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楚水漫漫 吴波漾漾
——由汉志三江沿革看皖南与长三角历史地理相关性

2011-11-02余同元

池州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皖南三江太湖

余同元

(苏州大学 历史系,江苏 苏州 215006)

楚水漫漫 吴波漾漾
——由汉志三江沿革看皖南与长三角历史地理相关性

余同元

(苏州大学 历史系,江苏 苏州 215006)

论文在论述《汉书·地理志》中的北江、中江、南江等三江方位及其历史沿革的基础上,分析皖南与苏南历史地理的正、负、互补三种相关性,认为“汉志三江”、“魏晋江东”、“唐宋江左”与“明清江南”区域皆“因水而兴”,自然含有现代皖南、苏南和浙西三地,其中水系相通,源头皆系于皖南,所以广义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应该包括整个汉志三江流域。

汉志;三江;皖南;长三角;历史地理

皖江区域文化研究

主持人语:皖江流域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极为厚重。其上接荆楚下连吴越,北承淮河,南接徽州,水系纵横,物产丰饶;历史上吴越文化、荆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在此交融生辉,形成诸多的文化遗产;文人骚客、仕宦名流在此流连忘返,馈留了丰富的人文历史骊珠。本期特设“皖江区域文化研究”专栏,组织并遴选了五篇相关文稿刊发。

余同元先生《楚水漫漫、吴波漾漾——由汉志三江沿革看皖南与长三角历史地理相关性》一文,钩沉史籍,结合地理环境的变迁考察,认为史籍文献中所提到的“汉志三江”、“魏晋江东”、“唐宋江左”与“明清江南”区域皆因水而兴,水系相通,水系的源头又系于皖南。文章认为,皖南与长三角区域历史上就存在着经济文化交流的整体性和区域均质性,客观上具有区域互补相关性,这种区域互补相关性的增强必然导致长三角区域内经济共生力的增长。李晖先生《罗隐寓居池州诸事考述》一文,援诗证史,首次对唐朝诗人罗隐寓居池州的史实作了系统地考证,填补了《旧五代史》、《唐才子传》等典籍记载的不足。文章认为,罗隐寓池期间也是其诗歌创作的丰盛阶段,约著诗70余首,是池州诗文历史的组成部分之一。汤华泉先生《李白安徽诗文写作时地新编》一文,以年代为序,清晰地编排出李白游历安徽所作的诗文篇章,纠正了学界有关李白诗文系年研究的成果中所出现的错讹,并核实、补充了一些篇章。祝中侠先生《简论青阳腔的兴衰流变》一文,从形成、风格、发展阶段及历史地位等四个方面,对池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阳腔”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周宁先生《吴汝纶与近代安徽教育》一文,较为清晰地勾勒出吴汝纶情系家乡教育的相关史实。

主持人简介:何根海,男,1963年生,安徽枞阳人,现为池州学院院长,教授,历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1 “汉志三江”到“明清江南”皆含皖南

《汉书·地理志》之“三江说”[1],源自《尚书·禹贡》和《周礼·职方》。 《尚书·禹贡》曰:“淮海惟扬州,彭蠡既豬,阳鸟攸居,三江既入,震泽厎定。”《周礼·职方》曰:“东南曰扬州,其山镇曰会稽,其泽籔曰具区,其川三江,其浸五湖”[2]。这两部经典中的“三江”方位,孔安国①、桑钦、班固、郑玄、郭璞、郦道元、顾炎武、孙诒让等历代专家学者各执一说,其中“北江、中江、南江”三江说最有代表性,该说源自班固《汉书·地理志》,经《水经注》等补充完善,简称“汉志三江”。

图1 程大昌禹贡山川地理图·班固三江图

关于三江地理位置说法很多,如《国语·越》上“三江环之”韦昭注以吴江、钱塘江、浦阳江为三江[3]。《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出三江之口”赵晔注“吴江”作“松江”[4]。晋郭璞以岷江、松江、浙江为三江。《禹贡·释文》引《吴地记》以松江、娄江、东江为三江[5]。《汉书·地理志》上“三江既入”注“以北江、中江、南江”为三江②。《汉书·地理志》毗陵县下曰“北江在北东入海”(今扬子江);丹阳郡芜湖县下曰“中江出西南,东至阳羡入海”(即今“芜申运河”,原称“胥溪运河”,后称“芜太运河”);会稽郡吴县下曰“南江在南东入海”(今新安江与钱塘江)。

