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行知诗学思想简论

2011-04-01邱瑰华高玉侠

池州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胡适之贫血症诗学

邱瑰华,高玉侠

(淮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陶行知诗学思想简论

邱瑰华,高玉侠

(淮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伟大的人民诗人”陶行知不仅创作了丰富的诗歌,而且有着鲜明的创作思想。他反对“害了贫血症的文艺”,批评只重视形式技巧、忽视思想内容的“胡适之体”;提倡“为大众写”、“写大众需要知道的事”、“照大众说话的口气写”的“大众文”。他的创作思想是对中国传统诗学精神的承继。

陶行知;诗学思想;大众文

陶行知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也是一位成就卓著的诗人。他一生创作了近千首诗歌,用通俗易懂的大众语言、自由活泼的形式,替人民大众代言。他的诗是战斗的号角、愤怒的呐喊、严厉的谴责、教育的材料、大众的心声,代表了时代的声音,在当时影响很大。郭沫若称他为“伟大的人民诗人”(《行知诗歌集·序》)[1]2,萧三称他是“中国的大众诗人”、“民族解放革命斗争的歌者”、“政治的抒情诗人” (《中国的大众诗人——陶行知》)[1]425、430、431。 同时,他也有着鲜明的创作思想,虽然他没有留下一本彪炳千古的诗学论著,也没有留下一篇完整、系统地阐述其诗学思想的论文,但在他的诗里、在他诗的题记或注解里,明确提出了创作主张。令人遗憾的是学术界对他的诗歌重视不够,甚至在一些权威教科书中只字不提,而对其诗学思想更是少有论述。本文将以其诗歌为中心对其诗学思想进行梳理和简析,以期引起学界之重视。

1 批评“害了贫血症”的“胡适之体”

陶行知是徽人,胡适也是徽人。胡适提倡文学改良,鼓吹并实施白话诗革命,有功于中国诗歌的发展。然而,陶行知对他徽州老乡的“胡适之体”并不看好,且颇有微词,表现出鲜明的批判精神。

1.1 批评胡适是“不彻底的文学改良家”

在《老吴的白话诗》一诗中,陶行知描画了一个“不彻底的文学改良家”老吴的形象。老吴改“豕”为“猪”,却不改“犬”为“狗”。所以,他讽刺道:“(老吴)是一位不彻底的文学改良家,如同一位小脚放大脚的姑娘,难免留了些莲步的余韵。回头想到从前看过的作文,象老吴这样的文学改良主义者实在不少。他们的门徒,怕比胡适还要多咧。”(《老吴的白话诗》注)[1]64显然,他这里巧妙地把批评的矛头指向了胡适。

胡适提倡白话诗写作,其核心思想是语体上改良,以白话代替文言,不用旧的声律格式。他对白话的解释是:一、白话即是俗话;二、白话要明白如话,不妨夹几个文言的字眼;三、白话是干干净净没有堆砌涂饰的话,不妨夹入几个明白易晓的文言字眼。(《答钱玄同书》)[2]35由此可知,胡适的白话仅是相对于“文言”而言的。以他为代表的文人白话诗虽改掉了旧体诗用事用典、陈旧拘禁的痼疾,但写出来的仍是文人之诗、诗人之诗。所以,在《堕落的白话文》一诗的注解里,陶行知分析了白话文堕落的原因:“他写的不是大众的事,所以听不懂。他写的句语不合大众说话的口气,所以听不懂。因为听不懂也就看不懂。这样的白话文,不但大众听不懂,就是读书人也很难听得懂。”可见陶行知在语言改革上更彻底,认为诗歌要用活生生的大众语言,尽可能地使用口语、俗语,并要仿照大众的口气、语气来写,要让老妈子耳朵听懂。他写作《一分钟歌谣演讲》四首和《一分钟歌谣演讲补》一首,以12个字为一首诗,“作一分钟歌谣式之民众教育演讲”。如《做工》:“不做工,要吃饭;什么人?王八蛋。”《读书》:“要吃饭,不读书;什么人?老母猪。”《教人》:“读了书,不教人;什么人?木头人。”《反帝》:“教死书,不反帝;什么人?放狗屁。”《民主》:“死教书,不民主;什么人?小老鼠。”这样的语言是何等清楚明白、生动鲜活呀!

