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接受难点及应对策略

2011-09-26齐海英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2期
关键词:文学理论范畴意境

齐海英

(沈阳大学文化传媒学院,辽宁沈阳 110041)

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接受难点及应对策略

齐海英

(沈阳大学文化传媒学院,辽宁沈阳 110041)

研究了文学理论课教学的特点。由于其内容较为抽象,概念、范畴等理性化文字呈现频率较为密集,给学生的认知和接受造成了一定困难,如:概念范畴理解障碍;体系观念的模糊;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缺乏等。提出了改进策略:施教者施教思路的调整——理论难点的形象性还原,理论生成背景的延展引进,体系性观念的确立与生成;对学习者接受方面的指导——畏难情绪的克服,由“背”到“悟”的学习方法的转化。

文学理论;接受难点;应对策略

文学理论课是高校中文专业重要的必修基础课,在中文专业课的学习和接受系统中,具有优先权。因此,各高校往往是将文学理论课先于或平行于文学史课而开设的,这也是符合专业课学习和接受规律的。但实际存在的问题是,因为文学理论课程理论性较强,比较抽象,因此,学生在接受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学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如何增强文学理论课程理论内蕴接受效果,确是值得施教者认真钻研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接受方面存在的难点问题

(1)概念范畴理解障碍。文学理论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其突出表现形态便是大量的概念范畴等。其中有一些概念范畴因其内涵过于抽象或理论背景深奥而在解读上有一定的难度,从而影响到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比如,“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这个概念,就具有较强的形而上色彩,且理解其含义又涉及较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对学生来说不易理解。再比如,意境范畴、有关叙事概念等因其意蕴空灵或理论蕴涵复杂而对学生形成一定的认知和理解障碍。

(2)体系观念的模糊。正是因为对一些关键的“点”的认知和把握存在着理解上的障碍,所以影响到了整个知识链条的顺利衔接与把握,学生不能在心中形成一个富有学理逻辑思路的文学理论的完整的“树型”体系。而这种体系的缺失,直接影响到学生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力的养成。

(3)理论与实践脱节。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一丝不苟地按照教材或教师的讲解死记硬背,结果在头脑之中仅仅存留了一些毫无感性实践印象的空洞理论术语,成了为应试而准备的只具有短暂记忆效果的应急材料。而一旦需要他们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一些文学创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时,便一脸茫然,无以应对,呈现出理论和实践脱节的学习弊端。而理论知识学习中的感悟与理解是十分重要的。正如学者所言:“人们在掌握知识时,如果没有理解意义,那么,在知识被淡忘以后,它就很难留下什么。”[1]

二、解决难点问题的教学策略

1.施教者施教策略的调整

(1)理论难点的形象性还原。理论来源并生成于实践,但在学理抽象化过程中,往往会形成一些理性思辨色彩较强或意蕴抽象的知识难点。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往往影响学习活动中的接受效果。面对这样一些知识难点,施教者可以采用形象化还原方法帮助学生去化解理论上的茫然与困惑。如在意境的分类问题上,涉及到王国维提出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这样一对概念。其中,“有我之境”较容易理解,而“无我之境”则涉及到“我”及“我”的情感在特定的审美境界中究竟存在与否的问题。如从理论上说,“我”及“我”的情感是存在的,但在这种境界中,“我”的情感存在却呈现如下特征:①情感已超出表面境象。②情感的表达比较含蓄,不动声色。③情感往往已经超越“小我”之囿,而达到与天地万物“同情”、互融的效果。这些特征如果仅从理论方面归纳,学生始终会有如坠雾中的感觉。比较有效的办法是不急于理论上的归纳,而是让学生先沉潜于“无我之境”的具体审美语境中,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等诗境。在学生充分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再水到渠成地与学生一起进行理论的升华与思辨,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从形象的文学实践独立获取理论结晶的学习乐趣。

