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音障碍成因分析及课堂教学对策
2011-04-11白心敏
白心敏,田 华,王 珍
(河北北方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00)
语音是任何语言学习的起点与基础。中国各高校英语专业均开设有语音课,并把它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语音课承担着重塑学生语音,培养流畅的会话者的作用。2000年4月出版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英语语音教学的要求是“发音正确;语调自然;语流顺畅”[1]。然而,中国语音教学的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不少学生到大四时依然不能过语音关,要么错误百出,要么汉语味道浓重。中国学生在语音方面碰到的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点:读音错误;无节奏感;语调变化单一甚至错误频出;未掌握语流音变的各种规律及技巧。本文拟分析造成这些障碍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课堂教学策略,以期能对语音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真正帮助学生提高语音水平及听说能力。
一、语音障碍成因
(一)语音启蒙质量低导致语音基础薄弱
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中国英语教育多年来侧重学生阅读等能力或技巧的培养,语音教学不受重视,甚至可有可无。加之初等教育英语师资力量非常薄弱,致使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本该打好语音基础的阶段错过了良好的时机,语音技能停留在初始阶段,远远落后于其它语言技能的发展。进入高校时,由于已坚持了6年的错误语音习惯,使得教、学双方都感到语音教学难度颇大。
(二)母语负迁移作用
作为母语的汉语对英语语音学习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英汉两种语言的语音系统在音段音位和超音段音位两个层次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音段音位指的是语音系统中的元音和辅音,而超音段音位指的是重音、节奏、语调和音渡等,这些和音段音位一样具有表达意义的作用。
1.音段音位差异造成的负迁移
一般来说,目的语与母语发音相似却又存在着差异的音,往往会使学习者用母语发音去代替目的语发音,造成语音错误。或者目的语有些音和语音现象在母语中不存在,学习者无法理解相应的发音技巧,于是将母语的发音模式套用在目的语上[2]。英汉两种语言的语音系统中有许多类似的音,但是相似性并不代表同一性,在语言迁移的过程中,用母语的相似音代替英语发音,往往牺牲了英语的正确性,影响了纯正发音的习得。如发双元音时,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大都发音短促,缺乏滑动,更接近汉语双元音;在发舌侧音[l]时,由于在母语找不到相似的音,学习者要么发音含糊,要么就用汉语中“殴”或其它音代替了舌侧音;在发辅音时,中国学生习惯性的在其后添加元音,致使发出的塞音听不到爆破,擦音听不到摩擦,塞擦音则过于拖沓[3]。这些现象在中国英语学习者中是非常普遍的。
2.超音段音位差异造成的负迁移
超音段音位包含内容较多,这里仅以语调及节奏为例来说明英汉差异对英语学习者产生的负迁移作用。
人们在说话的时候为了能够更明白更完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不断地改变自己的声音频率,使声调起伏有致,富于变化,让别人听起来也觉得更生动更具吸引力,同时也更便于双方思想的交流。这种变化的声调经过长期反复的实践得到了提炼和升华,最后被约定俗成,成为大家共同使用的调式,这就是语调。语言不同,语调也各异。英语的语调有自己鲜明的特性,同汉语语调有明显的区别[4]。英语与汉语最大的不同之一是前者是语调语言,而后者是声调语言。由于声调的制约作用,汉语的语调变化比较平缓,起伏较小。而英语的语调由于没有音节的声调可以依附和限制,而且音节的音高变化比较随意,因而变化幅度较大,起伏较为明显[5]。这种差异往往导致学生在说英语时要么随意分配,要么平均分配音高,说出的英语怪腔怪调毫无英语的味道。另外,英语是一种节奏感非常强的语言,单词中有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词组或句子中有重读词和非重读词,这种轻重音节的组合产生了节奏,使英语具有了音乐的美感,而这种节奏感也是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所欠缺的,因为按照汉语的习惯,学生更倾向于在每一个单词上施与同等的力量,每个词都读得响亮、清晰,听起来像一连串长度均等的音节排列。这种说话方式往往容易造成误解,带来交流障碍。
(三)个人习惯
受当下流行的美式英语的影响,很多学生经常在不必要的地方大量使用卷舌音,错误的认为这就是标准美式发音,不少学生发音忽“英”忽“美”,南腔北调。还有一些学生的发音错误和会不会发这个音没有关系,而是受个人习惯的影响。例如很多学生能够准确的发出/v/和/w/这两个音,在实际交流时,却往往把/v/发成/w/,而把/w/发成/v/。这些不良习惯根植于学生语音学习过程中,却经常不为学习者所觉察,亟待教师的指导和纠正。
(四)心理因素
阻碍学生语音进步的心理因素同样是多方面的,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学生语音基础较好或在中学时期已学习过音标等语音知识,就认为这是语音的全部而忽略语音学习,甚至认为语音课的开设没有必要;还有一部分学生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试图通过“捷径”达到语音速成;另有一些学生因语音水平较低,或地方音浓重等问题而存在自卑心理,对语音学习有畏难情绪。这些心理因素都阻碍了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语音学习。
