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安警务作战指挥控制
2011-04-12王峙浩
王峙浩
(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天津 300382)
论公安警务作战指挥控制
王峙浩
(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天津 30038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的都市化建设和农村的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公安机关维稳空间不断扩展,警务职能综合化不断加强,使公安机关打击、防范与控制等警务活动已经不再是平面作战,而是深入到了社会各个层面和角落,形成了多警种协同、全方位管控、立体化防范的局面。因此,各级公安指挥员在警务作战指挥过程中,树立高效、权威的指挥控制观,强化指挥控制,是现代高科技条件下警务作战指挥成败的重要因素。
警务作战;指挥;控制
公安警务作战指挥控制,是警务指挥员和指挥中心在警务作战过程中依据警务作战决策、作战计划和反馈信息,采用各种指挥控制手段和方式,调节警务作战行动驾驭警务现场全局实现警务作战目的的过程。充分发挥公安警务作战指挥控制的效能,不仅是在打击与防范等警务活动中掌握主动赢得警务作战胜利关键,而且已经成为影响公安机关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有效控制社会治安的重要因素。如何有效地实施指挥控制,是各级警务指挥员和指挥中心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结合我国公安警务作战指挥实际,对现代警务作战指挥控制做初步的探讨。
一、掌控警务作战全局,实施整体指挥控制
现代警务作战具有参战警种较多、空间范围较大、反应灵敏、机动性增强、方式多样等特征。从抓捕马加爵、靳如超,破获张君集团犯罪案件,处置新疆“七·五”事件等警务作战战例中可以看出,在现代与未来的警务作战过程中,只有通过强有力的指挥控制,对各警种单位参战警力和作战时间、空间等领域进行有效指挥控制,才能在正确的指挥决策和科学的作战计划的基础上,把各种警务作战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整体作战能力,达到合力制胜的目的,实现以最短的时间、最小的代价赢得最佳的作战效果。否则,所有指挥决策和作战计划,都会变成一纸空文,而且无法形成实际的作战合力,难以发挥公安机关整体效能。实施整体指挥控制主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确立系统的指挥控制观
古人云:“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警务指挥员和警务指挥中心要在复杂多变的警务作战中驾驭战局,指挥控制警务作战过程,使局势按照指挥员自己的意志图运转,就必须确立系统整体的指挥控制观。
实施整体指挥控制首先应把警务作战的全局作为一个系统整体,始终放在首位,在作战指挥控制中紧紧围绕着总体作战意图进行,当警务作战过程中出现有利于全局的态势时,指挥员应指挥控制参战力量因势利导,把握战机,变有利为胜利之基础。当警情出现有利于全局而不利于作战局部的态势时,警务指挥员应果敢地驾驭战局向有利于全局的方向发展,宁可牺牲局部利益,也要服从全局的需要,通过对局部作战的指挥控制实现全局作战意图。其次要把公安机关各警种、单位作为一个系统的整体,在作战指挥控制时从全局出发,指挥控制好警务作战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对主战警种、支援警种;对公安机关参战警力,地方政府企事业保卫部门、治安积极分子、见义勇为群众等;对主要作战区域和外围指挥控制区域,正面处置和翼侧配合,一线作战和后勤保障,对主要的作战方向和次要方向;对警务作战的现阶段和下一阶段等等,均应进行全面的指挥控制,把各种警务作战的要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调动自如、协调一致。
(二)围绕警务作战目标实施指挥控制
警务作战指挥控制与警务作战目标密切相关,没有警务作战目标就没有警务指挥控制。因此,警务作战目标是警务作战指挥控制的基本依据,围绕作战目标实施指挥控制的过程,实质也是整体指挥控制的根本目的。围绕警务作战目标实施整体指挥控制要注意两点。一是坚定性。当作战目标已定,作战行动开始,警务指挥员必须坚定地按照预定作战目标实施指挥控制。在指挥控制过程中,要运用一切指挥控制的手段和方式,监督参战警力的作战行动,纠正作战行动与作战目标的偏差,使作战行动方向始终向着作战目标方向发展,为达成总的作战目标服务。其次,当警务作战情况未发生根本变化时,要坚定地按照既定目标实施指挥控制,不得轻易改变作战目标,如果对作战目标动辄更改,必然会造成作战行动混乱,影响作战目标实现。二是灵活性。警务作战指挥控制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反馈作战信息,分析判断、定下决心、决策计划、进行处置的过程。警务指挥员通过作战行动反馈的信息,来验证原定作战目标是否与实际警情相符合,然后再根据新的警情信息做出相应的决策计划。由此可见,灵活应变的指挥控制对作战决胜具有关键的作用。因此,指挥员必须重视警务作战过程中的行动结果与作战目标的偏差的警情信息,通过分析判断,找出执行与作战目标偏差的原因,如果是因警情突变使原定作战目标无法实现时,要根据变化的警情及时修正作战目标,按照新的作战目标实施指挥控制。
