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观察

2010-08-27朱连雨潘冬青

中国中医急症 2010年10期
关键词:规管阵发性天麻

朱连雨 潘冬青 何 纲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观察

朱连雨 潘冬青 何 纲△

目的观察健脾祛痰法配合管石复位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痰湿证)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以Epley管石复位法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对照组以Epley管石复位法配合倍他司汀治疗;随访1周及3个月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管石复位法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是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痰湿证)的有效方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痰湿阻滞 半夏白术天麻汤 管石复位法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518020)

△通信作者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为眩晕最常见的病因之一[1],主要临床特征为头部运动至某一特定位置而出现短暂的眩晕发作及眼震,其单次发作持续时间 <1 min,临床常误诊。由于半规管的解剖不同,半规管受累的发生率各不相同,受累最多的为后半规管,约占90.1%,其次为水平半规管,上半规管较为少见[2]。本病中医病机多具痰湿致病的特性,因此我们近年采用Epley管石复位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收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6年9月-2009年3月我院BPPV患者62例,依据文献[3-5]确诊,辨证属痰湿阻滞。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男性16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46.20岁;病程1d至2年。对照组31例,男性18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45.6岁;病程1d至20个月。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首先给予Epley管石复位法:患者取坐位,头向患侧转45°,保持该头位使患者躺下头悬30°,之后患者经过中度头伸位,头缓慢向健侧旋转45°,然后患者旋转呈侧卧位同时头向下转45°,最后缓慢回到坐位,同时头前倾30°,每个体位保持1~2min或至眩晕消失,治疗组在管石复位后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制半夏10g,陈皮、白术、天麻各12g,茯苓15g,大枣、生姜各8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2次分别取汁300mL,每日3次温服。对照组管石复位后口服倍他司汀6mg,每日3次。连续服药1周。

1.3 观察方法 患者在首次治疗结束进行3个月短期随访,询问症状改善情况,回院复诊者行Dix-Hallpike试验。

1.4 疗效标准 按文献[3]执行。痊愈:1周内眩晕或位置性眼震完全消失。有效:1周内眩晕或位置性眼震减轻,但未消失。无效:1周内眩晕和位置性眼震无变化,或者症状加剧。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χ2检验及 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

表1 两组治疗方法疗效比较 (n)

2.2 两组痰湿症状改善比较 见表2。结果示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

表2 两组痰湿症状改善比较(分,±s)

表2 两组痰湿症状改善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0.01

组别治疗组(n=31)对照组(n=31)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胸痞纳呆1.48 ± 1.07 0.36±0.55*△△1.52 ±0.95 1.42 ±1.08头身困重2.05 ±0.63 0.51±0.57*△△2.06 ±0.76 2.05 ±0.99倦怠乏力1.87 ±0.70 0.44±0.57*△△2.10 ±0.68 1.99 ±1.01气短懒言1.67 ±0.70 0.36±0.55*△△1.83 ±0.60 1.65 ±0.89

3 讨论

BPPV按病因可分为特发性与继发性两类,特发性病因不明,而继发性病因较多,继发性BPPV不同文献中定义不同,明确的继发因素包括头部外伤、迷路缺血、迷路炎症等内耳疾病等,其发病机制最常见的是管石症学说和嵴帽结石学说,目前学者较多支持管石症学说,即耳石颗粒游离于半规管长臂的内淋巴中,当头部处于诱发体位时,耳石引起半规管内淋巴的流体力学改变,从而刺激前庭神经导致眩晕。根据该病累及的半规管,可分为后半规管BPPV、水平半规管BPPV、前半规管BPPV及多半规管受累BPPV,受累最多的是后半规管[2],目前治疗后半规管BPPV的标准方法是采用Epley管石复位法。但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有的患者管石复位无效,或需多次手法复位,及容易复发,特别是有偏头痛病史、脑卒中病史、检查有颅内或(和)颈部动脉狭窄患者[5],导致患者病程延长,痛苦增加。

本病属中医学“眩晕”范畴,基本病机为风、虚、痰,即所谓“无风不作眩”,“无虚不作眩”,“无痰不作眩”。《医学从众录》云“风生夹木势而克土,土病则聚液而成痰,故仲景以痰饮立论,丹溪以痰火立论也”,提出“治痰为先”的方法。笔者临证所见,以脾失健运、痰湿内阻为多,饮食、情志内伤,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水气交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蒙蔽清窍,发为眩晕。治疗宜健脾祛痰法,以燥湿祛痰,清阳上升,清窍得养。半夏白术天麻汤为治疗眩晕的常用方剂,方中半夏、陈皮燥湿化痰;茯苓白术健脾利湿;天麻、蔓荆子息风止眩;甘草、生姜、大枣健脾和胃,调和诸药。

本观察显示,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随3访个月,治疗组复发1例,对照组复发6例,说明半夏白术天麻汤配合管石复位法治疗BPPV可以迅速缓解病情,减少复发率,而有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1]张素珍,吴子明,赵承军.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治疗[J].中华耳科学杂志,2003,1(2):42-45.

[2]Korres S, Balatsouras D G, Kaberos A, etal.Occurrence of semicir- cular canal involvement in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J].Otology Neurotology, 2002,23(6):926 -932.

[3]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 [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42(3):163-164.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33-237.

[5]朱文锋.中医内科疾诊疗常规[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

[6]李进让,李厚恩.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手法治疗[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14(6):619-620.

[7]刘向红,李广生,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发临床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23(7):304-306.

R255.3

B

1004-745X(2010)10-1672-02

2010-04-29)

猜你喜欢

规管阵发性天麻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190例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半规管功能分析
天麻无根无叶也能活
上半规管裂发生率及其HRCT特征
动物也会晕车吗
HPLC-RID法同时测定天麻丸中3种成分
阵发性房颤应怎样治疗
RP-HPLC法同时测定7个产地天麻中5种成分
不同方式半规管阻塞术治疗顽固性梅尼埃病疗效分析
基于HPLC-ESI-TOF/MS法分析测定乌天麻和红天麻中化学成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