图2 程大昌禹贡山川地理图·孔安国三江图

关于中江,《汉书》说:“在丹阳芜湖县南,东至会稽阳羡县入于海。……禹贡所谓中江北江自彭蠡出者也[6]。关于南江,郦道元《水经注》承接《汉书·地理志》说法作了进一步说明:“沔水与江合流,又东过彭蠡泽,至石城县分为二。其一过毗陵县北为北江,其一为南江,东至会稽余姚县东入于海”[7]。《水经注·沔水》曰:“南江又东,径宣城之临城县南,又东合泾水,南江又东与桐水合,又东径安吴县,号曰安吴溪。又东,旋溪水注之。水出陵阳山下,径陵阳县西,为旋溪水[8]。分江水自石城(今贵池)东出后,经过临城县南(今青阳县),就到达安吴县,又东径安吴县,号曰安吴溪(现泾县安吴镇)”。对于《汉书·地理志》和《水经注》所言分江水和南江,《大清一统志》认为:“言之凿凿,必非无据,今其道虽湮,未可轻訾”[9]。

图3 汉志三江图

支持班固“汉志三江”说者,有朱鹤龄《禹贡三江辨》、钱塘《三江辨》、许宗彦《禹贡三江说》、张澍《三江考》、张海珊《三江考》、萧穆《禹贡三江说》、汪士铎《三江说》、胡薇元《三江说》、黄家辰《三江既入解》、邹汉勋《三江彭蠡东陵考》[10],等等。 顾炎武《日知录·三江》、王鸣盛《尚书后案》、阮元《浙江图考》亦持类似观点。晚清朴学家孙诒让在《周礼正义》中认为:“三江之说,以《汉志》最为近古可信[11]”。 (图 3)

已故安徽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陈怀荃先生在20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分别在 《历史地理》和《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等杂志发表《〈汉志〉分江水考释》、《〈禹贡〉江水辨析》、《〈禹贡〉东陵考释》等著名论文,认为“《禹贡》三江实际包括的地理范围,从九江以下,除今皖南沿江平原和太湖流域之外,还有皖南山区和浙江流域。江水的名称,也就由此扩展到钱塘、会稽一带,并逐步成为东南诸川的通称”[12]。

“汉志三江”、“魏晋江东”、“唐宋江左”与“明清江南”区域皆“因水而兴”,自然含有现代的皖南、苏南和浙西三片地域,其中水系相通,源头皆系于皖南(详见图3)。所以有人统计,太湖流域行政区划分属江苏、浙江、上海、安徽三省一市,其中江苏19399平方公里,占52.6%;浙江12093平方公里,占32.8%;上海5178平方公里,占14%;安徽225平方公里,占0.6%[13],这里“安徽225平方公里,占0.6%”的说法,其实是最保守的统计。皖南与浙江有新安江钱塘江一脉相连自不用说,皖南与苏南地区不仅自然地理上属“三江”流域这一整体区域,而且行政区划上也很晚才有分治。两地原称“江东”“江左”,在明代同属南直隶,清初同属江南行省,同属古代“三江”和近代“江南”区域,康熙年间江苏、安徽分省后才有“皖南”与“苏南”之称。“皖南”即清代皖南道所属地。皖南道原名安徽道,雍正十一年(1733)置,驻安庆府(安庆市),领安庆府、徽州府、宁国府、池州府、太平府、广德州;十二年移驻芜湖县;咸丰五年(1855)移驻宁国府;十年(1860)移驻祁门县;同治四年 (1865)移驻芜湖县;光绪三十四年(1908)更名皖南道,民国二年(1913)废。其中安庆府,又称“皖江郡”,号“吴头楚尾”。

