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特区:成就、模式的国际影响、今后的改革方向
2011-08-28肖刚
肖 刚
一、引言
如果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清王朝的倒台可以算是中国在帝国主义枪炮逼迫下被动地开放,使中国向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和附属国方向发展的话,新中国彻底地将帝国主义从中国驱逐出去,恢复国权,初步建立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新中国,进而于1980年通过启动经济特区的改革开放窗口,主动向世界开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了不可逆转的前景。经济特区的发展史就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缩影,经济特区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经济特区的成功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成为中国积极影响世界的重要软实力之一。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科学与和谐发展,经济特区就一定会取得新的辉煌。
二、中国经济特区30年建设成就的核心主体
讲到经济特区的成就,必须指出的是,推动经济特区取得巨大成就的核心领导和实施主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所取得的成就。经济特区按照中央的要求团结奋斗,通过试与闯、吸收与创新的大胆探索,通过国外市场与国内市场的科学合理的利用,通过优先发展与梯度发展相结合的战略谋划,通过一般产业与高端产业的共同推进,通过循序渐进与突破常规相结合的战略平衡,通过城市化与工业化、现代化并举,通过产业集聚与配套服务相扶持,通过自身优势与外在优势相补充,通过实践第一与理论创新相映衬等大胆探索所取得的成就。
(一)经济特区取得的成就归功于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下的中央人民政府
在世界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出现普遍落后于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受到“欣欣向荣”的资本主义世界的严重挑战而动摇的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率先举起改革开放的旗帜,以兴办经济特区为突破口,找到了一条冲破资本主义遏制的经济发展道路,带动了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而且使中国的发展在整个世界一直都保持高速和高效,极大地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改善了人民生活,再次用事实证明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完全正确。
(二)经济特区的成功也是全体中国人民集体智慧所取得的成就
在兴办经济特区的过程中,党中央和中央政府是发动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人民是参与者和具体实践者,经济特区的成就是集党中央的科学领导和全国人民的智慧与力量而取得的成就,没有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参与和响应,经济特区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伟大的成就。
(三)经济特区的成就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调动和引导世界一切和平因素与力量支持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新中国取得了独立自主地位的前提下,中国主动地采取改革开放的对内对外政策,极大地调动了世界上一切和平的因素和力量参与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当中。世界和平力量从中国兴办经济特区体会到中国主张和平与发展的政策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谋求共同发展、双赢和共赢的可操作性,造成一心一意搞好自己的经济建设的思维成为世界的主流,而使主张战争和对抗的势力日趋缩小。所以,经济特区的成就还表现在对稳定世界局势,把世界引向和平与发展道路上的重要作用方面。
三、 经济特区模式及其国际影响
经济特区标志着中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标志着思想解放与观念更新的到来,标志着几代中国领导人的探索使中国真正开始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
(一)经济特区模式
