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性善到行善——孟子德育思想的逻辑架构
2011-08-15王怀乐
王怀乐
(中共郏县县委党校,平顶山467100)
从性善到行善
——孟子德育思想的逻辑架构
王怀乐
(中共郏县县委党校,平顶山467100)
通过对《孟子》的深入解读,发现孟子的德育思想主要包括“性善论”“决定论”和“修养论”三个方面的内容。分析指出“性善论”是孟子德育思想的逻辑起点,“决定论”是孟子“性善论”与“修养论”之间的关键环节,“修养论”是孟子德育思想的核心和价值所在。认为从性善到行善,孟子的德育思想体现出极其严密的逻辑,只有把三者联系起来,各自的意义和价值才得以彰显并得到充分合理的诠释。
孟子;性善论;决定论;修养论
孟子的德育思想散见于《孟子》中。我们通过对文本的深入解读,疏理出其内在的逻辑架构:“性善论”“决定论”和“修养论”。
一、性善论
对于孟子“性善论”的理解,有两种相对立的观点:一是如《三字经》所言“人之初,性本善”;二是“人性本有善,人人都有为善的可能性”。作者认为,前一种理解普遍流行,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影响巨大,但却是片面的;后一种理解支持者较少,尤其是在社会上的影响可谓微乎其微,但却是科学的。依后者而论,孟子当为一个性善恶混论者更为确切。
(一)孟子对人性的定义
要理解孟子的人性观,首先要明白孟子关于人性的概念。孟子的人性概念体现在与告子的争论中。我们看下面《孟子》(以下《孟子》中的引文只注篇名)中的几段话:
告子曰:“生之谓性。”孟子曰:“生之谓性,犹白之谓白与?”曰:“然。”“白羽之白,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曰:“然。”“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告子曰:“食色,性也。……”(《告子上》)
“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滕文公上》)
“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尽心下》)
显而易见,孟子和告子都认为性是人的先天禀赋。所不同的是,告子关注的是人的食色等方面的自然属性,而孟子则着眼于人的社会属性。在孟子看来,人高于动物的地方,不在于食色等自然属性方面,而在于人有道德品质方面的社会属性,因此孟子所谈论的人性,指的是人之为人的社会属性方面的天性——“人性”,而不是人的自然属性方面的天性——“兽性”。张岱年说:“孟子所谓性者,正指人之所以异于禽兽之特殊性征。人之所以同于禽兽者,不可谓之人性;所谓人之性,乃专指人之所以为人者,实即是人之‘特性。’”[1]此语一针见血,抓住了孟子人性概念的要害——道德属性。因此,人们也把孟子为代表的这种人性理论称作德性人性论,并与自然人性论、理性人性论、神学人性论相并列。
(二)孟子“性善论”的内涵
为什么说人性是善的呢?孟子举出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加以论证。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公孙丑上》)孟子认为,人的这种善心是生而具有、绝对存在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告子上》)孟子反复强调四种善心是人性中的固有之物,是人生而具有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告子上》)
不难发现,孟子在论述性善时,反复用到一个字——“有”。“有”是理解孟子人性观的关键,孟子所讲的性善,当理解为人“性本有善”,人人都有为善的天赋。孟子自己也说:“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告子上》)关于这一点,杨伯峻曾说道:“我们应该了解,孟子所谓‘性善’,其实际意义是人人都有为善的可能性。”[2]从逻辑上讲,当孟子在说人性本有善的时候,他是把人性看作为一个复合体,已经在说人性本有不善了。正如冯友兰所说:“孟子所谓性善者,谓人人之性皆有善也,非谓人人之性皆纯乎善也。”[3]这样,孟子就找到了人后天为善的先天根据,同时也显示出孟子思想的深刻性和严谨性,而如果因为孟子没有强调地讲人性之恶而把孟子的“性善论”理解为“人之初,性本善”,是有失偏颇的。
二、决定论
既然人性本有善,亦本有不善,存在着为善与为不善两种可能性。而且就现实来说,也确实是有人为善,有人作恶,就同一个人而言,有时为善,有时作恶,那么人为善作恶的分野在哪里呢?孟子同样提出了两个方面的因素:外部环境和人的道德修养。“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今夫麰麦,播种而櫌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时,皆孰矣。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告子上》)值得注意的是,孟子认为:富岁,子弟多懒而不是俱懒;凶岁,子弟多暴,而不是俱暴。也就是说,处在同一个社会中,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善恶表现,环境只能对人的行为起到影响作用,而起不到决定作用。“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梁惠王上》)为什么士和民在行为善恶方面存在差别,士能够做到没有恒产而有恒心呢?孟子认为,对人行为善恶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的“心”,是主体的态度和意志,是主体的品德修养。“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告子上》)“思”与“不思”是人为善或者作恶的关键。因为人各有其心,有各自的思维能力和能动作用,而“四心”又是每个人天生固有的内在之物,所以,只要人努力追求,就一定能够向善。“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尽心上》)只要进行道德修养,就一定能达到崇高的道德境界,“人皆可以为尧舜”(《告子下》)。
孟子在其“性善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善恶决定论”,把人后天行为之善恶归结于个人的“人心”和修养。至此,孟子“性善论”的目的初露端倪,修养论的重要性得以彰显,与其说“性善论”是孟子对人性的乐观,毋宁说“决定论”体现了孟子对人后天善恶的主体责任的强调,对修养重要性的强调。
三、修养论
孟子在其“性善论”和“决定论”的基础上,发明了一整套提高道德修养的方法,指出了把人先天的善性转化为后天的善行的途径。孟子认为,人性本有善,所谓的修养,其实质是保持这种天生的善端,“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离娄下》);把这种天生的善端扩而充之,“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公孙丑上》);或者是找回暂时迷失的善心,“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放心”就是暂时迷失的善心。
孟子的修养论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立志——必为圣贤
孟子很重视立志在修养中的作用。“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无尺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尽寸之肤不养也。所以考其善不善者,岂有他哉?于己取之而已矣。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告子上》)什么是“大人”呢?我们看下面一段话:王子垫问曰:“士何事?”孟子曰:“尚志。”曰:“何谓尚志?”曰:“仁义而已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尽心上》)在孟子看来,精神生活高于物质追求,道德修养比高官显位具有更高的人生价值,也符合人生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即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告子上》)而且道德修养也是人生最大的乐趣,所以,人应该立志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尽心上》)
(二)自省——反求诸己
