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预防肠造口坏死中的应用
2011-02-09余丽花浙江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311700
余丽花 (浙江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 311700)
循证护理(又称为实证护理)是科学指导护理实践的方法,使以经验为基础的传统护理转向以科学为依据,即有据可循的现代护理[1],是构建在护理人员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强调以临床实践中的问题为出发点,将科研结果与临床专业知识和经验、患者的需求相结合,促进直接经验和间接知识在实践中的综合应用,强调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造口坏死是最危险的肠造口并发症,不仅使患者生活不便,而且增加了患者痛苦,影响其生活质量。近年来,我们运用循证护理的思维方式进行分析,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降低了术后肠造口坏死的发生,报道如下:
1 循证护理
1.1 提出问题 回顾2003-2006年收治的32例肠造口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循证分析,找出循证问题,即人工造口坏死。
1.2 循证支持 收集临床资料,查阅相关文献,得到造口坏死的相关证据,常发生在术后24~48h[2]。主要原因:术中提出的造口肠管张力过大、系膜扭曲、缝合固定造口肠管时误扎了系膜血管、腹壁切口过小或压迫系膜血管等。正常的造口黏膜颜色淡红而有光泽,犹如口腔黏膜,富有弹性,轻擦不易出血,用力摩擦可见鲜红出血点。造口坏死主要表现为黏膜颜色呈暗黑红色至黑色,失去应有的光泽,可能坏死或脱落,产生强烈异味,造口回缩或狭窄。
1.3 循证评价及证据应用 经相关专家对所得证据的有效性、实用性进行评价,确定以下护理措施:①密切观察造瘘口肠黏膜的色泽及造口肠段有无回缩、出血或坏死,术后注意观察造口血供情况。换药时需掀开凡士林纱布,观察造口血运情况,以防缺血坏死。②根据患者情况和造口大小选择合适的造口袋,及时清洁造口分泌物、渗液,并保护造口周围皮肤。在更换造口袋时,注意底盘口子大小,一般底盘口径比造口尺寸大3mm左右。③发现造口黏膜颜色发黑或发紫应立即汇报医生。对轻度缺血坏死者(即造口黏膜边缘暗红色或微呈黑色,范围不超过造口黏膜外1/3,无分泌物增多或异常臭味,造口皮肤无改变),拆除围绕造口的碘仿纱布,解除所有压迫造口的物品,用呋喃西林溶液或生理盐水清洗,给予光子治疗仪局部照射,每日2次,每次30分钟,照射后用呋喃西林溶液或25%硫酸镁液持续湿敷[3];对中度缺血坏死者(造口黏膜外2/3呈紫黑色,有分泌物和异常臭味,但造口中央仍呈淡红色或红色,用力摩擦可见黏膜出血),基本处理同前,待正常和坏死的表皮组织出现明确界线后,再清除坏死组织,用烧伤湿润膏适当填补缺口,以促进创口的二期愈合;对重度缺血坏死者(造口黏膜全部呈漆黑色,有大量异常臭味的分泌物,摩擦黏膜未见出血点),予以急诊手术切除肠段,重做肠造口。④关心体贴患者,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消除恐慌情绪,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提高适应能力。同时应争取社会、家庭的积极配合,从多方面给患者以关怀和心理支持[4]。
2 临床资料
2003年1月至2006年5月我院收治32例肠造口患者,男23例,女9例;年龄32~69岁,平均51岁;低位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23例(71.9%),以肠梗阻为首发症状的结直肠癌患者行病灶切除及结肠造口术9例(28.1%),经常规护理术后出现造口坏死3例(9.4%)。2006年6月至2009年1月我院收治肠造口患者36例,其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27~85岁,平均55岁;低位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23例(63.9%),肛管癌6例(16.7%),以肠梗阻为首发症状的结直肠癌患者行病灶切除及结肠造口术7例(19.4%),经循证护理术后出现造口坏死1例(2.8%)。所有病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诊断。提示,本实例与常规护理法比较,循证护理可降低术后肠造口坏死的发生。
[1]宋敏,王鸿雁,王微.循证护理在临床的初步实践[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6):57.
[2]黄金明,王立义,郭建功,等.Miles术中乙状结肠造口并发症的防治探析[J].中原医刊,2004,31(4):17.
[3]覃智玲.乙状结肠造口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进展[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2):4028.
[4]吴秀云,高翠芹.加强循证护理研究提高临床护理质量[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02,2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