日本学者斯波义信在 《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中,认为宋代江南五大水系并列——即中江水系与天目山水系、吴淞江水系、钱塘江水系和杭州湾南岸北流的一组水系互动。其实这五个水系就是历史上的汉志三江水系。斯波义信在书中云:“据说长江曾在芜湖附近分为两条支流,向南分流的是中江,东流的江水一旦注入太湖,这一太湖水又通过吴淞江的导引而注入海”[14]。中国学者姚汉源在《中国水利发展史》中也认为:“相传自太湖向西,大约经今芜湖附近,还有一条胥溪运河。《汉书·地理志》的中江似即这一水道”[15]。历史事实说明,这两位学者使用“据说”和“相传”这样的“帽子”都可以摘掉。

2 “中江”沿革说明“太湖流域”包括皖南

太湖流域即太湖水系流经范围,有上游与下游之分。太湖下游主要经太浦河、吴淞江、黄浦江、胥江、望虞河、梁溪河、京杭大运河等河道流入长江,向东归入大海,构成长江三角洲上一个独立的太湖下游水系。而太湖上游主要水源,大多认为是来自天目山及宜溧山地的南溪水系与苕溪水系,其实还有来自古代胥溪运河和近现代 “芜太运河”(亦称“芜申运河”)的“中江”水源。所以说:“太湖上流之堰渎溪港,其最著者凡三十有五。五堰在溧阳县西八十里,高淳县东五十里,一曰银林堰,长二十里。少东曰分水堰,长十五里,又东五里曰苦李堰,长八里,又五里曰何家堰,长九里,又五里曰余家堰,长十里,所谓鲁阳五堰也。西有固城、石臼、丹阳南湖受宣、歙、金陵、姑孰、广德及大江水,东连三塔湖、长荡湖、荆溪震泽。中有三五里颇高阜,春秋时,阖闾伐楚,用伍员计,开渠运粮,今尚名胥溪镇。西有固城邑遗址,则吴所筑以拒楚者也。自是湖流相通,东南连两浙,西入大江”[16]。

关于汉志所述“中江”是否为胥溪运河,向来争论不已。顾颉刚《苏州史志笔记》中说:“史念海君《中国的运河》谓伍子胥伐楚时,曾凿运河,由芜湖江边向东经丹阳、石臼、固城诸湖而连接太湖,此即为后来经学家说《禹贡》时指中江者也”[17]。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中,从春秋战国到两晋时期,均明确标出中江水系,大致自芜湖青弋江起首,东流穿越江苏高淳、溧阳、宜兴注入太湖进而入大海。

胥溪运河又名伍堰河,位于江苏宁镇地区茅山山脉南麓高淳、溧阳县境,西经固城、石臼、丹阳诸湖在安徽芜湖通长江,东接荆溪至江苏宜兴入太湖,长30.6km,流域面积225km2。胥溪河以东坝为分水坝,坝西为水阳江、青戈江水系,坝东为太湖水系。黄钺《泛浆录》述其自芜湖至杭州路线云:“乾隆五十二年丁未正月十八日,由芜湖买舟至东坝。十九日,泊高淳县。二十日,过高沲湖,抵东坝,换船至杭。二十三日,至苏州,泊阊门外。二十五日,到杭州”[18]。证明确有一条水路从芜湖,经太湖,至苏州,再到上海、杭州。这条水路即中江胥溪运河,利用自然界的河流、湖泊连接而成。

图4 古中江及今芜申运河图

有关胥溪成因,向有“天然河道说”和“人工运河说”两种。“人工运河说”认为是春秋伍子胥所开凿,最早提出这种看法的可能为北宋钱公辅。单锷《吴中水利书》云:“公辅(即北宋钱公辅)以为(伍堰者),自春秋时吴王阖闾用伍子胥之谋伐楚,始创此河以为漕运,春冬载二百石丹,而东则通太湖,西则入长江”[19]。明代韩邦宪《广通坝考》中谓:“春秋时吴王阖闾伐楚,用伍员(即伍子胥)计,开河以运粮,今尚名伍胥河,及旁有伍牙山云。左氏襄三年(公元前570年),楚伐吴,走鸠兹(今安徽芜湖市东),至于衡山;襄十五年(公元前480年),楚子西子期伐吴,至于桐(今安徽广德县西桐水,北流入丹阳湖),盖由此道”[20]。清代地理学家胡渭《禹贡锥指》卷六谓:“通江于淮,即夫差所开之邗沟;通湖于江,则阖庐(即阖闾)所开之胥溪也”[21]。 (图 4)