概而言之,中国经济特区的模式就是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渴望自己冲破国际帝国主义的封锁,通过与世界建立广泛深入的经济和社会联系,以带动整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大力提高整个中国综合国力,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此同时,努力推动中国与世界的政治、文化、外交和社会互动,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最终为建构一个持久的和谐世界作出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为此,在中国地缘条件、社会基础、对外开放的历史等都比较好的区域,从政策、制度等方面给予广泛的先行先试权力。这样一种先行先试如果取得成功,就可以向整个中国推广之;如果失败,影响也只是局部的,不会对全国一盘棋产生过大的负面影响。这一方面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问题上的大胆尝试,也表现出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发展道路过程中的稳重。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的这种大胆加稳重的伟大品质,才使中国经济特区最终成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强有力的推动者和中国改革开放最活跃的前沿阵地。这就是中国经济特区的模式。这一模式是完全根据中国国情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不是中国照搬别国的什么模式的产物,虽然个别的技术性环节借鉴别国的发展手段,但是其基本的架构和核心的内涵,毫无疑问是中国的独创。因此,从内容和形式上,中国经济特区的发展模式,都很难为别国复制。“自2000年以来,印度开始借鉴中国模式建立经济特区。按照印度政府的设想,经济特区的发展模式在中国获得了空前成功,而印度国情与中国相似,因此也可以通过兴建经济特区获得大量的就业机会并改善当地农民收入。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印度农民对于政府的‘好意’似乎并不领情,其中对失地农民的补偿问题更是成为双方矛盾的焦点,甚至在今年初印度政府一度宣布搁置新建经济特区”[1]。“尽管经济特区承载了俄罗斯振兴经济的多重希望,但其国内仍有不同的声音,认为俄罗斯经济特区能够像中国那样成功的希望很小。其理由是,中俄两国经济改革发展的阶段和水平、特区的定位乃至政府对特区政策支持的力度等均不相同”[2]。印度的实践和俄罗斯一些人对自身搞经济特区的思考使我们看到,当世界各国有一种强烈的冲动要学习中国的经济特区模式时,我们唯一可以告诉他们的经验是,中国发展经济特区的经验如何与自己的实际结合起来才能取得的成功,否则就有可能产生印度这样的尴尬和俄罗斯的忧虑。
(二)经济特区模式的国际影响
外国效仿中国建设经济特区的现象不断出现。
1.印度
印度政府受到中国举办经济特区取得巨大成功的启发与鼓舞,从本世纪之初就开始模仿中国经济特区的发展模式。“有不少印度经济学家提倡向中国学习,按中国模式创办经济特区,以刺激长期萎靡不振的贸易出口[3]。”2000年5月,印度前商工部长马兰宣布,“将以中国经济特区为模式建设印度式经济特区,希望推动经济特区的发展,并在进出口政策方面制定了旨在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刺激贸易出口的新经济特区计划。此计划打算在经济特区内建立从事制造、贸易、翻新和维修业务或提供服务的公司,同时特区鼓励外国直接投资进行出口货物生产,还出台了特殊的贸易和海关关税规定。印度政府还在经济特区内给与企业优厚待遇:区内企业的外商直接投资比例达到100%,投资总额不封顶;关税和税收按“外国领地”对待,国内其他地区产品在特区也享受“出国产品”的免税待遇,国外产品进入特区也免征关税[4]。印度社会各界对设立经济特区普遍反映良好。在印度,经济特区并不是新概念,可追溯到1965年建立的坎德拉出口加工区。30多年的实践表明,出口加工区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印度出口,但与中国经济特区特别是深圳经济特区的迅猛发展比较起来,其成效并不明显。受到中国经济特区成功经验的启发,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印度政府2000年提出建立经济特区,2003年通过经济特区法案,2005年又通过经济特区新法案加快经济特区建设[5]。印度更是受中国经济特区成功实践影响,从2006年开始进入大规模建设经济特区阶段,几年时间就审批核准了几百个经济特区[6]。
2.日本
日本在兴办自己的特区①时可能受到中国特区经验的启发,有人可能认为这种说法有些奇怪,世界经济强国的日本怎么能从一个发展中国家那里借鉴经验呢?对此,中国有学者分析认为,“中国近年来经济改革进展之快、成果之大有目共睹。仔细想来,中国富有成果的经济改革正是从农村联产承包开始的。日本结构改革在‘大路’难以走通的情况下,未必就不想尝试一下‘农村包围城市’的做法。日本是个善于‘借智慧’的民族,战后日本经济起飞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借鉴他国成功经验的历史”,所以日本“设立‘特区’究竟是否吸收了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也说不一定”[7]。有学者肯定地指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宏观调控政策学习榜样的日本,在时隔20年之后,竟也实施了特区政策,其一为改革管制制度的实验地——结构改革特区,其二为对“二战”后被美军占领26 年后已恢复主权的冲绳县实施的自由贸易区和金融特区政策。无疑,日本的特区政策选择带有中国改革开放所实施特区政策的痕迹”[8]。日本2002年4月1日付诸实施的《冲绳振兴特别措施法》就包括创建允许减轻金融与信息技术相关产业法人税的金融特区(金融业务特别地区)和信息特区(信息通信产业特别地区)的内容[9],这些内容和中国经济特区的金融政策极为相似。受中国成功的经济特区的影响,日本大阪府也曾拟定“经济再生特区”设想。
