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发新声的初唐田园诗

2011-08-15周秀荣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陶诗田园诗山庄

周秀荣

(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湖北黄冈 438000)

首发新声的初唐田园诗

周秀荣

(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湖北黄冈 438000)

初唐田园诗作为唐代田园诗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虽然诗人和诗作的数量都十分有限,但在学习、继承陶诗的基础上,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色:表现主题上变劳动和隐逸的双重主题为集中表现隐逸主题;诗歌形式的律化;表现题材与创作方式的开拓;并呈现田园与山水相融合的趋势,为唐代田园诗尤其是盛唐田园诗的发展繁荣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初唐;田园诗;王绩;新变

在近百年的初唐诗歌发展历程中,田园题材并没有引起广泛的兴趣和关注,参与田园诗创作的诗人较少,田园诗的数量也有限。这与初唐诗坛的发展状况有直接关系。

初唐时期,宫廷文学在文坛上基本占据了统治地位。初唐前期 (太宗、高宗朝),随着大唐帝国的建立和“贞观之治”的实现,箴规型和颂美型的宫体诗成为诗坛的主流。箴规型宫体诗主要是为阐释唐太宗的政治思想而作,政治说教的色彩很浓厚;颂美型诗则以颂扬大唐开国的气象和太宗的文治武功为主,或写帝居王城的宏丽繁盛,或写万国来朝的壮丽气象。此外就是台阁官员宴集山池的唱和诗,内容主要是宫廷、台省、池苑的景物描写。代表诗人有杨师道、虞世南、上官仪等。尤其是“绮错婉媚”的上官体,成为代表当时宫廷诗人创作水平的典型范式。初唐后期 (武后、中宗朝),诗坛仍以台阁大臣和他们周围的文人为主,颂美君主的奉和应制诗仍是诗歌创作的主流。代表诗人是“文章四友”以及号称“沈宋”的沈佺期、宋之问。初唐诗歌的贵族化和宫廷化导致诗歌表现题材的狭窄以及诗歌风格的浮艳雕琢,因此对诗歌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初唐诗歌的革新在题材、风格和形式几个方面进行。王绩是最早表现出迥异于宫廷诗风的一位诗人。其诗主要表现自己隐逸田园的闲情逸趣,风格平淡朴野,给典雅富丽的初唐诗坛带来了一股清新之气。王绩之后,初唐四杰进一步把诗歌从狭小的宫廷里解放出来。由于四杰具有相似的身世,才俊志雄而仕途淹蹇,又有着相近的审美追求,都反对绮靡的文风,追求刚健的骨气,矛头直指风靡当时的“上官体”。题材上使诗歌“由宫廷走到市井”,“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1],风格雄健高亢,得盛唐风气之先。四杰之后,诗人陈子昂的革新意识更加强烈,主张恢复古诗的风雅兴寄传统,提倡汉魏风骨,而他的诗歌创作也以深刻充实的内容和质朴刚劲的风格,廓清了六朝余风,为唐诗的健康发展铺平了道路。在四杰、陈子昂等诗人重在风格、题材方面对诗歌进行革新的同时,一些宫廷诗人则着重在诗歌的格律形式上进行探讨,并由“沈宋”完成了五、七言律诗的定型。

尽管初唐的诗歌革新最终扫荡了齐梁余风,使诗歌题材冲破了宫廷的狭小藩篱,但初唐诗人革新的重点是诗歌的风格与气骨,他们追求一种“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的诗美理想,即追求诗歌壮大昂扬的情思与声律辞采的完美结合。再加上大多数初唐诗人缺乏田园生活的实际体验,因此,在陶渊明手中得到极大发展的田园诗在初唐并没有引起广泛的嗣响。除初唐前期的王绩写了较多的田园诗以外,初唐后期只有卢照邻、骆宾王、宋之问等少数诗人涉足于田园诗的创作。

然而作为唐诗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为数不多的初唐田园诗在继承陶诗风格意趣的基础上还是表现出一些新变的特质,并对其后盛唐田园诗的题材选择和风格走向有启发、开创之功。从这个角度而言,初唐田园诗自有其不可或缺的价值与意义。

