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秦诸子劝学思想摭谈

2011-08-15曹书杰

文艺评论 2011年6期
关键词:尊师诸子学记

宋 祥 曹书杰

先秦诸子劝学思想摭谈

宋 祥 曹书杰

春秋战国时期,不仅社会局势动荡、战乱纷争,学术上也呈现出“百家竞作,九流并起”的局面,诸多学者纷纷著书立说,阐释和宣传自己的思想和主张,逐渐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等许多学派,思想内容博大精深,“劝学”便是其主张的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且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校教育的建立、士阶层的出现以及私学的兴起是劝学风气和思想形成的基础,并与私学相伴而生的先秦诸子之学关系极为密切,构成了诸子之学的一个独具特色的主题。先秦劝学思想的内涵丰富,既有“修身”“治国”的学习目的的提倡,也有“闻道”“学文”的学习内容的主张,还有“尊师”“善学”的学习方法的阐释;其表达方式主要是对话和引证,语言凝练,句式整齐。诸子散文中劝学思想的表达也独具匠心,主要体现为善用对话和引用、语言的简练整齐和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一、先秦诸子劝学思想产生的历史根源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文明程度有了极大的提高,其标志之一就是学校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这是劝学思想产生的重要基础。作为奴隶社会初期的夏朝,便已经有了“庠”、“序”、“校”等不同规模学校的建立,教育内容也不断地得以明确和丰富。西周时期,教育得到了更大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学校教育体系,学校分为国学和乡学两大类,国学又分大学和小学两级,教育内容也更加完备,形成了最早的“六艺”——礼、乐、射、驭、书、数①。

其次,劝学思想的产生还有赖于士阶层的出现。春秋时期,以分封制为特征的奴隶社会逐渐解体,封建生产关系逐渐确立,农业的发展带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上层贵族的地位不断下降,而下层庶民的地位有所提升,因而在中间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阶层——士。士一部分是达官贵族的庶孽、余子,这些人曾经接受过很好的教育,具有丰富的知识和阅历,成为士是他们步入仕途的必经阶段。另一部分则是从下层庶人当中推举和选拔而出,能成为士无疑成为当时下层社会人们改变命运和处境的唯一出路。随着其在社会中地位的不断上升,士成为多数人羡慕的对象和追求的目标。因而“学而为士”和“学而优则仕”成为当时的社会风气。

再次,私学的产生和发展促动了士阶层的发展壮大和劝学风气的盛行。随着社会地位的提升,士的数量不断增加,分工也不断细化,其中的一部分便成为了专门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士”,有些文士便成为了专职的教师。动乱导致的统治阶级的分化,使一些史官、乐师等文化精英放弃了仕途而专门从事教师这一职业,更加提升了教师的整体水平。同时,由于战乱,官学逐渐衰败,宫廷掌控的典籍流落民间,为私学提供了非常好的教材。而士阶层的壮大,为私学提供了规模宏大的教育对象,因而私学也就发展壮大起来。

正是在学风日盛、私学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先秦诸子们从士阶层中脱颖而出,他们不但自己学识渊博、思想深邃,而且还注重与人交流、交往,经常劝勉和鼓励别人加强学习和修养,这些言行和思想主要体现在诸子散文中。

二、先秦诸子劝学思想的内涵

社会转型、战乱纷争及文化下移促成了先秦各家学术及思想的发展和繁荣,也孕育出了独具魅力的劝学思想。儒家学派首当其冲,在接受和吸收了以往以六艺为核心的教育要素的基础上,率先倡导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全民教育主张,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多方面建构了儒家的劝学思想和主张,开创了中国劝学之先河。比较有影响的还有道家、法家、墨家、杂家等学派,他们也都有各自的治学主张,也招募弟子,各处讲学,并撰写文章。先秦诸子的劝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修身”“治国”的学习目的论

先秦各家学派的思想及主张不尽相同,治学主张也各有不同,甚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在学习的宗旨和目的上基本一致,那就是通过“治己”进而达到“治国”。《礼记·大学》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里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便是先秦儒家学者对学习目的的最好概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显然是自我“修身”的内容,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大我的报效国家。虽然这里的“国”是指秦、楚等诸侯国,“天下”才是大的国家,但这里将其扩大为等同于“天下”的“国”,所以我们将其进一步归纳为“修身”、“治国”。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者对学习目的的主张是最有代表性的。“儒学实际上是中国的政治哲学,其要旨在内圣外王,‘修己以安百姓。’‘修己’——自身道德的修养——成为起点。而自身道德修养所赖者端在乎学习,因此,《论语》的第一章第一句即关涉‘学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②《论语》中还多次谈到孔子对学习目的的看法,如“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等,学习是“谋道”,是为了“立”人。孟子则主张修德行,“‘圣人之行不同也,或远或近,或去或不去,归洁其身而已矣’(《孟子·万章上》)。孟子的这一思想实际上是《大学》‘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③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强烈地主张通过后天学习改变恶的本性,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进步思想。在《荀子·劝学》中他提出:“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强调君子求学是为了“美其身”、“明其知”而“利其行”。

