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孟子“性善论”看“好为人师”的当代意义

2016-04-29张彩虹

青年文学家 2016年14期
关键词:性善论

摘 要:《孟子·离娄上》中谈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以此指出不能自以为是喜欢做别人的老师。另外,孟子的“性善论”体现了感性欲望与善端的关系,并且说明了“善”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进行时,而非完成时。从性善论后天环境行为对“善”的影响可以分析出“好为人师”的是非,并且说明其当代意义,以此指导人们如何用“善”正确对待“为人师”。

关键词:好为人师;性善论;善端

作者简介:张彩虹(1994-),女,汉族,四川巴中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4-0-01

性善论是孟子哲学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也是其人格修养论的立论前提,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同于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荀子的“性恶论”,孟子的“性善论”对于善端和感官欲望的关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们可以从这种人性的善端和后天环境的关系分析“好为人师”的意义。

(一)性善的涵义

孟子认为人性是区别于禽兽的感官欲望的“善”,即使所占比重不大,但是却有重要地位,善需要后天的实践来维护。

孟子看重心的道德本性“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由本心论本性,由不忍人之心得出“四端”说,所以人才有“仁义礼智”四德。“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性是指“异于禽兽几希”的性善的部分,即使所占部分“几希”,但是却成为了最重要的闪光之处,而不是指与禽兽相同的感官欲望。《告子上》中有“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在这里,孟子把性善比喻为种子,认为性善是潜在的元素,有待于人去扩展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向善是因为人有“不忍人之心”,但是这种心需要人的实现。人不仅有性善的秉性,也有向善的能力。而向善的力量容易被耳目之欲蒙蔽,现实的仁义礼智需要后天的实践去拓展。

(二)性善论下传统的“好为人师”

该短语出自《孟子.离娄上》“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从孟子表达的最初意义来看,即是:不为他人体谅,无恻隐之心,是谓不仁;不以谦逊为大体,无羞耻之心,是谓不义;无辞让之心,是谓不礼;不知自己知识的是非,是谓不智。

传统意义上“好为人师”是属于后天的实践将人性本善的部分蒙蔽了的情况。这种行为没有发掘出仁义礼智的因素,反而在利益的驱使下蒙蔽善端,后天的错误行为导致性善的元素被遮掩。这也就是“贡高我慢”,由我见而来。如果有人自认高明,那这种“邪师过谬”的恶果就会很严重。故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三)新读“好为人师”

其实,“好为人师”的传统意义上,人为地加上了隐含的前提条件作为束缚。这些前提条件被无意识地作为了基础。比如,此人心性一定不谦虚、自以为是,或者他本身的知识结构并不完善,或者听话的人有不情愿接受的深层心理,甚至是听话人的认知远远高出“师人”的人。另外,基于古代的政治体制、教授体制,文化对于春秋战国谋策的重要,以及后来出现科举制形成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文学氛围,人们的文化底蕴有一定的基础,也有了处处是隐藏的“师”的必要条件。听话的人才学高明的情况更易出现。

然而,“好为人师”一定是不善的体现吗?摒弃传统的隐含前提,其实“好为人师”是符合孟子“仁义礼智”四端的,也是符合人性善的一种行为。我们应该避免片面的成见,以正确的态度解读“好为人师”最初始简洁的意义。

1.好为人师可以作为表白自己观点的行为,有勇气表白自身,此之谓“仁”。 这里是儒家仁学爱己的体现。为人师的人解放了自己的想法,在躲开为了沽名钓誉而宣扬自己的目的之时,体现自身自然品行,没有违背善端。现代的表达自身的权利是公平的,每个人都有表白自我的机会,听教诲的应有自己的判断是非的能力。

2.好为人师是善于分享的大度。此之谓“义”。有了自己的想法才会去教导他人,当我们摒弃自己思想是错误的这一个先见,然后将自己的思想与他人分享,公平对待每一个人,这种分享的善行从发端是来说,是爱他人,也是“义”的体现。

3.好为人师是对他人的尊重,遵循“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师礼法,此之谓“礼”。懂得而不传播,不解开他人的迷惑,不符合儒家对君子的礼法的标准。有辞让之心,不是推脱,而是以一颗谦逊的心去直面。推脱掉解惑的责任,才是不礼的行为。

4.好为人师可以在互相的表白中得以提升,此之谓“智”。在表达自己的时候,和听者的观点互相碰撞,然后分清自己观点的正误,将自己的思维作扬弃的态度,最终可以实现自我的提升。这种螺旋式成长造就了思想的不断进步,避免了停滞,是智者的行为。

(四)当代启迪

好为人师的善与否,主要在于“好”的程度的把握,以及被师者的主观意愿。如果是肯定意愿,那么这种行为便不再是将“善”遮蔽的行为,而是发扬仁义礼智的体现。孟子曰:“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恭敬的态度能够恰如其分地把握好“好”的分寸,不逾越“恭俭”的度,那么才可以“天下平”,思想的交流才会更好的融会贯通,碰撞出新的火花。

当代的师范生亦是如此。良好的教导与交流,不仅做到了“传道授业解惑”的为师之志,而且,能在自我的不断而细致的表白中发现自己的缺点,善于接受他人对于自己的指正,双方才能得以共同进步,实现两性的知识的完备,人性的善化。

参考文献:

[1]焦循 沈文倬.新编诸子集成: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赵法生. 孟子性善论的多维解读[J].孔子研究. 2007.

猜你喜欢

性善论
“性善论”对传统政治文化民主缺失的影响
从“性善论”的角度解析孟子民本思想
孟子和弗洛伊德对人性阐释的比较研究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诠释
浅论孟子的仁政与井田制、性善论思想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及其道德教育价值
论孟子人性论发衍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
“教育即生长”与性善论
论孟子性善论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