围绕作战目标实施指挥控制既要有坚定性也要有灵活性,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力面,根本的目的是使警务作战指挥控制更加符合警务作战实际,通过发挥主观指导的能动作用,加速警务作战进程向预定作战目标的方向的发展。
(三)发挥各级指挥员的才智,实施多级指挥控制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在警务活动领域的应用,使警务指挥向着平行指挥方面发展。但是,在重大警务活动和处置规范大、范围广、警种多、跨区域的警务作战过程中,仍然离不开多级递阶指挥控制方式。多级递阶指挥控制原理告诉我们,只有坚持集中指挥控制与分散指挥控制相结合,充分发挥各级指挥员的聪明才智和主观能动作用,才能提高公安机关整体快速反应作战能力,实现警务作战指挥控制的高效率。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的现代都市化建设和农村的城镇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公安机关控制维稳的空间大为扩展,警务职能综合化程度不断扩大,在现代警务活动广泛、参战警种较多、技术装备复杂的情况下,通过集中指挥控制无疑有利于发挥公安机关的整体作战能力和对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威慑力。但是,如果警务指挥控制过于集中,指挥控制权统得过死,对警情信息不节制,不分流,指挥控制下级的所有警务行动,这样自然会造成各级公安机关遇事反应慢、指挥效能低、作战效果差。因此,在警务作战指挥控制中,应坚持集中指挥控制与分散指挥控制相结合,做到“收”之有方、“放”之有度,发挥多级指挥控制的综合效能,实现整体指挥控制的根本目的。
二、把握警务作战的重点,加强关键环节的指挥控制
现代警务作战中,技术、智慧和力量的较量异常激烈,给警务指挥员在进行警务作战指挥控制带来极大的困难。为了有效指挥控制警务作战过程,掌握主动,指挥员和指挥部门应坚持重点指挥控制,把握作战指挥控制的重要部位和关键环节,控制局势向着有利自己的方向发展。
(一)关注警情变化,加强重心点的指挥控制
毛泽东同志指出:“任何一级首长,应当把自己注意的重心,放在那些对于他所指挥的全局说来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或动作上,而不应放在其他问题和动作上”。这对于警务作战指挥控制有着的指导作用。虽然警务作战过程中的每一次的作战任务、形式、战法等各不相同,但都有自己的重心点。一般地说,要实现警务作战目标,首先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警务作战的重心点。现代警务作战复杂多变,警务作战的重心点也会随之变化。因此,警务指挥员和指挥机构应随时关注作战态势的发展,不断把握作战的重心点,使作战指挥控制随着作战态势重心点的转换而变化,始终围绕警务作战重心点实施作战指挥控制。
(二)避免被动局面,加强危机点的指挥控制
公安机关在与违法犯罪的较量中,对立的双方都力求争取主动、避免处于被动局面,这种激烈对抗的矛盾运动结果必将会出现一些危机点,并通过危机点的转换来决定双方的主、被动地位。因此,对警务作战危机点的指挥控制,直接影响到警务作战的全局。警务指挥员在指挥和处置警情时,即要树立牢固的争取主动的愿望和决心,又要做好应对被动和危机情况的准备。一旦出现不利自己的危机点,指挥员就要及时采取有效指挥控制打破危局、摆脱被动局面,重新掌控作战主动权。此外,在指挥意图实施过程中,各级警务指挥员要及早预测可能出现的危机情况,并做好应对的预案,如果危机出现即刻启动相应的指挥控制措施,防止事态失控,迅速转危为安,稳控作战局势。
(三)把握作战阶段,加强转换点的指挥控制
公安机关在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的警务活动中,每一次警务作战都是由数个作战阶段组成,每个作战阶段又有不同的作战方式和战法。所以,警务指挥员在处置警情指挥警务作战的过程中,必须把指挥控制的注意力放在作战阶段、作战方式和战法的转换上,及时转换指挥控制。加强警务作战转换点的指挥控制,首先,要准确预见警务作战的转换趋势,根据警务作战过程的反馈信息,分析判断预定的作战任务是否完成,作战目的是否达到;作战对方的人员和作战行动是否发生变化等。通过对警务作战形势的综合分析判断,定下转换决心,指挥控制参战警力调整部署,转换作战阶段、变换作战方式和战法,为持续掌握警务作战的的主导地位奠定基础。其次,要准确掌握指挥控制的转换时机,如果条件不成熟,过早进行转换指挥控制,对完成当前的作战任务及以后的作战行动产生不利影响;如果条件成熟,转换指挥控制迟缓,及有可能会丧失有利战机,甚至使自己陷入被动。因此,警务指挥员要及时掌握警情信息,把控好警务作战各阶段,当已经判明对方行动意图,在其尚未采取有利转换措施时,警务指挥员应迅速完成转换准备,立即指挥控制参战单位完成作战阶段、作战方式和作战方法转换,使作战局势向着有利自己的方向发展。
