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元语言意识的培养
2015-03-31张清
张清
(湖南科技大学 教育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元语言意识的培养
张清
(湖南科技大学 教育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元语言对于巩固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有着不可或缺的积极影响。元语言能力是语言能力的基础,却又凌驾于它之上。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元语言意识与提高语言能力同样重要。除了不断提高自身的元语言意识,教师们还应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灵活地运用一些元语言教学方式和方法来不断加强学生元语言知识的积累。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元语言意识,做到教学质量的真正提高。
元语言;元语言意识;高中英语教学;元语言意识的培养
说到元语言意识,就不能不提及元语言(Metalanguage)和语言分层理论;元语言这一概念最早由波兰逻辑学家塔尔斯基(Tarski)于1933年在其著作《演绎科学语言中的真理概念》中提出。他将语言分为对象语言和元语言两个层次。其中对象语言是指作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元语言是指用以表述、研究和分析对象语言的那种语言,是关于语言的语言[1]127。
国内外已有很多学者意识到元语言的重要性并进行了相关研究。Jakobson[2]356从结构角度探讨了元语言自称性和解释性功能的重要性。Gleason[3]16-1717的研究表明具有元语言知识的孩子在语言的运用上表现出更高的复杂性。Taylor[4]96则认为元语言是确认信息和概念准确表达和传递以及正常语言交流的关键。封宗信[5]分析了元语言在外语教学中既普通又专业的双重属性。王明利[6]通过对外语教学活动的实况纪录,探讨了元语言使用的必要性、实用性和优越性。谢小平[7]认为元语言具有过渡性语言和辅助性语言的双重功能。但是,关于元语言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起促进还是干扰作用, 元语言教学与其他英语教学法之间的关系如何,高中英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元语言意识等问题尚未提及。在探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本文旨在强化元语言意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为我国高中英语教育和研究提供一点点启示。
1 元语言意识的概念
元语言意识(MetalinguisticAwareness),又称作元语言能力,是基于对元语言知识深刻体悟后的一种理解、描写和阐释。它注意语言单位的运用和注重语言的形式,与听、说、读、写、学等与语言有关的活动紧密相关,但却不象听和说等能力那样容易获得和掌握。
就其过程而言,元语言意识包含语言知识分析和注意过程控制两个过程性成份。就其内容而言,它包含语音意识、词汇句法意识以及语用意识;它可以预测学习者这些方面的能力水平,在学习者的语言功能的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语言交际过程是对语言不断选择和顺应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涉及顺应的意识程度等认知心理因素,当意识转化成一定的语用手段就是元语用意识。它能够指导学习者理解话语、生成话语,调用一定的会话策略以实现交际意图,加深对礼貌手段的认识和灵活运用等。元语用意识高时,对知识库储存(命题、图式、框架、社会表征等)的激活以及对语音层面、词汇语法层面以及语言形式等的顺应就会更加主动、积极、频繁。
可见,元语言能力是语言能力的基础,良好的元语言意识能够让学习者对某种语言的语音结构、词汇语法结构以及语用认知结构等各种知识模块进行正确的分析、描述和解释;从而准确、恰当地运用各种语言知识进行言语交际。
2 元语言意识和英语课堂教学
很多人认为元语言只是关于语言的知识,并无太多实用价值。事实上,元语言既是教学的工具,也是一种重要的知识和能力。它在知识传授、组织教学、评价知识等教学环节起到关键性作用,与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密切相关[8]。
英语课堂教学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和培养两种不同层次的语言能力:除了要培养学习者能够描述、分析并解释自己所学所用语言的能力,还要具备使用恰当的语言和方式进行交流的能力[9]。如果学生对英语知识一知半解,就难以拥有较高层次语篇分析和语言概念识别的能力,更谈不上灵活的语用输出。英语课堂的特点之一就是教师通过语言叙述来传授知识,使用的语言就是元语言。此外,灵活地运用一些元语言策略和方法来进行课堂教学也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长远来看,元语言意识不仅能促进某个具体项目的学习,而且对学生知识系统的建构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适当的元语言教学与其他英语教学法并不矛盾,是实现其他教学法必不可少的环节,它能够帮助学生清除语言障碍,扩展语言知识,保障各种教学活动顺利展开。如果一味排斥元语言,忽视对学生元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以及对社会文化认知能力的提升,放弃语言知识和语法教学,广大英语教师将无法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突破口。
3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元语言意识的培养
在国内交际教学法盛行的大环境下,元语言能力经常被人们忽略。然而无论是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还是从促进二语语言能力发展来说,高中学生元语言意识的培养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除了提升英语教师自身的元语言意识,学生元语言知识的加强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的灵活多样无疑对元语言意识的培养大有裨益。
3.1 教师元语言意识的提升
作为一种知识和语言体系,元语言的优势在于可以更加有效地描述语言,从而提升以语言为对象时的思辨能力,而当思辨能力获得提升的同时,又将进一步强化元语言意识作为能力的部分,拓展和深化了相关的元语言知识[10]。
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教师的元语言水平的影响并不明显。但随着英语学习向高级阶段的过渡,教师就需要开始在较高知识层次上去描写、分析和阐释语言。如果自身元语言能力匮乏的话,就只能求助于母语解释或一味地要求学生去机械地背诵模仿。长此以往,学生就很难拥有较高层次语言概念辩析和文本分析的能力,教学目标也就无法实现。对高中英语教师而言,只有平时不断积累和掌握语音、词汇、句法以及语言学、文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强化自身的思辨能力,在元语言能力、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等多重维度上具有丰富的储备,不断提升自己的元语言意识,才能更好地胜任教学工作。