老庄等道家学者则主张将“道”作为学习的根本目的,将具备“道”和“德”作为学习者的理想追求。庄子在《庄子·缮性》中明确提出:“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知生而无以知为也,谓之以知养恬。知与恬交相养,而和理出其性。夫德,和也;道,理也。德无不容,仁也;道无不理,义也;义明而物亲,忠也;中纯实而反乎情,乐也;信行容体而顺乎文,礼也。”这里庄子提出修身养性不能靠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的俗学,而要靠“道”和“德”。其实,“道”和儒家的仁义礼乐都是相通的,但不能刻意追求,而是要顺应规律,自然得到。

杂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尸子则对各家主张兼收并蓄,极尽劝学之能事。如《尸子·劝学》:“学不倦,所以治己也;教不厌,所以治人也……今人皆知砺其剑,而弗知砺其身。夫学,身之砺砥也。”“未有不因学而鉴道,不假学而光身者也。”这里尸子借鉴了儒家的主张,运用极其恰切的比喻,生动地说明学习即“砺其身”,通过学习而“鉴道”,进而成为名士、显士,与儒家的“学而优则仕”是一脉相通的。《吕氏春秋》也更是反复阐述学习对于“修身”的重要:“且天生人也,而使其耳可以闻,不学,其闻不若聋;使其目可以见,不学,其见不若盲;使其口可以言,不学,其言不若爽;使其心可以知,不学,其知不若狂。故凡学,非能益也,达天性也。”(《孟夏季第四》)极其直观地说明了不学就会耳聋、目盲、口爽、心狂,身坏乱而不修,当然就是“无以言”“无以立”了。

那么,“修身”的目的是什么呢?一是成为“圣人”,如《荀子·劝学》所言:“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二是“治国”,这才是学习的终极目标。《礼记·学记》言:“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把学习的目的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只有把学习放在第一位,才能实现教化百姓、治理国家的目的。

(二)“闻道”“学文”的学习内容论

先秦各家由于所倡导的思想和培养目标不同,学习内容也存在着一些差异。儒家学者主张学习内容包含道德、知识、技能三个方面,将其概括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四教”(文、行、忠、信)和“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道家自然放任,主张教育要返朴归真,读无字之书,受不教之教,但是也提出了“三齐”即“齐是非、齐善恶、齐美丑”和“四无”即“无己、无功、无名、无情”的教育内容。墨家主张学习的目的是成为“兼士”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此,其学习内容的选择更加注重德育、智育和劳动教育的结合,强调以德育为基础,智育中强化科学技术教育,让学生学会劳动,力争“凡天下群百工:轮、车、鞼、匏、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墨子·节用》)。法家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教育思想,格外重视法制教育,强调法、术、势三者的结合,为维护封建社会秩序服务。杂家则较多地接受和吸收了儒家的教育思想,赞同以“修身”“治国”为学习目标,提出了“疾学”“善学”“尊师”的教育主张,在注重道德教育的同时,重视农业生产知识和生理卫生等多方面知识,成为名符其实的杂家。

纵观各家关于学习内容的主张,学习的核心内容可以用“道”和“文”来概括。“道”首先是思想品德,“四教”中的“行、忠、信”和“六艺”中的“礼、乐”以及“六经”的基本内容就是“道”,如:“未有不因学而鉴道,不假学而光身者也。”(《尸子·劝学》)这里的“道”即是指道德。其次,“道”还指知识和技能。据《论语·宪问》载:“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这里孔子谈论的君子之道主要包括“仁、智、勇”,可以对应理解为品德素养、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三个方面。也就是说道的内容很丰富,既有自然之道,也有治国之道,又有为官之道,还有治学之道,更有生存之道等等。另外,各家还主张要学习“文”。“四教”的第一点就是“文”,即是指当时的文化典籍,主要包括“诗、书、礼、易、乐”等,它是学习的最为直接的内容和对象,因为它是“行、忠、信”以及“仁、智、勇”等多方面修养的载体,也是文化知识的载体。《论语·学而》篇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此处的“文”和“四教”中的“文”“两处‘文’皆曰遗文,均谓典籍,主要指用来述学的散文,包括书本以内所有的知识。”④

(三)“尊师”“善学”的学习方法论

《学记》提出:“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斅学半’。其此之谓乎!”提出了关注学习方法的两个视角——教和学,据此我们可以将学习方法主要概括为“尊师”和“善学”两大方面。