三、实施灵活的警务指挥方式,进行随机指挥控制
在警务作战过程中,警情瞬息万变难以预料,所以,公安警务指挥员必须机动灵活随时应变,实施灵活的警务指挥方式,进行随机指挥控制。随机指挥控制,就是根据作战情况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实施不间断的指挥控制。警务作战发展过程是由多种不特定因素构成的,其随机因素表现出来的可能性是难以在事前确定的。往往在警务作战行动发起之前的各种因素可能预示着作战的发展趋势,随时可能与作战结局相违,要实现作战目的,最重要的就是指挥员如何随机指挥控制作战过程中出现的可能性,警务作战指挥的取胜之道在于应变,两者相争善变者胜。因此,警务指挥员能否随机应变,是争取先机之利的关键所在。
(一)立足变化,提高随机指挥控制的预见性
警务作战情况瞬息万变,警务指挥员不能坐等作战情况发生变化后才作反应,这样很容易丧失战机,使自己陷入被动的境地。因此,指挥员要对警务作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测,做好情况临变前的前期指挥控制工作,制定出应变方案。进行积极主动的随机指挥控制,首先,警务作战行动开始之前的作战计划即要有随行作战计划和重点,也要有应付多种变化的方案。在指挥决策时应围绕总的指挥意图和作战目标,着眼可能出现的最困难、最复杂的情况,制定出既有重点又有多种应变方案的作战计划,为作战过程随机指挥控制创造条件。由于警务作战过程充满着可变性,作战开始之前的决心、决策、计划等有些可能符合作战实际情况,有些可能与不符合作战实际。因此,随机指挥控制除在战前要周密计划应变方案外,更应强调在作战实施过程中不断预测,不断修改行动计划,适应随机指挥控制的需要,达成作战指挥控制的目的。
(二)把握时限,加强随机指挥控制的时效性
时间限制是指挥控制时效性的重要条件,现代警务作战的双方都是在有限的时空里,力争通过、灵活制胜。这就要求警务指挥员随着作战节奏的加快,缩短指挥控制周期,使指挥控制活动具有更强的时效性。警务作战指挥控制时间的长短是根据作战行动所需要而定。警务作战指挥控制的时效性,来源于作战过程信息反馈的及时性和对信息利用的准确性。警务指挥员要通过多种渠道迅速、准确地收集作战过程中的警情信息,迅速分析判断作战情况,果断定下决心,采取新的措施及时下达指挥控制指令,做到指挥控制时机适当、措施有力、手段可靠,效果明显。
(三)反应及时,增强随机指挥控制的灵活性
所谓灵活性,是根据作战过程中变化的需要,灵活地选用指挥控制手段和方式。随机指挥控制基本上是在急剧变化的作战过程中进行,指挥控制的手段和方式力求简便易行,适应快速应变的要求。当情况变化涉及到全局影响作战目标实现,应坚决地实行高度统一的指挥控制。当情况的变化未涉及到全局,不影响作战目标的实现,可以实行分级分散指挥控制。当赋予所指挥控制警队较复杂的任务时,应选择最佳的指挥控制类型,周密稳妥地组织实施。总之,应从作战的实际需要出发,而不能从预先的情况设想出发来选择指挥控制的方式和类型,只有灵活的运用指挥控制方式,才能提高作战指挥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综上所述,公安警务作战指挥控制,是决定现代警务活动成效的关键因素。公安警务作战指挥控制程度,不仅对公安警务战斗力的高低具有直接的作用,同时,对公安机关能否有效发挥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的职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公安机关要想提高警务指挥控制力,必须做好三项基础工作。一是加强警务指挥机构现代化和指挥系统自动化的建设。二是提高各级警务指挥员实战指挥能力和指挥艺术。三是重视警务指挥员与警务指挥机构的协调与配合,完善警务指挥中心临战指挥工作机制。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加强公安警务指挥控制的理论研究与实战应用,对提高公安警务战斗力,促进公安警务指挥体制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秦立强.公安指挥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2]王勇.警察战术学[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2.
[3]王光宙.作战指挥学[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3.
D631.4
A
1672-6405(2011)04-0046-03
王峙浩(1952-),男,河北辛集人,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科研处副教授,主要从事公安管理与警务指挥教学与研究。
2011-11-01
张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