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专护生临床实习前心理特点分析

2010-08-15陈利颖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13期
关键词:护生矛盾技能

陈利颖

(洛阳市卫生学校,河南 洛阳 471000)

中专护生临床实习前心理特点分析

陈利颖

(洛阳市卫生学校,河南 洛阳 471000)

中专护生;临床实习;心理特点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专护生均为初中毕业生,年龄大多在17~19岁之间,正处于心理、生理迅速成长的时期,同时也是心理最敏感、最脆弱的阶段,而即将进行毕业实习的护生心理问题更为突出。因此,分析临床实习前护生的心理特点及压力来源,指导和帮助他们尽快适应角色转变,有利于缩短实习适应期,使其更好地完成实习任务。

1 中专护生特点

1.1 心理健康水平低

中专护生年龄小,认知水平较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社会经验不足,加之对带教教师及医院工作环境不熟悉,担心不能胜任临床工作,从而出现焦虑和强迫症状。有研究表明,临床实习会导致护生出现焦虑情绪,自我价值不能实现是主要原因[1]。另外,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学习成绩有一定关系。中专护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普遍偏差,而学习成绩差又会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2]。

1.2 以自我为中心

大多数中专护生为独生子女,他们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差,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理解人、照顾人,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平时缺乏磨炼,习惯于学习上依赖教师,生活上依赖父母,动手能力及独立能力较差。

1.3 心理负担较重

从学校教育到临床教育,护生面临着对角色转变的适应及学习环境改变的适应。面临实习,护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主要表现为:(1)担心不能适应医院环境;(2)担心操作技能欠佳,不能胜任工作;(3)担心与病人难以沟通;(4)担心难以和医护人员相处;(5)担心实习中出现差错事故;(6)担心实习医院条件差,不能完成实习任务[3]。

2 中专护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矛盾

中专护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工作热情高与工作能力差的矛盾、专业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交流需求与交流障碍的矛盾、主体我与客体我的矛盾,这些矛盾都对护生心理造成一定影响。

(1)进入临床实习,改变了以往学校单一的学习状况,新事物、新环境成为一种新的刺激。护生具有强烈的工作热情,但在实践中往往不知如何下手,基础护理操作生疏,动手能力差,导致护生自信心不足,产生心理压力。

(2)临床实习打乱了护生的生活规律,护生在休息、生活节奏等方面出现不适应,如果不注意饮食、锻炼和进行心理调整,易影响护生的身心健康。

(3)实习之前护生对专业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较高层面,而实际工作中,存在着部分人看不起护理工作、医院管理中护理从属于医疗或偏向医疗的思想及生活护理的琐碎与辛苦、付出与所得不等价等,这些客观原因使护生产生失落感、专业自卑感,从而影响实习质量。

(4)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护生不断发现现实的自我总是落后于理想的自我,对自我的评价常是矛盾的,对自我的态度常是不稳定的,对自我的调控常是不自觉的,于是,主体我和客体我便在诸多方面出现矛盾、产生冲突。

3 对策

3.1 加强护生实习前教育,使其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3.1.1 专题讲座 可根据实习内容安排学校教师、临床带教教师或已完成实习的学生进行专题讲座,教育内容包括:(1)加强护生职业道德教育,巩固专业思想,使其认识到护士职业是崇高的,肩负着救死扶伤的使命。作为一名护士要自尊、自强、自爱,要具有崇高的道德情操、诚实的品格和较高的慎独修养[4]。(2)医院环境、工作特点介绍。学校有关部门应在实习前一个月让护生知道实习时间、地点,并介绍医院环境、工作特点、注意事项、规章制度等。(3)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组织护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医疗事故管理条例》《护士条例》等,强调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使护生树立法制观念,明确自己的职责,从而在临床实习中严格按照护理操作规程进行,学会自我保护,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4)学习医疗护理有关规章制度和技能操作规范。教育护生掌握广博、扎实的医学知识和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是防范差错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5]。因此,应组织护生在实习前学习确保护理安全的重要内容,如分级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三查七对制度、无菌操作原则、药品管理制度等。

3.1.2 召开主题班会“以怎样参加临床实习”为主题进行教育并组织护生分组讨论。讨论题目如“怎样适应医院环境”“怎样和病人沟通”“怎样做一名好护士”等。分组讨论后,请代表发言,使护生对角色转变及学习环境的改变有一个理性认识。

3.1.3 交流经验 安排上一届已完成实习的优秀护生和未实习的护生进行交流,让他们介绍实习中的注意事项及实习成功的经验。

3.2 加强护理技能操作训练,提高护生专业技术水平

3.2.1 加强实习前技能训练,树立自信心 在临床各学科教学中,护生虽然经过了理论、实验、技能操作等多个环节的学习,但仅仅是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初步过渡。为使他们在进入医院后能较快地适应临床工作,应在实习前,利用2周左右的时间,对他们集中进行技能强化训练。内容包括:生活护理、基本技能操作、急诊急救护理、外在素质形象训练等。训练的主要形式包括集中讲解和示范、分组操作、模拟操作等。在提高护生技能操作水平的同时,也应进行心理辅导,使其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

3.2.2 加强理论学习,指导临床应用 在护生进入临床科室后,要强调实习要求,使其明确学习重点,并布置学习任务;改变教学方式,结合病例进行讲解;传授学习方法,对于重点、难点反复强调,要求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3.3 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由于受年龄、知识、环境的限制,护生的心理素质较差,特别是沟通能力较差。大部分护生在实习前担心与病人难以沟通,害怕难以与带教教师建立良好的关系。因此,应对护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引导护生正确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冲突,主动并乐于与他人交往;要求护生逐渐学会尊敬人、关心人、理解人、体贴人和善待人,以真诚、谦虚的态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指导他们树立良好的形象,以取得带教教师和病人的认可,从而处理好与医护人员、病人的关系。

[1]张玉萍,李惠玲,邓大琼,等.临床实习护理状态焦虑的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07,21(8C):2178.

[2]甄玉青,李秀艳,张凤丽,等.对护生实习前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08,22(3C):771.

[3]陈香娟.中专护生临床实习前的心理调查与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0(2):88~89.

[4]李晓松.护理概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5]蔡仁美.临床带教中如何强化安全护理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03,21(11):124.

G424.4

B

1671-1246(2010)13-0070-02

猜你喜欢

护生矛盾技能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