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喉镜声带息肉围手术期的护理
2011-02-10赵敏
赵敏
声带息肉是引起声音嘶哑的常见疾病之一,病因尚不清楚,主要表现为声嘶,轻者仅有轻微声音改变,重者嘶哑明显甚至发声困难。随着喉内微创手术的广泛开展,近年来,我院耳鼻喉科开展在全身麻醉下行支撑喉镜声带息肉摘除手术,使手术效果迅速提高,由于创伤小,病变切除彻底,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而被广大患者所接受,自2009年11月至2011年5月我科对120例声带息肉患者均采用在全身麻醉支撑喉镜下予以手术切除,通过围手术期的充分准备及护理,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20例患者中男42例,女78例,年龄25~60岁,术后患者声嘶症状均恢复正常,无复发。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入院评估 入院评估是为围手术护理进行的首项,通过护理体格检查与患者或患者家属交谈沟通,询问病史,评估患者喉部不适和声音嘶哑发生和持续的时间,有无明显诱因等全面掌握病情并做好护理记录。
2.1.2协助患者进行检查 患者术前要查心电图、胸片、血常规、凝血及血的生化检查;行间接喉镜及纤维喉镜检查,以明确息肉的大小、部位等。
2.1.3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 良好的治疗休养环境是手术顺利进行和康复的一个重要环节,病室环境要安静、整洁、舒适、定时开窗通风,保持适宜的温湿度。
2.1.4心理护理 术前进行心理指导,向患者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配合治疗,注意评估患者的文化层次,职业及生活习惯等,以便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2.1.5术前准备 患者术前6 h禁食禁饮,术前30 min肌内注射阿托品,苯巴比妥钠等药物;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术前如有伤风感冒、咳嗽、发热等,应立即通知医生,暂缓手术,先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保持口腔清洁,术前1 d用漱口液漱口。
2.2术后护理
2.2.1一般护理 患者送人手术室后,护士应准备全身麻醉病床,备好氧气、吸痰器、气管切开包、开口器、舌钳等一切急救物品与药品,患者术毕回病房,要观察麻醉是否清醒,监测生命体征,吸氧,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利于口腔内分泌物及血液自然流出,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免发生误吸,并遵医嘱应用减轻水肿、止血、抗炎等药物治疗。
2.2.2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呼吸形态的变化,注意患者有无呼吸困难和喉痉挛以及咳血现象,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还要仔细观察患者咽部有无出血及出血的量、性质、颜色等。
2.2.3禁、发声期的护理 术后禁声2周以上,即使耳语也要避免,向患者详细说明禁声的重要性,因术后声带过早的活动可使未痊愈的创面相互摩擦,不仅延长了恢复期,还会使病变复发;禁、发声期间要细心观察患者表达的信息,以便及时判断及时处理。
2.2.4饮食护理 全身麻醉术后6 h可进温凉半流质饮食,次日进普食;禁烟酒及辛辣、油炸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伤口引起疼痛,且有利于术口正常愈合。
2.2.5心理护理 患者担心手术后能否恢复正常及可能复发而焦虑担心,护理人员要向患者简要介绍此病发生的原因、治疗和预后,正确指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为患者提供满意的优质护理。
2.2.6预防感染 术后给予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等雾化吸入,以预防感染,减轻水肿,湿化呼吸道,减轻切口疼痛;保持口腔卫生,预防口腔感染,用益口液漱口3~4次/d。
2.2.7健康指导:
2.3禁烟酒,忌食辛辣、过咸、过甜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用嗓后忌食冷饮。
2.4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及剧烈活动。
2.5预防上呼吸道疾病,注意口腔卫生。
2.6注意用嗓卫生,不要用声过度,改掉清嗓的习惯,感冒时要注意声音休息;教育儿童不要大声喊叫,月经期、妊娠期声带组织娇嫩,创伤后不易恢复,要注意声音休息;职业用声者在练声时要注意喉肌需得到规律的休息;歌唱演员及老师用嗓前2 h最好不要进食,适量饮用白开水,保持喉咙湿润;若发声习惯得不到正确地纠正,病变仍可能再次复发。
3 评价与治疗效果
本组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声嘶明显改善,双侧声带无明显充血,未见明显新生物残留,声带边缘光滑。
4 小结
良好的术前护理是手术顺利的先决条件,护理人员应充分做好术后护理及健康指导,及早发现并发症并及时处理,确保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定期门诊随访,还要教会患者正确用嗓,避免术后再次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