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92例接触性皮炎患者斑贴试验分析

2010-08-21曹永艳徐续玲陈红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29期
关键词:重铬酸钾变应原混合物

曹永艳 闫 鸣 徐续玲 陈红英

接触性皮炎是由接触变应原接触致敏引起的迟发型变态反应,该病病因复杂,病情反复、迁延难愈。接触性皮炎的治疗原则是寻找病因、脱离接触变应原并积极对症处理[1]。因此寻找过敏原是其治疗的关键所在。斑贴试验是检测接触性变应原最经典、可靠的方法。为了解武汉地区接触性变应原的分布特点,我们对2008年4月至2009年12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就诊的492例疑似接触性皮炎患者进行斑贴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08年4月至2009年12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就诊的492例患者,平均年龄 (44±21)岁,其中男155例,女337例。

1.1.1 入选标准

①本组均为疑似接触性皮炎患者。②斑贴试验前2周及试验过程中未系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 斑贴试验前 24h及试验过程中未服用抗组胺药。③斑贴试验过程中嘱患者勿洗澡,减少运动量,睡觉时采取仰卧位。

1.1.2 排除标准

①测试部位皮肤有痤疮、毛囊炎、疖肿,糜烂等皮损。②皮炎处于急性发作期。③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1.2 方法

1.2.1 斑贴试验

采用“瑞敏”斑贴试验变应原中国筛查系列[北京元康医学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批号:国食药监械进字2007第1400334号],将一定数量的已知抗原置入斑贴小室,再将加有抗原的斑贴胶带贴于患者上背部脊柱两侧的正常皮肤。2d后撕去斑贴胶带,0.5h后肉眼判读结果,第3天进行第2次判读。必要时可于第7天继续观察,注意有无迟发性反应。

1.2.2 判定标准

根据国际接触性皮炎研究组规定标准判读结果。-表示阴性:受试者局部皮肤无反应;±表示可疑反应:受试者局部皮肤呈轻度红斑;+表示弱阳性反应:红斑、浸润或有小丘疹;++表示强阳性反应:红斑、浸润、丘疹、小水疱;+++表示极强阳性反应:红斑、浸润、大水疱。

1.2.3 结果判定

斑贴试验结果应连续多次动态观察,综合分析来进行判断。+及+以上的反应在3d或以后的观察中持续存在,甚至加剧者,提示为阳性变态反应。在斑贴试验结果的判断中,需注意假阳性反应和假阴性反应的鉴别。

1.2.4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492例患者中斑贴试验阳性患者400例(81.3%),其中男性128例(82.6%),女性272(80.7%),男女斑贴试验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20种变应原中总阳性率较高的依次为重铬酸钾、硫酸镍、卡巴混合物、氯化钴、芳香混合物、甲醛等。男性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的变应原有重铬酸钾、卡巴混合物、松香、亚乙基二胺和秋兰姆混合物;女性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的有芳香混合物、对苯二胺基质、夸特15(表1)。

表1 中国筛查系列CH-1000标准变应原系列斑贴试验结果

3 讨 论

接触性皮炎又称为环境与职业性皮炎,是皮肤接触外界物质产生的炎性反应。临床治疗主要是寻找到过敏原,脱离接触物并进行对症处理。患者如能提供明确的致病原因或诱因,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都有很大的帮助。但多数患者不能在病史中提供明确的致敏原,从而持续接触导致该病反复、迁延难愈。因此斑贴试验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诊断方法在该病的诊断和防治中有重要的意义。

本组研究中492例接触性皮炎患者斑贴试验的阳性率高达81.3%。男性和女性患者阳性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接触性皮炎患者斑贴试验阳性率与性别无明显联系。20种变应原中以重铬酸钾(26.43%)、硫酸镍(25.81%)、卡巴混合物(23.57%)、氯化钴(22.56%)、芳香混合物(21.34%)和甲醛(18.08%)过敏较为常见,结果与文献报道类似[2-4]。另有9种变应原存在性别分布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男性病例中重铬酸钾、卡巴混合物、松香、亚乙基二胺和秋兰姆混合物这5种变应原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而女性病例中芳香混合物、对苯二胺基质、夸特15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重铬酸钾广泛存在与水泥、合金、电镀条、漂白剂、地板蜡、鞋油、油漆、胶水、清洁剂中,也存在于摄影、冶金、印刷、汽车制造等的涂料颜料中。男性病例中重铬酸钾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更多参与建筑、装潢、机械加工和汽车制造等行业有关。其他4种变应原出现男性阳性率高于女性也与男性职业性接触机率高于女性有关。如卡巴混合物和秋兰姆混合物主要用做橡胶产品加工过程中的稳定剂和催化剂,松香存在于清漆、印刷墨水、焊接剂、切割油、黏合剂等产品中,亚乙基二胺存在于防冻剂、地板上光剂清除剂、显影加速剂、电镀、燃料、杀虫剂、人造蜡等产品中。而女性患者常见致敏原多存在于女性的日常生活用品中,如夸特15用于各种霜剂(护手霜、护肤乳液、面霜等),头发定型剂、洗发香波、除臭剂的防腐。芳香混合物主要作为香料,是化妆品和护肤品的常添加成分。对苯二胺基质主要存在于染发剂中,有学者研究发现染发剂皮炎患者对苯二胺斑贴阳性率高达97.49%[5]。这些致敏原的性别选择性与女性的生活习惯和爱美喜好密切相关。

本实验结果提示,由于职业接触、生活习惯、个人喜好不同等原因造成男女性过敏的变应原种类也有所不同,在诊疗过程中需要更加注意详细询问病史,以发现可疑过敏原,通过瑞敏接触性变应原斑贴试验,有助于发现过敏原,对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都有很大的帮助。

[1]赵辨.临床皮肤性病学[S].3版.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06.

[2]米霞,葛萍,袁湘军等.1129例疑诊过敏性接触性皮炎患者斑贴试验分析[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8,29(2):109-111.

[3]朱向荣,伏圣祥.临沂地区121例皮炎湿疹类疾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5(2):114-115.

[4]王德旭,张伟,于秉伦等.湿疹皮炎类患者接触性变应原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20(10):608.

[5]刘玲玲.染发皮炎的病因探讨及预防[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2,6(1):15.

猜你喜欢

重铬酸钾变应原混合物
多组分纤维混合物定量分析通用计算模型研制
测定水样化学需氧量的方法比较
正丁醇和松节油混合物对组织脱水不良的补救应用
变应性鼻炎患者食物变应原分布特点分析
广州地区不同性别变应性鼻炎吸入性及食入性变应原谱特征分析
变应性鼻炎的变应原组分诊断
重铬酸钾滴定铁矿石中全铁含量测定不确定度评定
Ⅰ型变态反应疾病中特异性IgE变应原引起的单一致敏和多重致敏的变应原分布特征研究*
重铬酸钾及相关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
水质监测快速COD分光光度法与重铬酸钾法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