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学而教,提高记叙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2016-12-21林旭梅
林旭梅
摘 要:记叙文阅读的课堂教学,应以“顺学而教”为宗旨,设置课堂三个环节,即问卷调查与前测并行,全面把握学习起点;课堂训练与中测兼容,适时调控课堂教学;拓展阅读与后测渗透,真实检验教学效果。通过衡定“测”与“练”的效果定教定学,从而提高记叙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记叙文教学 前测 中测 后测 顺学而教 教学有效性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章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具体建议。高效的阅读教学必然基于高质量的对话,而“知己知彼”是顺利“对话”的保证。语文教师必须深入地、独立地钻研文章,方能做到“知己”,这一方面我不再细述。
“知彼”是传统意义上的“备学生”,问题在于现实的阅读教学,“备学生”往往虚化或者模糊化为阅读能力起点的强、中、弱三档,无法细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与学习需求,学情分析成了空谈,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顺学而教是对传统“备学生”的颠覆,科学安排相应环节,聚焦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状态与学习结果,改变固化的阅读教学习惯,真正实现记叙文阅读的高效教学。
一、问卷调查与前测并行,全面把握学习起点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海量的网络资源,网络双刃剑的特性越发明显。面对丰富的资源,学生用之得当是关键。但当前网络资源使用的难限制与不可控,反而使之成为阅读教学的拦路虎,学生从预习到训练均可轻易得到现成资料,使阅读教学课堂不时呈现“虚假对话”。对学习起点的把握更难逃其咎,为使预习阶段摆脱网络的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让问卷调查与前测并行,让学生在指定的时间与空间内完成问卷调查与前测试题。语文教师可以有机整合问卷与前测卷中传递出的信息,从而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
《泥人张》一文的问卷调查设置如下:
(1)喜欢本文的理由有哪些?请至少写出三条。
(2)不借助任何参考资料预习本文,这种方式好不好?请至少写出三条理由。
(3)不借助任何参考资料预习本文,在理解上有什么障碍?请至少写出三处。
《泥人张》一文的前测试题设置如下:
1.字词积累:
(1)给加点字注音。
阔绰 撂 瞅 怵 裤裆 抠 戳
(2)用“艺高胆大”和“大名鼎鼎”两个短语写一小段话。
2.内容理解:
(1)通读课文,用简洁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俗世奇人”是什么意思?
(3)细读课文,思考问题:泥人张“奇”在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作者说泥人张的手艺“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这么说是不是太夸张了?你怎么理解此处夸张的作用?“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手艺人怎样的态度?每一位传奇人物的故事,都是悬念迭起,试找出文章中设置了哪几处悬念?这样写能起到怎样的表达效果?
(4)精彩赏析。
语句: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这些话在他手里的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
要点:人物描写
赏析方法:描写方法+人物性格+思想情感
我来赏析:在没有网络支撑、没有相关参考资料、教师不做任何提示的背景下,学生细读课文,完成前测试题。通过答卷来衡量学生的学习起点,真实呈现学生对文章从内容到写法的原生态理解。在字词积累上,给加点字注音部分,错误集中在“撂”“瞅”“怵”等字上。在内容理解上,用简洁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对“俗世奇人”内涵的理解,透过文句探究作者对手艺人的态度,学生对这几个问题回答得比较到位;但对于泥人张“奇”的具体表现,部分学生的理解仅浮于表层。在表现手法上,夸张与悬念掌握得很好,而对人物形象赏析的能力却比较薄弱。基于上述情况,结合问卷调查反馈的情况,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缩略)。
教学目标:
(1)积累撂、瞅、怵等字,了解作家冯骥才。
(2)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感知泥人张“奇”的形象特点。
(3)学习曲折有致、巧妙安排情节的方法。
(4)体会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1)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感知泥人张“奇”的形象特点。
(2)学习曲折有致、巧妙安排情节的方法。
教学过程:
(1)导入;
(2)了解作家作品;
(3)词语过关;
(4)比一比概括能力;
(5)析一析人物形象之“奇”;
(6)理一理故事情节之“巧”;
(7)品一品作品语言之“妙”;
(8)评一评泥人张的做法;
(9)小结。
