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好朗读: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抓手

2010-08-15陈屹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9期
关键词:语感笔者中职

陈屹

抓好朗读: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抓手

陈屹

(江苏省江阴市周庄成人教育中心校,江苏江阴214423)

抓好朗读,是提高中职语文教学效果的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和重要抓手。朗读是记忆、积累的基本方法,是培养语感的方法,它可以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激发和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爱好。在朗读指导上,教师要让学生读出感情,最好是声情并茂的教师范读。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师还要创新朗读——变换朗读的方法。

中职语文教学;朗读;朗读作用;朗读指导

中职阶段的语文学习对于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培养学生形成健全人格,为以后学生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中职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却不容乐观,要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必须找到一个抓手,那么这个重要抓手是什么呢?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笔者发现要提高语文成绩,还须从抓好朗读做起。通过调查,那些语感好、语文成绩好的同学也正是那些重视朗读,特别是能熟读成诵的学生。

一、朗读的重要作用

朗读,它是中国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也是现代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朗读对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朗读是记忆、积累的基本方法

纵观古人的学习方法,无外乎就是多读多背,熟读成诵,烂熟于心。“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就是朗读。著名史学家白寿彝就非常推崇朗读,他说:“学语文有无捷径和秘诀?有。那就是要背诵。”事实上,朗读的过程就是对朗读对象的理解、记忆及品悟的过程。学生每一次的朗读,都比上一次有新的体会与感受,学生就是这样通过反复的朗读达到加深理解、增强记忆的效果,同时也完成了对知识的积累。中职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正是博览强识的好阶段。多读多背,反复朗读,刺激大脑,加深记忆,读得多了,积累声音的语言材料,形成良好的语文素质,从而提高语文能力。特别是古文的学习,如果我们只是理解、默记,难免效果不够理想。如果我们用朗读的方法,就会迅速地把古文背下来,其中的许多难点也会迎刃而解。文章背熟了便于理解,记得牢固了便于吸收利用。如果把中职语文课本中(包括课外)古今中外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尽可能多地贮存于大脑的记忆仓库里,那么,高考作文时就会文思泉涌,运用自如。钱钟书、叶圣陶、鲁迅等大家都运用过朗读进行记忆积累,其效果是不言自明的。

(二)朗读是培养语感的方法

所谓“语感”,就是一种具有经验惯性的可以迅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要想学好语文,就要有语感,就像要想打好球必须要有球感。那么如何获得语感呢?我们说语感是可以习得的。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多背就是获得语感的不二法门,这是因为朗读符合汉语文字特点。汉语具有很强的表义功能,同时它还具有声音优美音乐性强的特点。王力先生曾在其《略论语言形式美》一书中论述道:“除了音乐性的美之外,语言形式差不多没有什么其他能引起人们美感的东西了。”汉语语音具有音乐性,一是因为在汉语语音中,元音占明显突出的地位。元音属物理学中所说的乐音,使得读音和谐悦耳;二是因为汉语是一种有声调的语言,一连串的音节由于四声的变化而形成语音的起伏、疾徐、抑扬、强弱、隐显等,从而造成情感的节奏,进而构成音乐美的效果。另外,汉语的每一个语言符号联系着一个概念和一个听觉形象,语音仅仅是这个听觉形象的最表层,它还包含理念上的内容、感情上的内容。在朗读中,通过对语气、语调、重音、节奏等的正确把握,才能反映出作者的感情,才能再现文学作品的特定情景,领悟文学作品所要表现的哲理意味。正如朱光潜先生指出的那样:“从字句抓住声音节奏,从声音节奏中抓住作者的情绪气势或神韵。”其实,朗读作为感知教材的重要手段,自始至终都是语文教学的根基。通过朗读,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掌握语言规则,感悟字、词、句运用的奥妙,学会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领悟语法、修辞、逻辑的恰当运用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三)朗读可以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激发和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爱好

笔者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对美的一种孜孜不倦的发现探索过程。其实,无论在哪个领域里做出杰出成就的人,他们都对那个领域有着执著的美的追求。要让学生学好语文,就要让学生欣赏语文的美,从而去探索语文的美。