3.朝鲜
“朝鲜先后访问过中国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的一些重要经济特区等,借鉴中国经验。朝鲜从1992年到2005 年先后建立了四个功能各有偏重的经济特区,东北角有罗津——先锋经济特区,西北角有新义州特别行政区,东南角有开城工业地区,西南角有金刚山观光地区,形成四足鼎立支撑全方位开放以吸引外资,逐步扩大对外开放步伐。朝鲜不断积累和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特区的设置十多年来为朝鲜赢得了近两亿美元的外汇收益,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10]。在朝鲜所建的经济特区中,还曾进行“取消粮食配给制度、提高工资、自由市场合法化的试点”[11]。“2010年1月4日,朝鲜将毗邻中俄的罗先地区升级为特别市,计划在首都平壤和另外7个地区建立8个经济特区,吸引外国投资,并为此出台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朝鲜在建立特区和推行改革的过程中,将采纳中国的成功经验”[12]。
4.俄罗斯
今天的俄罗斯同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有很多相似之处,都面临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因此,在俄罗斯经济学界,很多人主张将“中国经验”借鉴到俄罗斯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而经济特区就是其中一部分。中国经济特区的建设在全球首屈一指。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经济特区办得成功,不仅取得了特区建设的巨大成就,而且还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作为同样处于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大国,学者们对两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同类经济现象进行了比较分析。但就目前的研究成果而言,对中俄经济特区的关注和研究还不够深入,有待进一步的探究。对比中俄经济特区的异同,对中国经济特区的未来发展乃至中国的经济改革,无疑会提供诸多启示与帮助[13]。俄罗斯建立经济特区参考了许多国家的成功经验,其中也包括中国特区建设的经验。2005年,俄议会曾专门组团前往深圳等特区考察[14]。
5.韩国
2002年4月18日日本《世界日报》报道,“韩国……、日本也出现了设立经济特区的趋势”,“经济特区在一定区域内大幅放宽限制,是一项以实行优惠政策来招商引资的制度。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下的激烈竞争时代,作为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取胜的一种手法,经济特区制度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此,“韩国政府把去年春天通航的仁川国际机场、金浦机场附近的松岛新都市和永宗岛等指定为经济特别区域。为了与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抗衡、吸引外国企业,韩国今年内将出台优惠税制和改善居住环境等招商引资政策”,“韩国还对进入经济特区的企业实行优惠税制[15]。”
四、 实事求是推动各项体制改革
在中国,体制改革是指克服现有体制中的弊端,使各种体制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经济特区的体制改革,从来都是中国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和先行区,其政治意义非同小可。
(一)保障公有制为主体的地位不动摇的经济体制改革
1.公有制主体地位不动摇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谈得比较多的话题之一是,如何实现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的发展。从今天的情况来看,多种经济形式确实是发展起来了,但是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巩固,而是日益受到打着改革旗号的私有化思潮的冲击和实际地位的日益示弱。只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动摇,才有可能通过国家意志,设计出更多富民、利民的方案,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为更多的弱势群体提供经济保障,解决好民生问题。鉴于此,经济特区的经济体制改革总思路绝对应该保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动摇,而不是使公有制和多种经济形式的比例变得越来越小的改革。
2.建立全体居民真正平等享有经济发展成果的机制和平台