首开初唐田园诗风气之先的重要诗人是王绩。王绩现存诗约 143首,其中田园诗就占有相当的比重,约 30余首,是继陶渊明以后又一位大量创作田园诗的诗人。王绩的田园诗创作与其生活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王绩出身于北朝“六代冠冕”之家,家有积学,藏书甚富。其兄长王通是隋朝大儒,王绩本人亦多才多识,精通阴阳占算,遍览群书,博闻强记。薛道衡曾惊叹其文才,誉之为“今之庾信”和“王仲宣”。但王绩生当隋唐易代之际,政局动荡;加上其本人性情简傲,嗜酒贪杯,从隋到唐三次出仕均不得志,最终辞官归田。晚年在家乡,结庐河渚,纵意于田园、琴酒。王绩隐居的的河渚“原有先人故田十五六顷,河水四绕,东西趣岸,各数百步”(王绩《答处士冯子华书》),风景优美又不失天然野趣,确是幽居的理想所在。长期隐居田园的生活经历,为他写作田园诗提供了深厚的土壤。

王绩十分崇尚魏晋时的名士风度,常常以阮籍、嵇康以及陶潜自比,而陶潜对其影响尤为全面、深入。主要表现在对陶渊明饮酒行为的嗜爱与仿效,还有弹琴、读书、归隐田园等方面,几乎是全面追模陶渊明式的适意人生。文学创作上,王绩受陶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如陶渊明有《桃花源记》,王绩则有《醉乡记》,与陶所向往的远古社会理想一脉相承;陶有《五柳先生传》,王绩则有《五斗先生传》,与陶之谑号仅一字之差,且在语气、句式、意味上都刻意模仿,可谓“于酒德文心上得尽渊明风流”[2](P123)。而作为继陶渊明之后第一位大力创作田园诗的诗人,王绩田园诗尤能见出陶渊明的影响。首先王绩田园诗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陶田园诗的主题内涵,即以清新优美的田园景色、悠闲惬意的田园生活为基本内容,来寄托诗人恬淡旷达的襟怀、孤傲高洁的品格。如诗中对田园风光的描写:“平子试归田,风光溢眼前。野楼全跨迥,山阁并临烟。入屋欹生树,当阶逆涌泉。”(《春日山庄言志》)“野客元图静,田家本恶喧。枕山通菌阁,临涧创茅轩。约略栽新柳,随宜作小园。草依三径合,花接四邻繁”(《春庄走笔》);对平静安逸田园生活的展示:“小池聊养鹤,闲田且牧猪。……倚床看妇织,登垄课儿锄”(《田家三首》其一),“卷书藏箧笥,移榻就园林。老妻能劝酒,少子解弹琴。落花随处下,春鸟自须吟”(《春晚园林》),都继承了陶诗对田园生活的审美态度,借田园生活抒写高雅脱俗、遗世独立的隐逸志趣。

在艺术风格上,王绩田园诗也深得陶诗之神髓。陶诗善用白描的艺术手法、朴素自然的语言写景、抒情、言理,形成平淡淳厚、自然天成的风格。但由于南朝文风趋尚华靡,陶诗便因“世叹其质直”而受到冷落。直到初唐王绩才打破这一局面。贺裳说“诗之乱头粗服而好者,千载一渊明耳。乐天效之,便伤俚浅,惟王无功善得其仿佛。陶、王之称,余尝欲以东皋代辋川。辋川诚佳,太秀,多以绮思掩其朴趣。东皋潇洒落穆,不衫不履。”[3]可谓相当准确地把握了王绩诗的特点以及陶诗对他的影响。所谓“乱头粗服”、“不衫不履”,即是指诗歌的不事雕饰,本色自然。王绩田园诗就鲜明体现了这一特色。如其最为人称道的《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

