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危机下促进女性就业的途径

2010-08-15闫晓燕

关键词:女职工

闫晓燕

(河北劳动关系职业学院 石家庄市 050002)

金融危机下促进女性就业的途径

闫晓燕

(河北劳动关系职业学院 石家庄市 050002)

女性就业不仅关系自身的发展与社会地位的提升,而且关乎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只有完善政策扶持体系、规范劳动力市场、建立有效的女性劳动力市场监督机制,才能更好地解决女性就业问题。

金融危机;女性;就业;途径

女性就业实现的程度,不仅关系女性自身的发展与社会地位的提升,而且关乎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受国际金融危机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当前我国妇女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创业前景不容乐观。

一、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女性就业现状

此次金融危机,使女性就业受到较大冲击。据国际劳工组织报告,2009年女性失业率将继续呈增长趋势,全球可能有 2200多万女性失去工作,女性失业率最乐观的估计至少将是 6.5%。

(一)受冲击最大的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女性员工。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劳动力以操作工为主,车间操作工基本是女工。依靠优势地理区位兴起的涉外企业,由于对外依存度高,金融危机影响下出现了生产锐减、降薪、裁员、甚至倒闭等情况,导致外出务工女性向内地回流,这对女性员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极大影响。劳动密集型企业中,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必然要采取裁员的措施,直接导致女性员工失业。调查中发现,不少企业为了进一步节约成本开支,已经开始清理不必要的管理人员。很多外向型企业即使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也因应对竞争和减少成本开支而选择进一步裁减人员。

(二)面临择业的女大学生。随着高校扩招、教育产业化,大学生就业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加上求职预期与单位需求存在落差和就业性别歧视等因素,使女性就业劣势凸显。女大学生虽然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在劳动力市场中仍然受到排挤。调查表明,在 75家企业中,愿意招收男生的 42家,愿意招收女生的只有 3家,男女生都愿意招的 26家。生育和哺乳以及婚后的家庭拖累,降低了女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后劲,使其在应聘过程中遭遇歧视,一次性就业率只有63.4﹪,明显低于男性。

(三)城镇处于“4050”年龄段的下岗女性群体。这一群体文化程度偏低,无技能,家里有老人孩子走不开,又受到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交叉效应的影响,不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不利的地位。统计数据表明,女性下岗失业后,经济收入减少,62.5%的人需赡养老人,90.4%的人需抚养孩子,家庭经济状况明显不如下岗前。

(四)农村女性劳动力出现剩余。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急剧增加。农村女性劳动力在非农化转移中明显滞后于男性,出现剩余并形成一定规模,掩盖了农村女性就业不足现象。调查表明,农村女性一年中的农忙时间约为 117天,同时承担着大量的家务劳动,因而这种就业不足没有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剩余女性劳动力滞留农村,这既是劳动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也不利于妇女进步、农村稳定和经济发展。

二、女性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女性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不利于其参与现代职场的竞争。在现有的国民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领域中,失学女童的比例高于男童,小学至大学和各种职业教育的在校生比例女性低于男性,受教育的程度越高男女相差的比例越大。女性受教育的机会少且时间短,无法达到社会需要的有较高文化并具有一专多能的人才标准。整体上受教育程度的不足,造成了女性劳动者素质在整体上的不足。调查表明,女性受教育程度的增长会明显带动女性收入增长。从女职工各学历层次年收入看,大专以上女职工年均收入分别是小学、初中、高中学历女职工年均收入的 2. 04倍、1.62倍、1.46倍。因此,教育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女性的就业层次,而且也是其职业流动尤其是上行流动的砝码。

(二)现行法律的不公平与欠操作性,使女性就业居于不利地位。我国《劳动法》以及《妇女权益保护法》,对于女性在就业、工作中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但在立法观念上,仍主要局限在基于女性生理性别和作为弱势群体的保护。过去政府对企业下发的许多政策性规定,和现行女性保障法的内容不一致,给企业提供了选择上的随意性。例如,女性权益保障法规定:“任何单位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而国务院 1993年下发给企业的《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中规定:“孕期或哺乳期的女职工,经本人申请,企业可以给予不超过二年的假期,放假期间发给生活费。”不少单位将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一律视为“富余人员”对待和安置,这样做符合规定,但却不合法地侵害了女性的权益。同时,目前的执法环境和配套措施尚不健全。许多企业拒绝为女工提供劳动保护,或者通过企业内部规定侵犯女性的合法权益。比如有些私营企业以厂规形式任意缩减产假时间,且规定产假期间只发生活费等。工商、税务、民政、劳动保障、卫生和城管等各个相关部门缺乏协调配合,重复管理和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并存,一些地方政府对外资、私营中小企业疏于监管,使女性在这些行业更容易遭受性别歧视。

