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建议

2010-07-30单银华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年1期
关键词:资信坏账账款

单银华

一、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应收账款总额逐年增加

目前我国企业应收账款总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且账龄老化、质量低劣。据统计,截至2008年8月27日,上海证交所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为3594.6亿元,比上年同期的2907.5亿元增加23.63%;深圳交易所为1775.2亿元,比上年同期的1443.7亿元增加22.96%。两上市公司合计应收账款5369.8亿元,上年同期为4351.19亿元,同比增加23.4%。使企业很多正常营运资金变为了沉淀资金,企业营运难以正常进行,同时整个社会的资金流通也受到了阻碍,社会再生产能力受到很大影响。

(二)应收账款管理责职不明

大多企业的应收账款由销售部门或销售人员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易造成应收账款回收不力;也有企业将应收账款全权交给财务部门管理,但财务人员很难全面掌握赊销客户的相关信息,在进行应收账款管理时也不能进行严格的追踪监督。应收账款无论是由销售部门管理还是由财务部门管理,都无法做到分工清楚、责任明确,当款项无法收回时,企业内部则会互相推诿,始终没有人来主动承担责任。

(三)企业内部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不完善

1.对赊购企业的资信审查制度不够

我国企业一般没有严格的资信审查制度,在管理上往往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销售人员对赊购企业的资信审查不严,有的根本就没有审查对方的资信,仅凭借个人经验或是私人感情进行赊销。个别销售人员为了获取更多个人销售业绩,自作主张地采用宽松的信用政策,随意赊销商品,创造表面的高收入,虚增利润,加大了企业应收账款收回的风险。

2.企业内部销售人员素质不高

很多企业将销售业绩与绩效工资挂钩,难免会出现销售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只注重销售任务的完成,而欠考虑企业的利益。由此形成的应收账款,企业并没有从制度上要求销售人员全权负责追收,导致应收账款大量沉积,势必使企业的经营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3.企业财务人员操作不规范

在实务操作过程中,个别会计人员由于对应收账款管理政策领会不透,导致对应收账款的处理不恰当。例如把应收职工欠款、应收债务人的利息等也作为应收账款处理。会计上的应收账款主要包含:一是指企业因销售活动形成的债权;二是指企业流动资产性质的债权;三是指本企业应收客户的款项。个别企业还会故意以应收账款进行投资,从表面上看,该企业仍然资金雄厚,实力不凡,但实际上却已经处于严重的资金周转困难状态。

(四)应收账款回收不力

据调查,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比重高达50%以上,远高于发达国家20%的水平。企业间相互拖欠货款形成“三角债”,正常流动资金被大量应收账款挤占,企业只好借助银行贷款。但因应收账款回收不力,有的根本无法收回,造成资金流不畅,最终无法偿还银行借款,银行资金也逐渐转化成了应收账款。据统计,目前我国有近2000亿元不良贷款,大部分是由于企业应收账款回收不力造成的。

二、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做好资信调查,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

1.选择合理的信用期限

信用期限是企业允许客户延期付款的最长时间。信用期限过短,不足以吸引客户;信用期限过长,虽然有利于增加销售额,但盲目放宽信用期限而得的收益会被增加的各项成本抵消,进而可能造成利润的减少。

2.做好资信调查,制定适当的信用标准

信用标准是指客户获得企业商业信用所应具备的条件。企业在制定信用标准前,应对客户进行广泛的信用调查和信用评估,详细了解客户之前的资信情况,做出准确的信用评估,进而制定适当的信用标准。

3.采用适当的现金折扣政策

现金折扣是企业在商品价格上对客户所做的扣减。企业提供现金折扣一方面可以使老客户为了享受现金折扣而提前付款;另一方面也可以招揽一批希望享受现金折扣的新客户,扩大销售。

(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管理

1.实行严密的组织分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

对应收账款管理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应以制度形式将权责确定下来,规范员工的行为,做到各司其职。对越权及未按程序处理形成的应收账款和坏账,要明确责任。