(2)理论生成背景的延展引进。文学理论中的一些问题具有其生成的特定历史文化背景,而且有些问题的形成背景还较为深远。因此,对这些理论知识的认知往往不是仅仅关注理论本身所能完全奏效的。现代认知理论认为:“认知模式是建立在人的身体经验、知识结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基础之上。认知模式的基础是包含各种相关的认知域背景知识的认知结构。”[2]164在文学理论课教学实施中,面对一些关键和重要的概念范畴或问题,则有必要对其生成的历史背景情况作一些既简要而又清晰的介绍与描述,以增强学生对这些概念范畴或问题的理解和感知度。比如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第十一章“叙事性作品”,涉及到了大量的叙述学概念及范畴。诸如,叙事、叙事者、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叙述动作,等等。如果只从这些范畴概念的定义出发去介绍和讲解,那么,学生的头脑中只会存留下一些毫无生命力的空洞、枯燥而又难以悟解的文字符号,学生会逐渐在单调、空洞的定义思辨中丧失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所以,在讲解这些问题时,随机地延展引进一些背景材料,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理解视角是必要而可行的。如在介绍“叙事”概念时,可以从发生学的角度对中外叙事的原始发生状态及原始性叙事实例加以简要介绍,使学生能对叙事概念有由浅及深的了解。而在讲解其他系列性的叙事概念时,则可以结合西方的一些原典性叙事理论及近些年中国民族叙事研究成果对讲解的概念和范畴作一些形象的理论化解分析。再比如“意境”,这是一个中国土生土长的富有丰厚民族文化意蕴的文学和审美范畴,而且富有意境氛围的抒情作品从古至今大量存在,应该说人们对“意境”范畴是有较丰富的感性体验的。但如果上升到理论高度,人们对其却又往往有难以言说的困惑。但中国古人却有着自己独特的不落言筌的感悟化言说思路。这种话语方式可能更能够逼近“意境”的生命化本质。实际上,现代文学理论中所归纳的“意境”的三个基本特征——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都是对古人感悟与体验的理论升华。因此,若要使学生对意境及其基本特征有深切的领悟,在教学中则应联系到意境理论创生过程中古人的特定言述语境背景,以《周易》《庄子》,尤其是唐代的一些经典言述来诠释现代意境范畴的理论意蕴。这样,似乎才能真正使学生获得“意境”范畴的意蕴真谛。

(3)体系性观念的确立与生成。任何一种理论都有前后相互关联、彼此互相依存的体系性。各部分理论知识在整个体系中都有其特定的位置与价值。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总是借助于过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所要认识的新事物,学习新的知识,并把所学的新知识纳入到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可以说,掌握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2]199布鲁纳也曾说:“教某人学习这些学科,主要的并不是要他记住那些成果。毋宁说,是要他参与可能建构知识的过程。”[3]在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必须使学生树立起以整体观看问题的意识和习惯,使书本知识在他们的头脑中能够最终形成完整的“树型”体系。这样,才能谈到融会贯通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构成文学理论体系的几大板块为: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论、文学接受与批评论。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者应时时注意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环节性、局部性知识还原于理论整体体系中,久而久之,便会形成较稳固的认知习惯。如学习完“文学意象”这一环节性内容后,可以让学生简单回顾和归纳本知识点在教材整体体系中的存在状况,学生经过一番记忆梳理,便会在头脑中形成这样的体系脉络:

经过这样的反复训练,学生便能从任何一个知识点出发去追溯和感悟整个理论体系的存在,也就不会再感到理论繁杂无序。

2.对学习者接受方面的指导

(1)畏难情绪的克服。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文学理论课程怀有先在的畏难情绪。而这种畏难情绪又成为继续深入学习的心理阻力,影响着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施教者应对学生作必要的心理引导,逐渐消除“文学理论”在学生心目中高不可攀、难以接近的印象,使学生懂得:之所以感到畏惧,就在于你没能够走近它,如能“登堂”并进而“入室”,你定会感受到虽“难”而可“学”的体验与乐趣。在教学过程中,则要通过一些具体情境的创设,巩固和强化这种信心。如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假定的艺术情境与内蕴的真实性。在讲解此问题时,可以结合比较熟知的《西游记》《三国演义》等作品中的有关内容,师生共同讨论、归纳“假定”与“真实”既矛盾又统一的艺术真实特征与原理。在此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对学生的讨论发言既要指出存在的问题,同时更重要的是给予肯定。这样,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畏难情绪就会得到缓解。类似的训练环节的适时安排,会使学生感受到独立获取知识的乐趣,而克服畏难情绪的信心也会大增。