二、课堂教学策略
(一)强调英汉对比,防止母语负迁移的出现
汉语类似音及语调特征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根深蒂固、难以消除的,这直接影响学生讲出一口纯正、地道的英语。因此,语音教学应利用对比分析理论,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语音差异进行必要的分析,使学生能认识到自己发音中的问题并有意识地纠正发音或规避汉语习惯造成的影响,形成自省、自纠的习惯。这比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逐个为学生发现并纠正错误要省时省力,并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教师要对英汉元音、辅音系统、节奏、语调等进行对比,为学生指出两者之间的差异。需要注意的是,单纯的脱离语境的比较是静态的、孤立的,具有一定局限性,因为发孤立元音、辅音的能力不一定能扩展到连续话语。因此,更全面、更具实际指导意义的比较还必须分析两者的动态差异,在连续话语中的特点、产生的音变、音高的特征等[6]。唯有此,才能使学生全面而系统的掌握英汉语音差异,真正提高语音水平。
(二)调整教学重点:从单纯纠音向强调节奏、重音、语调、语流音变转变
英语语音教学往往偏重于孤立的语音形式,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语言实际使用的连续话语。鉴于此,语音教学的重心应从孤立语音形式向连续话语转移[5]。传统的语音课对单个音段音位精讲细练,而对超音段音位的讲授与练习时间不足。事实上,与音段音位相比,学生在超音段音位上存在的问题往往更多。而且,在实际交流中,英美人士可能会理解并容忍某些发音错误,但误用节奏及语调却可能造成交流障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甚至不快。因此,建议语音课可以用少量课时完成对单个音段的讲解,其余的时间着重对超音段音位进行讲解和训练,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韵律特征:在教学中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并克服汉语节奏的影响,使学生了解英语有重音计时这样一个特点,从而有意识地避免轻重不分、在每一个音节上平均分配力气这样一种习惯,注重轻音、重音的搭配,或轻或重,或长或短,或清晰或含糊,以产生起伏有致,抑扬顿挫的节奏感。而节奏是以重读为节拍的,因此,语音教学还应特别着重重音知识的传授:明确词重音及在语流中词重音的变化;了解50多个语法功能词的强读与弱读形式及其运用;掌握并学会运用非重读元音弱化以及短语重音和话语重音等方面的规律。语调方面,帮助学生了解英语语调的情绪功能、语法功能、信息功能、及心理功能;学会运用几种基本的语调模式并通过大量接触真实语言材料对语调有更多的感性认识,然后加以总结并学会得体运用。
2.语流音变:语流音变现象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普遍存在,英语中音变主要有连读、失音、弱化、浊化、同化、重音、缩读等形式。了解语流中的发音变化对于非本族语者通过有声资料获取信息是有很大帮助的。不掌握音变规律以及不会使用音变的各种技巧不仅使学生难以提高语音水平,同时还影响他们的听、说能力。语音教学应提高学生对音变发生环境的敏感性,使他们熟悉并掌握音变的规律和规则,养成音变的习惯,以获得地道的,口语化的发音[5]。语音课应尽量尝试运用过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使他们大量接触原汁原味的英语,然后加以模仿,从而能够自然而然地习得英语语音。这种方法与语境学习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英语语感,更符合语言习得的规律。
(三)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
不少高校的学生都是来自全国各地,语音基础参差不齐,教师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通过问卷、测试等手段了解全面了解学生,包括来自哪个省份或地区,有什么样的方言基础,小学至中学阶段所接受的语音教学的情况,曾经使用的教材,英语习得环境,亟待解决的语音问题,包括他们对语音课的认识及心理期待等。这有助于教师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在语音学习过程中的共性及个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真正提高语音教学水平。
[1]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 洪明.英汉语音差异对英语语音习得产生的母语负迁移作用[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08-111.
[3] 叶慧君,王磊.汉英相似音素的“貌合神离”——兼谈英语语音学习失误的原因和解决策略[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 ,2008,(3):19-23.
[4] 朱鑫茂.简明当代英语语音[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5] 张金生,辛献云,刘云红.从孤立形式到连续话语[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6):72-76.
[6] 张金生.英汉元音对比与英语语音教学[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1):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