影响集料主要指标强度和耐磨性定位级。
因素A——粉料配比
第一位级15;第二位级10;第三位级20。
因素B——耐火水泥配比
第一位级12;第二位级15;第三位级8。
因素C——水灰比
第一位级0.45;第二位级0.5;第三位级0.4。
现将以上综合成因素位级表(表2)。
表2 因素位级表
2.2 试样制备
将35块耐火砖敲碎至粒度<25mm的样品备用。
一级破碎:控制粒度5~15mm,破碎后样品一式两份,一份编号为1号骨料,另一半进行二级破碎。
二级破碎:控制粒度3~5mm,破碎后样品一式两份,一份编号为2号骨料,另一半进行三级破碎。
表3 样品配比,%
表4 抗压试验结果与分析,MPa
三级破碎:控制粒度≤3mm,破碎后样品为粉料。
2.3 样品配比(表3)
2.4试块的制作与养护
分别按如上编号称重配料,经充分拌匀后装于100mm×100mm×100mm的混凝土试模中,在混凝土振实台振动1min,再在养护箱中养护3d后做抗压试验。
2.5 抗压试验结果与分析
从表4试验结果来看,N4、N5、N6、N7四组的耐压强度均超过粘土制和高铝质致密耐火浇注料标准YB/T 5083—1997中最高不小于40MPa的要求。由于受混凝土研究室现有试验条件的限制,结果只有相对可比性,其他主要指标如耐火度、荷重软化温度、耐磨性等指标经委托检测,均达到了高铝质耐火浇注料指标要求。
从3d耐压强度与配比的对应关系来看,粉料与骨料的比例大小以及水泥掺入量是影响耐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水料比主要参照浇注料实际使用时和在振实台振动时的情况相比较,结合破型后断面的气孔状况,水料比0.10是比较适宜的。综合考虑,N7配比是最优选择。
自制耐火集料的施工、养护和烘烤按《水泥回转窑用耐火材料使用规程》执行。
3 实际应用效果及推广情况
3.1 实际应用效果
通过试验,我们掌握了一些用耐火砖自制耐火集料的数据。为了进一步确定适宜的技术参数,我们先小批量制作了12t,于2008年4月在5000t/d生产线的窑头罩侧墙和2000t/d生产线篦冷机墙体小面积使用,使用周期均在6个月以上。通过现场使用、消耗变化情况观察,该自制浇注料完全能够在使用温度不超过1000℃和气流不直接冲刷的部位使用。
3.2 推广情况
根据掌握的数据和试用的经验,我们集中收集了废旧耐火砖100余吨,自制了耐火浇注料60t,在公司各生产线推广使用,取得了较好效果。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镁铬砖在碱性气氛中产生的Gr6+,易溶于水,对人体有害,不应使用镁铬砖残砖制作耐火浇注料。
4 经济和社会效益
4.1经济效益
直接成本计算:
收集、筛选耐火砖人工和运输费:400元/t
破碎费用:240元/t
耐火水泥:2000×15%=300元/t
钢纤维:40000×0.5%=200元/t
合计1140元/t。
经济效益计算:耐火温度1200℃高铝质耐火浇注料平均价格:1450 元/t,每吨节约成本:1450-1140=310元。
4.2 社会效益
每个水泥企业在检修时都会产生大量的废弃耐火砖,一般都是倒进垃圾场,我们利用企业自有技术力量,利用废弃耐火砖研制耐火浇注料,使企业走上循环经济发展道路,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TQ172.622.29
B
1001-6171(2011)01-0108-02
2010-06-30; 编辑:吕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