(三)女性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影响。生理上的差异是男女两性之间不可抹煞的差异,对女性的心理状态和就业行为有着重大的影响。第一,女性在体力、耐力、速度等方面不如男性,始终支持着“男性优先”的选择。第二,女性在一生中要经历怀孕期、哺乳期、更年期,在此期间情绪会有较大的波动,势必会对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在社会转型期,各种利益冲突更容易使其心理产生焦虑。第三,女性在劳动年龄阶段进行生育和哺养子女的活动,需要投入巨大的时间和精力,由此决定她们在与男性群体竞争的过程中,自然处于劣势状态。一旦女性进入生育、哺乳期,便会处于就业“中断”状态,严重影响女性从事社会生产劳动的连续性和自身发展。

(四)传统文化因素的制约。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认为,女性是男性的“附属品”,男女的传统角度定位历来是“男主外,女主内”。这种思想意识形态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随着事业上竞争的加剧和社会对女性角色期待的提高,新时期女性已经面临着“既要当贤妻良母,又要事业有成”的双重压力。女性从出生起就不断被社会、父母和其他人灌输这种有差别的社会性别观念,使女性自己也认同这样的差异。即使在没有社会压力的择业过程中,女性也普遍倾向于那些挑战性不大,性质稳定,能够兼顾家庭的职业。

三、应对措施及对策

(一)完善政策扶持体系。

一是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应明确和履行自己的职责,逐步形成税费减免、社保补贴、就业援助、就业服务等为支柱的政策扶持体系。将行政性收费减免政策范围从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扩大到登记失业人员和残疾人,给更多女性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提供良好政策环境。要不断普及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政策,增强下岗失业人员灵活就业的稳定性,进一步促进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再就业。

二是细化“零就业家庭”特殊援助、大龄就业困难群体灵活就业社保援助、就业培训普惠、自主创业扶持保护等扶持政策。对“零就业家庭”和大龄就业困难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结合《再就业优惠证》年检,使劳动保障部门全面了解和掌握基本情况,做到动态监控。同时以“再就业援助月”活动为新的起点,采取开发公益性岗位、政府购买就业服务成果、落实社会保险和就业岗位补贴、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招用等措施,解决困难群体就业特别是“零就业家庭”和大龄就业困难的就业问题。

三是实施技能培训工程,推动女性就业。重点开展返乡务工人员普训、失业人员创业再就业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进一步完善就业培训和服务体系。要不断扩大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规模,加大女性职业培训的力度,着力提高女性的就业技能。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和不同层次女性求职的意愿,以各种形式适时地对女性进行强化教育培训,从而提高女性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能力。同时,帮助女性转变就业观念,激发女性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对有创业意愿的女性开展创业培训,帮助她们学习经营管理,掌握创业技能,实现自主创业。

四是建立女性创业发展专项基金和贷款担保基金,健全和完善小额贷款体系,为女性自主创业提供必要的金融扶持。积极推动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支持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积极探索抵押担保方式创新,对于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有利于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项目,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提供融资支持。全面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创新管理模式,提高贷款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并进一步加大对符合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发展适合农村需求特点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创新农村贷款担保模式,积极做好对女性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金融服务。建立健全创业投资机制,鼓励利用外资和国内社会资本投资创业企业,有条件的地区可设立各种形式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和促进创业投资企业的设立与发展。五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为了保证女性的公平就业,使女性和男性有平等竞争的机会,国家应该建立并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社会保障各项制度的改革进程。

第一,将女工生育保险尽快由用人单位承担转变为社会统筹,把生育成本由单位转移到社会,为每一位参加工作的女性劳动者都建立生育保险。

第二,对于那些未就业的女性,国家在有条件的时候也应建立生育保险,以保证这部分女性的福利。

第三,除了生育保险之外,还应该健全和完善女性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长期失业和下岗的女性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各级社会保障部门应利用经济和非经济的手段,积极帮助她们寻找就业机会,开展再就业服务,把保障和服务结合起来。

第四,要不断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使其由国企职工扩大到城镇所有职工,再逐步扩大到职工家属及包括失业女性在内的全体城镇人口,使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能够惠及所有女性,提高三条保障线的救助水平和力度,使失业女性的贫困状态能够得到缓解直至消除。

第五,建立健全受雇于私营企业、乡镇企业、个体工商业中的女性劳动者、外出打工人员和农村中从事农业劳动的女性的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在生育和养老保障两方面,要切实保障她们的权益不受侵害。还应该实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社会统筹,以保证女性公平就业;要加强保险基金的收缴、管理和运用;建立退休职工养老金与在职职工工资之间的挂钩机制,使退休较早的女性能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此外,还要完善遗属保险。

