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2011-02-09266071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刘晓伟
266071 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 刘晓伟
循证护理 (evidenc-based nursing,EBN)是循证医学在护理学领域的重要应用,是护理研究和护理实践的有机结合,是遵循证据的护理科学,其根据现有的、最好的研究结果,为护理实践制定出完整的护理方案,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提高护理实践的方法。其指导思想是在客观、明确、最新的科学证据基础上开展护理实践工作,亦是健康提供者(护理人员)和患者的一种保护性防御措施[1]。而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给药途径及护理技术操作,也是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2009-03—2011-03,笔者针对50例来我科静脉输液者进行循证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58~82岁;离退休干部26例,在职干部18例,地方疗养员6例。
1.2 方法
1.2.1 确定静脉输液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疗养员大多数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年老体弱,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在选择血管、拔针及按压中存在各种问题。
1.2.2 针对所提出问题进行系统的文献查询[2]通过查询相关文献数据库,系统寻找国内外关于静脉输液中问题的处理和护理方面的文献,以寻找来源于研究领域的实证。
2 循证过程
2.1 选择血管
2.1.1 护理问题 疗养员血管不好选择,进针角度不同,导致一次穿刺成功率下降。
2.1.2 循证 通过查阅文献得知以上护理问题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疗养员年老体弱,常患有各种慢性疾病,如体型偏瘦者,皮下脂肪少,手足静脉血管清晰可见,但弹性差,血管缺少组织支持活动度较大,细而滑,穿刺难度大;体型肥胖者,皮下脂肪厚且松弛,管壁厚,但脆性大,有的血管则显露不清,只能凭手感。
2.1.3 护理对策 首先做好疗养员的心理护理,耐心仔细地做好宣教工作,解除输液前的紧张情绪,取得疗养员的配合;其次,给予局部热敷10 min,防止血管痉挛。穿刺时根据穿刺部位、静脉条件、个人差异而采用不同的角度和方法。一般老年人血管选择5号半的针头(即紫色针头)。偏瘦疗养员可不用嘱其握拳,常规消毒皮肤后,将皮肤拉紧固定血管,快速刺入皮肤,进针角度以15°~30°为宜,若手、足背上的血管硬化或血管短,可采取指间静脉穿刺或离心方向穿刺。体型肥胖者应嘱其握拳,常规消毒皮肤后,在选择的静脉左右进针穿刺,不要直穿血管,进入皮肤后再沿血管壁刺入,对于显露不清的血管,左手食指消毒后,摸准血管走向,右手持针凭手感,进针有明显的落空感后,见回血沿血管方向再进少许。
2.2 拔针按压
2.2.1 护理问题 静脉输液结束后,疗养员出现疼痛、红肿、针眼出血、皮下淤血等问题。
2.2.2 循证 根据解剖学和基础护理学知识的介绍,血管走向不同、凝血时间差异以及护理人员操作的不规范、疗养员的过度紧张导致血管痉挛,都会导致疗养员穿刺部位拔针时疼痛,拔针后肿胀、皮下淤血、针眼出血等。
2.2.3 护理对策 静脉输液将要结束时,做好疗养员的心理护理,使疗养员身心放松;拔针时,将调节器关小,切勿关闭,防止有回血,增加疗养员的紧张情绪;护理操作人员拿疗养员的手(手中拿有棉球)轻轻放于针刺部,迅速拔出针头后,立即将棉球压迫穿刺部位,沿血管方向,按压皮肤和血管上的两个针眼5 min,凝血机制差者可适当延长时间;按压期间不要揉搓穿刺部位,以防针眼出血,造成皮下淤血。嘱疗养员注意事项,局部不可过早用力,防止血管压力突变,引起继发性出血。
3 结果
通过对50例静脉输液者的临床评估,应用循证护理加以指导,制定出干预措施,经过有效的循证护理实践,所有疗养员静脉输液均一次穿刺成功,满意率达99%以上,真正体现了我院“以疗养员为中心”的优质服务理念。
4 体会
循证护理是应用当前所获得的最好研究依据,并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疗养员的价值、愿望和实际情况,三者结合,制定出完整的护理方案[3]。循证护理以科学证据为依据,使护理理论体系不断完善,改变护理人员以往的“印象工作”、“感觉工作”,指导护理人员以整体护理观为核心,查阅文献,结合疗养员的实际情况,全面评估疗养员,制定适合疗养员自身的个案护理方案。循证护理还有效地调动了护理人员主动学习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技术的积极性,促进护理人员更新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操作技能,综合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护理质量。
[1]Parker JM.Evidence-based nursing:a defence[J].Nursing Inquiry,2002,9(3):139-140.
[2]刘洪巧,毛永玲.循证护理在食管癌术后常见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245-246.
[3]冯先琼,成翼娟,李继平,等.循证护理:护理发展新动向[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