2.完善绩效考评体系,奖罚分明

不断加强绩效考评体系,尤其是销售部门,不仅要鼓励销售人员提高销售业绩,还应将应收账款纳入考评体系,销售人员要对自己负责的应收账款积极催收,充分发挥绩效考核制度的激励作用。

3.加强购销合同管理

为避免不必要的经济纠纷,交易双方应签订详细的购销合同。合同一经签订,双方必须严格执行。销售合同的签订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货款的收回,减少经济损失。合同的内容和手续应符合《合同法》的规定,特别是付款形式、收款期和延期付款的具体违约责任等更应该明确。

4.定期整理应收账款,保证及时清欠

应收账款应定期或不定期地与对方核对,通过核对可以发现应收账款是否同对方一致,是否弄虚作假,从而减少坏账损失的可能性。对已形成的应收账款应定期整理,编制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了解客户情况和应收账款的变化。对到期应收账款应及时催收,不能按期收回的款项应查明原因,及时和会计部门沟通。对长期未能收回的应收账款,应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三)完善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1.对应收账款追踪分析

(1)了解客户的还款情况。在应收账款形成之后,企业应加强管理,了解客户付款的情况。对新客户应密切关注其付款情况,保证及时收回款项;对老客户,因彼此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往往会忽略了坏账的可能性。但一旦老客户的应收账款无法收回,损失通常会很大。

(2)密切监控客户已到期以及将到期的债务变动情况。对于已到期或者将到期的应收账款,企业应注意其变动情况,并对客户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如果确定客户出现了严重的经营危机,且没有恢复的可能,就应该采取果断措施,尽可能收回款项;如果客户只是在资金周转上遇到麻烦,经过努力可以还款,那么可以考虑放宽信用期限以收回更多货款。

2.对应收账款进行账龄分析

一般来说,拖欠的时间越长,款项收回的可能性就越小,形成坏账的可能性就越大。企业通过分析应收账款的账龄结构,密切注意各种应收账款的具体情况,实施严密的监督,以提高应收账款收回的可能性。

3.建立完备的坏账准备制度

无论企业采用怎样严格的信用政策,只要存在商业信用行为,就有可能发生坏账损失。企业应建立完备的坏账准备制度,保障企业稳定发展。企业应在期末分析各项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并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对已经确认坏账的应收账款一旦重新收回,应及时入账。按照我国新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在处理坏账时应采用备抵法下的应收账款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或类似信用风险分组测试的方法。

(四)采用适当方式处置应收账款

1.应收账款抵押或者出售,便于资金周转

企业以应收账款的债权作为抵押担保,向银行、信贷公司等金融机构贷款,如果贷款期满企业无法还贷,则贷款机构有权行使应收账款的收款权;应收账款抵押实质上是在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时进行融资,保证企业的资金流动;出售应收账款也是企业融资的一种,但这种融资方式主要在国际上使用,被称为“国际保理业务”,对应收账款的质量要求比较高,在我国尚未广泛使用。

2.委托专业机构,转移信用风险

针对有些特殊性质的单位,如市政部门,企业即使采取以上方式也很难收回货款。针对这种回收困难的应收账款可以在形成之时,通过购买信用保险将收款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在无法收回款项时,由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除了购买信用保险外,企业还可以委托专业追债机构追讨。不管是购买保险还是委托专业机构处置应收账款,都需要企业支出一定的费用,如果能够追回的应收账款金额远大于这笔费用支出,那么对企业来说以上两种方式还是有利的。

猜你喜欢

资信坏账账款
中小企业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控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应对民企应收账款上升
试析应收账款管理中的风险防范与控制
扒一扒 P2P坏账率五大猫腻
巧用公式法计提坏账准备
企业资信评估在企业中的作用
西班牙考虑建“坏账银行”
浅析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
怎样让班级管理更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