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用催泪喷射器实战应用与拓展

2011-12-26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警械催泪喷射器

张 欣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 100038)

警用催泪喷射器实战应用与拓展

张 欣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 100038)

警用催泪喷射器体积小、重量轻,民警在执勤时携带方便。应正确掌握其使用方法,使其在实战中得到更好的应用,更加有效地制止违法犯罪行为。

警用催泪喷射器;实战;应用

一、警用催泪喷射器特点

(一)便携性

催泪喷射器体积小、重量轻、总体结构设计合理,便于民警执勤时随身携带和使用。

(二)制服性

催泪喷射器通过刺激人的皮肤或黏膜组织,使人产生不适反应,诸如流眼泪、呼吸困难、双眼不自觉的紧闭等。对醉酒、药物影响、情绪激动者仍然有效。

(三)安全性

催泪喷射器的安全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1.对于使用者

催泪喷射器密封性能良好、作用可靠、使用温度范围较宽,耐冲击振动及拉挤强度高,因此,一般不会出现漏气、罐体爆裂等危害民警人身安全的情况。

2.对于被使用者

催泪喷射器虽然是一种强刺激性的化学制剂,但无毒副作用,对人体无害,使用后经过正确的处理,刺激可以在半小时内逐渐消退,大约一小时内恢复正常。

二、催泪喷射器的使用方法

(一)持握方式

1.单手扶托式(图1)

左手持罐体,右臂伸直,左手手掌向上,将右手放于左手手掌上,左手四指托握右手手背,右手拇指放在按压阀上,做好喷射准备。

2.双手抱握式(图2)

右手持罐体,右臂伸直,左手环握右手,左臂略屈,右臂向前顶,左臂后拉,右手拇指放在按压阀上,做好喷射准备。

图1

图2

(二)喷射方法

1.点射

对单个目标的面部进行瞬间点按喷射,一般采取1秒/次的方法,可以增加喷射的准确性和经济性。催泪喷射器一秒钟的喷射量大约是131毫克,是不可耐浓度的40倍,这样既足以有效控制对方,也给其一个服从命令、放弃反抗的时间缓冲,同时符合《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规定的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为限度的要求。

2.连续喷射

通过连续喷射,可以对单个违法犯罪行为人(身强力壮者、醉酒者或暴力反抗异常强硬者)造成强烈的刺激或对多名违法犯罪行为人实施控制。

(1)水平喷射: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喷射,目的是对多个目标进行攻击;

(2)垂直喷射:从上向下或从下向上,目的主要是对单个目标进行攻击;

(3)环绕喷射:对向自己不断逼近或左右闪躲的目标进行攻击;

(4)锯齿式喷射:横向锯齿运动的喷射方法,实施对多个目标进行控制;

(5)霞雾喷射:于体前逆时针或顺时针画圈喷射,在紧急情况下,警察需要战术撤离时使用。

三、催泪喷射器使用规范

(一)观察“准”

民警应辨明风向,避免逆风使用,手持催泪喷射器与目标人员保持三到四米的距离。

(二)告知“明”

1.使用前

“别动!警察!服从命令,否则使用催泪喷剂!无关人员闪开!”

2.使用中

“服从命令,否则继续使用催泪喷剂!”

“不要继续反抗,服从我的命令,我会帮你去除痛苦!”

3.使用后

“安静下来,坐下,它不会对你造成太大伤害,反应只是暂时的。”

(三)移动“灵”

1.喷射后拉开距离

由于使用催泪喷射器大多是在违法犯罪行为人正在实施暴力行为或袭警的情况下,所以警察使用完催泪喷射器后应该及时与犯罪行为人拉开距离,以便进行观察,判断是继续使用催泪喷射器,还是停止使用。另外,犯罪行为人在受到喷射后,有可能因为强烈的刺激而恼羞成怒,并且凭记忆朝警察刚才的位置攻击,因此原来的位置区域是危险的,警察应该迅速移动位置并调整距离,远离危险。

2.注意风向,战术性移动至上风区域

由于催泪喷射器喷出的是雾状气溶胶悬浮颗粒,因此受风向的影响极大,顺风使用可以提高使用效果,逆风使用不但起不到作用,还会使警察处于被动。因此,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应判断风向,以便在使用时移动至上风区域,充分发挥催泪喷射器的作用。

(四)处理“妥”

1.使用后就近寻找清水冲洗面部,如果有条件可以用3%的碳酸钠溶液或非油性肥皂清洗,效果更可靠。

2.如果对方佩戴隐形眼镜,应帮助其摘除,防止眼镜边缘或内面留有喷剂残留物,伤害眼角膜。

3.虽然喷剂对人体无害,但对于未成年人、部分女性以及患有心脏病、高血压、哮喘、药物过敏等特殊人群应慎用。警察在为对方清理过程中,发现异常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四、催泪喷射器的适用情形

(一)处置治安事件

想定案情:某小区两户居民因为公共楼道使用问题发生纠纷,进而大打出手,导致一名男子头部受伤、血流不止,事态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民警到达现场之后,发现双方情绪特别激动,其中一名男子手持铁锹试图对受伤男子继续进行殴打。

过激群众:“老子弄死你!”

