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意的美
——解读《我与地坛》
2011-08-15胡友全
胡友全
禅意的美
——解读《我与地坛》
胡友全
史铁生的经典名作《我与地坛》书写了作者一段苦难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揭示了对生命的独特理解。本文试图从哲学文化的角度,去解读文本中的生命意识和禅意的美。
史铁生 《我与地坛》 生命 禅意
多年前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便为作者的真情所打动。那时从文中读出的是一个“悲”字:为作者二十岁便双腿瘫痪而悲,为他“几乎什么也找不到”而“悲”,为如空屋般的寂寞而“悲”,为他母亲的痛苦、焦虑、艰难的命运而“悲”。后来它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我教授这篇课文,再重新细细地解读它,渐渐悟出作者写《我与地坛》的真正目的,原本不是为了宣扬“悲”,而是通过悲来展示生活中的美——那种带有禅意的美!
“禅”本是佛家之语,但很多文人皆与之结缘,如唐时的王维,宋代的苏轼等,当代作家阿城在小说《棋王》中由棋对人生产生的感悟也颇有禅意。史铁生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苦大悲之后,对生命的大彻大悟也带有浓厚的禅意,且表现出了一种“悲”中的“美”来!
我觉得读《我与地坛》就如听教堂牧师的布道,又如听佛殿高僧的说禅。使人觉得宁静、亲切、从容、圣洁,让人心灵超凡脱俗。作者在这篇文章中给我们诠释了很多关于生命的哲理。
1.荒芜和生机 作者在双腿残疾后摇着轮椅,无意中走进了地坛,也无意中走进了可以让自己精神栖息的家园,说是无意,其实也是有心,因为一个“活到最狂妄的年龄”的人猛受命运的重击后,他不再需要繁华、喧嚣、沸腾,而是想寻找一种宁静、平静、寂静。于是作者第一眼就与地坛融为一体。地坛历经百年沧桑,剥蚀了浮华,淡褪了朱红,显得坦荡而沉静,这是作者觉得与地坛有“缘分”的初步认识:地坛荒芜沉静。
但作者真正认识地坛,感触到地坛的灵魂是经过了十几年的心与心的对话,包括与地坛的一草一木,一鸟一虫,甚至是一线阳光,一缕气息的交流,从而读出了生命的内涵:蜂儿停在半空,似静实动;蚂蚁看似平庸、忙碌,却在不停地思索;瓢虫累了倦了,祈祷后又飞腾升空;雨燕的叫声苍凉却激昂……这些生命看似渺小平凡,但却坚强,这种生活有过艰难、困乏,但却执着。再看草叶上的露珠在坠落的瞬间摔开万道金光,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将坎坷映照的灿烂,古柏坦然地面对风雨,静静地守候生命,宠辱不惊。园中有暴雨骤临,有秋风忽至;落叶或飘飘歌舞,或坦然而卧……
作者从荒芜的园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闻到了熨帖而微苦的味道,于是物我真正的交融了。作者从地坛的荒芜、沉静、沧桑中理解了褪尽繁华之后的生机与活力。于是向我们阐释:繁华有时掩盖的是荒芜,而荒芜有时掩藏着真正的繁华。
2.残疾与健康 史铁生十分崇拜刘易斯,他在《我的梦想》中写道:“如果我来生也能有那样的一个健美的躯体,今生这一身残疾的折磨也就得到了足够的报偿。”但当他与刘易斯相见于北京时,却丝毫没有因为残疾而卑怯。因为他明白精神的残疾比肉体的残疾更可怕。史铁生是个残疾人,因为他失去了双腿,可史铁生又是个健康者,以为他拥有了灵魂。肉体与灵魂、生存与死亡总是不能截然剥离开去。
作者在受到沉重一击后,肉体残疾已无可挽回了,于是他想到了死,这是人们都能理解的心情。不只是他,张海迪、朱伯儒、奥斯特洛夫斯基等很多受过生活重创的人都曾这样彷徨过,绝望过。于是作者曾“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但作者终于从地坛的芸芸众生中顿悟:死是一种必然,死是一个节日,而生只不过是小孩子“离家”一段时间,最终每个人都要回家。于是他便坦然多了,安心多了,觉得“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了。他先是要活着试试,试出人生的各种滋味后,躯体虽遭受各种痛苦,但却在精神上健健康康地活下来。“未知死,焉知生”?正是他参悟了死的必然,所以才活得真诚。超越了死,更珍惜生,更能有板有眼地活。而且他用自己的残疾,用自己痛苦的生存,用自己的死而复生,来向一个个健康的生命发出召唤、挑战。从这一点上讲,史铁生是个健康的残疾人。这使我们深深的震撼:因为我们有很多人是残疾的健康人。