图5 胥溪五堰及东坝下坝图

但也有人认为在伍子胥开凿胥溪运河之前已有天然河流,此处水源本来相通,只是被利用于航行,又经多次整治才被改造成为运河。复旦大学魏嵩山就认为胥溪运河原是一条自然河流,很早就被用来航行,经过大规模整治后被改造成运河[22]。南京大学、高淳县文物管理所等单位的专家调查研究证明,古中江流经高淳,胥溪河就是在古中江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初步认定这里在远古确有天然河流遗迹。说明吴国开凿胥溪运河之前,该处存在过规模较大的天然河流,后来河道经历了淤塞,河流沉积物经历了很长的成土过程形成土壤层。调查发现,胥溪河流域在大地构造上属于 “南京凹陷”南缘,从地貌调查看,这一地区地质构造及地貌特征与《禹贡》“三江”的“古中江”位置可以对应[23]。

古三江之中,虽然北江扬子江与南江钱塘江经流不改,但中江胥溪运河则曲折多变。宋时胥溪15里间设有5处堰埭,故又名伍堰。自东而西为余家堰、何家堰、苦李堰、分水堰、银林堰。分水堰和银林堰位置最高。江苏高淳胥溪古河,横穿茅山山脉西南丘陵地带,跨越分水岭,沟通太湖和青弋江两个流域。岭脊在今上坝附近,高程为吴淞零点以上20米左右。河道分别向东西倾斜,而水位则西高东低,一般相差五、六米左右。汛期西水东注,增加太湖地区洪水威胁。冬季溪水干涸,不能通航。针对这一地形特征,在今东坝镇至定埠间河段上,修筑土堰五道,古称“五堰”,藉以蓄水通舟山,并节制西水东流。唐末废去五堰,北宋在五堰东西两端建东西两坝。到明初复浚胥溪,改建广通镇闸。永乐初,改闸为坝,又称上坝,即东坝。嘉靖时,在坝东再筑一坝,称为下坝,自此水道隔开。航运经此必需要盘行。

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在太平府芜湖县下指出:“中江,在县南,汉志注云在县西南,东至阳羡入海,今县河东达黄池,入丹阳、石臼等湖,至银林堰乃中江故道也。苏、常承中江下流,常病漂没,及五堰筑而中江不复东,宣歙之水皆系县西达于江”[24]。“县河”就是青弋江,“黄池”即水阳江。循《汉书·地理志》所述中江走势,由青弋江转水阳江经丹阳、石臼等湖至银林五堰为止一段就是中江故道的上游;太湖附近苏州、常州地区原本承接其下流,但自五堰截断中江后,迫使可以经中江分流的宣歙之水包括青弋江全部西行自芜湖入长江。可见中江是沟通芜湖青弋江流域和太湖流域的重要通道,五堰则是中江的咽喉,其兴废历史关乎全局。

顾炎武《日知录》卷二《三江》曰:“北江,今之扬子江也。中江,今之吴淞江也。不言南江,而以‘三江’见之。南江,今之钱塘江也。《禹贡》该括众流,无独遗浙江之理,而会稽又他日合诸侯计功之地也,特以施功少,故不言于导水尔。‘三江既入’,一事也;‘震泽厎定’,又一事也。后之解《书》者必谓三江之皆由震泽,以二句相蒙为文,而其说始纷纭矣”[25]。顾说与汉志三江说基本相同,惟中江只言太湖下游吴淞江而不言太湖上游胥溪运河,理由是在固城湖和溧水之间是一块高埠地,即《读史方舆纪要》中所说的银林五堰所在地,太湖水系与芜湖水系因此而水分东西。其实经过现代地理学家勘察与研究,从整体上看出,胥溪运河西部略高于东部,是太湖上游水道之一。