文章的美体在现很多方面,有语言美、意象美、音乐美、意蕴美、意境美。但作为学生,他们审美能力的培养不是能一步到位的。欣赏文章的美,也应该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层到深层的过程。文章的语言美、意象美、音乐美属于直觉,是感性认识,而意蕴美、意境美则属于深层的领悟,是理性认识。学生通过朗读获得感性印象,通过反复朗读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和审美热情。审美能力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说,朗读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必经之路。另外,朗读优秀的作品,就是在与高尚的人物对话,接受他们高尚人格魅力和精神力量的熏陶和影响。比如,当我们朗读《屈原列传》节选时,我们一定会被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正直的品格所深深震撼;当我们朗读《邓稼先》时,又会被邓稼先热爱祖国、献身科学的伟大精神所感染。在一次次的朗读、一次次的震撼和感染中,我们的认识得到了提高,思想得到了升华。最后,朗读还是一个语言的内化过程,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可以积累语言,可以培养语感,可以促进口语表达能力,这样也就为学生的写作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生对文章的反复朗读,就是对文章的美的一次次探索发现过程。对文章的美的探索发现过程,就是对文章的学习过程。学生能够欣赏文章的美了,再进一步,学生就会试着去创造美,去进行写作了。

二、指导朗读的方法

(一)学生“美读”——读出感情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朗读前要给学生一定的要求和目的,在学生初读前,教师可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课文;也可设计几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做到读出感悟。对于美读,在初读的基础上,还应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读出气氛,并把握朗读的速度,达到声情并茂,进入语境。对于分角色朗读,就要求学生读出人物的个性。如果个别朗读,要给其他学生布置任务,边听边思考。如果齐读,则要求学生读得整齐有气势。总之,要体现朗读的目的性,这样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参与下,才会读得生动,才会读得有感情,读得有收获。

指导学生“美读”,还要根据不同的文体:记叙文、小说朗读,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作者或里面的一个人物,如《阿Q正传》、《林黛玉进贾府》;散文朗读,最好有音乐伴奏,如《故都的秋》、《富春江上》;说明文朗读,要把自己当成播音员或导游,如《壮丽的三峡》;议论文朗读,要让学生把自己当成是一名律师或者参加辩论比赛的选手……

(二)教师范读——读出文意

范读是朗读指导中最原始、最朴实、最有效的手段。范读的方法有很多种,教师范读,这是最传统、有效的方法;利用机器播放录音,这种范读非常标准,但总觉得生硬;由朗读较好的学生范读,但因为他们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有限,很难把握到位。对于这几种方法,笔者认为最好的选择是教师范读,因为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是对学生朗读指导的最好引领。

教师利用好肢体语言,以情带声,以声传情,绘声绘色,读出文意(把教师对文章的理解传递给学生),创设出浓浓的教学氛围,唤起学生的情感,迅速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随着教师动情的朗读,情不自禁地走进文学殿堂,沉浸在佳作的欣赏中,走进作者的心灵,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同时感染学生产生强烈的想读好的欲望,从而达到以读促读、以读促学的目的。

比如笔者在教授《致橡树》时,就采用了范读课文后,和学生共读的形式。笔者读“我如果爱你”,学生读“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笔者读“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学生读“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然后反过来再读,重复读。笔者尽情投入到文字中去,高一的孩子也丢掉“面子”,深情地朗诵。我们被自己打动了,学生的进步让笔者感动得流泪。原来,我们可以读得这么好。笔者没有去给学生解释一个字,为什么“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完全就是沉浸在朗读的氛围中。笔者想,这是范读和音乐起了作用。

教师在充分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匠心独具地创设与教材意蕴相符合的逼真的情境,配以合适、贴切的音乐,使学生产生新颖感、惊奇感,引导学生陶醉于其中,品味其情韵,去读出韵味,读出情调,把静态的文字读成跳动的音符,栩栩如生,身临其境,不亦悦乎?

(三)创新而读——读出兴趣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师还要创新朗读——变换朗读的方法。如魏书生老师在教授《俭以养德》一课时,他让学生抓住主旨句“艰苦朴素是我们的光荣传统,发扬光大,不亦宜乎?”以不同方式齐读八遍:小声读——大声读——慢读——快读——高亢的语调读——平淡的语调读——庄严的语调读——快乐的语调读。变换朗读方法,实为多向思维发散过程,在此进程中,学生自己比较、体味、选择最佳朗读法。这样,朗读学中的音高、音速、音调、音情都具化为生活的原态——说话。以生活为源泉,模仿社会不同角色说话,琢磨关键语句的最佳读法,既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又锻炼了学生多向思维,开启了朗读创新思维之门。笔者上《再别康桥》时,让学生用流行歌曲的方式把它唱出来,而且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曲调唱出来,效果颇好。

[1]张颂.朗读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2]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3]窦桂梅.跟窦桂梅学朗读[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

G6718.2

A

1673-0046(2010)9-0140-02

猜你喜欢

语感笔者中职
老师,别走……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