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认知干预对普通高校学生运动伤害焦虑心理的影响研究
2011-10-26张丽,刘保
张 丽,刘 保
(1.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2.兰州市西固区临洮街第二小学,甘肃 兰州 730060)
自我认知干预对普通高校学生运动伤害焦虑心理的影响研究
张 丽1,刘 保2
(1.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2.兰州市西固区临洮街第二小学,甘肃 兰州 730060)
通过实验法对整群抽取的西北师范大学2010级387名大学生中的40名重度运动伤害焦虑的大学生进行自我认知干预实验,对实验前、后的运动认知焦虑量表(CCTA-J)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总分及各项因子数据进行差异性统计检验,结果发现,自我认知干预对消除大学生运动伤害焦虑心理具有积极作用,自我认知干预内容的制定是消除大学生运动伤害焦虑心理的前提保障。
自我认知干预;普通高校学生;运动伤害;焦虑心理
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大学生运动伤害是困扰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大学生角度看,担心在体育课中受伤是影响他们参与体育活动主动性的主要因素之一,从而导致一部分大学生产生运动伤害焦虑心理。如何运用科学的心理学手段,消除大学生的这种不良心理,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体育活动中,是体育教师一直尝试解决的问题。为此,本研究通过自我认知手段,来研究其对大学生运动伤害焦虑心理的影响,为改善大学生运动伤害焦虑心理状况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整群抽取西北师范大学2010级12个大学体育教学班的387名学生,采用叶平等人编制的“运动认知特质焦虑量表(CCTAI-J)”[1]进行测试,随后从中选出40名重度运动伤害焦虑的学生进行自我认知干预研究,其中女生22人,男生18人。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法 初测使用“运动认知特质焦虑量表(CCTAI-J)”,该量表有社会评价焦虑、比赛准备焦虑、竞技水平发挥焦虑、失败焦虑、对方实力焦虑以及受伤焦虑6个因子,采用4级评分(1很合适、2大致合适、3不太合适、4很不合适),在国内相关研究中被广泛使用,其内部一致性起数为0.75,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根据测试数据,对受试者进行为期12周的自我认知干预。干预材料使用研究者自行编制的《大学生自我认知训练方案》。该方案分为3个主题:主题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根据“自我”的概念进行各项体育活动。活动1,在体育教学中“定位自我”;活动2,在体育教学中“认识自我”;活动3,在体育教学中“肯定自我”;活动4,在体育教学中“教育自我”。主题二,在课外体育活动中根据“学生个性”组织各项活动。活动1,“我喜欢的体育项目”;活动2,“我对运动伤害的认识”;活动3,“我的体育活动时间安排”;活动4,“我的体育活动质量自测”。主题三,举办由研究者主讲的运动伤害焦虑心理应对讲座。每周组织被试者进行主题一和主题二的2次训练,每隔3周举行主题三的讲座1次。待干预结束后,使用“CCTAI-J”与“焦虑自评量表(SAS)”[2]进行后测。SAS作为本研究辅助量表,主要用于测试被试者在焦虑情绪方面的变化,SAS由20个条目组成,采用4级评分(1没有或很少有时间、2有小部分时间、3有相当多时间、4有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2,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3]。
1.2.2 数理统计法 对大学生在CCTAI-J与SAS总分及各因子项上前测、后测的数据进行比较,采用差异性统计检验方法,考察大学生运动伤害焦虑心理在进行了自我认知干预后的效果。最后分析CCTAI-J与SAS总分及各因子项的秩次在测试前、后的变化情况,从而考察自我认知干预对大学生运动伤害焦虑心理具体项目上的影响效果。数据全部在SPSS13.0软件上进行统计处理。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自我认知干预前、后测各项均分比较(见表1)
表1 大学生CCTAI-J各项与SAS总分前、后测均分的Z检验(±s)
表1 大学生CCTAI-J各项与SAS总分前、后测均分的Z检验(±s)
注:*P<0.05,**P<0.01