牧童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唱歌怀采薇。

诗中抒写面对山野晚秋而产生的恬淡茫然的心情。尤其是中间两联,纯用白描写景,闲逸的黄昏情调中流露出无所倚著的苦闷和茫然。语言朴素清新,意境浑然天成,极有陶诗的韵味。另外像《秋夜喜遇姚处士义》、《田家》三首、《山中独坐自赠》、《新园旦坐》等,都写得疏淡朴野、自然清新。其实,王绩所处的初唐时期,绮靡雕琢的诗风正盛极一时,王绩却能于宫廷之外直承渊明,不仅表现了他对渊明其人、其诗的敬仰认同,也表现出敢于拔除诗歌流俗的胆识和勇气。

然而,由于个人境遇及所处时代的差异,王绩田园诗也有一些有别于陶诗之处。陶田园诗虽然以写郊居闲适之趣为主,但由于陶生活在真正的乡村田园,因而诗的内容比较全面。或写从事躬耕的切实感受,或写劳动的艰辛,或写与村民的交往,还写到自己的穷困和农村的凋敝,是“从田园耕凿中一段忧勤讨出”(《古诗归》),因而有了些泥土、血汗的味道 (如《归园田居》其三、其四、《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移居》二首、《怨诗楚调示庞主薄邓治中》等诗);而王绩一直生活在自己的田庄里,其庄园是百年老族传下的家业:“坟垅寓居,倏焉五叶。桑榆成列,俄将百年。”“东陂余业,悠哉自宁。酒瓮多于步兵,黍田广于彭泽。”(《游北山赋》)与真正的乡村有一些隔膜,其诗中看不到普通乡村的具体景况,有的只是诗人优游田园、林泉,悠闲富足的自得生活:“资税幸不及,伏腊常有储。散诞时须酒,萧条懒向书。”(《薛记室收过庄见寻率题古意以赠》)“有客谈名理,无人索地租。三男婚令族,五女嫁贤夫。”(《独坐》)因而多了些富贵、世俗之气。这一点贺裳也有过评论:“彭泽、东皋,皆素心之士。陶为饥寒所驱,时有凉音;王黍秫果药粗足,故饶逸趣。”[3]

尽管王绩田园诗总体上没有达到陶诗那样的深度,但作为唐代第一位创作田园诗的诗人,王绩在庄园里的田园之咏,却为其后的田园诗尤其是盛唐田园诗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模式。盛唐经济的繁荣促使庄园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田园诗的勃兴,以王维、孟浩然为中心,大多数盛唐诗人都写过田园诗,其中很大一部分就产生在田庄别业。而且王绩田园诗从陶诗表现隐逸和劳动的双重主题转变为只写隐逸,使田园完全成为返朴归真的乐土,逃避污浊现实的桃源,这也给后世田园诗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唐代山水田园诗派就是沿着王绩田园诗的这一转变而向前发展的。

在艺术表现上,王绩田园诗也没有完全走陶诗之路径,而有了一些开拓和创新。陶田园诗虽然也写过较多的日常细事和田园景物,但并不以观赏田园之美为目的,而以表现领悟自然的主观意趣为宗旨,景物描写不刻画,不雕琢,且景、情、事、理浑然一体,创造出浑融完整的意境。而王绩田园诗则更注重通过环境描写和细节琐事的的堆砌来渲染外在的隐居姿态和田园乐趣。如《春日还庄》:

居人姓仲长,端坐悦年光。地形疑谷口,川势似河阳。傍山移草石,横渠种稻粱。

滋兰依旧畹,接果著新行。自持茅作屋,无用杏为梁。蓬埋张仲径,藜破管宁床。浴蚕温织室,分蜂暖蜜房。竹密连阶暗,花飞满宅香。坐棠思邵伯,看柳忆嵇康。自得终焉趣,无论怀故乡。

诗中津津有味地数叨营理山庄的的各种杂事:移草种稻,滋兰接果,盖房铺茅,育蚕养蜂,以表现田园之乐,诗中还杂以前代隐士典故,来烘托自己的高雅绝俗。又如《被征谢病》一诗:

