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语言在影视字幕翻译中的运作*
2011-08-15燕莉
燕 莉
(湖南农业大学国际学院,湖南长沙 410128)
元语言在影视字幕翻译中的运作*
燕 莉
(湖南农业大学国际学院,湖南长沙 410128)
作为一种新兴的翻译实践方式的影视字幕翻译是一种特殊的元语言活动,其特殊性表现在综合了影视及传统翻译的特点。字幕翻译要注意三种形式的元语言运作:词汇元语言、语境元语言及文化元语言。这不仅是提高字幕翻译实践水平的有效途径,而且是借助元语言理论进行翻译研究的有益尝试。
元语言;字幕翻译;词汇元语言;语境元语言;文化元语言
当前,影视作品已成为促进国家之间交流的重要媒介,其中字幕以文字的形式对语言和文化交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除了欧洲某些研究探讨过其技术和心理层面外,字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真正进入学者的科研视野,原因在于电影行业的“娱乐”标签使其传播信息和观点的实质被掩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些学者已经开始关注它的重要作用[1](P61),如字幕对思想意识的影响使之有可能沦为一种政治工具[2](P35-58)等。字幕不仅展现了语言的使用情况,而且包含着文化观、价值观、政治制度与社会规范等方面的信息。就我国翻译领域而言,字幕翻译的研究已经作为新兴的领域开始发展起来。本文拟从元语言的角度出发,探究元语言在字幕翻译中的运作特点。
一 翻译与元语言
《语言学百科词典》将“元语言”定义为“与‘对象语言’相对,描写和分析某种语言所使用的一种语言或符号集合。用汉语来说明英语,英语是对象语言,汉语是元语言;用英语来说明英语,英语既是对象语言又是元语言。”[3](P42)由此可见,元语言是指称或描写对象语言的语言。
而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转变为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它能将相对陌生的表达转换成相对熟悉的表达,以促进人们的交流和社会的发展。结合翻译与元语言的理解来看,翻译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元语言活动。把源语言(Source Language)用目标语(Target Language)的语言形式呈现出来,就相当于元语言对对象语言的描写。如把英文翻译成中文,相当于中文对英语的描写,此时英语为对象语言,而中文为元语言。
二 字幕翻译是特殊的元语言活动
字幕一般可以分为两类:语内(intra-lingual)字幕和语际 (inter-lingual)字幕[4](P38)。本文中的“字幕翻译”指语际字幕。字幕/字幕翻译(subtitles)多出现在屏幕下方,一般以外语对话的书面译文形式出现,或与源语言同时显示。字幕翻译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它以文字形式显示电影中由图片、音乐、声音和对话组成的内容,却比严肃文学如诗歌和小说等更容易让人接近。
翻译活动是一种元语言活动。那么,字幕翻译作为翻译中的特殊类别,是一种特殊的元语言活动。在此将其与配音翻译与文学翻译进行比较,探讨其特殊性。
1.字幕翻译与配音翻译
配音翻译和字幕翻译是影视翻译的两个主要部分。两种翻译都受到源文本的干扰,但程度大不同。
配音翻译是以口语形式呈现的,需要在较大程度上修改源文本,因此多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使译语符合目的语观众的口味。对话的配音翻译需要尽量调整以符合电影演员的口型和动作[5](P6),从而使观众感到演员正在说目的语,具有“本土化”的语言特色。
而字幕的翻译,是将源语的口语对话转换成目标语形式的书面语,只需要保证在屏幕下方与口语基本同步出现,而不需要调整内容或长度以符合演员的口型和动作。因此,字幕翻译基本不对源文本内容作大的改写,而多使目标观众体验其“异域化”的语言特征。
2.字幕翻译与文学翻译
文学翻译和字幕翻译具有相同的目的,即用特定的目标语再现源语信息,二者目标的实现途径也基本一致。文学翻译采用的策略(替代、省略、补充等)也同样适用于字幕翻译。但字幕翻译综合了翻译与影视的特点,因此,除了与文学翻译相通的部分外,还要结合影视对翻译的影响。
关于字幕翻译的限制参数包括①时空限制;②伴随的视觉源文化成分;③伴随的听觉源语言成分;④字幕翻译的跨符号学性质;⑤不可回溯性 (除视频外)[6](P10)。这就是说,字幕翻译受视觉、听觉源成分的影响,受字幕可用的物理空间(如在一般情况下,银幕上的台词不超过2-3行,每行通常几十个字的空间)和字幕调整时间(字幕留在屏幕上的时间仅几秒钟)的限制。读者可以回看文学翻译作品再仔细研读,但观众一般不会总回看影视作品字幕的。
这些限制不仅没有使字幕翻译的要求低于文学翻译,反而对字幕翻译提出了比对文学翻译更多的挑战。字幕翻译的专家们既要符合翻译的宗旨,又要能使目标观众们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通过短暂的观看就体会到异域语言和文化的魅力。
三 字幕翻译中的元语言
在字幕翻译中,除了使用一般的翻译策略外,元语言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1.词汇元语言
字幕翻译要符合字幕的限制要求,即字幕呈现的“时空限制”。字幕翻译者不仅要确保有足够的信息和阅读时间呈现给观众,同时要减少对画面的占用。字幕翻译的理想状态是完整的翻译出口语表达的意思,与口语所说的话同时呈现在屏幕上。所以译者常常要以压缩的形式展示源语对话或叙事的内容,但又要保证在短时间内能让观众理解。
语言简短而准确的表达意义需要使用该语言中的常用语。从词汇的层面来看,就是要多使用高频词,避免理解障碍。在元语言领域,这些日常交际的高频词构成“词汇元语言”,被称为日常交际的“最低限量词汇”[7](P140-47)。这类词汇在日常交流中使用最频繁,常充当释义词汇的角色,是消除交际障碍的重要手段,具备元语言的功能。因此,了解、熟悉和使用该语言中的词汇元语言是达到字幕翻译简练和清晰标准的重要途径。