自省是儒家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孟子非常强调自我反省。孟子说:“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公孙丑上》)“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离娄上》)凡事成败与否要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祸福莫不自求,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所以要经常自我反省。“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离娄上》)如果自己觉得善待他人,却没有得到同样的回报,那么一定是自己在行为上没有真正达到道德的要求,因此,自己必须深刻反省。只要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的要求,就一定会得到天下人的认可和尊敬。这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反躬自责的态度,对于提高人的道德境界是非常有用的。
(三)推己及人——循序渐进
孟子从性本有善出发,认为人皆有“恻隐、羞恶、恭敬、是非”四心,只要循序渐进,从周围的事做起,由近及远,把对自己的爱推向他人、他物,最终就可以达到仁爱的最高境界,这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爱有差等”“推己及人”。首先要爱自己的亲人,“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尽心上》)然后推及他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梁惠王上》)最高境界则是达到有一颗仁爱之心,善待万物。“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尽心上》)值得关注的是,孟子所提倡的爱有差等,是达到理想的方法和途径,而最终要达到的却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和“仁民而爱物”的境界。因此,孟子所提倡的爱,并不是一种完全自私的爱。
(四)学习践行——持之以恒
孟子很重视学习。“幼而学之”(《梁惠王下》),人从小就要学习,积累知识,提高道德素养。“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离娄上》)一个国家,上层的人没有礼,不重视教育,下边的人也不学习,这样违法乱纪的人就会多起来,这个国家也就离灭亡不远了。
孟子更强调学习的艰辛、修养的不易。“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尽心上》)学习、做事就像挖井一样,必须坚持到底,切不可有始无终,半途而废。在孟子看来,善性与自然欲望的斗争是一种力量的角逐,此长彼消,此消彼长,修养只有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见到成效,有所收获,因此,道德修养需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犹水之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告子上》)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告子上》)道德修养不仅需要长期努力,更重要的是要专心致志,一心一意。
(五)尽心知性——养心寡欲
孟子认为,人的善心是天之所赐,尽心行善,就会体悟到这种天性,就可以得到立身之本。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尽心上》)一个人修身养性,感悟到善是天赐之性,从而达到天人合一,就会得到一种莫大的快乐。“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尽心上》)
孟子虽然没有如荀子那样,把人的自然欲望视为恶的,但他也看到二者之间的矛盾和对立。在孟子看来,外部环境对人的不良影响,外物对人心的蒙蔽,实质上是人自身的欲望过度膨胀的结果,只有节制欲望,才能够保存善心。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尽心下》)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过多的欲望,其善良的本心就能够保存;反之,如果欲望过多,其善良的本心就很难保存了。孟子更进一步提出了“养气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公孙丑上》)意思是说浩然之气是一种人间正气,其实质是仁义的化身和体现,与丑恶的东西是水火不容的,一个人只有居仁由义,才能培养出这种浩然正气。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孟子的德育思想由三个互相联系的方面组成:性善论、决定论和修养论。“性善论”是孟子德育思想的逻辑起点,“决定论”是“性善论”与“修养论”之间的关键环节,“修养论”是孟子德育思想的核心和价值所在。失去“性善论”,“修养论”就缺乏使人信服的根基和力量;离开了“决定论”,“修养论”的重要性难以充分彰显;而只有达到“修养论”的境界,“性善论”和“决定论”的价值才最终得到体现。三个方面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共同构建起了孟子严密完美的德育理论大厦,体现出高度的深刻性和完整性,具有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修养是提高自身道德素质的基本方法。事实上,孟子的修养论已超出了道德的范围,也包括着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内容,具有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作用。无论何时何地,人人都需要加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因此,孟子的修养论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对于我们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85.
[2]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12.
[3]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6.
From goodness of human nature to doing goodness——the logical architecture of Mencius’idea of moral education
WANG Huai-le
(Jiaxian County Party School of CCP,Pingdingshan 467100,China)
Through the in-depth interpretation of Mencius,we can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Mencius’idea of moral education mainly includes three parts,“the goodness of human nature”“determinism”and“accomplishments”.The analysis of them shows that“the goodness of human nature”i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Mencius’idea of moral education,“determinism”is the key point between“the goodness of human nature”and“accomplishments”,and“accomplishments”is the core and basic value of Mencius’idea of moral education.The present research holds that,from goodness of human nature to doing goodness,Mencius’moral thinking reflects an extremely tight logical structure.Only when the three parts are linked to each other can the meaning and value of each part be perfectly demonstrated and reasonably interpreted.
Mencius;goodness of human nature;determinism;accomplishments
B222.5
A
1009-8976(2011)02-0011-04
2011-01-19
王怀乐(1970—),男(汉),河南平顶山,硕士,讲师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儒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