(2)由“背”到“悟”的学习方法的转化。有相当多的学生掌握知识靠的是“死记硬背”的方法,这也是传统的应试教育所带来的遗患。从与学生交谈中得知,他们认为,如文学理论这样抽象性强,定义概念多的课程,要想顺利通过考试,则必须依靠“死记硬背”才能奏效。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也往往要求教师对每一个问题都尽量给出表述精确、固定的答案,然后他们就会按照这个答案一字不差地背下来。而考试中一旦对某问题作角度变换的发问,有些学生就会措手不及、无以应对。因此,要想获得良好的学习接受效果,必须在学习方法上进行革新。而这种革新的思路之一便是实现由“背”向“悟”的转变。《说文解字》释“悟”字为:“觉也,从心、吾声。”这表明,所谓的“悟”是对他人的见解或观点作一番经由本心的感知与体验,从而对其实质和精髓获得透彻的理解和把握。“只有在‘悟’中,即在神领意造中,人的知觉才能不被限制在事物的物理空间,才能被赋予活力,而进行相对自由的创造。”[4]对文学理论文本感悟的基本方法,不仅仅局限或止步于理论文字表层意义的认知,而是抓住关键字词,用心去联想这些理论文字得以生成的具体实践情境与背景。例如,精神生产特殊性之一是“观念地创造对象世界”,学生对此观点不难形成准确的记忆表象,但对何为“观念地创造”?却不甚理解。此时,便需要引导学生运用“悟”的方法联想“观念地创造”的实践化存在背景。可以让学生去体味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等等,从而更真切地体验精神生产中创造的,源于人的特定精神或情感需要的非现实化、非物质功利性的对象世界。经过如此的体认和感悟,此理论文字便转变为有深切个人体验的知性认识。当然,“背”的方法也并非应该完全剔除,但“背”却一定应该是在有了深刻感悟基础上进行。“背”只是对所“感”所“思”的记忆巩固。

[1]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79.

[2]张淑华,朱启文,杜庆东,等.认知科学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布鲁纳.布鲁纳教育论著选[M].张渭城,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63.

[4]刘杰.论“悟”[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3(2):25-30.

【责任编辑 王立欣】

Teaching Acceptance Difficulties and Coping Strategies in L iterature Theory Course

Q I Hai2ying
(Collegeof Culture and Media,Shenyang University,Shenyang 110041,China)

It is researched that the teaching contents in the course of literature theory isabstract. The students alwaysmeet barriers in cognitive and accep tance p rogress for the rational language: the obstacles of understanding the concep ts;the vague of the systematic belief;the lack of capacity of theory w ith p ractice,resulting from some concepts,categoriesand so on w hich appear frequently.Based on this circumstance,the follow ing strategies are p 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phenomenon:adjustment of educators’thought of teaching—reverting figuratively the difficult points,extension and introduction of the background of the theory,establishment and creation of systematic belief,instruction on the recep tion of learners—overcom ing the fear of difficulty, converting of learningmethods from reciting to comp rehending.By practicing the strategies,it is expected that teaching can attain more ideal accepted effect.

literature theory;accepting difficulties;coping strategies

G 64214

A

100823863(2011)0220040203

文章编号: 100823863 (2011) 0220040203

2010-10-11

齐海英(1963-),男(蒙古族),辽宁阜新人,沈阳大学副教授,博士。

猜你喜欢

文学理论范畴意境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Clean-正合和Clean-导出范畴
萨义德文学理论中国化:“洋为中用”为人民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新课标背景下师范院校文学理论教学反思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新世纪文学理论与批评:广义修辞学转向及其能量与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