问卷调查、前测后的信息处理分析,即可视为学情分析,学情分析与教学设计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教师只有把学情分析到位,对学生的学习基础了如指掌,才有可能确定学习起点,制定适合本班学生需求的教学策略,实现因材施教。充分关照学生需要,是学情分析取得实际效果的前提。学生需要的可视作记叙文阅读的知识能力背景与期待达到的知识能力水平之间的落差空间,深入这一落差空间,就会捕捉到许多有价值的核心问题、主干问题和次问题,为高效的教学设计奠定坚实基础,也为反思自己教学的得失提供了参照系。因此,学情分析不能凭直觉或经验来判断,更不能一概而论,而要着力寻找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关联,让学情依据既确凿又充分。由此看来,学情分析是顺学而教的理论先导与前奏,植根于“以学生为本”的课改理念。顺应学情是生本理念的实践行动,是为了更好地施教与促学,真正实现以学生语文能力发展为己任,让不同起点的学生得到不同层次发展的中长期目标。
二、课堂训练与中测兼容,适时调控课堂教学
课堂训练是阅读教学的必由之路。语文课堂训练有显性和隐性两种形式。显性,如听说读写训练;隐性,如思维训练,两者水乳交融,互相依存。在听说读写训练过程中,不时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以提高训练的有效性;思维训练则借助听说读写训练来达成,确保训练的质量。为此,在听说读写训练过程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归纳总结,而思维训练则要依托于学生的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来体现。通过两种训练方式的共通共融,提高阅读教学课的有效性。事实上,在反馈前测答题情况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训练,这有助于引导学生掌握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前测犹如先遣兵,中测必须沿着前测的足迹前进。
1.析一析人物形象之“奇”环节
答题分析反馈:全班学生都提到了泥人张“奇”就奇在他的手艺上,并从文中找出了他捏的泥人栩栩如生,其逼真的特点得以验证。手艺奇可以体现在诸多方面,如随时随地捏、眼睛看别处捏、单手捏、捏得快、泥块泥人很小等,所以感知人物特点一定要从文章细处着眼,才会有独到发现。
答题分析反馈:全班有27位学生认为泥人张“奇”在胆大、敢于反击、敢于斗智、不畏强权、不惧淫威、敢于与恶势力对抗等表现上;16位学生认为泥人张“奇”在机智、高明、极富智慧等表现上;2位学生认为泥人张“奇”在有自尊心、不忍受辱等表现上;9位学生认为泥人张“奇”在从容不迫、沉着冷静、处变不惊、沉稳干练、镇定自若等表现上,从上述各方面可归结出泥人张性格的“奇”。
答题分析反馈:全班有3位学生提到了泥人张用行动说话、特立独行、后发制人,可以归结为泥人张行事的“奇”。
小结:
泥人张“奇”在三个方面:手艺奇、性格奇、行事奇。学生一定是通过揣摩人物的言行举止而感知形象、概括形象的,这才有了上述的丰富答案。
概括人物形象的方法与技巧:
(1)通过语言、动作、心理、外形、神态等描写,先在心中生成具体可感的形象。
(2)经过思维加工,寻找恰当的词语,进行形象的分析概括。
(3)具体可感的形象与分析概括的形象是对等的关系。
示例1:
捏泥人能够就地取材,眼睛不看,手指灵巧,飞快捏弄——具体可感的形象。
捏泥人手艺精湛、技术高超、超凡绝伦、本领高超——分析概括的形象。
示例2:
面对侮辱,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具体可感的形象。
从容淡定、沉着冷静、处变不惊——分析概括的形象。
(中测试题跟进:请用流畅的语言完整表述泥人张的形象)
2.品一品作品语言之“妙”环节
精选动词,体现语言之“妙”。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品析语句: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这些话在他手里的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
(全班写出精彩答案的有15位学生)
答题分析反馈:全班有1/3的学生都能读透“找”字背后的意味;1/3的学生写得不够全面;1/3的学生没有把握“找”字蕴含的情味。
示例:两个“找”字用得实在奇绝,特别是加点的“找”字,更是绝妙。后一个“找”字源于海张五的“找乐子”,海张五拿泥人张开涮,泥人张捏找乐子时丑态百出的海张五。通过一个“找”字,不仅看出了“泥人张”以牙还牙的机智,还看出了“海张五”自欺欺人的可鄙可笑。
小结:动词的选用,足见语言之“妙”。品析动词,一定要展开联想与想象,感知潜藏在动作背后的人物心理活动与性格特征。
(中测试题跟进:对用得奇的动词加以赏析: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啪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账)
语文课堂训练有别于理科,理科课堂总有完整的全员参与的训练环节。上文提到语文学科有听说读写训练、思维训练,其中说的训练最容易失真,因为无法让全班同学逐个说,涉及面太小,导致无法准确地把握动态的学情。对于隐性的思维训练,学生是否开动脑筋也难以监控。中测则恰恰能解决这一难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快速思维,使口头表达转化为书面表达,这样的训练面广、强度大、效率高。任务驱动式的中测试题要适量,不宜占据过多的课堂时间。如果说,此前教师的学情分析是做好预设的话,那么中测则是最高层级的综合训练,使学与思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训练中活用记叙文阅读的思想、方法与规律,阅读能力会得到强化。教师在短时间内可以通过巡视来把握学情,迅速筛选、整理并归类信息,这是一项高强度的工作,意义重大。中测能够形成实实在在的珍贵的课堂资源,能够展示课堂教学的具体形态,教师要对当前学情进行及时诊断与分析,以适度调整后续的教学决策。以评一评泥人张的“做法”环节中的问题为例:
泥人张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做法凭借的是什么?这种做法今天还值得提倡吗?