(二)对性别歧视进行法律干预。

1、制定《反就业歧视法》,对就业歧视行为从法律上予以界定,规定对相应的违法行为追究法律责任。我国的立法应该针对妇女就业的性别歧视,把妇女平等就业维权及相关组织和制度用法律的形式加以确定,增加刚性制约,真正维护好妇女的合法权益,使男女从法律上的平等过渡到实际生活中的平等。2、立法部门要制定法律,严惩有歧视行为的用人单位,提高用人单位为歧视行为所付出的成本,从根本上促使企业放弃歧视行为。同时,要加大执法的力度,真正落到实处。针对法院组织情况,可在法院单独设立妇女劳动权益法庭。最后,加强执法监督力度,完善一系列的法律监督和社会监督机制,及时有效地纠正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行为,尽快消除女性就业中的性别歧视。3、细化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在《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中,要扩大法规的适用范围,将女职工劳动保护的内容纳入用人单位的集体合同;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修改有关女性禁忌劳动的范围;明确女职工劳动保护经费的来源。在《社会保险法》中,要将生育社会保障纳入基本社会保险范围,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合理分担生育费用,使生育保险法制度化、社会化,从根本上缓解女性就业压力。

(三)规范劳动力市场,建立有效的女性劳动力市场监督机制。

我国应尽快加强劳动立法和强化执法强度,加速扶持非正规就业市场的发育,通过政策倾斜促进其发展。政府应在市场监督管理上加大政策指导和支持力度,规范企业和劳动中介机构的行为,将使用和培养女职工比例作为考核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指标。为使女性在劳动力市场的招聘、录用以及工资给付和职业卫生、安全等方面不受歧视,应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其他非政府组织为辅助的劳动监管机制和网络,及时发现和处理劳动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行为。人大首先要设立专门的性别平等政策评价和监督机构,劳动部门相应设“性别平等”监督办公室,劳动力市场设监控窗口处理投诉,使遭遇性别歧视的女性劳动者有正常的投诉渠道。建立由政府相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合作执行的积极的反对就业歧视的行动计划和方案,将使用和培养女职工比例作为考核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指标。加强政府的执法力度,对违规的用人单位应严加惩戒。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女职工董事、女职工监事和工会、妇联等非政府组织的维权作用,工会和女性组织有权要求雇主定期汇报本企业录用、报酬福利、职位晋升的性别情况,并结合实际状况进行有效的处理。

(四)加大社会文化环境塑造力度。

政府及妇联组织要做好思想引导工作,普及男女平等、尊重妇女的进步理念,培养宣传女性就业和创业典型,使全社会包括女性本身提高对女性社会价值的认识,从而为女性参与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应倡导男女共同参与社会劳动,共同分担家庭责任,改变传统的性别分工定势,改变将生育、家务仅仅看作是女性责任的观念,使女性提高对自我社会价值的认识,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为就业提供平等的社会环境。女性自身亦应认识到家务劳动并非女性的天职。性别平等并不是绝对的、形式上的平等,也不是社会政策对男性女性绝对的等同,而是在承认差别的基础上,确保权利和义务的平等,在发展机会上实现机会均等。应结合弱势补偿的社会正义原则,通过各项公共政策,在出生、教育、就业及其发展等各个方面,实现对女性就业歧视现象的逐步消除。

(五)女性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广大女性要提升就业能力,应结合个人兴趣、特长、性格、性别优势等多方面因素,从实际出发,评估就业环境和求职预期,为个人职业及事业的发展作出合理的计划,确立近期和长远目标。女性要增加竞争力,还需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以及职业技能,在完善自我、创新自我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争做时代新女性。在金融危机中,女性对自我教育不够重视和依附心理等,都易导致自我意识的缺失和竞争劣势的加剧。国家和社会可以为女性取得与男性平等的社会权益和地位提供法律、政策、制度保障,但决不能代替女性的自主选择、自我实现。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女性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的提高,是消除性别差距乃至最终消除性别歧视的根本所在。

TheWay to Encouraging Female W orkers to be reemployed in the Financial Crisis

Xiaoyan Yan
(Hebei Vocational College of W orking Relationship,Shijianzhuang,050002)

The status of female employment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ir development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ir social position,but is related to the progress of social culture.Onlywe perfect the system of political support,standardize the labormarket,and construct an effective monitoringmarket system for the female workers, the issues of employmentwould solved well.

financial crisis;female;employment;countermeasure

book=1,ebook=28

D669.68

B

1008-8636(2010)01-0034-05

责任编辑 赵莲英

2009-12-26

闫晓燕(1958-)女,河北人,河北劳动关系职业学院科研中心主任、副教授,长期从事经济学、工会理论研究和劳动关系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女职工
中铁六局女职工参观“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
新时期做好女职工工作的作用及方法
阳煤集团二矿关于性别平等及女职工劳动保护的调研报告
曲靖市总工会、麒麟区总工会:“两癌”筛查关爱环卫女职工
单位有了“女职工关爱室”
做好转型发展中的基层女职工工作
杭报集团发挥组织优势调动新时代女职工创造力
女职工流产能享受产假吗?
论女职工如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建功立业
如何维护企业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