民警:“别动!警察!放下铁锹,否则使用催泪喷剂!无关人员赶紧闪开!”

过激群众:“少管闲事!不然老子连警察一块砍!”

为迅速控制事态,避免无辜人员受到伤害,根据《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二章第七条第一款之规定(“遇有结伙斗殴、殴打他人的,经警告无效的,人民警察可以使用催泪喷剂等制服性警械”),民警果断使用催泪喷射器,民警上前对其实施上铐控制。

民警:“不要反抗,按我的要求做,我会帮你去除痛苦!”

民警就近寻找大量清水对过激群众面部进行冲洗。

特别提示:

1.使用催泪喷射器之前必须判明事态缘由。

2.使用催泪喷射器之前必须告知。

3.制服行为人后必须对使用喷剂后果妥善处理。

(二)处置突发袭警案件

想定案情:某日凌晨,某酒店门口一名男子酒后大声喧哗、拒付饭费,110民警接报警后赶赴现场。该男子看到民警后,情绪更加狂躁,随手拿起桌上的酒杯准备袭击民警。

民警:“别动!警察!服从命令,放下杯子,否则使用催泪喷剂!无关人员赶紧闪开!”

男子:“打的就是警察!”

为控制事态,避免无辜人员受到伤害,根据《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二章第七条第一款之规定(“遇有结伙斗殴、殴打他人的,经警告无效的,人民警察可以使用催泪喷剂等制服性警械”),民警果断使用催泪喷射器。孰料,该男子被喷后因极度痛苦而恼羞成怒,疯狂地向民警扑来,此时,民警迅速离开刚才所站立的区域。

民警:“服从命令,否则继续使用催泪喷剂!”

男子由于视线受阻无法辨别方位,加之痛苦难忍只能扔掉杯子放弃反抗,随即民警迅速上前对其实施上铐控制。

特别提示:

1.民警在使用催泪喷射器之前应占据有利位置、拉开适当距离。

2.对行为人实施控制时应由其他民警协同配合。

(三)执行抓捕行动

想定案情:某娱乐场所包房内,有四名无业人员正在进行毒品交易,公安机关接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将四名人员控制。其中一名男性青年试图进行反抗,民警马上大声宣告:“别动!警察!服从命令,否则使用催泪喷剂!”此时,该男青年放弃反抗,民警也应停止使用警械。根据《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二章第七条第九款之规定,人民警察应当以制止犯罪行为为限度,当犯罪行为得到制止时,民警应停止使用警械。

特别提示:

1.使用催泪喷射器必须遵循法律规定,不能过度使用。

2.对于事态严重,使用催泪喷射器不能制止的,按照武力升级原则可使用其他警械或者武器。

(四)处置群体性事件

想定案情:某城中村发生因用地纠纷而引发的斗殴事件,其中一名带头斗殴分子被公安机关带走。随后该村组织了四十多名青壮年男子到派出所要求放人,并向派出所内投掷石块。所长出面进行解释,村民们非但不听解释还对所长进行推搡,事态随时有恶化的可能,此时所长果断下令民警迅速控制局面。

所长:“大家听着,停止现在的行为,迅速散开,否则使用催泪喷剂!”

二十余名民警同联防队员组成一道人墙站在派出所大门外,其中12名民警手持催泪喷射器指向闹事人群。

群众带头分子:“警察不能随便抓人,我们跟他们拼了!”

人群向前聚集,伴随着推搡和踢打。

所长:“使用催泪喷射器!”

12名民警同时喷射,20余名村民瞬间倒地大声喊叫,民警迅速上前对闹事人员实施控制,事件得以平息。

特别提示:

对于群体性事件应坚持慎用警械原则,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后果。

五、实战要诀

使用喷剂讲依据,自我防护要注意;

顺风使用效果好,人员众多拉距离;

使用完毕要清洗,避免后果遵程序。

D035

A

1672-6405(2011)04-0059-03

张欣,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在职研究生,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教师。

2011-10-05

张钦]

猜你喜欢

警械催泪喷射器
法律视角下警察使用警械武器的问题及对策
为什么催泪弹能催泪?
为什么催泪弹能催泪?
为什么催泪弹能催泪?
喷射器气体动力函数法的真实气体修正
喉嘴距可调的组装式喷射器
人民警察合法用枪关键点研析——对《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九条的理解
人民警察使用武器四个条件的内容及其关系——对《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九条的阐析
警用催泪喷剂的实战应用
蒸汽压缩/喷射制冷系统喷射器设计及节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