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感的生理基础和心理机制

2011-08-15张孝飞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2期
关键词:联觉通感触觉

张孝飞

(安徽大学中文系,安徽合肥 230039)

通感的生理基础和心理机制

张孝飞

(安徽大学中文系,安徽合肥 230039)

根据中外关于通感的理论,以古今中国文学为材料,解析通感这一修辞现象的生理基础和心理机制,以期有助于解读通感文本并在文学和艺术创作中提高修辞的艺术效果,创作出新颖独特的艺术形象。关 键 词:通感;生理基础;心理机制

通感是一种重要的生理和心理现象。该词最早是由学者钱钟书翻译并加以介绍的。“通感”一词在英文中的对应词是“Synaesthesia”,即心理学中的“联觉”。简单地说,就是人类的各种感觉在特殊的情况下,彼此之间可以打通或者交通,即各种感觉间的交互和挪移作用。人类的这一生理和心理现象在文学艺术上被称为通感,也叫“移就”。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指出:遇有甲乙两个印象连在一起时,作者就把原属于甲印象的性状形容词移属于乙印象的,名叫移就辞(即通感)[1]。“通感”这种修辞在古今中外的使用都非常普遍,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审美欣赏价值。因此,探究它的心理审美机制就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较早注意到通感现象的是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他认为各项感觉总归于触觉。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人的各种感官是相互独立的,他只是把通感作为一种生理和心理现象来论述的,而非修辞现象。亚里士多德的看法对西方的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之后的西方心理学基本上是沿着他的思路走下去的[2]。在我国,古代先哲们也注意到了这种现象,多有论及。如在《礼记·乐记》里也有类似的记载:“故歌者:上如抗,下如坠,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2]

一、通感的生理基础

人体的各种感觉器官往往可以彼此间打通或交通[3]。心理学家曾经做过实验:一个人带上光线颠倒的眼镜后,整个世界在他的视觉里发生了颠倒,同时他的其他感觉也发生了混乱,脚老是踩不到要走的地方,一个星期后,受验者慢慢习惯了,各种感官配合好了,但是在摘掉眼镜后,他则又要经历一番混乱[4]。实验证明,我们的某一个感官发生变化往往会导致其他感官的变化。人类的这种特殊的生理机制就是通感产生的生理基础。所以,当我们看到梅子时,可能会产生解渴的味觉感受。而在读到鲁迅《野草》“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时,就不会再感到困惑。我们看到绿绿的草,再结合作者当时的心境,就能明白为什么雪下面的杂草是冷的感觉了。这就是把视觉转化成了触觉感受。钱钟书《围城》里描写方鸿渐的醋意:“心里一阵嫉妒,像火上烤的栗子,热极要崩破了壳。”嫉妒本来只是心理的想法,属于意觉,而作者把它比作火烤的栗子,不仅沟通了视觉形象,也沟通了触觉范畴的温度觉[4]272,把方鸿渐那一刻的嫉妒心理描画得惟妙惟肖。这一艺术手法不仅生动形象,而且新颖独到,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

二、通感的心理机制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通感的存在不仅有着它的生理基础,而且还有其心理认知机制。当一种感官接受到了外界的信息后也就可以通过这一心理机制,被另一个感官所接受,从而使得各个感官彼此相互沟通、交错。从认知的角度看,通感的心理机制大致有联觉和联想两种。

