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机能实验学教学模式改革与探讨

2010-08-15康红钰张志国王福青刘春杰郑亚平胡中孝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13期
关键词:生理学机能学时

康红钰,张志国,王福青,刘春杰,郑亚平,胡中孝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漯河 462002)

高职高专机能实验学教学模式改革与探讨

康红钰,张志国,王福青,刘春杰,郑亚平,胡中孝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漯河 462002)

高职高专;机能实验学;教学模式

在高职高专医学院校,为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实验(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课题组以临床医学专业为突破口,对机能实验学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通过2年的实践,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简述如下。

1 建立机能实验学教学体系

我校机能实验中心成立于2005年10月,主要承担以研究机体功能状态变化为主一些学科(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的实验课程。中心的成立旨在节约实验资源、提高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但并没有改变实验课从属于理论课的现状,3个学科(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的实验课程仍单独开设。由于这3门学科实验要求的基本技能非常相似,在实验内容、实验操作要求上难免重复,学科间缺乏相互渗透、有机融合,实验操作相对孤立,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而目前高职高专医学教育改革使得基础医学理论课学时、实验课学时进一步减少,实验课难以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一些复杂的实验往往不能按时完成。因此,在学校相关部门(教务处、基础医学部)的大力支持下,课题组对临床医学专业机能实验学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

2 改进机能实验学教学模式,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我校传统的机能实验学教学隶属于各理论学科,实验内容难免重复,且注重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巩固,忽视实验技能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由于学生人数增多,实验室及仪器设备数量有限,已无法满足现代医学教育的基本需要。为改变这一现状,我们打破学科界限,优化、重组生理学、病理生理学与药理学3门实验课内容,独立设置为机能实验学课程,并编写了机能实验学教程。该课程为必修课,共52学时,独立开课,单独考核。其中4学时为理论课,48学时为实践课;每次实验课时间延长至4学时,以满足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时间需求。该课程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开设,教学分3个阶段进行: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阶段,基础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阶段,设计性实验和病案讨论阶段,分别占总学时的40%、40%和20%。

3 制定机能实验学教学目标,编写教程

组织相关人员制定机能实验学教学计划、课程目标,编写教程。教程编写本着既能加强学生对实验基本原理的掌握和操作的训练,又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的原则[1]。打破学科和课程间的界限,以能力培养为主线,重新设置实验项目,保留部分经典实验,开设启发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减少验证性、重复性实验。如生理学“动脉血压的调节”、病理生理学“休克”和药理学“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家兔血压的影响”实验,都是观察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药物对动物血压的影响。按照新的教学模式,将3个实验整合成一个新的实验项目“家兔失血性休克的观察及抢救”,避免了操作内容的重复,既节约了资源,又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完成实验,还有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为其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4 组建机能实验学教学团队,保证实验教学质量

机能实验学课程的特殊性,需要一支高素质稳定的教师队伍。目前我校机能实验中心还没有配备专职的带教教师,只有1名实验中心主任和3名实验技术人员,仅能进行实验的准备和日常仪器设备的维护工作,缺乏独立开设机能实验学课程的必要条件。而机能实验学要求教师必须熟知、融会贯通3门学科知识。学校对此非常重视,抽调3个教研室里责任心强、能吃苦耐劳、有敬业精神的青年教师组成机能实验学教学团队,并抽调有经验的骨干教师对青年带教教师进行相应的技能培训,要求他们均能独立进行实验操作,保证预实验成功,以确保实验教学质量。同时,还要求教师在带教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仅进行正面引导,切实做到“教、学、做”一体化,保证实验课的成功开设。

5 设置功能实验室,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

由于我校正处于发展阶段,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加,为保证实验教学质量,必须增加实验资源,这就要求增加实验硬件和软件的投入,增加实验室数量和仪器、设备,但学校经费有限。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设置了功能实验室,即普通实验室和生物信号系统实验室,让学生分批轮转做实验,每2周循环一次,这样既节约了实验经费、提高了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又保证了实验教学质量。

6 建立机能实验学考评体系,全面、客观评价学生

根据机能实验学特点,借鉴各兄弟院校经验,我们制定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考评体系和评分细则,从学生对机能实验学基本理论知识的了解到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实验报告书写等方面全面考查学生。考核内容包括:(1)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对学生实验前预习情况、出勤率及实验过程中团结协作、操作能力等进行考评,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敬业精神;(2)实验报告[2]完成情况:占总成绩的20%,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规范地完成实验报告的书写;(3)实验操作技能考核:占总成绩的40%,让学生随机抽取已编排好的某一考题,即时进行实验操作,教师根据规范的评分标准对学生的操作过程进行考评,重点考核学生操作的规范性;(4)实验方案的设计及实施:占总成绩的10%,包括设计方案是否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立题依据是否充分,观察指标是否客观、明确以及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参与程度、动手能力)等。通过该考评体系,既能了解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情况,又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进行考查。这种考评体系相对全面,在整个教学中体现过程评价与目标考核相结合的原则,能够客观、全面、公正地评价学生[3],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机能实验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既为学校节约了资源,又提高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参与实验的主动性、操作能力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团结协作精神,学生对带教教师、实验的实施、实验考评体系、考核成绩均比较满意。

[1]朱克刚,赵万红,彭吉霞,等.机能实验教学改革的现状与问题分析[J].医学教育探索,2006,5(10):921~922.

[2]郑恒,赵燕芬,肖行贞,等.医学高专、高职“医学机能实验学”课程考核方法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0):17~18.

[3]王洪敏,王义和,晋玉章,等.机能实验学教学改革的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1(3):313~315.

G420

B

1671-1246(2010)13-0068-02

注:本文为2008年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级教改项目(2008-JGXM-6)

猜你喜欢

生理学机能学时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人体机能增强计划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三理”机能实验在中医药专科学校教学中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