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灸治疗胆囊炎胆结石1例

2011-04-10郑金艳郑金凤张佳幕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1年3期
关键词:艾炷施灸上腹

郑金艳,郑金凤,李 昕,张佳幕

(1.佳木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154003;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3.牡丹江医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157000)

灸法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灸法,是利用某种易燃材料和某种药物,在穴位上或患处烧灼、熏熨和贴敷,借其温热性或化学性的刺激,通过经络穴位的作用,调整人体生理功能的平衡,而达到治疗和保健目的一种外治方法。

灸的作用:温经散寒、调和气血、温阳固脱、消肿止痛、解毒生肌,保健防病,灸疗可预防高血压、中风、糖尿病,预防流感等有一定的成效。

慢性胆囊炎是临床上胆囊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为上腹不适或钝痛,常于进食油腻食物后加剧,还可有恶心、腹胀及嗳气。若胆囊管或胆总管被结石或浓稠胆汁所阻塞,或Oddi括约肌痉挛时,常于饱餐后发作胆绞痛。体征有右上腹压痛,Murphy征阳性。有胆囊积水时,可扪及大的胆囊。一般不发热或仅有低热。慢性胆囊炎在中医临床中多属“胁痛”范畴。认为肝气郁结,失于疏泄,胆失通降,不通则痛,肝胃不和,则嗳气、纳呆、脘腹胀闷。若湿热蕴结脾胃,熏蒸肝脾,以致肝脾疏泄功能失常,而呈中脘或右胁隐痛、纳呆、口苦等。

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内有胆结石而言。胆结石可发生于胆管或胆囊。本病平时大多无症状,部分患者仅表现为一般的消化不良症状。当胆石从胆囊移动至囊及胆管或胆总管,或从扩张的胆总管移行至壶腹部时,由于胆囊或胆总管平滑肌扩张及痉挛,因而产生胆绞痛。胆绞痛大多在饱餐或进食油腻饮食后数小时内,或在腹部受到震动后发作。疼痛多在中上腹或右上腹,为持续性发作,阵发性加剧,并向右肩或腰背部放射,常伴有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恶心呕吐,恶寒发热以及黄疸,并可见舌苔白腻或微黄,严重者苔黄腻或黄燥,舌质红或绛,脉滑数或洪数。右上腹有压痛或叩击痛。胆石症多属中医“胁痛”、“节胸”、“黄疸”范畴。认为胆附于肝,与肝脏相表里,肝与胆在经络上联系密切。肝性条达,主疏泄,胆汁是“借肝之余气,溢入于胆,积聚而成”,胆为“中清之腑”,输胆汁而不传化水谷与糟粕,其功能以通降下行为顺,凡情志不畅,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过食油腻或虫积等均可导致肝胆气滞,湿热壅阻,影响肝的疏泄和胆的通降,使胆汁排泄不畅。日积月累,久经煎熬,聚结成石。结石阻滞,不通则痛,则发为胁痛。胆汁逆溢肌肤,则发为黄疸。肝气横逆,侵犯脾胃,胃失和降,而见恶心呕吐。

1 治疗及选穴

治则:疏肝利胆,行气止痛,攻下排石。方法:艾炷直接灸。工具:艾条、艾炷、艾炷架等。取穴:肝俞、胆俞;胆囊穴、足三里、阳陵泉;丘墟、太冲。艾灸方法 (1)胆囊穴、足三里、阳陵泉灸有补益脾胃,调和气血,扶正培元,祛邪防病之功效。在此穴施灸能预防中风,祛病延年,古人把三里灸又称长寿之灸.是成年人保健灸的要穴。由于施灸方法不同,又分为温和灸和瘢痕灸。

①温和灸:将艾卷点燃后,靠近穴位熏烤,艾卷距穴位约3cm,如局部有温热舒适感觉,就固定不动,每次灸10~15min,以灸至局部稍红晕为度,隔日施灸1次,每月灸10次。

②瘢痕灸:《针灸大成》千金灸法中载有:“若要安,三里常不干。”在足三里穴行瘢痕灸,是古人常用保健之法。于此穴施艾炷瘢痕灸,可 3年 1次,每次各灸3~5壮,艾炷如麦粒,黄豆或半个枣核大。具体操作方法可见“艾炷瘢痕灸”项。