汉朝征隐士,唐年访逸人。还言北山曲,更坐东河滨。枌榆三晋地,烟火四家邻。白豕祠乡社,青羊祭宅神。拓畦侵院角,蹙水上渠漘。卧病刘公干,躬耕郑子真。横裁桑节杖,竖剪竹皮巾。鹤警琴亭夜,莺啼酒瓮春。颜回惟乐道,原宪岂伤贫?藉草邀新友,班荆接故人。市门逢卖药,山圃值肩薪。相将共无事,何处犯嚣尘。

诗人不厌其烦地细细列举乡间生活的各种细节:乡社祭祀的土风,拓畦开渠的农事,木杖竹巾的古朴,莺啼鹤鸣的雅趣,弹琴饮酒的闲适,藉草班荆接待友人的自然,与卖药者和采薪者的交往等等,将一位隐士日常的种种生活细节一一罗列,还穿插许多古代隐士典故,以见出清雅的意趣。

如果说王绩田园诗的这一特点还是在承继庾信等人的诗风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那么用律诗写田园则是王绩的首创。王绩田园诗虽多为五古,但已显示出律化倾向,而且创作出了对偶、音律基本合乎标准的五律,这就是著名的《野望》。沈德潜就说过:“五言律,前此失严者多,应以此章为首。”[4]它比沈宋完成律诗的定型早了几十年,可见它的意义及影响之深远。盛唐以来,许多优秀的田园诗 (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等)就是用律诗和绝句写成。另外,此诗融情入景,“将他生活的典型环境和精神状态概括出来,使高度浓缩的意境达到能为诗人传神写照的程度”,“为初盛唐山水田园诗指出了提炼典型意境的发展方向。”[5](P98)《秋夜喜遇姚处士义》等诗也具有这一特点。

王绩田园诗另一种创新就是促使田园与山水题材的融合。晋宋时期发展起来的田园与山水文学,还是两种各自独立的题材,陶渊明和谢灵运分别代表了两种题材的最高成就。而王绩的创作则促进了两种题材的融合。表现之一是王绩既写了大量的田园诗,同时也创作了较多的山水诗;而更重要的表现则是其在田园诗中加入了较多山水描写的成分。如“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野望》)、“树倚全拥石,蒲长半侵沙。池光连壁动,日影对窗斜”(《夏日山家》其一)、“野竹栏阶种,岩花入户飞。涧幽人路断,山旷鸟啼稀”(同上其八)、“芰荷高出岸,杨柳下欹池”(《晚秋夜坐》)等都是典型的山水景物描写。王绩田园诗中的山水描写与他的生活环境和隐居方式有关。王绩的田庄不仅有大片良田,而且依山临水,风景优美,视野开阔,为他的山水诗创作以及田园诗中的山水描写提供了现实条件。再者,王绩生活悠闲而又富裕,不需要像陶渊明那样亲自为衣食操劳,虽偶尔“葛巾驱牛,躬耕东皋”(吕才《东皋子集序》),但更多时候还是优游山水之间,如他自己所说:“遇天地晴朗,则于舟中颂大谢‘乱流趋孤屿’之诗,眇然尽山林陂泽之思。”“烟霞山水,性之所适,琴酒歌赋,不绝于时。时游人间,出入郊郭。”(《答处士冯子华书》)因此王绩的田园诗在表现田家生活意趣的同时,还表现了较多的林泉之趣。山水与田园的有机结合,成为王绩又一成功尝试,并为此后的田园诗人新开了法门。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王维《山居秋暝》、《辋川别业》等诗都是田园与山水相结合的典型之作。

在田园诗的表现内涵以及田园诗创作方式的开拓上,王绩也有一定的贡献,如其《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一诗:

旅泊多年岁,老去不知回。忽逢门前客,道发故乡来。敛眉俱握手,破涕共衔杯。殷勤访朋旧,屈曲问童孩。衰宗多弟侄,若个赏楼台?旧园今在否?新树也应栽?柳行疏密布?茅斋宽窄裁?经移何处竹?别种几株梅?渠当无绝水?石计总生苔?院果谁先熟?林花那后开?羁心只欲问,为报不须猜。行当驱下泽,去剪故园菜。

