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新生儿脐带处理方法的效果比较

2010-04-20顾祖文周海英

上海护理 2010年5期
关键词:气门芯脐炎脐部

顾祖文,潘 君,周海英

(上海市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上海 201206)

新生儿扎脐方法较多,脐部残端的处理各医院也不尽相同,我院在 2009年 4—6月对一次性脐带夹和二次剪切法、气门芯扎脐方法进行效果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9年 4—6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 1016例,随机分成 3组,A组采用气门芯套扎法结扎脐带400例;B组采用二次剪切法 300例;C组采用一次性脐带夹法结扎脐带 316例。三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娩方式、新生儿性别和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脐带处理方法 A组 使用山东威海村送医用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新生儿脐带结扎护理包,新生儿出生后,用套好2圈气门芯的血管钳在距离脐轮 1 cm处夹住脐带,在止血钳上端0.5 cm处剪断脐带,气门芯沿着脐轮在脐带根部套住脐带(不能套在皮肤上)。断面使用 2%的碘酒消毒,然后用75%乙醇脱碘,无菌脐绑带包好。24 h后暴露。B组在新生儿出生24 h后剪去脐带残端,用脐带包包扎24 h。C组使用丹麦原装进口的一次性脐带夹,新生儿出生后,对脐带进行常规处理后,将脐带夹套入脐带,在距离脐轮0.5 cm处夹紧(不能夹住脐轮皮肤)切断即完成,断面消毒方法同上,勿行无菌纱布覆盖,直接暴露,24h后开夹。

1.2.2 日常脐部护理 3组新生儿均在新生儿每日晨间沐浴后,用家而康复合碘溶液消毒残端与脐周皮肤,下午再次以同样方法进行。新生儿出院前教会产妇与家属消毒方法,使她们在出院后能按照我们宣教的手法操作至脐带残端自然脱落后至少 1周。告知一般情况下的自然脱落时间与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注意保持脐部干燥与清洁,遇 2周后仍未脱落者来院检查,并留下电话号码,专职护士在出生后第10天予电话随访详细情况,记录脐带残端脱落时间与脐部愈合情况。

1.3 观察指标 ①脐带自然脱落时间。②脐炎:脐轮与脐周有红肿与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1]。③脐出血:以肉眼可见的出血或脐带包扎浸透直径2 cm为标准[2]。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2 结果

2.1 A组与C组脐带脱落时间比较 A组脐带脱落的平均时间为(9.2±4.5)d,C组脐带脱落的平均时间为(9.5±5.1)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3组新生儿脐炎、脐出血发生情况的比较 见表1。

表1 3组新生儿脐炎、脐出血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3.1 正常情况下,残留的脐带逐渐干枯僵化,于 1周左右脱落,创面在 10~14 d才完全愈合。目前许多欧美国家在使用无菌剪刀断脐后,以灭菌的脐带夹夹紧残端,不予包扎,很少感染。因该夹采用富有弹性的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结扎血管性能好,夹持力强而持久,能有效阻断血运,使脐带基质干枯快,脐带组织脱落快而有效防止脐部并发症[3],细菌都难以进入。操作时间短,使用方便简单,集传统的夹紧、切断和结扎于一步完成,不易伤及新生儿,特别对脐带粗大(直径 >2.5 cm)、水肿者操作起来更显优势,因此这种断脐方法不受脐带性质的影响;使用脐带夹还具有减少器械使用的优点,不再需要钳与剪,而且切断脐带时防止血液溅出造成血源性感染,最大程度的保护了医护人员的安全。使用脐带夹脐带残端夹闭牢靠,能有效防止细菌的侵入,24 h后开夹伤口处呈扁平结痂状态,避免了异物的刺激,但仍有部分脐血管内部尚未完全收缩,所以仍有发生渗血与部分残端延迟脱落现象,在脱落时间上不具有优势。

3.2 气门芯是橡胶制品,弹力易受影响,每个脐带粗细、性质是有差异的,有时易造成脐血管结扎欠紧,致使脐血流未能完全阻断,故脱落后渗血概率提高。新生儿出生时断脐时操作时间长,与脐带夹比较较为繁琐,遇上脐带粗大含胶质丰富、横断面大的的脐部,要将气门芯套进脐带花费时间长用力不当会拉断,增加了操作的难度。剪断脐带过程中经常由于新生儿的哭闹及四肢活动,增加了损伤新生儿的危险;再则套在脐带残端的气门芯对人体而言是异物刺激,局部分泌物较多,消毒不当易致脐炎。

3.3 24 h后二次修脐,出血情况较多,导致家属恐慌与不满,甚至纠纷。护理人员难于把握脐部三期愈合的区分,习惯于统一操作。二次修脐过早出血是难以避免的,增加了感染的可能性,给护理带来了困难。修脐过晚,脐带过干、局部变硬,剪脐难度加大,易残留坏死组织[4]。另外二次修脐再次把刚刚愈合的创面暴露,反易致感染;婴儿在二次修脐过程中哭闹厉害,四肢晃动严重时干扰护理人员的操作,如操作不熟练易损伤脐周皮肤,经常需 2个人配合才能完成,护士需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

3.4 新生儿脐部是最易感染的部位,因为脐带断面位于表皮,所以新生儿出生后脐部易发生细菌定植[5],采用脐带残端自然脱落法需注意,脐带脱落的过程中会分泌胶质,其相当于创面的一种异物,引起分泌物增多,为细菌繁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若脐部护理不当,清洁消毒不严,即可导致脐炎的发生[6]。护理人员在出院前一定得教会产妇及家属新生儿脐部消毒护理的方法。

4 小结

一次性脐带夹用于脐带处理可以减少新生儿脐炎与脐出血的发生几率。新生儿脐带残端自然脱落法既可以有效减少二次修脐时的出血与感染的可能,又可以减少护理人员的复杂操作,但病房护理人员需做好在院期间的宣教指导,教会出院后的护理脐部的消毒方法,告知可能发生的情况与一般脐带残端脱落的时间,护理时要彻底清除脐窝深处分泌物,并在出生后 2周仍未脱落者要来院检查;10 d左右电话随访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与其他一般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来院查看。

[1]金敏珍.实用新生儿学[M].第 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54-355.

[2]王美丽,高淑丽,冯丽雪.新生儿脐带处理方法的探讨[J].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2008,5(3):112-113.

[3]何娅娟,唐晓英.脐带夹和气门芯扎脐方法的效果比较分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7,22(5):487-488.

[4]叶彩眉,马冬梅.新生儿脐部护理效果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8):481-482.

[5]朱新群,贾殿举,马楠.妇产科感染基础与临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354.

[6]李传敏,邹娟.三种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及效果评价[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7A):1782-1783.

猜你喜欢

气门芯脐炎脐部
你了解气门芯和高压气筒吗
探讨个体化干预模式在脐部敷贴法治疗小儿泄泻100例的应用价值
夏防新生儿脐炎莫大意
气门芯与高压气筒的奥秘
1例新生儿脐炎合并腹壁蜂窝组织炎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不同断脐长度对减少脐部感染的影响及护理干预
脐部清洁干燥法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预防新生儿脐炎两种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对比
脐部病灶面罩吹氧佐治新生儿脐炎疗效观察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