教师话语是课堂教学最主要和直接的手段。在讲授各种知识的过程中使用元语言术语可以更加精确地对语言进行分析、概括和阐释,并对语法规则使用的语境进行厘定。此外、还可以帮助学生将新的知识结构与已理解的知识结构串联起来,作为扩展新语言知识的出发点。教师话语中元语言现象不仅体现了他们的元语言意识,还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元语言意识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2 学生元语言知识的加强
具有较强元语言能力的学生能够快速地掌握对象语言的概念和手段,正确分析语言的内容和形式,知道如何利用语言资源进行触类旁通式的学习和交流[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现代教育的目标之一,而加强学生元语言知识无疑有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
虽然汉语是自然而然的元语言,但高中英语教学不能永远停留在以汉语为工具语言的初级阶段,应该尽快实现汉语→双语→英语的过渡。对于高中学生而言,课堂是元语言知识积累最频繁的场合。此时,教师应该加大对语言本身教学的力度,从认知角度对学生的元语言知识予以强化和内化。这些元语言知识能够引导学生分析语言现象,注重语言的形式,减少言语交际中的不确定性,促进其二语习得和元语言意识的培养。比如在阅读和语法课教学中,有意识鼓励学生用自己熟悉的词语去分析和解释一些英语词汇和句子;在口语课教学中,用一些简单的英语向学生介绍某一音标或单词发音规律等。这些不留痕迹的启发式教学和师生互动的交流也就是元语言知识的传授、掌握和元语言能力的培养、获得的过程。
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元语言知识的不断累积和内化,强化了学生的元语言意识,有效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学生最终不仅会用元语言来描述、分析和解释所学的语言,还可以用所学语言得体地进行交流。从而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3.3 教学方法和方式的灵活运用
元语言潜在的价值在于能够实现分析和把握对象语言的功能。它以各种表现形式存在于每个教学环节中。在教师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方式上,元语言常常与教师和学生所处的目的语语境有着密切联系。
事实上,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通过提问、暗示、评价等各种教学方法和方式对语法规则、听力训练、遣词造句、以及应用练习等各类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进行描述、分析和解释。甚至还可直接利用元语言进行课堂干预,告诉学生教学活动的重点和难点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尽可能地多使用元语言,以便让学生完全置身于目的语的环境中。通过这些方式不仅传递了目的语话语信息,让学生更容易明白语言知识重点,也有利于各个教学环节的衔接[6]。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借助多媒体技术而产生的各种超文本形式(视频、PPT等)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教师如果能够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加以适当应用,运作于超文本中的元语言无疑会给元语言意识的提高提供一种更为便捷、直观和立体的方式。
交际活动具有显性特征,而各种元语言训练活动既可以是显性也可以是隐性。因此,教师考虑在教学方法和方式上增加元语言知识的介入时,必须处理好英语课堂上交际活动与元语言训练活动的比重,以及二者糅合的方式。显性的元语言训练活动不仅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各类元语言知识结构,还能隐性地促进他们元语言能力的提高。
4 结语
培养高中学生的元语言意识对他们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以及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一味强调用英语交流对话,却不讲授英语本身知识的“交际”教学法,并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除了不断增强自身的元语言能力之外,广大高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应该充分利用元语言这一有效工具,不断强化学生元语言意识的“学得”过程,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立体能力;进而让他们深刻理解所学语言的本质,这样才能全面提高他们英语的元语言能力。
[1]CrystalD.ADictionaryofLinguisticsandPhonetics[M].Cambridge,Mass:Blackwell,1991.
[2]Jakobson,Roman.StyleinLanguage[M].Cambridge:MITPress, 1960:350-77.
[3]GleasonJB.TheDevelopmentofLanguage(3rded.)[M].NewYork:Macmillan, 1993.
[4] 封宗信.语言学的元语言及其研究现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6):403-410.
[5] 封宗信.元语言与外语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9):24-27.
[6] 王明利.论元语言与外语教师的话语行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27-31.
[7] 谢小平. 外语教师话语行为中的元语言逻辑—外语教学分析的一个新视角[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96-99.
[8]BussnannH.RoutledgeDictionaryofLanguageandLinguistics[M].NewYork:Routledge, 1996.
[9] 谢小平.“元语言”:外语教学分析的新视角[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90-94.
[10] 曾玲.外语教育中的元语言能力:地位和培养[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50-152.
(责任校对 晏小敏)
20150119
张清(1987-),女,湖南长沙人,硕士生,主要从事学科教学(英语)研究。
10.13582/j.cnki.1674-5884.2015.05.009
G633
A
1674-5884(2015)05-002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