1.2 批判“胡适之体”是“害了贫血症的文艺”

“胡适之体”本是指胡适诗歌字句简练、明白清楚,材料精彩,意境平实的艺术特征①。然而,陶行知认为“胡适之体”只重视形式技巧,忽视思想内容,不过是“文学把戏”而已。故当他听到、看到诗坛上对以《桂游小赞》②为代表的“胡适之体”大加称颂并把它作为诗人可以走的一条新路时,立刻进行了严厉反击:

新诗之所以走近绝路,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内容充实的作家,技术未免幼稚;而技术熟练的作家,内容又未免空虚,《桂游小赞》是属于后一类,他是一幅天空行乐图,也可以说这是一幅现代仙人逍遥图。……这种害了贫血症的文艺,根本没有力量走路,还要教青年诗人跟在它后面走,这使我不能忍耐,不能忍耐又怎样?它害了贫血症的文艺,那就应该打一些活的血轮去试试看。《另一种看法》这首诗就是我们对《桂游小赞》的答覆。(《另一种看法》注)[1]142

这段话实包含三层意思:第一,剖析了新诗之所以走近绝路的原因,即形式技巧与思想内容不能兼美;第二,以《桂游小赞》为代表的“胡适之体”只重视形式技巧,是“害了贫血症的文艺”;第三,对待“害了贫血症的文艺”的法子,就是“打一些活的血轮”。陶行知针对《桂游小赞》写了《另一种看法》作为“答覆”:

流尽工农汗,还流泪不息。天上不须半日,地下千万滴。

辛辛苦苦造飞机,无法上天嬉。让你看山看水,这事倒希奇。

诗是从同情工农大众的角度来写的:流泪、流汗辛辛苦苦造飞机的人不能坐着飞机游山玩水,而胡适这样的有闲阶级却能坐机翱翔、游戏,真是奇怪。然而,奇怪中暗含辛辣的讽刺,严厉的谴责。由此可知,陶行知所谓“害了贫血症的文艺”,实质是指那些内容空洞、情感贫弱,对百姓疾苦、现实生活、时事政治缺少关注的诗歌。姑举两人同是反映坐飞机一事的诗作进行对比:

看尽柳州山,看尽柳州水。天上不须半日,地上五千里。

古人辛苦学神仙,要受千百戒。看我不修不炼,也凌云无碍。

(胡适《桂游小赞》)

我也“凌云无碍”,看了一个大概。一块块的田地是谁种?

一座座的屋子是谁盖?除了山和水,问是谁造的世界?

(陶行知《飞行有感》)

游赏山水本来是有闲阶级的生活专利,何况是坐着飞机游赏?因此,胡适坐着飞机看遍柳州的山水,宛若神仙一般,诗也就写得很俏皮。他毫不掩饰自己的得意,并趁机把千修万炼也不能成仙、不能遨游太空的古人嘲笑了一把。而陶行知所抒写的不是个人的体会和得意,而是心系工农,想到的是耕种一块块土地的人,修盖一幢幢房屋的人。两人的诗有着本质的区别。

批判“胡适之体”是“害了贫血症的文艺”,实质上是对胡适诗学最痛切、最本质的批判。中国诗歌批评史上,对吟风弄月、无病呻吟之作向来斥之,如齐梁“宫体诗”;对风雅兴寄、感时伤事之作向来重之,如中唐“新乐府诗”。胡适提倡诗歌改良,多在形式上大加鼓吹,而忽视诗歌的风雅传统,现实性、战斗性都不强。所以,陶行知在他过四十岁生日时,献上了一首“逆耳诗”,批评他“明于考古,昧于知今”,缺少对现实的关注。(《贺胡适先生四十岁》)[1]48与“害了贫血症的文艺”的“胡适之体”针锋相对,他提出要写有血液、有活力、有生命力的“大众文”。

2 提倡“为大众写”的“大众文”

陶行知提倡写“大众文”。所谓“大众文”,就是“为大众写”、“照大众说话的口气写”、“写大众需要知道的事”、“写出大众的心声”的诗歌。

2.1 明确诗歌的受众,提出“为大众写”

“为谁写”是文章写作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即明确写作的受众,其次才探讨“写什么”、“怎样写”。在“为谁写”的问题上陶行知非常明确,自觉提出“为大众写”的口号:

为大众写!为小孩写!钻进大众小孩的队伍里去,和他们共患难,同喜悦。(《春风文艺社题词》)

说话是为老百姓,写诗是为老百姓。(《寿冯焕章先生》)