所谓联觉,即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它可以使感官系统在感知事物时突破一般经验的感受,发生相互挪移[5],由此而产生修辞学意义上的通感。创作主体通过联觉这一心理机制创造出自己独特的心理感受和审美体验,从而创作出审美作品。而审美主体则借助于联觉机制通过阅读来审美作品,体会和欣赏作品。比如宋祁的《玉楼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得到的是“绿杨”激起的视觉感受;同时,由于心理联觉机制的作用,不自觉地触发了人们的触觉感受,引起了“寒”的温度觉;又由“寒”勾起了“轻”的重量感;看到盛开的杏花,眼前的一派热闹景象,则又引起了人们的“闹”的听觉感受。这就不只写出了杏花的鲜艳和繁多,而且也写出了大好春光的生机勃勃,不仅有色而且有声,从而创造出一个鲜明独特的意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李渔在《窥词管见》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是也……若红杏之在枝头,忽然加一‘闹’字,此语殊难着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予实未之见也。‘闹’字可用,则‘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宋子京当日以此噪名,人不呼其姓氏,竟以此作尚书美号,岂不由尚书二字起见耶?予谓‘闹’字极粗俗,且听不入耳,非但不可加于此句,并不当见之诗词。近日词中争尚此字者,子京一人之流毒也。”[6]66李渔不懂得通感的心理机制,所论自然错误,结果遭到后人的批评。钱钟书则指出:“宋祁和苏轼所用‘闹’字,是想把事物的无声的姿态描绘成好像有声音,表示他们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两句都是‘通感’或‘感觉移借’的例子。”

联觉的机制可以追溯到联想的心理机制,特别是与联想中的相似联想关系密切。人类的感觉之间的相互渗透、沟通、交错,各感觉间必定有着某种相似性,若是没有这个基础,恐怕相互间的沟通、连接是比较困难的。姜夔的《扬州慢》中:“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冷”是触觉形象,“月”是视觉形象,词人是如何把触觉和视觉打通的呢?这和作者当时的心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扬州城于建炎三年和绍兴三十一年两次被金兵洗劫,作者抚今追昔,心境自当感伤。以他这种感伤的心境去看月,自然也是冷的。这样就把视觉和触觉融合沟通起来了。再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是把属于嗅觉的“清香”和属于听觉的“歌声”沟通起来了,这中间有什么相似处呢?多读几遍,我们就品味出二者的异中之同了。总之,各种感觉间若是没有某些相似性,就不会有感觉之间的相互沟通、交错。自然就不会有通感这一艺术手法。

三、余 论

通感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但是在古代,由于人们的认知水平的低下,无法准确地加以解读,因此,尽管能意识到,但却无法科学地解释。随着心理学、美学及认知科学的深入发展,人们已经了解到,通感的存在不仅有着它的生理基础,而且也有着深刻的心理机制。对通感的深入了解,不仅有助于解读文本,而且有助于在进行文学和艺术创作时有意识地加以运用,从而创作出新颖独特的艺术形象,提高修辞的艺术效果。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94.

[2]王宇弘.通感修辞的心理美学阐释[J].社会科学辑刊, 2008(5):205-207.

[3]史琼.鼻里闻声耳中见色:浅谈通感的心理机制[J].修辞学习,1999(5):32.

[4]吴礼权.修辞心理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5]唐拥军.通感及其心里机制初探[J].攀枝花学院学报:综合版,2003(2):41-42.

【责任编辑 刘晓鸥】

Physiological Basis and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of Synaesthesia

ZHANG Xiao2fei
(Department of Chinese,Anhui University,Hefei 230039,China)

According to the theories about synaesthesia at home and abroad,based on ancient and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the physiological basisand psychologicalmechanism of synaesthesia as kind of rhetorical phenomenon are analyzed,aiming to unscramble texts containing synaesthesia, enhance the artistic effect of rhetoric and createmore unique and original artificial images.

synaesthesia;physiological basis;psychologicalmechanism

B 84

A

100823863(2011)0220018202

2010-11-05

张孝飞(1981-),男,安徽宿州人,安徽大学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联觉通感触觉
征文通知:6G通感算融合
唤起人工触觉 实现“意念控制”的假肢
你是联觉人吗
食的触觉
通感:一扇让诗人不老实的门(外一则)
通感(外一篇)——孔武仲《乘风过洞庭》
基于“通感”理念的沉浸式幼儿玩教具研究
触觉设计在产品设计中应用研究
针对视障者的触觉图形呈现及其设计实现研究
联觉的发展与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