从课堂巡视看,80%的学生能理解“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含义,能够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或联系法律,或联系道德加以论述。这表明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初步具备评价记叙文中人物行为的能力。所以,该环节兼顾了20%学生的需求,适当改变了教学节奏,根据学情进行了简化。教师对学情的敏锐性,既能使语文课堂充满动感,也能让学生的学习行为变得灵动。
三、拓展阅读与后测渗透,真实检验教学效果
记叙文的拓展阅读是以课文为中心,让学生接触与文本相关的作品,或以一篇带一篇,或以一篇带多篇,或以一篇带一部,在联动学习中开阔阅读视野、激发阅读动力、提升阅读能力。拓展阅读材料的及时补给会给阅读课带来不少生气,倘若转化成训练形式,就要根据学情来设置问题,可以设计阅读能力迁移型的问题,也可以设计能激发联想和想象能力的问题,还可以设计开放式的问题,以具体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能力。与问卷调查阶段一样,拓展阅读如果移到课外完成,也难逃网络的“布控”。一部分学生会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寻找参考答案,这样会直接影响学习结果的评估与分析的真实性。
为此,在既定时间和空间中,在教师的监督下,拓展阅读训练依托于教后测试,能够扩展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的心智在阅读中获得成长。如学习了《泥人张》之后,随即要求学生阅读《俗世奇人》之《张大力》并完成阅读题。
《张大力》是《俗世奇人》中的第五篇,冯骥才又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奇人——张大力。此文结构安排与本文一样巧妙,出人意料,语言幽默,津味十足。《张大力》与《泥人张》内容对应的测试题如表1:
表1中《泥人张》测试题第二问的分析反馈如下:
不论是从细处着眼,还是从大处着眼,全班学生都能找到悬念并分析出其表达效果。对悬念表达效果的表述用语比较准确,但不够全面,如果综合大家的答案就很到位了。在民间文学作品中,传奇人物的故事都是悬念迭起,待看到结尾时,不得不使人眼前一亮,赞不绝口。悬念迭起,曲折有致,造就了情节之“巧”。
上述内容既是反馈,也是对记叙文阅读方法的指导。有了教师的指导,对于《张大力》拓展阅读的第二问:这个故事在情节安排上有什么巧妙之处?学生自然能够迎刃而解。《泥人张》的第一问与第三问的答题分析反馈,上文有详述,此处不再赘述。同理,学生亦能从学情反馈中习得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全力解答《张大力》的第一问与第三问。
下面我以图表形式(见表2、表3、表4),抽取部分学生对上述三问的前后解答,考量阅读能力的提高情况。
黄同学对记叙文人物形象的分析,从叙述式转化为评判式,并懂得找佐证材料。该同学对记叙文中民间艺人形象的分析已相对成熟。
杨同学对记叙文情节之“巧”的理解,从方向不明确,到侃侃而谈。通过学习与训练,对记叙文情节巧安排的特性能够自如掌握。
林同学对记叙文中描写人物的精彩句子进行了品析,从单一的性格侧面切入,到充分理解“俗世奇人”之“奇”,找准了关键词,分析到位,对人物形象进行了高度概括。
拓展阅读与后测阶段,学情分析必然聚焦学习结果。因此,对后测试题必须全批全改,抓取典型,及时反馈。上述三位学生的学情比较理想,对记叙文从思想到形式的理解与掌握呈螺旋上升状态。但全班学生的起点不同,语文能力的发展方向与发展速度各异,因此理解、掌握、表达的深度与广度也有较大差别。教师要注意个体差异,尊重特异型学生,鼓励他们参与语文活动,多表扬少批评,多牵手少放手,一步一步地把他们引到乐于接受的语文教学环境中来。从问卷调查开始,教师就必须进行跟踪,要求全过程参与前测、中测与后测,及时发现测试过程中的优良表现与精彩答案。同时,拓展阅读与后测试题得分率要与前、中测对应试题的得分率进行比较(见表5),以了解全班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整体趋势。
表5中的数据反映了全班整体学情,顺学而教的宗旨不能变。对于每题得分在6分以下的学生,教师有必要进行个别辅导,否则就会形成永久性的知识缺漏,对其后续的学习会产生负面影响。教师也要做好教后反思工作,通过对课堂教学结果的分析,反向追踪教学过程,收集精彩片段,查找不足。以反思为切入点,增强教研意识,做好微型教学研究,提高记叙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学情分析,强化顺学而教的理念,既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也是为了个人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梁峰.语文课怎样才能做到顺学而教[J].天津教育,2010(9).
[2]马骏.“顺学而教”推进课堂改革的几点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5(6).
[3]李清珍.顺学而教,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教学方式对学习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学苑教育,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