面对日益突出的民生问题,作为拥有先行先试权利的经济特区,可以大胆地试验建立如何使经济特区的全体居民真正地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的机制和平台。这当然不是说回到计划经济时代的那种做法上去,而是把企业上交利润的一部分直接用来建构一个使全体人民都可以享受的基金。因为这是直接影响全局的大事。“十七大”报告对经济特区的一个重要期待就是强调其在“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所以,经济特区在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利益格局问题上的创新,本来就是中央对经济特区的期待,也是经济特区本身的“绝活”之一。
(二)社会体制创新:高度重视特区外的经验与外国经验的借鉴,高度重视网民意见和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际上是有意无意地采取了以GDP论英雄的方针,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相当长一段时期,这样做无疑是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是完全正确的。但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GDP如何最根本和最直接地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成为最紧迫的课题了。经济特区完全可以在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上走在全国的前面,率先作出示范。一方面要把中国各地改革开放的先进经验吸收进来,另一方面积极地引进和借鉴外国的先进做法。
1.经济特区要以谦虚的精神,吸收全国改革开放的经验,使经济特区成为各地改革开放成果的集大成者
孟子曾经评价孔子说,“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16]。”孔子之所以成为千秋文化教育的楷模,就在于他总是注意吸收别人所长补已之短。经济特区的发展也一样,可以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结合经济特区的实际加以运用。全国各地的改革和经验相对来说是比较分散的,产生的影响也相对有限,难以形成合力,不能形成合力则无法使改革真正成为一个有重大成效的统一体。恩格斯曾经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使“各个人的意志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产生“一个总的合力”,而“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17]。”经济特区可以将各地改革的“每个意志”整合到自己的改革开放实践之中,进而产生强大生命力。经济特区改革的成功可以理解为每个引进的改革案例对经济特区整体改革(合力的结果)所作的贡献。经济特区拥有整合全国各地改革各方面成果的相对优势,所以特区只要虚心去学,注意去引进和挖掘,往往会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集大成者,从而产生“金声而玉振”之效。当然,最为关键的是,以深圳经济特区为代表的中国经济特区已经建构了自己的生动有力的软实力思想价值体系。深圳经济特区拥有“创新求异、务实致用、宽容大度、兼收并蓄、大众为先”的精神特质[18],而这些精神特质是确保经济特区在新时期体制创新的先进的软实力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2.借鉴外国解决民生问题的办法
英国在布莱尔首相推动下,已经向社会分红的方向迈出了第一步,如英国开始给每个新生儿童一笔钱存入该儿童的教育账户。每月打进250英镑,到7岁后注入第二笔,18岁以后这些钱就可以由享受分红者自由支配,这对英国社会今后的稳定肯定有非常积极的作用[19]②。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美国的阿拉斯加州进行了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社会分红”实践(最早提出全民分红理论的学者是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米德。他认为,“公有资产的市场收益可以降低对税收和国债的过度依赖,提高整体经济效率”。阿拉斯加州政府通过成立一个独立于政府之外运营的“永久基金”公司,给在该州居住6个月以上的公民发放“社会分红”。20多年来,阿拉斯加州政府每年为该州公民发放人均“社会分红”达几百甚至上千美金[20]。丰富的矿产资源为阿拉斯加州与美国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1980 年阿拉斯加州成立了资源永久基金。每年,阿拉斯加州政府要将至少50 %的矿产资源租赁及所得收入划拨到这个资源永久基金之中。收益主要用于给公民发放社会分红。该州从1982 年开始发放社会分红,发放对象是在阿拉斯加州连续居住达半年以上的该州公民[21]。这两个案例对解决中国民生问题应该很有启发意义,经济特区完全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率先建立全民分红机制,取得经验后则逐步向全国推广。
3.不可忽视的特区网民意见
今天中国网民规模已达4亿之巨,网络媒体在社会传播中趋于主流化。中国互联网不仅是传统媒体和生活方式的补充,而且已成为民意凸显地带。在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之际,人民网的《地方领导留言板》留下大量的特区内外网民关于特区问题的言论,其中弱势群体所提的建议和反映的核心问题就是与其直接利益相关的民生问题。这些网民的意见越来越受到重视,极大地推动社会体制改革前进的步伐。
