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36例临床分析

2011-08-17王德周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15期
关键词:延髓小脑椎动脉

王德周

河南叶县人民医院内科 叶县 467200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是指由于小脑后下动脉或一侧椎动脉闭塞所致延髓背外侧区出现损害(最常见是延髓背外侧梗死),使此处神经核团和传导束受累而出现相应临床表现的总称,又称“Wallenberg综合征”[1]。该病起病较急,临床表现复杂,病损凭经验不易定位,过去由于缺乏影像学指导而致漏诊率及误诊率较高,现对我科收治的36例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01~2010-10我科收治的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36例,男22例,女 14例;年龄42~85岁,平均65.6岁;既往病史糖尿病26例,高血压25例,冠心病16例(其中房颤1例),高血脂症15例;男性患者中吸烟史 18例,酗酒史11例;女性吸烟史3例,酗酒史1例。

1.2 治疗 除给予抗血小板、降纤、活血或抗凝等脑梗死常规治疗外,针对不同个体情况同时配合降血糖、降压或降脂等综合治疗措施。

1.3 统计学方法 统计本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结果并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本组患者均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感觉障碍、共济失调、眩晕、恶心呕吐、吞咽困难及饮水呛咳等,具体临床症状及体征统计情况详见表1。

表1 36例延髓背外侧综合征临床表现统计

2.2 影像学表现 本组患者均在入院后7天之内行脑部CT或MRI检查,明确均有延髓背外侧梗死病灶,主要表现为CT点状或小片状低密度影,MRI小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DWI表现为高信号,病灶区ADC值减低;33例伴有其他部位的梗死灶,常见于双侧小脑半球、双丘脑及基底节区,其中33例行脑部MRA检查发现患侧椎动脉狭窄32例,基底动脉狭窄28例,患侧大脑后动脉狭窄26例,患侧小脑后下动脉狭窄19例。

2.3 分析 本组36例患者影像学均证实有延髓背外侧梗死病灶,但临床表现却复杂多样,考虑由于各病例缺血原因不同,缺血时间及程度的不同,造成延髓背外侧区损害的范围及程度不同,从而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同时由于缺血范围并不单一局限于延髓背外侧区,表现的症状还有其他部位的损害而导致的相应症状,仅从临床表现无法准确定位,应参考相应影像学检查结果,脑部MRI对于延髓背外侧梗死病灶的发现价值较高,CT由于颅底骨伪影较重及48 h后才能出现阳性表现,但其发现脑出血病灶价值高于MRI。出现延髓背外侧梗死灶患者接受脑血管检查,往往提示后循环血管局部狭窄。

3 讨论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常表现为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有感觉障碍、共济失调、Horner征、眩晕、交叉性感觉障碍、恶心呕吐、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及饮水呛咳[2];影像学方面过去主要依赖CT时,由于CT对后颅窝疾病分辨力低、骨伪影多或者常规扫描没有包括延髓背外侧等原因导致CT无法明确延髓背外侧病变,常作为快速排除出血性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现在随着核磁共振的普及,MRI成为脑部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本组全部病例均经M RI发现延髓背外侧区病损;此外,最好还能够进行病因学检查以进一步明确延髓背外侧区血管的分布、病变情况及有无侧支血管代偿情况等,可行CTA、MRA及 DSA检查,其中M RA最方便,DSA是公认的金标准。延髓背外侧区的供血动脉主要是起自椎动脉发出的小脑后下动脉,过去曾认为小脑后下动脉血栓形成是造成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原因,后经大量的血管造影及病理解剖证实发现椎动脉血栓形成是最主要病因[1-2],椎动脉闭塞主要产生延髓背外侧的缺血改变,因为小脑后下动脉的延髓支为终末支,本组病例中33例M RA血管检查结果中有32例发现患侧椎动脉狭窄,很好的支持了上述观点。除了血管因素以外,报道还有其他导致延髓背外侧区缺血或损害的原因也可以导致延髓背外侧综合征,譬如后颅窝肿瘤肿瘤直接压迫延髓或压迫对应血管而间接造成损害,延髓原发性脑出血以及血管畸形或动脉瘤、外伤等[3]。本组病例基础疾病中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及高脂血症比例较高,提示动脉粥样硬化是本病的重要致病因素。栓子脱落可直接导致椎动脉及其远侧分支血管的栓塞,从而导致相应脑组织的缺血性损伤。

综上所述,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复杂而多样,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病灶部位及范围,并进一步探明责任血管,以M RI及MRA综合价值较高。

[1]王宇,冯加纯,饶明俐.Wallenberg综合征58例临床表现、CT及MRI分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3,20(5):437-439.

[2]王丽,张莉,姜亚平.延髓背外侧综合征28例临床分析[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09,4(5):343-345.

[3]张京滨.延髓背外侧综合征42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4):125-126.

猜你喜欢

延髓小脑椎动脉
小脑对吞咽神经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延髓梗死远期不良预后的影像学分析
延髓不同区域梗死的预后分析
动动小手和小脑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
哈哈哈哈,请跟着我大声念出来
大骨瓣开颅联合小脑幕切迹切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应用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三针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