“为大众写”,不仅仅是明确了写作对象,更体现了陶行知的诗歌价值观。他对那些为大众写、为百姓写、为劳动人民写的诗人,难抑赞美之情:“写诗作画慰劳人,惟有劳人识味真”。(《读〈板桥全集〉》)[1]P9对那些能替大众说话的新闻出版物、出版社,他也不吝赞美之辞:“访的是大众的心事,写的是大众的诗文,说的是大众的话语,介绍的是大众的学问。”(《新闻大学》)[1]360他自己的诗歌也遵循为大众百姓而写的原则。当听到一位老太太“民主是不是老百姓做老板”的问话后,感发了他的诗兴,他以“民主就是老百姓做老板”为内容写了一首诗,表达出了老太太的心愿:“什么是民主?让我想一想。中国好比是一个大公司,老百姓都是老板。大人是大老板,小孩是小老板,妇女是女老板。”(《四万万五千人的大公司四万万五千人做老板》)[1]327。《工人歌》、《儿童节歌》等也都是这样的作品。

2.2 明确诗歌的内容,提出“写大众需要知道的事”,“写出大众的心声”

明确了“为大众写”的写作对象,“写什么”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陶行知提出要写大众想知道、需要知道的事:

大众文应该写大众需要知道的事。(《怎样写大众文·注》)

要写出大众的心声,高呼人民万岁。(《哈恰图良先生纪念词》)

写出他们心头所要说。要做到:一闻牛粪诗百篇,风花雪月都变节。(《春风文艺社题词》)

新文字是大众的文字,要说大众的真心话,要讲大众的心中事。(《新文字歌》)

因此,在内战激烈时,他大声疾呼:“学写停战诗”;在民主呼声高起时,他大声疾呼:“学写民主诗”;在需要追求真理、奋斗创造时,他又大声疾呼:“学写创造诗”③。他认为只有为大众而写,写出大众想知道的事,写出人民心里的呼声,诗歌等文艺作品才会有活力。音乐天才黄晓庄是晓庄学校的学生,他“所作曲抱定一个宗旨:要为人民而唱,唱出人民的心里的呼声,还要达到人民自己欢喜唱。”(《挽黄晓庄小朋友》注)[1]373陶行知对他非常赞赏,在《挽黄晓庄小朋友》中写道:“人民音乐不会死,你也永远不会死!”相反的,行知先生认为诗歌如果不为大众而写,不写大众想知道的事,那将自取消亡。

同时,陶行知还鼓励百姓拿起笔来自己写诗,写自己的生活。他认为真正的绝妙好词就是那些能写出自己的奋斗、创造、饥饿的诗:“还要拿起笔来自己写——写他们自己的奋斗,创造,肚子瘪,那才算妙绝。”(《春风文艺社题词》)[1]378萧三评陶行知诗曰:“陶先生不是拿诗作玩意儿耍的。他的每首诗都针对着时局,都针对着民众的需要,所以,他的诗不是空话。国事多难,民情艰苦,诗人善感,乃发为诗。”(《中国的大众诗人——陶行知》)[1]427可谓知音。

2.3 明确诗歌的语言,提出“照大众说话的口气写”

诗歌的语言风格是由写作对象、写作内容决定的,写作对象、写作内容不同,语言风格自然不同。故白居易为民而写的讽谕诗平易通俗,老妪能解;而李商隐写士人仕途蹭蹬、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心理痛苦的政治抒情诗,绮丽幽邃,难以确解。陶行知认为为大众写的大众文要“照大众说话的口气写。”

根据大众语,来写大众文。文章和说话,不能随便分。

一面动笔写,一面用嘴哼。好听不好听,耳朵做先生。

(《怎样写大众文》)

在这首诗的注解中,他还说道:“知道了白话文失败的原因,就可以明白大众文怎样的写法。大众文应该写大众需要知道的事。大众文应当照大众说话的口气写。”他认为,要想写好大众文,就要让大众做读者、当听众,让老妈子的耳朵做先生。他说:“因为我们听得懂的文章,大众有时听不懂。所以顶靠得住的先生是大众的耳朵。……我们要想写大众文,把大众文写好,必定要请大众的耳朵做我们当先生。”(《老妈子》注)[1]150他写作《老妈子》一诗宣传这一思想:“文章好不好,要问老妈子。老妈高兴听,可以卖稿子。老妈听不懂,就算是废纸。废纸那个要,送给书呆子。”他还曾明确表示自己不是“诗人”:“有人说我是诗人,这可不敢。破布烂棉花,纸上堆得满满,岂不糟蹋了诗坛?……有人说我是诗人,我可不懂。唱破了喉咙,无非是打战的号筒,只叫斗士向前冲。”(《诗人》)[1]167他不愿称自己为诗人,并非因为自己谦虚或是不配,而是因为他的诗是“只叫斗士向前冲”的“打战的号筒”,不是娱乐文字;是“纸上堆得满满”的“破布烂棉花”,不是华丽语词、锦绣文字。他的诗与无病呻吟、吟风弄月的诗有着本质的区别,故而不愿同写那样诗的“诗人”为伍。