(三)尝试恢复传统书院和“太学”,推动洋土共生、古今共存的文化教育体制创新
1.经济特区是传播中国文化的窗口
经济特区是知识的窗口。如果我们从其创立之初来认识“知识的窗口”之含义,应该是中国从世界学习必要的、适用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知识,而今天则是中国开始向世界辐射自己的软实力的时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复兴(如在经济特区搞中国古代书院和“太学”恢复的试点工作)则是经济特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成为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窗口。
2.大胆地把中国传统的“书院”、“太学”等恢复起来
首先,从经济特区把书院和“太学”发展起来,产生的影响会比较大。“由于书院在诸如注重自由讲学、启发办学、学术研究及会讲,讲会等方面的特色,具有鲜明的民族性”[22],清代代表性“书院”的“全体管理人员二十六人,多数由学生中择选,或学生轮流担任,专职教学和管理人员很少。而且有些职务明确规定‘不称职者更易’,或者按季更易的办法”。书院“组织机构简单,管理人员少,学生参加管理”[23]。汉代的“太学”就有“正业”与“居学”结合的制度,成功地解决了师资不足与教学设施有限的矛盾,同时没有规定修学年限,还通过定期的口试、对策、射策考试,达到优胜劣汰的目的[24],使学制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如果在经济特区恢复传统中国“书院”和“太学”,面对今天世界性的高等教育危机,也算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对世界的一大贡献。当然,这也有可能对中国高等教育目前存在的严重弊端形成正面的冲击。经济特区理应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桥头堡,而这个桥头堡又应该是具体的和可操作的,是真正中华优秀文化和文明的一部分,关键是把它们挖掘出来。我们常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国传统的书院曾经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如朝鲜半岛,历史上曾有过六百七十所书院。日本书院也很多,印度尼西亚巴达维亚的明诚书院(1729),马来西亚的五福书院(1819)、南华书院,新加坡的萃英书院(1854)、意大利的圣家书院(1732),在美国有大清书院。[25]”
尊重传统中国文化及其机构的复兴,恰恰也是为了更好地引进和学习外国的文化教育机构的管理方式。
(四)政治体制改革:在“政治特区”上的无为与网络问政的大有可为
1.经济特区不能搞成“政治特区”
中国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这种国家本质是不能改变和动摇的。否则,就是改变国家的性质。而改变国家性质是历史上任何一个统治阶级都绝对不可能答应的。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实现形式,中国的政体则可以是而且必然是逐步改革和完善的。一切改革的目的在于使政体更好地体现和适应其国体的本质,而决不是改变或动摇国体。邓小平当年为什么说搞“经济特区”而不搞“政治特区”,其意义就在这里。中国的政治制度催生了经济特区的发生、发展和走向辉煌,经济特区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产物。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经济特区本身并不存在涉及核心敏感政治话题的问题,其经济发展也不存在阻碍其发展的上层建筑问题,因为其发展的上层建筑就是中央的决策机构和决策体系本身。其二,因为涉及核心敏感政治问题的政治体制改革牵一发动全身,它必须和整个中国的涉及核心敏感政治问题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大局相一致,而就政治体制而言,除了香港和澳门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使之存在“一国两制”这样的政治上的轻微分割状态——即政治体制上它们可以搞资本主义,面其他任何主权管辖之地,都不应该产生与现有国体矛盾的政治体制,虽然这种矛盾的产生可能完全是善意的或者说是打着改革旗号的。
经济特区较全国其他地区发达的一个明显标志就是英特网的普及,所以通过充分利用英特网探索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件有普遍意义的事情,而且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群众基础。有学者提到互联网发达的深圳在民主政治建设上的作用,“在网络科技较为发达的深圳,公众通过网络表达民意、了解政务信息的现象更是普遍,网络参与成为公众民主参与的新途径。信息传播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对于民主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26]。
2.网络问政大有可为