朱诚、王心源等《对江苏胥溪河成因及其开发利用的新探讨》认为,“表面看来,胥溪河在穿过太湖流域与水阳江流域的分水岭岗地部位处海拔20m左右,而分水岭两侧水系的海拔在7-8m,似乎与古中江之说有矛盾,但仔细分析可知,此分水岭并非由基岩构成,而是由坡积物堆积而成,它完全可能是茅山南麓的坡积物在古代受多次洪水搬运作用造成古中江被埋塞的产物。”另据该文作者之一高淳县文物管理所濮阳康京先生多年来实地调查走访,发现以东坝为界,在东坝以西地区胥溪河南岸1km范围内以及东坝以东胥溪河北岸1km范围内,均发现地表数米以下便是厚度达数十米的淤泥层,这更是古中江在青溪河一带存在的重要证据。详见《对江苏胥溪河成因及其开发利用的新探讨》[26]一文所附《胥溪河位置及五堰分布图》(图6)。

图6 胥溪河位置及五堰分布图

张爱华《舞动的河流:皖南青弋江历史源流考》认为,从地理学角度看,《汉志》所述中江走势是符合地形条件的。“在长江下游地区,九江海拔标高为18米,但到芜湖以下流域,坡度极为平坦,约为十万分之一的倾斜角。因此长江在芜湖分流入海的可能是存在的。事实上,芜湖一直到当代,在洪峰季节,依然出现长江泄流不及,倒灌青弋江的情况。长江水的倒灌能力很强,一直能上溯到36公里之外的芜湖县城湾沚。倒灌时间长达4-8个月。根据地形,长江沿青弋江、水阳江可进入丹阳、石臼、固城湖区,再经溧水、荆溪可以通太湖进而入海”[1]。

太湖流域是长江三角洲的主体。该流域以太湖水系为中心,上有长江及太湖上游来水,下有海潮倒灌,是中国河网密度最高的地区,平均每平方公里河网长度达五、六公里。是古代“汉志三江”到“明清江南”再到现代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核心区域。

3 皖南与长三角的区域相关性

3.1 皖南与长三角区域正相关性分析

皖南与长三角的区域空间相关性与整体性是不言而喻的。长江下游江南“三江”水系是一个流动着的循环系统,彼此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其中,源头均在皖南,均可与太湖上下游水系连接起来,形成了极具内部和外部活力的区域整体性与相关性。表现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自宋代以来,皖南一直是人文荟萃之地,与苏南、浙西联为一体。(图7)

图7 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示意图

如明清时期徽商,以皖南为大本营,资本活跃于扬州、苏州、杭州等地,长期称雄于三江五湖为核心的吴越荆楚地区,其人数之多、活动范围之广、资金之大、延续时间之长,无不首屈一指。王廷元先生在《略论徽州商人与吴楚贸易》中指出:“明末徽人就曾自称:‘吾徽之人不讳贾,以故豪长者多游于吴越荆襄间。’可见徽商虽然足迹常遍天下,但其主要活动场所则不外苏浙与湖广两个地区。值得注意的是,明清时期由于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活跃在苏浙湖广的徽州商人往往并不固定在一处经商,而是往来于大江之上,奔走于吴楚之间,从事长途商品贩运活动。他们的这种商业活动,不仅使自己积累起雄厚的商业资本,而且也对长江中下游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27]。明清时期徽商在吴楚贸易中最为活跃,其中又以盐商实力最为雄厚,控制了淮盐在湖广行销的专利权,而且吴楚之间的粮食贸易也大部分操纵在徽商之手。徽商的活动有利于长江中下游商品流通的扩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对沿江一带市镇的兴起与市场经济繁荣更起着重要作用。

表现在在学术文化发展方面,苏、皖、浙之间,学术文化更是彼此互动,共同繁荣。从朱熹到戴震的 “新安理学”,兴起于三江流域为中心的东南地区,然后盛行全国,流布海外。清代朴学之兴,更以皖、浙、苏为中心,所以说有清学术,以乾嘉学派为代表,其中皖派经学“求是”、吴派经学“求古”,并世而为中坚。明末清初兴起的桐城文派,以皖江为大本营,流布三江五湖,“学行继程朱之后,文章在韩欧之间”,提倡“考据、义理、辞章”兼备,“阐道翼教”,至清中期大盛,形成所谓“家家桐城”的局面。被称作民间学术暗流的中国最后一个儒学学派——太谷学派,其创始人周太谷(1764~1832年)乃安徽池州石埭(今石台县)人;其活动自嘉庆、道光年间至本世纪抗日战争爆发时止,长达一个多世纪;其活动中心区域为江苏仪征、扬州、泰州、苏州一带;其在苏州归群草堂,全盛时徒众达万余人,以儒家学说为主,同时吸收道、佛两家思想,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重新诠释儒家学说,可以说是传统儒家学说的总结和现代新儒学的开端。

