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即时反馈方法增强实验课教学效果
2011-10-26刘瑛
刘 瑛
(大连铁路卫生学校,辽宁 大连 116001)
采取即时反馈方法增强实验课教学效果
刘 瑛
(大连铁路卫生学校,辽宁 大连 116001)
即时反馈;实验课;教学效果
应用控制论和信息学原理分析课堂教学活动,认为教学过程是信息的输入、识别、存储和输出过程。教师只有不断接受来自学生的输出信息,才能正确评估教学效果,并相应调整教学方法和方向,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因此,在实验课中善于捕捉课堂即时反馈并调整教学,对保证实验项目的完成和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1 具体方法
选择3个班作为观察对象,每班40人,观察在人体寄生虫实验课采取即时反馈方法后的实验效果。每节实验课都将学生分成3组,分别由3位教师负责。
三班为观察班。指导教师对该班每次实验课各项目进行追踪检查。即时检查学生实验完成情况,获得真实的反馈信息,判断是否达到规定要求,以便进行调整,力争达到预期目的。在追踪检查的同时,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书面记录并当场记分。
二班为参考班。要求该班学生及时向指导教师提出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实验完成后汇报结果,教师记录结果,但不主动追踪。
一班为对照班。前10周教师不严格分工,只进行一般性的宏观指导,后10周按参考班模式实施教学。
2 结果分析
安排期初、期中、期末3次标本考查和实物鉴定。3个班的考试内容、时间、评分标准均统一。考分处理不分班级,先求出总均分和每个学生的标准分,再将各班标准分为负值的学生按观察班、对照班,参考班、对照班,观察班、参考班进行配对。结果发现,从期中考查开始,观察班和参考班与对照班成绩都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
3 讨论
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是实验课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过去教师习惯于课堂上做示范或对学生进行宏观指导,反馈信息主要来源于课后实验报告,这不但延迟了反馈时间、影响及时调整,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是失真的(如互相抄袭等)。即时反馈即时调整,一方面,提高了信息输入的有效性,增加了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的信息接收量,保证了教学过程按预定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书面记录,当场记分,这就从宏观进入微观,从一般深入到具体,密切了师生关系,调动了教学2方面的积极性。期中考试即发现三班、二班教学效果比一班大有提高,且有显著性差异。虽然后期对一班进行了调整,但期末和总成绩与三班相比仍有差异。
教学过程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将信息反馈、教学调整集中运用到每节课,落实到每个学生的每项实验中。实验证明,这种方法对于以形态学为主的学科,在教师能分组指导的情况下切实可行,效果满意。
G424.1
B
1671-1246(2011)19-0152-01
表1 三班期初、其中、期末及总成绩比较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