“尊师”首先表现为亲师、信师,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听从老师的指导和教诲。《礼记·学记》载:“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采用对比的手法,强调老师指导有方,学生就安心学习,亲近老师,相信老师,否则就会厌恶学习,怨恨老师,忘掉所学的内容。尊师既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最为高效的学习方法。《礼记·学记》提出:“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直接而简明地阐释出尊师就是为学之道,是学习之必需。对于尊师的阐述最为集中而充分的莫过于《吕氏春秋·孟夏季第四》,如:“疾学在於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凡学,必务进业,心则无营。疾讽诵,谨司闻,观欢愉,问书意,顺耳目,不逆志,退思虑,求所谓,时辨说,以论道,不苟辨,必中法,得之无矜,失之无惭,必反其本。生则谨养,谨养之道,养心为贵;死则敬祭,敬祭之术,时节为务。此所以尊师也……”一是说尊师才能言信,才能疾学,才能道论,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二是说要学习的内容非常之多,要学会各种知识和技能,必须从师、尊师,否则不但学不会知识,还会背信弃义、孤立无友。当然,尊师并不是就一切都无条件听从老师的,还要有选择、有辨别,要“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择师而学,择善而从,才会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学习更多的时候应该是自主学习,必须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和技能,努力达到“善学”之境界。而要达到善学,前提是做到志学、乐学,这在先秦劝学文献中有明确的论述。如:《礼记·学记》载:“凡学,官先事,士先志’”鲜明地提出读书人学习首先要立志,有了明确的志向才会产生动力并为之努力。孔子对此也有论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也是反复强调志学是学习的良好前提和开端。乐学也是善学的必要前提,孔子明确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还说:“吾何足以称哉!勿已者,则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其惟此邪!”《孔子集语·劝学》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以此为乐,才能有可能达到善学之境界。

那么,如何达到善学的境界呢?先秦诸子在他们的劝学文献中给我们作了阐释和解答,概括起来不外乎“观、思、问、积、习”几个字。学习首先是感知并获取学习材料,这就要“观”。如:“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礼记·学记》)将“观”明确列为“大学之法”,是互相学习和提高的重要方法。对观最为重视的莫过于孔子,他曾反复强调观的重要,如:“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为政》)孔子强调观察是学习的必由之路,要学会观察人和客观事物,获得对己有用的东西。

学习作为一种心理活动,其核心是“思”。学思结合是先秦诸子共同推崇的主张之一,如孔子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学思要同步进行,要在学习的实践中思考。如:“不学而好思,虽知不广矣;学而慢其身,虽学不尊矣;不以诚立,虽立不久矣;诚未著而好言,虽言不信矣。”(《孔子集语·劝学》)孔子还提出:“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主张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与学习相伴的是思考,与思考相伴的则是问题。“问”是师生间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习的纽带,通过问来实现师生对话和互动,进而实现教学相长。仅《论语》中问的事例就很多,有问孝、问礼、问知、问仁、问政、问友、问君子、问行、问为邦等,问答成为作品内容推进的主要方式。在《论语·颜渊》中记录有颜渊、仲弓、司马牛等弟子问仁的场面。虽然弟子问的都是“仁”,但孔子却作出了不同的回答,既体现了孔子对“仁”的多元理解,也体现了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思想,确是“仁者见仁”。先秦劝学文还谈到了“问”对学习的重要性。如:“孔子曰:‘欲知则问,欲能则学,欲给则豫,欲善则肄。’”(《孔子集语·劝学》)正如子夏所言:“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认识到“问”对于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但还不够,还要学会“问”,问得是时机,问得巧,问得准,问得得当,否则难以取得实效。如:“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礼记·学记》)这是关于“问”的经典论述,对当今的教师和学生都很有启示。

通过“观、思、问”可以获取知识信息,还要通过“积”和“习”储存和巩固所学内容。“积”的作用显而易见,强调学习在于日积月累、用心专一,否则难以取得成功。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这里采用排比句式,反复强调积累之重要,形象地说明不仅可以积累知识学问,还要积累好的德行,这样才会备圣心而致千里。再如:“土积成岳,则楩枏豫章生焉;水积成川,则吞舟之鱼生焉;夫学之积也,亦有所生也。”(《尸子·劝学》)这里则进一步说明“积”不仅是量的积累,还会带来“质”的变化,即“有所生”,日积月累的知识不仅会越来越多,还会生成更多的知识,正所谓厚积薄发。“习”是练习、温习的意思,是对学习的延续和巩固。所以《论语》开篇就讲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可见孔子对“习”的重视。