n 前测 后测 Z P CCTAI-J总分总均分社会评价焦虑比赛准备焦虑竞技水平发挥焦虑失败焦虑对方实力焦虑受伤焦虑SAS总分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147.29±41.58 1.87±0.51 1.95±0.59 2.11±0.69 1.91±0.57 1.58±0.43 1.69±0.55 1.76±0.65 39.79±8.59 121.24±27.55 1.43±0.41 1.52±0.44 1.47±0.37 1.39±0.43 1.15±0.19 1.59±0.39 1.41±0.38 36.55±7.12-4.03-3.96-3.54-3.87-4.05-3.19-3.06-0.17-3.12 0.000**0.000**0.002**0.000**0.003**0.000**0.003**0.809 0.002**
由表1可知,在CCTAI-J各项与SAS上,与前测数据相比,测试者后测的均数、标准差均有所降低。CCTAI-J总分从147.29下降到121.24,标准差从41.58下降到27.55;CCTAI-J各项均数从1.58~2.11下降到1.15~1.59,标准差从0.43~0.69下降到0.19~0.44;SAS的均数从39.79下降到36.55,标准差从8.59下降到7.12。对均数进行前、后测之间差异的Z检验表明,除受伤焦虑1项外,其他各项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2.2 大学生自我认知干预前、后测各项秩次比较(见表2)
表2 大学生CCTAI-J各项与SAS总分之秩次在前、后测之间的变化结果
由表2可知,大学生在CCTAI-J总分各项及SAS总分前测与后测秩次上的变化情况是:“CCTAI-J总分”秩次上“变”的人数为40人(占100%),“不变”的人数为0;SAS总分秩次上“变”的人数为36人(占90%),“不变”的人数为4人(占10%),其他各项秩次“变”的人数集中在30~35人之间、而“不变”的人数集中在5~10人之间;在“不变”各项中,比赛准备焦虑与受伤焦虑2项最多,各为10人(约占25%),社会评价焦虑、竞技水平发挥焦虑、失败焦虑、对方实力焦虑4项较少,为5~9人(约占13%~23%)。以CCTAI-J总分及各项与SAS总分之前后测秩次中“变”为基数,被试测得的“下降”与“上升”的情况是:CCTAI-J总分秩次“下降”者占100%;SAS总分秩次“下降”者占83% ,“上升”者占17%;社会评价焦虑、比赛准备焦虑、竞技水平发挥焦虑、失败焦虑、对方实力焦虑、受伤焦虑下降者约占71%~83%,“上升”者约占17%~29%。
3 结论和建议
3.1 结论
3.1.1 自我认知干预对大学生运动伤害焦虑心理消除具有积极作用 通过考察CCTAI-J总分及各项秩次与SAS总分的变化情况,干预后各因子秩次上发生变化的有30~40人,远多于不变的0~10人,表明自我认知干预对大学生运动伤害焦虑心理的预防与消除确实有影响。继而分析被试者在CCTAI-J各项与SAS总分上前、后测的均分,后测比前测均有明显降低,此类降低的各项均有显著性差异。
3.1.2 自我认知干预内容的制定是消除大学生运动伤害焦虑心理的前提 本研究的干预致力于帮助被试者懂得运动伤害的发生与预防完全可以通过自我认知训练来有效把握。通过自我认知干预这种积极心理训练方式,能够有效预防与消除大学生运动伤害焦虑心理的发生,从而提高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2 建议
(1)普通高校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应定期开设心理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健身意识,提高运动的自我认知能力。
(2)创建良好的大学体育课教学环境。首先,要加大对体育设施、场馆以及器材的投入,为大学体育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建立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激发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其次,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寻求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最后,加大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力度,提高体育教师综合业务水平[4]。
(3)大学生应充分认识自我,既要认识自我价值,又要具有合理的自我期望,同时还要从外界吸取有关自我的反馈,增强信心,克服主观臆断,合理把握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1]叶平,霍红.运动认知特质焦虑量表在中国的标准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26(1):33~36.
[2]汪向东,王希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出版社,1999.
[3]蔡华俭,杨治良.大学生性别自我概念的结构[J].心理学报,2002,34(2):168~174.
[4]许刚.大学生体育课倦怠成因及干预对策探析[J].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9):66~68.
G449
B
1671-1246(2011)19-0129-02
Vol.29 2011 No.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