全诗完全顺着诗人感情和思绪的逻辑,连用十一个问句,从亲朋一直问到乡园的各种风物,问句连贯,语气急促,全不给对方插话的机会,将浓烈而急切的故园之思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因而被誉为诗歌史上少见的风格新颖奇特之作。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诗以问句的方式回忆了故园生活的点点滴滴,展示了故园风物之美,这种以回忆的方式创作的田园诗,也为后来的田园诗在表达内涵和创作方式上开辟了新的门径。

王绩之后,还有少数初唐诗人涉足田园诗的创作,数量虽不多,但也显示出一些新特点。

“四杰”中对田园比较钟情的是卢照邻,写有《春晚山庄率题二首》、《初夏日幽庄》、《山庄休沐》、《山林休日田家》等五首田园诗。从诗题可以看出,这些诗均写于庄园别业,与王绩的山庄田园诗相承接。其中《春晚山庄率题二首》带有明显田园与山水相融合的特点:

顾步三春晚,田园四望通。游丝横惹树,戏蝶乱依从。

竹懒偏宜水,花狂不待风。唯馀诗酒意,了当一生中。

田家无四邻,独坐一园春。莺啼非选树,鱼戏不惊纶。

山水弹琴尽,风花酌酒频。年华已可乐,高兴复留人。

虽然两首诗在开首都交待了“田园四望通”、“田家无四邻”的环境,但所写内容却更偏重于山水景物,以及诗人“顾步”或“独坐”其间,弹琴、酌酒的适意之乐。再看其《初夏日幽庄》:

闻有高踪客,耿介坐幽庄。林壑人事少,风烟鸟路长。瀑水含秋气,垂藤引夏凉。苗深全覆陇,荷上半侵塘。钓渚青凫没,村田白鹭翔。知君振奇藻,还嗣海隅芳。

此诗咏友人田庄,以铺叙手法全面展示了山庄之美,“林壑”四句,重在写山庄林泉之美;“苗身”四句则着重写田园风物之美。与王绩田园诗一样,于庄园里高咏林泉之趣,使田园诗在内容和审美情趣上与山水诗趋于合流。而卢照邻的另外两首田园诗则是专咏唐朝官员休沐的别业,如《山庄休沐》:

兰署乘闲日,蓬扉狎遁栖。龙柯疏玉井,凤叶下金堤。川光摇水箭,山气上云梯。

亭幽闻唳鹤,窗晓听鸣鸡。玉轸临风奏,琼浆映月携。田家自有乐,谁肯谢清溪。唐代朝官有休沐的制度,一般五日或十日一休沐。经济条件的优裕,促使官员们纷纷在京洛附近购置山庄别业作为休沐之所,因为时人已将休沐看作“朝隐”的一种极佳方式。诗中所用词汇像:龙柯、玉井、凤叶、金堤、玉轸、琼浆等,可谓富丽堂皇,显现了山庄主人地位之尊贵。至经济繁荣的盛唐,田庄别业更为普遍,别业田园诗自然也就更多了。因此可以说,卢照邻的这两首别业田园诗为盛唐别业田园诗的兴盛开了先导。

骆宾王也有几首冠以“田家”之名的诗作,如《晚憩田家》、《宿山庄》等,均写于行役途中,但诗的内容与田园没有多大关涉,如《晚憩田家》:

转蓬劳远役,披薜下田家。山形类九折,水势急三巴。悬梁接断岸,涩路拥崩查。雾岩沦晓魄,风溆涨寒沙。心迹一朝舛,关山万里赊。龙章徒表越,闽俗本殊华。旅行悲泛梗,离赠折疏麻。唯有寒潭菊,独似故园花。通篇渲染山势的曲折,水流的湍急,悬桥涩路的难行,山风岩雾的凄寒等,以此来表现自己远役的艰辛和心情的悲凉,而根本不涉及田园物事,实际上是一首山水行役诗。《宿山庄》也只是泛记行役吴楚的艰险和悲苦,因而同样缺乏田园气息。尽管如此,但骆宾王最早将投宿田家的观感写入诗中,从而使田园诗的产生方式及表现内容由隐居扩大到行役的范畴,对盛唐以及中晚唐的行旅田园诗有较大的启发和影响。