(2)肝俞、胆俞灸有解表通阳、疏风散寒、清脑宁神之功效。为保健要穴。常用温和疚。

(3)丘墟、太冲灸有宁神开窍、补肾益精、舒调肝气之作用。常灸有保健益瘦之功,是老年保健穴之要穴。常用隔姜灸和无瘢痕灸(着肤灸)。

①隔姜灸:取俯卧位。用鲜姜片厚约0.4cm,放于穴位上,上置艾炷灸之。每次施灸5~10壮,艾炷如黄豆或小莲子大,隔日施灸1次,10次为一灸程。

②无瘢痕灸:取俯卧位。按艾炷无瘢痕灸法操作。每穴每次施灸3~5壮,艾炷如黄豆或小莲子大,以灸至灼痛则迅速更换艾炷,谨防起泡,防止感染。

2 病例

患者,男,55岁,工人。在口腔医院初诊日期2009年8月28日。主诉:右上腹间歇性绞痛四月余。患者于2010—03—10~05—20两次发病,均为夜间2时突然右上腹绞痛,痛连肩背、大汗淋漓,恶心、呕吐、坐卧不安。第1次疼痛持续时间为15h,经注射止痛针缓解。第2次发作症状更剧烈,来我院消化科治疗。经超声诊断为胆囊炎,胆结石。经补液,消炎,止痛处理后,症状缓解,于 6月2号出院,出院后一直服用中药及胆石冲剂治疗。初服中药时连续淘洗大便十多次,无石粒发现。7月25日B超检查,胆结石,胆囊炎未见明显好转,来我科治疗。临床检查,面色红润,体形稍胖,右上腹有压痛,舌质红、苔微黄腻,脉弦。疗程:10d为一个疗程,根据疾病的缓急,病程长短而决定治疗时间。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多发生于胆石病的基础上,且常为急性胆囊炎的后遗症。其病因主要是细菌感染和胆固醇代谢失常。慢性胆囊炎的诊断依据为胆石病病史和胆绞痛及消化不良的症状。十二指肠引流及胆囊造影对诊断有帮助。胆囊炎在急性发作期,忌食油炸、煎的食物,忌食蛋类、肉汤及饮酒;进食应限于低脂肪、低蛋白、少量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随着病症的消退可逐渐加入少量脂肪及蛋白食物,如瘦肉、鱼、蛋、奶和水果及蔬菜等。慢性胆囊炎患者,平日进食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应大量饮水(1500~2000mL),以稀释胆汁。每2~3小时进食 1次,以刺激胆汁分泌。吃易消化的蛋白质,每天50g,勿吃动物脑、肾、蛋黄、油炸食物、辛辣品。胆囊炎、胆石症患者,在饮食规律方面,易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不宜过饱。在饮食结构上,严格控制脂肪和含胆固醇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因为胆石症形成与体内胆固醇过高和代谢障碍有一定关系。不可饮酒和进食辛辣食物,宜多吃萝卜、青菜、豆类、豆浆等副食。萝卜有利胆作用,并能帮助脂肪的消化吸收;青菜含大量维生素、纤维素;豆类含丰富的植物蛋白。此外,还应补充一些水果、果汁等,以弥补炎症造成的津液和维生素的损失。急性发作期是宜予低脂、易消化半流食或流食;重者应予禁食、胃肠减压及静脉补液。胆囊炎、胆石症及术后患者应少吃油腻,并不是不吃含油食物。有的人长期做菜不放油,结果导致严重的脂肪缺乏,脂溶性维生素减少而患糙皮病、夜盲症、角膜干燥等。正确的方法是,在不发病时适当食用植物油如茶油、菜油、麻油等,不但可以补充人体需要,还有利胆作用,但应避免进食过多的油腻食物。胆囊术后1~2年可逐渐改为正常饮食。每次治疗不必尽取诸穴,可有变换地交替选穴;艾灸等保守治疗无效的可考虑手术治疗。

猜你喜欢

艾炷施灸上腹
Chinese Acupuncture
中暑
和胃化湿汤治疗胃肠道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效果观察
经上腹右胸两切口施行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术临床分析
艾灸后那些奇怪的反应
右上腹瘢痕粘连下左上腹两新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改进策略
周围性面瘫用苇管灸
艾灸的烟气对人有害吗?
右胸上腹两切口中段食管癌根治术60例的分析
隔姜灸治腰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