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856例更年期女性体质调研*
2011-09-26麻晓慧梁广和殷振瑾计小清
麻晓慧,梁广和,殷振瑾,计小清
(承德医学院,河北承德 067000)
中医中药
河北省856例更年期女性体质调研*
麻晓慧,梁广和,殷振瑾,计小清
(承德医学院,河北承德 067000)
女性;更年期;体制调研
21世纪中国医学发展的战略重新提出中医学“治未病”思想,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来临,预防和控制中老年妇女易患病的发生,维护和增进其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古医籍中没有更年期的概念,对绝经及绝经前后的生理病理有一些论述。最为经典的是《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阐释了更年期女性肾精气衰减,致天癸竭,冲任二脉气血不充,月经断绝,生殖机能丧失,同时形体衰老的生理改变。为深入探讨更年期女性的体质变化规律,病理体质状况等,我们采用了现场问卷调查方法进行调查研究。
1 调查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与范围 在河北省范围内分层整群抽样,即分别在河北南部平原地区、北部山区、东部沿海地区抽样调查。抽样时注意城镇与乡村匹配、不同职业匹配。调查对象为45-55岁女性。纳入标准:年龄在45-55岁,女性,至今在调查所在地居住10年以上者。排除标准:年龄在45岁以下,或55岁以上;有精神疾病或其它重大疾病不能完成问卷填写者。
根据研究需要,河北北部调查区域为承德、张家口两市;河北南部调查区域为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四市;河北东部沿海区域为秦皇岛市内三区及昌黎、抚宁两县,唐山唐海、乐亭、滦南三县,及沧州黄骅市、海兴县、盐山县。本次调查完成有效调查问卷856人份,其中北部地区218人份,南部地区418人份,沿海地区220人份。
1.2 调查问卷 体质调查问卷采用王琦教授的《中医体质量表》及相应的《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
1.3 数据分析 根据需要,分别采用总体统计描述、差异显著性检验等方法。数据分析软件:EXCEL、SPSS软件。
2 调查结果
2.1 总体评分情况 根据《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总体平和质评分为61.09±14.64,判定为“是”39例,“基本是”95例,总134例,占15.65%。其它病理体质评分情况如表1:
表1 各病理体质评分情况及发生率
2.2 病理体质间夹 病理体质722例,表现为单一病理体质93例,其中气虚质(气虚质≥40分,其他病理体质<40分。其他类同)58例,阳虚质18例,阴虚质1例,痰湿质3例,湿热质0例,血瘀质5例,气郁质7例,特禀质1例;其余皆是两种以上间夹病理体质,占病理体质总数的87.12%。
2.3 地域差别 统计过程中,呈现出北部地区病理体质率高于南部地区及沿海地区。不同地域情况如表2:
表2 不同地区病理体质发生率
经χ2检验,北部地区与南部地区、北部地区与沿海地区有显著差异(P<0.01),南部地区与沿海地区无显著差异。对不同地域各具体病理体质均分做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地域八种病理体质方差分析
除特禀质外,其它七种病理体质均表现为地区之间有显著差异。经组内多重检验,气虚质南部地区显著低于北部及沿海地区;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北部地区显著高于南部及沿海地区;血瘀质北部地区高于南部地区。
3 讨论
总体情况是,平和质总体平均分为61.09±14.64,判定为“是”39例,“基本是”95例,总134例,占总体的15.65%,其余84.35%是病理体质,表明该年龄段女性病理体质发生率很高,应给予高度重视,积极调整、改善。否则,可能成为各种疾病发生的基础。
病理体质中,表现为单一病理体质者仅占12.88%,其余皆是两种以上间夹病理体质,占病理体质总数的87.12%。说明更年期女性体质的病理改变是复杂多样、相互影响的。对于不同病理体质发生的相关性,例如阳虚质与痰湿质、气郁质与血瘀质等是否有相关性,我们将另文再作探讨。
河北的不同地域病理体质发生率有显著差异,北部地区高于南部地区及沿海地区。各具体病理体质的评分,气虚质南部地区显著低于北部及沿海地区;血瘀质北部地区高于南部地区;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北部地区显著高于南部及沿海地区。根据中医理论,北方地区气候寒冷,易伤阳气,易感寒邪,气血郁滞,故阳虚质、痰湿质、气郁质、血瘀质多见,评分高;南方地区气候较热,壮火食气,故气虚质常见,评分高。另一方面,北方气候寒冷反阴虚质、湿热质评分更高,沿海地区气候潮湿,痰湿质、湿热质评分却低于北方地区,与传统中医理论似有不符。我们认为,不同地域,除气候有显著差异,还存在水土、生产生活方式、经济文化水平等多方面的差异,对体质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其机理有待更深入的探讨。
R212.7
A
1004-6879(2011)01-0045-02
2010-09-09)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2009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