有专家对网络问政时代的政府门户网站的发展思路提出三个目标:一是要实现与互联网舆论的对接。二是要实现与公民行动的对接。三是要实现与政府职能转变的对接[27]。
本文在上面提到的经济特区在涉及核心敏感政治话题的政治体制改革上的无为,并非是否定其在完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方面的积极有为,它们仍然是有很多事情可做的,比如率先实现能够直接反映民意的“电子政务”。互联网不仅是技术,是媒体,更是政治;中国互联网不仅是传统媒体和生活方式的补充,而且已成为民意凸显地带。也许是由于网络发展得太快,政府机构尚未充分地意识到其在政府与人民“零距离”之直接交流和对话功能的巨大意义所在。
“电子政务”就是使中国的政治体制的民主性和有效性更加充分显示的一个办法。政府其实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在民主政治建设上有更大的作为,比如说在政府办的网站上引入“QQ”模式,使其变为政府和网民的对话和监督通道。小小的豆瓣网,就有数万个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各种论坛社区发挥着很大作用。目前在政府之外的这些群落多为消遣娱乐性的,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将其功能引入政府的网络中,使之成为新时代人民与政府的沟通平台呢?在政府的网站中,确实应该建立政府的“腾讯”、政府的“阿里巴巴”。
布莱恩·李斯(Bryan Reece)的政治学博士学位论文《电子政务设计与质量》给我们一些有价值的启示。如表1所示。
布莱恩·李斯的研究可以在三个方面进行概括,第一,电子政务中反映权威的制度和法规等重要信息,并人性化地作常见问题的答疑;第二,官民同乐;第三为通过电子网络实现民主政治。
表1 政府网站的三个层次[28]
图1 通过网络实现民主政治
电子政务具有权威性强和公信度高的特点,在通过网络实现民主政治方面,它可以大有作为。如图1所示。因为相对于其他种类的网站,人民应该说更相信政府的网站,政府发布的信息可信度高,权威性强,政府的政策通过网络人性化地发布,而且是在不断地与人民沟通基础上建构的,人民必然支持和拥护。同时,政府办的文化娱乐网站一般内容健康,而且带有文化意义上的公共产品之意,一般网民只要能上网,就会去利用之;如果政府的网站及时地发布各种重要的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信息,也会使社会上大量的欺诈信息受到有效遏制;举办由经济特区先行先试意义上充分反映人民利益的政务网,在取得经验后由中央作出决策并向全国迅速推广,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得民心之举,是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深得民心的反映;政务网站举办健康的休闲娱乐内容,其实也是通过“乐”这种和谐方式和手段,使制度和规范落实到每一位公民身上,这就是孔子讲的“立于礼,成于乐”。
经济特区之所以能够取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对外开放是重要的原因,但内部多元的社会结构形成的开放而民主的文化所带来的活力更为关键。而新时期经济特区的再起飞,有赖于多元社会结构与党和政府关系的更加相互依存(党和政府的决策通过吸收不同阶层人士的参与对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有决定性意义)和通畅无阻的沟通关系甚大。特别是在深圳这样一座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严重倒挂,同时流动人口比例相当大的城市,通过电子政务推动民主政治建设,意义重大。
客观上讲,特区的人民,特别是广大的“弱势群体”,参与网络问政的积极性非常高。他们提出的要求和反映的情况是具体而真实的,且有一定的普遍性,也是应该加以解决的。
经济特区通过电子政务把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体现出来,发挥社会主义民主所要求的公民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核心功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及“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等核心主旨上,完全可以先行一步。在特区电子政务取得广泛经验的基础上,将其经验向内地交流,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上再次发挥经济特区的排头兵作用。通过电子政务使广大弱势群体的民主热情再次激发出来,这本身也是为改革开放注入新动力的前提条件。
五、结束语
经济特区是中国的经济特区,更是世界的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是经济特区所在省区(如广东、福建)联系和带动全国共同发展的窗口,更是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的窗口。正确地定位经济特区的成就,我们就能够清楚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办大事这一真理的深刻而科学的内涵,同时为了使经济特区始终充满活力,始终发挥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改革开放的窗口作用,就必须要在各项改革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注释:
①2003年4月1日,是日本建立“结构改革特区”正式启动日。来自全国各地的申办报告纷纷递交日本首相府。根据建立“特区”的审议程序,今后一个时期,日本将相继出现一批“结构改革特区”。所谓“结构改革特区”是日本某些县、市根据本地区产业、资源等优势,在一定辖区内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法律框架,发展相关事业,以激活景气,带动当地经济复苏的改革方案。2002年8月,日本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在全国建立100个“结构改革特区”的构想。经过上下一段时间的讨论,日本参议院内阁委员会终于在2002年11月10日以多数赞成票通过了《结构改革特区法案》。该法案规定,自2003年4月1日起,日本各地方政府可以向中央提出申请,建立可享受各项优惠政策的“经济特区”。法案强调建立“特区”的宗旨在于放宽限制,并对农业、商业、贸易、教育等行业提供14项特殊优惠措施。出台这项法案的主要目的是给地方和企业更多的自主权,以增强企业和政府的竞争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各地经济活力,从而达到刺激经济的目的。该法案出台以后,日本各地方政府纷纷摩拳擦掌,申办特区的数目与日俱增,一场热潮正在全日本兴起。
② 同时引2009年1月3日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解读制度创新与经济民主》视频相关内容。
[1] 傅小强. 印度:特区办得很无奈[J].世界知识, 2007(10):32.
[2] 李建民. 俄罗斯大搞经济特区[J].世界知识, 2006 (4):43.
[3] 张庆辉. 印度经济特区布局及其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特征[J].世界地理研究,2008(3): 37.
[4] 朱萍, 庞皎明. 印度踏上前途未卜的试验,中国特区引其官方注意[J].商务周刊,2005(4).
[5] 文富德. 印度加速经济特区建设的政策措施及成效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4): 117.
[6] 张雷. 印度经济特区建设的历程及绩效评析[J]. 亚非纵横, 2011(2): 38.
[7] 姜跃春. 日本建“特区”:向中国“借智慧”? [J]. 世界知识,2003(9): 45.
[8] 王效平. 港澳特区对国家发展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日本的借鉴意义[J].当代港澳研究, 2010 (1): 12.
[9] 世界日报, 2002-04-18.
[10] 于在霞. 试论朝鲜改革开放[J]. 沧桑,2010 (2): 123.
[11] 周松兰, 刘栋. 朝鲜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战略研究[J]. 东北亚论坛,2004(2): 59-60.
[12] 学习中国朝鲜建8经济特区[N]. 中国经济时报, 2010-03-02.
[13] 曲晓华. 中俄经济特区比较研究[J]. 商业时代,2010(32): 37.
[14] 李建民. 俄罗斯大搞经济特区[J]. 世界知识, 2006 (4):42.
[15] 世界日报, 2002-04-18.
[16] 孟子·万章下.
[1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版第37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460-462.
[18] 吴忠. 论深圳文化的特色与定位[C]. 曹龙骐主编. 寻根—中国经济特区改革创新路径探索. 北京:人民出社出版,2005 (8)1: 79-80.
[19] 崔之元. 市场经济中的公有资产与全民分红[J]. 商务周刊, 2006 (17): 44.
[20] 黄胤英, 周建军. 阿拉斯加是如何进行石油社会分红的[J]. 中国改革,2006 (2): 33.
[21] 吴国玖. 全民分红理论及实践的国际比较和借鉴[J].企业管理,2007 (12): 80.
[22] 丁刚. 书院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前言 .
[23] 陈元晖. 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132.
[24] 姚汉荣. 中国文化制度简史[M]. 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 98.
[25] 陈谷嘉. 中国书院制度研究[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562.
[26] 樊纲. 中国经济特区研究[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216.
[27] 李金兆,董亮. 网络问政与政府门户网站发展[J]. 中国信息界,2010 (3) : 45.
[28] Reece, B.E-government design and equity[D]. A dissertation presented to the faculty of the Graduate School,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degree, Doctor of Philosophy(political science).p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