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轼和陶诗研究综述

2018-03-23马天娇

神州·中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陶诗陶渊明苏轼

马天娇

自20世纪80年代始,学者们对于苏轼“和陶诗”的研究开始兴起,如王水照、朱刚的《苏轼评传》等作品在对苏轼的生平叙述中提及到了苏轼“和陶诗”。单列章节讨论的有朱靖华《苏轼论》、王启鹏《苏轼文艺美论》、张兆勇《苏轼和陶诗与北宋文人词》等。单篇论文较为丰富,据笔者统计,至2017年,关于苏轼“和陶诗”的研究至少有单篇论文62篇,另有硕士论文8篇,博士论文1篇。尤以金甫璟《苏轼“和陶诗”研究》(2008)最为详细,全文分五章,第一章介绍苏轼“和陶诗”概况,第二章介绍“和陶诗”的创作背景。第三章介绍苏轼“和陶诗”的内容,第四章介绍苏轼“和陶诗”的成就。第五章是苏轼“和陶诗”创作的意义与影响。内容全面,思想深刻,考据严谨,但篇幅有限,涉及面广,往往不够详尽,其他学者选择某一个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现分类总结如下:

一、苏轼“和陶诗”创作原因研究

对于创作原因的研究,学者们众说纷纭。高云鹏(2008)认为“和陶诗”是苏轼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矛盾的产物,其价值和意义不在于艺术风格的归属,而是在于创作行为本身,从侧面真实地反映了苏轼的处境和孤独心境,体现了苏轼对被理解、被认同的渴望。吴增辉(2010)在其《苏轼和陶而不和柳的佛教原因探析》中指出,苏轼和陶是因为在其迭遭打击,远贬南荒的过程中,他的儒家观念不断瓦解、出世之心日渐强烈、佛禅之心逐渐加重,从而与陶渊明纵浪大化的心性产生共鸣。潘洁清(2010)认为苏轼“和陶”的原因是,在他悉心追和的过程中熔铸了自我的文艺美学思想和人生思考,对陶渊明这一历史资源进行重构,从中汲取到了自我镇定和超脱的力量。巩本栋(2011)认为苏轼“和陶诗”是北宋熙丰、元佑党争影响下的产物,把“和陶”当作疗救心灵创伤的良方和排遣人生痛苦的途径,以此自我安慰、自我解脱,暂时走出其内心困境。杨岚(2013)从苏辙对苏轼“和陶诗”的评价出发,认为苏轼和陶之作是暗合其创作个性和艺术主张的,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寻求自我精神上的解脱。郭世轩(2016)认为是艰苦卓绝的岭南贬谪生活经历是苏轼《和陶诗》创作动机。

二、思想内容研究

金甫璟(2008)在黄蕙心《苏东坡和陶诗研究》的基础上,将苏轼“和陶诗”的内容分为“生活记事”、“亲友情深”、“论史评人”、“哲理”、“士人心态”五大类加以分析。刘秀娟(2012)则着重从苏轼的“和陶诗”中分析苏轼在“仕”与“隐”中的徘徊与矛盾。日本学者原田爱(2013)主要聚焦于苏轼“和陶诗”的家训功能,以及苏轼和苏氏一族在“和陶诗”中的交流,勾勒出苏氏一族文学创作之延承。宋梁缘《苏轼“和陶诗”之悲剧意识研究》(2016)通过分析苏轼的“和陶诗”认为苏轼以诗酒生活、自证、归于心理的方式实现了对于“吾生如寄”的悲剧意识的超越。

三、与陶诗比较研究

陈可人《宋代“和陶诗”研究》(2013)找出了苏轼“和陶诗”与陶渊明反思过往、崇尚自适、归隐田园、赞美躬耕仰慕前贤等思想内容方面以及语言务求自然、取材于日常生活等诗歌艺术上的相似之处,也发现了苏诗与陶诗在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上的不同,苏轼更多表现他在入世与出世间的挣扎,陶诗表现归隐田园后的宁静;苏诗偏重思辨,意象单薄,疏于造境,陶诗多写意,意象丰富。还点出了苏轼“和陶诗”在宋代“和陶诗”中的独特之处:苏轼的“和陶诗”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尽和陶诗,内容题材最为丰富。宋梁缘《苏轼“和陶诗”之悲剧意识研究》(2016)认为苏轼“和陶诗”中与陶渊明诗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不同,陶诗把自然当作关照自身的审美对象,而苏轼诗中少了一分对于自然的融入感,多了一份对自然的体认与哲思。家园感在陶诗和苏诗中也有不同的体现,陶所回归的故乡是现实的、具体可感的家园,而苏轼所追寻的家园是心灵的自由扩充。

四、对后世影响研究

杨玲(2006)从“和陶诗”对追和古人的开创价值;自苏轼“和陶诗”之后,“和陶诗”的创作绵延不绝,成为了一种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对于陶渊明在中古文学史上的地位的奠定三个方面分析了苏轼“和陶诗”的创新价值。持类似观点的还有金甫璟(2008)《苏轼“和陶诗”研究》,不过金甫璟还通过中国、韩国历代“和陶诗”创作的考证,证明了苏轼“和陶诗”创作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高云鹏(2008)认为在苏轼看来,陶渊明诗的“枯淡美”就在于“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苏轼“枯淡论”的提出对于后世文艺理论和创作的重大影响。

五、对“和陶诗”的分类

张强(2012)把“和陶诗”依据题材分为表达归隐、不愿媚俗、表白守志不阿、发表读书感想、吟咏当地风物、与朋友和田家农夫的友谊、身在山林,心怀魏阙的士大夫情绪七大类。刘畅(2014)以苏诗中不同创作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对陶渊明的羡慕、效仿、追和等因素的表现程度的不同为线索,把“和陶诗”分为“学陶”、“效陶”、“和陶”,探讨了陶渊明对苏轼的影响是怎样随着人生经历的变化而逐步加深的。魏小利(2014)《苏轼和陶诗分类研究》以清人王文诰“和韵”与“和意”说为视角,将《和陶诗》分为用陶韵且和陶意、用陶韵而抒己怀、改陶韵三类。崔怡(2015)按照时间将苏轼的和陶诗分为三个阶段,扬州阶段—向往陶诗,惠州阶段—尽和陶诗,儋州阶段—升华陶诗。

关于苏轼“和陶诗”的研究在众多学者的努力之下,硕果累累,在思想研究、对后世的影响、版本及注本的考述、生命意识等方面都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唯一的不足就是对于日本文人的“和陶诗”创作还没有详细的考察和探讨。

参考文献:

[1]金甫璟.苏轼“和陶诗”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8.

[2]陈可人.宋代“和陶诗”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3]刘畅.苏轼诗歌创作中的陶渊明因素[D].沈阳:辽宁大学,2014.

[4]吴增晖.苏轼和陶而不和柳的佛教原因探析[J].浙江学刊,2010:122-128

[5]张强.从“和陶诗”看苏轼的心态变化与审美追求[J].社会科学战线,2012:126-134

[6]巩本栋.“借君无弦琴,寓我非指彈”——苏轼《和陶诗》新论[J].文艺研究,2011:43-50

猜你喜欢

陶诗陶渊明苏轼
你好,陶渊明
从善如流
晚明陶诗评点研究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陶渊明:永恒话题与多元解读
陶渊明诗歌意象的张力
试论儒家“乐”文化对陶诗的影响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不为五斗米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