在初唐众多的宫廷诗人中,由于生活经历及视野的限制,尝试田园诗创作的极少,因而宋之问的几首田园诗就显得弥足珍贵了。宋之问曾先后置嵩山别业、陆浑山庄和蓝田山庄,他的田园诗基本就写于这些山庄别业之中,像《温泉庄卧病寄杨七炯》、《陆浑山庄》、《蓝田山庄》、《春日山家》等。这些诗主要反映了诗人置身田庄、回归自然的隐逸之趣。诗人或采药、洗药,或伐木、浇田,或观赏他人岩耕,田园风味十分浓郁,格调也较清新自然。如《陆浑山庄》:

归来物外情,负杖阅岩耕。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药行。

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去去独吾乐,无然愧此生。

诗人虽非亲自劳动,但观人岩耕,别有一番乐趣。接着诗人为了看花而无意探得水源,因采药而在幽林中漫步而行,偶遇野人,相问名姓;山鸟鸣叫,似自呼其名。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显得那样和谐温馨,诗人隐逸其中的闲情野趣也在不经意间得以体现。因而此诗的情调与王绩的那些庄园田园诗相承接,并对盛唐别业田园诗的发展产生了作用。另外,此诗是一首标准的五言律诗,对仗工整,平仄合律;还有上面的《蓝田山庄》也是一首用五律写田园的成功之作,显示了宋之问长于五律的特点,继王绩之后进一步为唐代田园诗的律化提供了艺术借鉴。

宋之问的田园诗也体现了田园山水相融合的特点,如:《温泉庄卧病寄杨七炯》:

移疾卧兹岭,寥寥倦幽独。赖有嵩丘山,高枕长在目。兹山栖灵异,朝夜翳云族。是日濛雨晴,返景入岩谷。幂幂涧畔草,青青山下木。此意方无穷,环顾怅林麓。伊洛何悠漫,川原信重复。夏馀鸟兽蕃,秋末禾黍熟。秉愿守樊圃,归闲欣艺牧。惜无载酒人,徒把凉泉掬。

诗人病卧山庄,作此诗向友人 (杨炯)倾诉幽独之心曲,也介绍了山庄清幽之环境。诗中既有“夏馀鸟兽蕃,秋末禾黍熟。秉愿守樊圃,归闲欣艺牧”展现田园风物和生活的诗句,又有“是日濛雨晴,返景入岩谷。幂幂涧畔草,青青山下木”纯写山间自然之景的句子。可见此诗也是以田园题材表现山庄里的林泉之趣,与王绩、杨炯的田园诗具有相似特色,当然也同样对盛唐田园与山水的合流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总而言之,初唐田园诗作为唐代田园诗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虽然诗人和诗作的数量都十分有限,但在学习、继承陶诗的基础上,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色,在田园诗表现主题的变化 (变劳动和隐逸的双重主题为单一表现隐逸主题)、诗歌形式上的律化、融田园山水为一体以及艺术表现方式的丰富、表现题材的开拓等方面,为唐代尤其是盛唐田园诗的发展繁荣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换言之,初唐田园诗在唐代田园诗的发展中起了承先启后的重要作用。

[1]闻一多.唐诗杂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3.

[2]李剑锋.元前陶渊明接受史 [M].济南:齐鲁书社,2002.

[3]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4]沈德潜.唐诗别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5]葛晓音.山水田园诗派研究 [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 高翰

I206.2

A

1003-8078(2011)01-066-05

2010-10-28

10.3969/j.issn.1003-8078.2011.01.17

周秀荣 (1968-),女,湖北红安人,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

湖北省教育厅 2007年人文社科项目,项目编号:2007q067。

猜你喜欢

陶诗田园诗山庄
桃花山庄
田园诗
晚明陶诗评点研究
田园诗,走向细微处
苏轼和陶诗研究综述
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长篇节选)
陶渊明诗歌意象的张力
试论儒家“乐”文化对陶诗的影响
田园诗苑
浅谈田园诗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