批判“害了贫血症的文艺”,提倡写“大众文”的诗学思想,充分体现了陶行知对中国传统诗学精神的承继。

(1)重视诗歌的社会教化作用。孔子教育弟子要学诗,因“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兴,是指启发鼓舞的感染作用;观,是指考察社会现实的认识作用;群,是指互相感化和互相提高的教育作用;怨,是指批评不良政治的讽刺作用④。陶行知对诗歌“兴观群怨”理解得至深至透,并以其诗歌创作进行了全面诠释。他写作十一首《假好人》,对当时社会上假好人、假父子、假母女、假夫妻、假情人、假兄弟、假朋友、假师生、假军队、假官吏等种种丑恶现象分别给与了批判,其目的在于劝世、劝人、自励。他在这首诗的注解中写道:“志在劝世,兼以自励。措词未免过分,但一腔热血,实望大家洗心革面,共同手创一个光明磊落的真世界罢了”。他写作《自立歌》教人自力更生,“志在勉励青年打破依赖性,不再做那贪图享福之少爷小姐”。“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2)以诗歌为工具,传播“生活教育”的理念,扩大了诗歌的教育功用。陶行知一生致力于教育革新,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形成了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他写作大量的儿歌式、口号式、箴言式、标语式等等多种形式的诗,做他生活教育的教材,教人求知的方法、做人的道理,传播他的教育理念。像“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百候中学校歌》)[1]294,是我们所熟悉的。即使看似无聊的、游戏的甚或是戏谑的诗,实际上也是他的教材。如《大胖子》:“佐利女子胖中胖,称称五百六十磅。将她和我比一比,三个半!”这诗并非讽刺胖女人,也不是为了游戏,而是“题了这首游戏诗,送给几位小朋友,要他们把各人的重量称一称,算一算,和她比一比。请他们将第四句改了,寄给我看,‘做一种国语和算术的练习’。”想想看,他是多么用心,孩子们该会有多大的兴趣去学语文、学计算呀!实际上,诗歌在知识教育这方面的作用,孔子早就注意到并在他的教育中使用了。在谈到诗的“兴观群怨”的作用后,他继续说:“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就强调读《诗》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所不同的是,孔子是以《诗》为教材,而陶行知是自觉地创作诗歌作为教材,教育儿童和世人。

(3)重视诗歌的讽喻作用、政治作用,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战斗性。反映现实、干预时政是传统诗歌的优秀精神,从《诗经》“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到汉代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再到中唐新乐府“歌诗合为事而作”、“惟歌生民病”等等,都是这种精神的体现。陶行知诗歌思想与此种精神是一致的,且更为突出,更为自觉。他以诗为战斗武器,关注现实民生,讽喻时政,鼓舞人心,《不投降歌》、《立刻停止内战》、《把自由还给我们》等都是这样的作品。当然,他的诗歌主张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有时流于政治、教育的宣传,说教性、实用性过强,这也是毋庸讳言的。

注释:

①胡适在《谈谈胡适之体的诗》中谈到他二十年来写诗所遵守的三条戒约:第一,“说话要明白清楚”;第二,“用材料要有剪裁”,“要抓住最扼要最精彩的材料、用最简练的字句表现出来”;第三,“意境要平实”。见沈卫威编《自古成功在尝试——关于胡适》,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71—72页。

②胡适《谈谈胡适之体的诗》一文中题作《飞行小赞》。

③陶行知《诗人节祝词》:(一)社会为学校,人民是老师,同胞皆同学,学写停战诗。(二)民国为学校,人民是老师,同胞皆同学,学写民主诗。(三)世界为学校,真理是老师,人类皆同学,学写创造诗。

④采取郭绍虞的解释。孔子语及郭绍虞的解释均见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4页。

[1]陶行知.行知诗歌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

[2]欧阳哲生.胡适文集:第2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5]胡适.谈谈胡适之体的诗[M]//沈卫威.自古成功在尝试——关于胡适.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I206

A

1674-1102(2011)02-0081-04

2010-11-23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2008sk256)。

邱瑰华(1964—),女,安徽宿州人,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从事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的教学与研究;高玉侠(1986—),女,安徽萧县人,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

[责任编辑:章建文]

猜你喜欢

胡适之贫血症诗学
范可尼贫血症通路影响肿瘤耐药、化疗增敏的研究进展
背诗学写话
身患贫血症 食疗可纠正
基层工作中血常规技术在地中海贫血及缺铁性贫血鉴别与应用
篆 刻
胡适打牌
第四届扬子江诗学奖
胡适说错话
清华大学原藏《聊斋诗集》钞本研究
两种翻译诗学观的异与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