3.痛苦与幸福 史铁生青春韶华却双腿瘫痪,于是痛不欲生,其苦自不堪言。但他最终战胜了自己,超越了死亡,并想到了怎样活。“这不是在某一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所以他用自己的灵魂与地坛沟通交流,嗅到了满园中“熨帖而又微苦的味道”,看到了阳光下坎坷的灿烂,于是他从精神上站起来了。他开始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为了“想使母亲骄傲”,也是为了用写作来自慰。于是他在地坛中静静地观察,静静地思考,静静地回忆,寂然凝虑。于是一篇篇精美隽永的作品问世:《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等小说连续获奖。这篇散文更成为激荡人心的经典之作。他成为当代颇有名气的作家,在文学上撞开了一条路。路,有各种各样的走法:有的人双膝着地往上爬,有的人紧缩身子向里挤,而史铁生是带着累累的创伤,怀着满腹的悲苦,用心用力用生命去撞,并且终于撞开一条路。这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解读《我与地坛》,解读史铁生的人生经历,这样或许就能理解作者为什么对人会有痛苦,人会死亡,而表示“庆幸与感激这种安排”。作者确实是一个智者、勇者,虽然也有一时的困惑、迷茫,但一旦彻悟便永无反顾。直到后来史铁生双肾损坏,有时靠透析来艰难的维持生命,但他仍笔耕不辍。他活得无疑痛苦,但他却从痛苦中创造出美,开拓出成功,这才是人生真正的幸福。所以他把死亡看作是一个节日,他用一生的痛苦准备了丰硕的果实,坦然地迎接自己的那个节日,他最终是幸福者。而很多看似真真切切生活在安乐中的幸福者,最终迎来节日时可能是一无所有。所以史铁生用痛苦的笔谱写了一曲幸福的乐章。
4.失去与拥有 在《我与地坛》中,处处可以让我们能体会到失去和拥有的关系,如失去浮华而拥有沉静,失去肌体的健康而拥有灵魂的坚韧,失去常人的欢乐而创造出真正的幸福。这里我要重点说的是他失去了母亲但却真正拥有了母爱。从某种意义上说拥有不只是得到,得到某种东西而毫无感觉,得到而毫不理解,得到而毫不珍惜,并不能算真正的拥有。母亲活着时,史铁生得到了母爱,但他并未真正拥有它,至多他拥有母亲。所以母亲目送他到地坛后在家中的惊恐、担忧,焦灼地去地坛寻找他,这一切一切“我从未替母亲想一想”,甚至显得倔强、暴躁。最后母亲终于承受不了痛苦的煎熬而在一个秋日里逝去。可以说,从失去母亲后,作者才真正慢慢的品味到母爱:出门时再也没有母亲“送”我的目光,地坛里再也没有母亲“寻”我的背影,再也听不到母亲的关心我、一切替我着想的那种自言自语。作者才从心灵深处感受到母亲毫不张扬的爱。于是设想、体会到母亲受到的双倍的痛苦,母亲宁愿替儿子不幸的博大胸怀,以至于作者感到地坛中无处不留下母亲的足迹,这些反思拨动着读者的心弦。作者痛彻心肺地回忆母亲,呼唤母亲,自责、自悔,但连他自己也明白:一切都晚了。正是经历了逝去母亲的悲恸后,作者才真正理解母亲,珍惜母爱,所以他向我们说的是:你拥有时,一定要珍惜,不能让它失去,而人生中许多珍贵的东西不都是失去后才想到曾经拥有吗?
所以重读、细读《我与地坛》,我觉得应当引导学生去从史铁生的“悲”的人生中发掘他想告诉我们的生活的“美”:荒芜中的生生不息的美,战胜疾病、死亡之后的健康向上的美,走出痛苦、逆境后的创造美,失去后才知道珍贵的真情美。这些美看似矛盾,实则是统一的、和谐的,是带着对人生彻悟后的禅意的美,这种禅意实际上就是对生活进行辨证的分析、思考后而产生的哲理。它往往通俗而又深邃,如佛家所言“得就是失,失就是得”,“有就是无,无就是有”。而通过这些,目的就是想让学生懂得:怎样去面对生活中的痛苦、挫折、得失、生死,怎样去珍惜健康、幸福、母爱、生活。
安徽省金寨县青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