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加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瘫74例临床观察

2011-03-24杜志超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鼓腮鼻唇口角

杜志超

(河北工程大学医学院中医系,河北邯郸 056002)

针灸加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瘫74例临床观察

杜志超

(河北工程大学医学院中医系,河北邯郸 056002)

面瘫;周围性;针灸;推拿;疗法

周围性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症的病症,中医亦称“口眼斜”“、口僻”“、噼”,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无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病急速,常在睡眠醒来时,发现一侧面部肌肉板滞、麻木、瘫痪,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露睛流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健侧,病侧不能皱眉、蹙额、闭目、露齿、鼓颊;部分患者初起时有耳后疼痛,还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等症。治疗如果及时得当,可很快痊愈,否则易留有后遗症;病程迁延日久,还可因瘫痪肌肉出现挛缩,口角反牵向患侧,甚则出现面肌痉挛,形成“倒错”现象。2006年4月-2010年12月,笔者采用针灸疗法加推拿疗法治疗74例,同时设置针灸对照组74例,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资料:本组148例患者均来自我院门诊及部分住院会诊患者,按首诊先后顺序临床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4例,男49例,女25例;年龄最大69岁,最小7岁;左侧面瘫43例,右侧面瘫31例;病程最长3个月,最短1d。对照组74例,男44例,女30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8岁;左侧面瘫40例,右侧34例;病程最长3个月,最短1d。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1.2 诊断标准:参照《针灸治疗学》中对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所有收治患者均具有不同程度的面瘫主症[1]:一侧或双侧面部麻痹,口眼歪斜,患侧额纹及鼻唇沟变浅或消失,眼裂增宽,闭目不紧或露睛,笑时口角歪向健侧,鼓腮露气,漱口漏水,不能作皱眉、露齿、鼓腮等动作或动作幅度减小。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

1.2.1.1 针灸疗法:(1)取穴:攒竹、阳白、太阳、四白、地仓、颊车、下关、翳风、头维、风池;鼻唇沟平坦加迎香、禾;鼻唇沟歪斜加水沟;颏唇沟歪斜加承浆。(2)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上述穴依次3%碘酊皮肤消毒,再予75%酒精脱碘;取华佗牌0.25×25mm不锈钢针灸针,按穴位深浅直刺、斜刺或平刺,使患部产生酸、麻、胀、重感,并扩散到面部为佳。初期泻法、浅刺;中后期针用补法、透穴,以患者耐受为限,再加足三里、曲池施平补平泻手法;急性期加人中、太冲,行提插捻转泻法;病程3个月以上(后遗症期)的患者,直刺、深刺面部腧穴,针感要强烈,强度以患者略感疼痛为宜。每次选6-8穴,留针30min,留针期间针刺穴位配合艾条温和灸,一般距穴位2-3cm,热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

1.2.1.2 推拿疗法:针灸疗法结束后进行推拿疗法:患者取仰卧位,患侧与健侧同时按摩,揉按印堂、人中、承浆、双侧睛明、迎香、四白、阳白、下关、颊车、地仓、翳风、风池、合谷。先点按各穴3-5min,再顺着以下路径揉抹各穴:承浆→地仓→颊车→牵正,人中→迎香→颧→下关,四白→球后→太阳→阳明→攒竹。手法应轻柔,以患者面部发热,有轻松感为宜。另外嘱病人平时用手掌揉患侧,嘱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并注意休息和保暖,勿受风寒。以上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休息3d,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2.2 对照组:仅采用针灸疗法治疗,取穴、操作及疗程均同治疗组。

1.2.3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2 疗效观察

2.1 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面部表情肌完全恢复,双侧额纹、鼻唇沟对称,蹙眉与闭眼正常,鼓腮时口角不漏气,欢笑时无口角歪斜,额面部表情运动功能恢复;显效:双侧额纹、鼻唇沟基本对称,眼睑闭合欠实,鼓腮时口角不漏气,进食时齿颊间不滞留食物残渣,欢笑时口角略不对称,面肌恢复不够明显;好转: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面部表情肌活动有显著进步;无效:治疗前后以上症状无明显改善者。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附表。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附表 两组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1]石学敏.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95-96.

R245.33

A

1004-6879(2011)02-0162-02

2011-02-28)

猜你喜欢

鼓腮鼻唇口角
保留口角轴唇颊瓣修复下唇缺损
视角与口角
打败鼻唇沟 恢复年轻光彩
两代人的不同
老人常鼓腮有助消化
老人消化不好多鼓腮
闭唇鼓腮防脸塌陷
内河集散船舱口角隅甲板应力分析
鼻唇沟双叶皮瓣在鼻翼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容量提升理论指导下的鼻唇沟填充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