3.2 皖南与长三角区域负相关性分析

在陆上交通工具不发达的古代,水运条件好坏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其中胥溪运河扼中江故道的咽喉,其开闭无疑对太湖上下游流域经济文化交流影响极大,主要体现为中江兴废对苏南、皖南水利灌溉与交通运输利弊冲突。

明清由于水利建设的需要,曾切断“中江”胥溪运河这条大动脉,使江水下泄的一个重要通道被堵塞。乾隆《江南通志》云:“唐景福二年,杨行密将台濛作五堰,拖轻舸馈粮,其后东坝既成,遂不复通。惟永阳江水入荆溪。明太祖都金陵,以苏浙粮道自东坝入可避长江之险。洪武二十五年浚胥溪,治石牐,司启闭,命曰广通镇。永乐元年,始改筑土坝,自是宣、歙诸水希入震泽,而坝犹低薄,水间漏泄,舟行犹能越之。正德七年,增筑坝三丈,水势相悬远甚。嘉靖三十五年,复自坝东十里许更筑一坝,名东坝。两坝相隔,湖水绝不复东矣。傅同叔云,自宜兴航太湖经溧阳至邓步凡两日水路,自邓步登岸上小市名东坝,自东坝陆行十八里,至银林复行水路百余里,乃至芜湖入大江。银林之港,邓步之湖,止隔陆路十有八里。……单鍔著《吴中水利书》谓五堰废则宣、歙诸水尽入震泽,三州水患无已。王鏊《震泽编》云,以此一源最钜,为苏常患。伍余福《三吴水利书》亦 谆切言之,盖苏、常、湖水利之一大锁钥也”[28]。

阎若璩曰:“东坝自明洪武、永乐两番筑之后,若宣州,若歙州,若今广德州西境诸水,悉从芜湖以达大江,不复涓滴入太湖。惟广德州东境及溧阳、金坛、宜兴诸水总汇于荆溪,然后东入太湖。故三吴水患少,此岂非东坝之力哉。水与班氏时迥相反。……《元和志》当涂县有芜湖水在县西南八十里,源出县东南之丹阳湖,西北流入于大江,水道蚤与今时符合,应是唐元和以前此地已置堰,方改而为西北流入江。……又按江南之有东坝,犹江北之有高堰。无高堰是无淮扬也,无东坝是无苏常也。东坝在高淳县东南六十里,与溧阳县分界。高淳父老言湖底与苏州谯楼顶相平,假令水涨时坝一决,苏常便为鱼鳖”[29]。

中江胥溪筑坝,对太湖下游水利建设及农业生产确有其利。明人王樵说:“自我太祖高皇帝定鼎金陵,一时财赋仰给东南,鉴三吴水患,因宋五堰之旧迹,立为银渚、东坝,禁商(⺮+渒)往来。此坝一成既可以挽东坝以西之水北会于南京,以成朝宗之势,又使东坝以东之水返注于芜湖,不下震泽,而三吴成陆海之饶,是岂徒得五堰之遗意而已哉,乃东南万世之利也。东坝既足以当五堰之利,则上源既杀,下流亦可减荆溪百渎,疏之亦可,不疏亦可”[30]。

但解决了太湖下游水患,却不利于中江上游的排水与运输。魏嵩山文章云:“胥溪运河以西地区,由于排水受阻,水灾骤增。明代随着东坝的修筑,固城、石臼、丹阳诸湖沉没圩田竟达十余万顷,废圩八十所,原分布在今安徽省当涂县境内著名的万春圩也于正统年间被浸为湖”[31]。万春圩在地处芜湖和当涂交界处,其因东坝修筑导致破圩成万顷湖的情况,朱云锦修纂,道光元年成书的《皖省志略》说:“(芜湖)县东十五里,有万春圩,明正统间,巡抚周忱筑东坝,遂破以潴水,俗名万顷湖,其赋派入苏常二府,万历间复令居民纳租草,今废为青风草场”[32]。