比如,在美国电影《卡萨布兰卡》中,Renault惊讶地发现从不喝酒的Rick喝了酒,他就说:“Well,a precedent has been broken.”(“啊,破例了。”)中文词汇元语言中的常用词“破例”非常清楚、简短地表达了由好几个英文词表达的意思,比翻译成“一个先例被打破了”更加贴切和明了。
2.语境元语言
话语在特定的语境中产生,受到各种语境因素的制约。Deborah Schiffrin认为,“语境由产生语句的人所构成,这些人有社会、文化和个人身份,有知识、信仰、目标和需求,在各种由社会和文化因素所限定的场合交流互动。”[8](P364)影视作品就相当于生活中的情境再现,而观众的视觉和听觉要符合语境才不会造成理解障碍。
因此,字幕翻译要采用符合语境的元语言。翻译者能清楚地看到人物的行动,听到声音,感受到对话中的“特殊”性,如口音、方言或意识形态表征等。语气和语域能强化这些特征,并辅以服装、动作、姿势和其他情感指标等屏幕上的非语言形式,所有的这些都强化了具体的语境。也就是说,要使人物和他们的言语变得活灵活现,最重要的是创建符合语境的字幕。
如在《卡萨布兰卡》中有这样一段话:ILSA:Wi11 you say good night to Sam?(请代我向山姆道个晚安。)RICK:I will.(我会的。)根据语境,这段对话发生在告别前。很明显,依尔莎不是想询问事件的可能性,而是以非常礼貌的方式要里克代向山姆问好。如果换成“你能向山姆道声晚安吗”这种不符合语境的元语言,依尔莎的话毫无疑问会让观众感到困惑。总之,运用语境元语言才能让观众立即明确人物的意图。
3.文化元语言
字幕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活动,是实现人们对外国语言和文化的双重感知的途径。翻译既要符合本土语言风格,又要最大限度地让人们体会到异域的文化内涵。
将外语翻译成母语,会使译者不可避免地有一种“回归”的意识,其译文多具有母语的风格,如汉语突出的表现之一是成语的普遍应用。因此,字幕翻译要体现母语的风格和文化习惯。《泰坦尼克号》里有这样的例子:杰克参加完“上等人”的聚会后与罗斯告别时说“Time for my coach to turn back into a pumpkin(我现在要回到奴隶呆的地方去了)”。如果这个译文是“我的马车变回南瓜的时候到了”,观众有可能迷惑:为什么这个话题切换到“马车”和“南瓜”?其实,杰克的表达来自灰姑娘Cinderella的故事:灰姑娘被继母和姊姊虐待,像奴隶一样工作。仙女用南瓜变成马车,将可怜的灰姑娘变成美丽的公主去参加舞会。但是在晚上12点,一切都会变回到原来的样子。因此,在汉语中,与这个隐喻对等的表述就是“奴隶”生活。这才是与汉语的文化对等的元语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在字幕翻译中有一种常用的方法,即采用元语言解释的手段将不易理解的文化呈现出来。如电影《老友记》中,Monica:Okay,great!So guess who’s coming to Thanksgiving dinner?(太棒了!猜猜谁来参加感恩节晚宴?)Chandler:Sydney Pointer?(西德尼·波特?)西德尼·波特是第一个获得最佳男主角的黑人演员,他的第一部获奖电影就是《Guess who’s coming to dinner》当问到谁来参加晚宴时,Chandler并不知情,所以开玩笑地说了这个名人。但字幕翻译到此为止的话并没有突出原来的效果。有的翻译者认为用“周润发”等中国名人来代替,但在外国的文化背景中,会更显得不伦不类。较为妥当的处理方式是加上元语言注释。如在后打括号注解为西德尼·波特(电影《Guess who’s coming to dinner》男主角),这样同时保留了原文的幽默效果。
因此,文化元语言翻译字幕中与文化有关的词或现象时既可以保留原语言特色,又可以扫除理解障碍,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综上所述,字幕翻译是一种特殊的元语言活动。通过与影视配音翻译和传统的文学翻译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它的特殊性表现在综合了影视作品的相关因素和传统翻译的特点。当我们做字幕翻译时,要密切注意三种形式的元语言运作形式:词汇元语言、语境元语言及文化元语言。在翻译中既要使用语言中的常用词汇迅速、清晰地表达意义,进行具体语境下的意义转换,还要完成源语文化与目标语文化的对接。笔者认为,字幕作为文化交流的中介具有重大的意义,必须不断尝试在字幕翻译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探讨,促进不同的语言、文化之间的交流,从而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1]钱绍昌.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J].中国翻译,2000,(1).
[2] Shochat,Ella,Robert Stam.The cinema after Babel:Language,difference,power[M].Screen,1985,(3 -4).
[3]语言学百科词典编委会.语言学百科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3.
[4]李运兴.字幕翻译的策略[J].中国翻译,2001,(4).
[5]范星星.中国电影字幕翻译的归化选择[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6]Karamitroglou,Fotios.Audiovisual translation at the dawn of the digital age:Prospects and potentials[J].Translation Journal,2002,(3).
[7]李葆嘉.汉语元语言系统研究的理论建构及其应用价值[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4).
[8] Schiffrin,Deborah.Approaches to discourse[M].Oxford:Blackwell,1994.
H0
A
1008-4681(2011)04-0094-02
2011-05-04
燕莉(1977-),女,湖南桃源人,湖南农业大学国际学院讲师,湘潭大学硕士生。研究方向:语言学。
(责任编校:陈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