三、先秦诸子劝学思想的表达

先秦典籍中涉及劝学的篇章比较多,笔者参照的主要有《论语》、《老子》、《墨子》、《管子》、《孟子》、《庄子》、《列子》、《中庸》、《乐记》、《孝经》等著作,以及《尸子·劝学》、《荀子·大略》、《大戴礼记·劝学》、《吕氏春秋·孟夏纪第四》、《小戴礼记·学记》、《小戴礼记·大学》等多篇文章。另外清人孙星衍所辑《孔子集语·劝学》虽不属于先秦文献,但其中辑录的孔子之语或孔子遗文,因此也把它纳入进来。这些典籍对诸子劝学思想的表达也很讲究,有如下特点:

一是在先秦诸子的劝学文中,对话占有很大的比重。先秦劝学文多先是在巡回讲学或私学课堂上发表的,或以对话的方式被记录下来。《论语》的内容就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是以人物对话的方式展开叙述的;有的则只有孔子的话语,省去了弟子的话语,显然是整理时进行了取舍。其他文章中也时常有对话的句子,有的只选取对话中的某句重要话语,有的则是一段具体的对话,有的又是夹叙夹议的对话。《孟子·公孙丑上》中记有一段经典的对话:“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这段关于圣人的对话十分简洁、精练而富有哲理,将劝学的内涵引向深入。

二是善于引用。先秦时期,虽然可以引用的文献不多,但当时的学者们在阐述问题时还是善于引用经典的言论来阐释问题,说明道理,文中引用的多为《诗经》和《尚书》中的文字,且简短精要。如《论语·学而》中载:“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这里引用的语言不仅是要谈论的对象,也十分形象生动而又恰切地表达了所要论述的问题。再如《礼记·学记》:“《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这些引用的文字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都能起到劝勉的作用,因为引用本身就有治学严谨的体现。

三是语言简短精辟。先秦劝学文语言简练,句式整齐,多为三言、四言或五言,字斟句酌,极富概括力。如《礼记·学记》:“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仅用了四个字就把学者的四大过失谈得清楚明白,十分简洁凝练。即使是对话也力求精短,不铺陈拖沓。如《论语·八佾》:“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问句简洁,惜字如金,答句扼要,一语破的。在这些文章中还使用了大量的成语,如锲而不舍、教学相长、孤陋寡闻、巧言令色、言而有信、既往不咎、不耻下问、三思而行、文质彬彬、诲人不倦、举一反三等等,言简意赅,且多是与学习有关。此外,文章经常借助短小的寓言故事来阐述某些道理,如《列子·汤问》中的“纪昌学射”,以此劝勉众人学习一定要勤奋刻苦并持之以恒。

四是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首先,比喻是先秦劝学文的重要表现手法,也是对诗经赋比兴手法的继承和创新。诸子们把把能够运用比喻说明道理看成是老师教育学生的重要方式,也是能够成为教师的必要条件。《礼记·学记》载:“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比喻在先秦劝学文章中随处可见,再如《礼记·学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客,然后尽其声。”这是最为经典的比喻,蕴含着以问题为纽带的先进教学理念,也体现了古代学者对循序渐进、教学相长、平等对话等教学原则和方法的深刻体会和阐释。当然,运用比喻最多效果最佳的当属《荀子·劝学》,有的单独设喻,有的连续设喻;有的正面设喻,有的反面设喻;有的相互对比,有的层层推进,使说理更加充分、透彻,语言也更加具体形象、精练。其次,对比和排比也是先秦劝学文常用的手法。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对比可以使论述更为全面、充分、深入。如《论语》:“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篇》)“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篇》)等多处都是从对立的两个方面去阐述的,简洁鲜明,表达充分。排比既能使得句式整齐,增强节奏感,又能使内容更丰富,说理更透彻。如:“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礼记·学记》)这里又是通过比喻从多个视角阐释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的重要性,内涵丰富,表现力强。此外,反问、夸张、对偶、顶针、反复等修辞手法以及议论、叙述、抒情、描写等多种表达方式的成功运用,都极大地增强了先秦劝学文献的生动性、说理性和丰富性。

总之,随着“士”在社会生活中地位的上升,先秦社会学风日盛,私学的产生和发展使得受教育人数迅速加大,诸子百家思想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蕴含其中的劝学思想也随之发展和完善,不仅激励着当时的学子积极求学,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至今仍有借鉴和启示作用。

①《周礼·地官·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②曾德雄《从劝学传统看中国文化的激进基因》,《人文杂志》,2004年第3期。

③尚斌、任鹏等《中国儒学发展史》,兰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2页。

④张群《先秦诸子的“文学”观》,《北方论丛》,2009年第2期。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130024)】

猜你喜欢

尊师诸子学记
周文疲弊与诸子起源——论牟宗三的诸子起源说
王静著《激变时代的思考者:郭沫若与其诸子观》出版
争做少年好榜样
教师节品味尊师联
《学记》中教育法则对语文优质课堂的指导意义
浅议《学记》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读懂《学记》,读通自己
与诸子湘西游
尊师重教问题的浅探
冯远古代人物画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