除了水利建设方面东西失调导致负相关性增强以外,清代江南行省一分为二,出现苏南、皖南行政分治,更加大了两地之间社会经济发展的负相关性。加上清末民初铁路公路运输兴起,使皖南到苏南、浙江地区的“中江”“南江”水上便捷快道再次受到排挤,皖南经济发展再次受阻。区域经济一体化必然要超越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跨行政区划的经济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中,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域之间的矛盾也就是市场机制与政府行为之间的矛盾。长三角三江区域一体化实践中,一种跨行政区域的大区域规划应当适时而生,以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推力,融合“区域化”与“区域主义”两种区域协作模式,并加强区域内纵向协调和横向协作。其中,利益分配和利益补偿问题日益显现,必将成为大区域市场规划制定与实施的核心内容。

3.3 皖南与长三角区域互补相关性分析

由“汉志三江”到“明清江南”沿革而成的“长江三角洲”,西高东低,楚山绵绵,越水茫茫;楚水漫漫,吴波漾漾。从经济地理上看,从明代开始,“织造上松江,浆染上芜湖”[33]的江南区域内相关经济格局就已逐步形成,以上海为一端点,再以芜湖为一端点,形成东西直线运河的芜申运河 (即芜太运河),前身就是古代中江基础上形成的胥溪运河。1984年,国家计委计划修复芜申运河,与长江这一段的距离缩短100多公里。为什么要有一条运河来辅助长江水运呢?就是因为这个经济区域互补相关性日益加强,经济文化联系密不可分,必须再通过中江运河及其沿线高速公路加强物资运输、沟通东西联络。

互补相关性增强必然导致长三角区域内经济共生力增长。如胥溪运河边上的东坝镇是历史悠久的江南古镇,五代时名银林,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在镇内胥河上建石闸启闭,名广通闸,始命广通镇。“广通镇,高淳县东五十里,接溧阳界,即古东坝地。明洪武中置镇,有巡司。……东坝市,县东五十里”[34]。因地处固城湖东,又名东坝。东坝镇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成为车马驿站,商贾云集,明清时有“七省通衢”美称。境内下坝船闸是水上运输西进长江、东达太湖的必经之路,是沟通苏南、皖南的经济走廊。又如,胥溪运河边上的梅渚在安徽省东南边境,位于沪、宁、杭、芜之中心,是郎溪县北大门,和江苏溧阳毗邻,内有胥溪河,驳轮常年通航太湖,直达苏锡常,鼎盛时期有“小上海”之美誉。梅渚古为春秋时吴国辖区,因而深受吴文化的影响,在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民间风俗等方面与“吴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为甚者,其地方方言主承古吴语,经千年的演变,形成独特风格,称之为土著语,又为定埠话,在全国方言体系中独一无二。

从自然地理上看,确定一条河流的三角洲的主要标准是,海潮的潮汐把河水倒推波及地的上端都属于三角洲,长江水被海潮的潮汐倒推到安徽的大通。所以,安徽境内的长江部分,基本上都在海潮的影响范围之内。芜湖上溯到大通是长三角的西北角,东北角是上海、东南角是宁波,这大抵上就是历史上的汉志三江流域。在这个三江三角洲区域内,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具有区域均质性(homogeneity),自古存在着很强的内生变量和空间相关性的共生关系。所以,无论是从历史自然地理上看,还是从历史人文地理上看,“汉志三江”,“魏晋江东”,“唐宋江左”,“明清江南”,及现代“太湖流域”、“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等区域概念中,都必然包含清代分省以来的“三江”上游“皖南”在其内。借用朱熹的话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谨以此文纪念已故恩师陈怀荃教授!)

注释:

①参见插图2:《禹贡山川地理图·孔安国三江图》。

②参见插图1:宋·程大昌:《禹贡山川地理图·班固三江图》。

[1]班固.地理志第八[M]//汉书:卷二十八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

[2]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国语[M].韦昭,注.明洁,集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4]赵晔.吴越春秋[M].徐天祜,音注.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5]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八[M]//沔水上.上海:巴蜀书社,1985.

