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痉挛型脑瘫(截瘫)患儿SPR术后PT训练浅谈

2010-09-23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14期
关键词:立位牵拉脑瘫

李 华

(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痉挛型脑瘫(截瘫)患儿SPR术后PT训练浅谈

李 华

(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SPR术;PT训练;痉挛型脑瘫

SPR术(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能解除下肢痉挛,为痉挛型脑瘫(截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创造了必要条件,但术后康复训练才是痉挛型脑瘫(截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惟一途径[1]。本组病例均为痉挛型脑瘫(截瘫)SPR术后功能恢复康复训练病例,笔者分别设计PT(运动疗法)训练计划对其进行训练,疗程2~4个月,效果显著。训练后患儿下肢功能恢复明显,髋关节活动范围明显扩大,膝、踝关节屈伸活动接近正常,且在步态和动力性畸形矫正方面有明显改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

本组10例痉挛型脑瘫(截瘫)患儿,男5例,女5例,年龄5~8岁(平均7岁),SPR术前有9例患儿在介助下能步行,而另1例患儿有固定的肢体挛缩畸形,在介助下不能步行。

2 PT训练内容[2]

2.1 卧位功能训练

即术后3天开始进行床上被动牵拉和主动活动。

2.1.1 被动牵拉 以扩大关节活动范围、防止关节变形为主。(1)髋关节牵拉:包括前屈肌群(或后伸肌群)及双下肢内收、内旋肌群的牵拉。(2)膝关节牵拉:包括“过伸展”或“呈屈曲”的牵拉。(3)足背关节牵拉:包括足内翻或足外翻的牵拉。

2.1.2 主动活动 以提高股四头肌、腘绳肌、足背屈肌肌力为内容的训练。(1)髋关节的内收、外展的控制训练。(2)双下肢屈伸交替运动的训练。(3)踝关节的活动及控制训练。

2.2 垫上和双杠内的训练

卧床3周后在腰围的支持下,进行PT训练,主要是以提高下肢站立、行走、平衡及协调等能力为主要内容的训练。

2.2.1 准备功能训练(1)俯卧位的姿势控制训练:包括膝手跪立位姿势的训练,爬行动作的训练,膝关节屈曲的控制训练及髋关节的后伸训练。(2)坐位姿势的控制训练:包括长坐位时姿势控制能力的训练,椅坐位时姿势控制能力的训练以及各种坐位姿势转换的训练。(3)跪立位及单膝跪立位的控制训练:①完成跪立位所需要的训练和跪立位动作的控制训练,包括躯干的抗重力屈伸活动的训练,骨盆控制能力的训练,平衡反应及保护性反应的训练;②跪立位的姿势保持与控制训练;③跪立位向单跪立位的转换训练及单跪立位下各种姿势的控制训练;④从一侧单跪立位向另一侧单跪立位动作的转换训练;⑤跪立位平衡及负重训练。(4)站立训练:①被动站立训练;②主动站立训练;③单脚站立训练,包括横向移动和纵向移动;④单脚移动的训练。

2.2.2 立位与步行的姿势控制训练(1)从椅坐位向立位的姿势转换训练。(2)从跪立位向立位的姿势转换训练。(3)立位的姿势控制训练。(4)从立位到步行的姿势转换训练及步行训练。

3 注意事项

(1)术前一周内应对患儿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价[3],术后根据患儿的具体障碍情况,制订PT训练方案。

(2)PT训练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3)在PT训练的同时应辅助进行其他多方面的训练,且持之以恒,将训练融于日常生活之中。

(4)在训练中避免用力过猛,谨防跌倒摔伤。

(5)SPR术后3个月内的PT训练应特别注意:应保持躯干、骨盆的稳定性,避免躯干和骨盆大幅度的旋转,且应持续在腰围的保护下进行训练。

4 效果

痉挛型脑瘫(截瘫)患儿SPR术后的PT训练,可加快改善患儿的功能状态,SPR术前功能与术后PT训练后的功能对照见表1。

表1 SPR术前功能与术后PT训练后的功能对照

本组10例患儿除1例术后仍有下肢关节挛缩、步行能力仅轻度提高外,其余9例患儿均步态正常,其中在PT训练2个月内完全可以独立步行者4例,少量介助下步行能力明显提高者5例。对10例患儿在PT训练6个月后进行随访,有7例能在正常步态下独立步行2~4米,2例能独立迈出3~4步,少量介助下可步行者1例,独立步行能力提高率达90%。

5 讨论

5.1 SPR术是解除痉挛型脑瘫(截瘫)肢体痉挛的必要手术

对脑瘫的治疗以康复训练最为重要,但是,痉挛型脑瘫(截瘫)患者的肢体痉挛严重,训练有一定难度,且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而SPR术能彻底有效地解除肢体痉挛,降低肌张力,为痉挛型脑瘫(截瘫)患者全面系统地进行康复训练创造了必要条件。

5.2 PT训练对恢复SPR术后痉挛型脑瘫(截瘫)患者肢体功能的重要性

SPR术的目的是解除肢体痉挛,而术后采取PT训练,对患者功能的恢复与康复至关重要,因此患者要坚持训练,巩固效果,提高自身的能力,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达到回归社会的目的。

[1]徐林,洪毅,王安庆.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肢体痉挛[J].中华医学杂志,1993,73(5):292~294.

[2]吴葵,常华.脑瘫家庭康复教室——训练方法步骤指导[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3]于兑生.康复医学评价手册[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

R195

B

1671-1246(2010)14-0157-02

猜你喜欢

立位牵拉脑瘫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血浆醛固酮/肾素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的应用
3个“15秒”缓解颈部不适
不同牵拉技术在预防运动损伤中对不同运动能力即时效应的研究进展
脑瘫患儿采用康复护理进行早期干预效果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主动分离式牵拉与本体感受性神经肌肉促进法牵拉对肩关节柔韧性影响的比较研究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
立位体前屈,刚柔相济韧有余
女飞行员立位耐力试验阳性参考值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