[6]郦道元.水经注释:卷四十[M]//四库全书:575册.赵一清,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676.

[7]王玉树.经史杂记:卷八[O].道光十年芳梫堂刻本.

[8]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九[M]//沔水下.上海:巴蜀书社,1985.

[9]汉书补注[M]//地理志第八上三//七百种汉书补注//王云五.万有文库:第二集.王先谦,补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27:2767.

[10]谭其骧.清人文集地理类汇编:第四册[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11]孙诒让.周礼正义:卷六十三[M]//续修四库全书:8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164.

[12]陈怀荃.黄牛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144—145.

[13]李有军.归去来兮太湖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07-25(3).

[14][日]斯波义信.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M].方健,何忠礼,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190.

[15]姚汉源.中国水利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9.

[16]江南通志:卷六十一[M]//河渠志·水利·太湖//四库全书:第50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738.

[17]顾颉刚.苏州史志笔记:31[M]//〈禹贡〉中江.王煦华,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58.

[18][清]黄钺.泛浆录:卷上[O]//西斋集.咸丰九年芜湖许氏广东刻本.

[19]单锷.吴中水利书[M]//无锡市水利局.无锡市水利志:附录2.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431.

[20]韩邦宪.广通坝考[M]//吴中水利全书:卷十九//四库全书:第57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697.

[21]胡渭.禹贡锥指:卷六[M]//四库全书:第 67 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93.

[22]魏嵩山.胥溪运河形成的历史过程[J].复旦学报,1980(S1):53-58.

[23]朱诚,等.对江苏胥溪河成因及其开发利用的新探讨[J].地理研究,2005(4):673-679.

[24]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七[M]//续修四库全书:第60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525.

[25]顾炎武.日知录:卷二[M]//四库全书:第 858 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427.

[26]朱诚,王心源,等.对江苏胥溪河成因及其开发利用的新探讨[J].地理研究,2005(4):673-679.

[27]王廷元.略论徽州商人与吴楚贸易[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4):24-31.

[28]乾隆重修江南通志:卷六十一[M]//河渠志·水利·太湖//四库全书:第50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738-739.

[29]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卷六下[O].清乾隆眷西堂刻本.

[30]王樵.尚书日记:卷五[M]//四库全书:第 64 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38-339.

[31]魏嵩山.胥溪运河形成的历史过程[J].复旦学报,1980(S1):53-58.

[32]朱云锦.皖省志略[M]//中国方志丛书:第115册.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

[33]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3:38.

[34]乾隆重修江南通志:卷二十五[M]//舆地志·桥梁镇市·高淳县//四库全书:第50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724-725.

Boundless Chushui and Rippling Wubo——The Relativity of South Anhui and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Yangtze River Delta Based on Evolution of Three Rivers in Hanshu Geography

Yu Tongyuan
(History Department,Suzhou University,Suzhou,Jiangsu 215006)

Based on the position and evaluation of Tree Rivers of Beijiang River,Zhongjiang River and Nanjiang River in Hanshu Geography,the paper analyzes positive,negative and complementary relativity of South Anhui and South Jiangsu historical geography,and holds those areas,including three rivers in Hanshu Geography,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in Wei Jin Period,Jiangzuo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prosper because of waters,and consequentially includes modern South Anhui,South Jiangsu and West Zhejiang,among which river systems are connected with their sources lies in South Anhui,therefore,in broad sense,economic circle of Yangtze River Delta should include all the three rivers valley in Hanshu Geography.

Hanshu Geography;Three Rivers;South Anhui;Yangtze River Delta;Historical Geography

K901

A

1674-1102(2011)02-0001-07

2010-12-20

余同元(1962-),男,安徽潜山人,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博士,苏州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历史地理、明清经济史和区域社会文化史教学和研究。

[责任编辑:胡惠芳]

猜你喜欢

皖南三江太湖
它们的家乡——“三江源”
《皖南的秋天》《余晖》
《马头墙》、《皖南印象》之二
《皖南印象》
三江并流
太湖思变2017
太湖揽春
太湖
太湖一角
项英在皖南和皖南事变中的是与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