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舍转产杏鲍菇—秀珍菇栽培技术研究

2010-04-12钱长根,沈永根,沈铭

上海蔬菜 2010年1期
关键词:珍菇原基菌袋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杏香鲍鱼菇,属担子菌亚门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其菇肉肥厚、质地脆嫩爽口、有特殊的杏仁香味和鲍鱼口感,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的珍稀食用菌。秀珍菇又名印度鲍鱼菇、味精菇等,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其菇肉绵脆、美味可口,蛋白质含量高于平菇和草菇,并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具有降低人体胆固醇和血脂的功效。

嘉兴市南湖区新丰镇为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新型、生态高效农业产业,于2006年起与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南湖区农经局、浙江中法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开展利用猪舍转产杏鲍菇-秀珍菇复种技术的探索研究,经过3年试验示范,已掌握了猪舍转产杏鲍菇-秀珍菇复种关键技术,现将其总结如下。

1 杏鲍菇-秀珍菇的栽培条件要求

1.1 杏鲍菇栽培条件要求

1.1.1 温度 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0~28℃、最适温度24~26℃,原基形成与子实体生长适宜温度为10~18℃、最适温度 12~16℃。

1.1.2 湿度 菌丝生长最适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培养料最适含水量为60%~65%,原基形成与出菇最适空气相对湿度为90%~95%,子实体生长最适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

1.1.3 空气 充足的氧气、适量的二氧化碳有利于菌丝生长;原基形成需氧气较多,二氧化碳浓度应低于0.1%;子实体生长喜氧,应及时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并使二氧化碳浓度低于0.2%。

1.1.4 光照 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照,子实体形成及其生长发育需适量散射光、最适光照强度为500~700Lx。

1.1.5 酸碱度 菌丝生长最适pH值为6.5~7.5,原基形成及子实体生长最适pH值为5.5~6.5。

1.2 秀珍菇栽培条件要求

1.2.1 温度 菌丝体生长适宜温度为20~28℃、最适温度25~26℃,子实体形成需要一定的温差刺激,出菇阶段适宜温度为15~28℃、最适温度18~22℃。

1.2.2 湿度 菌丝生长最适空气相对湿度为70%,培养料最适含水量为60%~65%;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最适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

1.2.3 空气 秀珍菇为好气性真菌,生长发育过程中应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同时要有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0.01%左右)。

1.2.4 光照 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照,子实体形成及其生长发育需适量散射光,最适光照强度约为500Lx。光照强度不适时,易形成畸形菇并影响菌盖色泽。

1.2.5 酸碱度 菌丝生长最适pH值为6.5~7.5,出菇时最适pH值为5.5~6.5。

2 杏鲍菇-秀珍菇的生产季节与茬口安排

2.1 杏鲍菇生产季节

杏鲍菇属于低温结实性菌类,由于其原基形成、出菇及子实体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0~18℃,因此在浙江嘉兴地区宜在9月上中旬开始制作栽培菌袋,11月上旬将栽培菌袋转入菇棚内并上架培育,11月中旬开始进入出菇管理,翌年3月下旬采收结束。

2.2 秀珍菇生产季节

秀珍菇属于低温变温结实性菌类,其出菇温度范围相对较宽,出菇的适宜温度为8~28℃,在浙江嘉兴地区宜于2月上旬开始制作栽培菌袋,4月上旬将栽培菌袋转入菇棚内,并上架培育进入出菇管理,5月中下旬采收结束。

2.3 猪舍转产杏鲍菇-秀珍菇茬口安排

利用猪舍转产杏鲍菇-秀珍菇应在11月上旬将杏鲍菇栽培菌袋转入由猪舍改成的菇棚内并上架培育,翌年3月下旬栽培结束后,及时清理猪舍、全面通风换气,进行地面及棚中空气的彻底、全面消毒处理;4月上旬,将秀珍菇栽培菌袋转入菇棚内并上架培育,5月中下旬采收结束。

3 猪舍转产杏鲍菇-秀珍菇栽培技术

3.1 猪舍清理与消毒及舍内覆膜与搭架

3.1.1 猪舍清理与消毒 栽培菌袋进棚前7~10d,及时清理、打扫猪舍及其周边环境,清除杂草杂物等。用生石灰进行地面消毒,用甲醛、敌敌畏进行闷棚熏蒸灭菌杀虫,清除猪舍及其周边环境的杂菌及害虫。

3.1.2 猪舍内覆膜与搭建菇架 在猪舍屋顶及四周开设通风窗,沿猪舍内壁搭架覆盖薄膜。同时在棚内用毛竹搭建菇架,隔1.5~2m设1根立柱,每3~4根立柱组成1组菇架,菇架平行搭建,留行距0.7m兼作操作道、列距1.2m作走道兼操作道;每根立柱自下而上每隔35~40cm固定1根与立柱垂直的横档,横档长35~40cm(随栽培袋长度而定,以能横放1个菌袋为度),其中间点固定在立柱上,每个横档两端各绑1根相互平行且与横档垂直的竹竿,作为叠放菌袋的培养层架,每组立架设置5~6层培养层架。

3.2 杏鲍菇栽培管理

3.2.1 菌袋上架与开袋 当杏鲍菇菌丝长满菌袋并达到生理成熟后,将菌袋移入由猪舍改成的菇房内,菌袋上架、开袋,进入出菇管理。采用墙式栽培,将长满菌丝的栽培菌袋按上下左右交叉袋口法横排叠放在培养架上,每层排满并松开袋口或统一在袋底用小刀割开约2cm2,在割口处挖掉黄豆大小的培养料,促进原基分化与形成。

3.2.2 出菇管理与采收 尽量保持棚内温度12~16℃、空气相对湿度90%~95%(幼菇形成后降至85%~90%)、光照强度 500~700Lx,并及时通风换气。通风时在门窗及通风口挂湿棉布,以免冷风吹拂子实体;温度高于20℃时,采取遮阳、喷水(雾)、加强通风等措施及时降温,将棚内温度降至20℃以下;空气相对湿度低于90%时,及时喷水(雾)增湿,促进原基分化与幼蕾形成。当幼蕾长至0.5cm时进行疏蕾,每个栽培菌袋留2~3个生长健壮、外形良好的菇蕾原基继续培育。子实体菌盖基本平展、中央下凹、边缘稍内卷、孢子尚未弹射时为采收适期。采收后及时去除基部培养料等杂物,及时分级、整理、包装和销售。一潮菇采收结束后,及时清理菇棚及菌袋出菇面,密闭遮光养菌,当料面再现原基时,进入下一轮出菇管理。

3.2.3 病害防治 (1)黄腐病、枯萎病:发病时子实体变黄、变软、腐烂,在温度持续高于20℃,且通风不良、湿度过高条件下发病严重。可通过合理安排生产时间、现蕾出菇时避免出现20℃以上高温等措施进行预防。棚温高于20℃时,及时遮阳、空中地面喷水增湿、降温,并加强通风换气,避免细菌感染发病;出现发病菌袋时,及时清除,增加通风量,防止病菌扩散蔓延。(2)畸形菇:因子实体生长期间棚温高于20℃、空气相对湿度低于70%,影响了菌盖分化发育而致菇体畸形。可通过合理安排生产时间、适时开袋出菇、避免在20℃以上高温时出菇、保持空气相对湿度85%~90%、及时通风换气等措施进行防治。

3.3 秀珍菇栽培管理

3.3.1 菌袋上架与开袋 当秀珍菇菌丝长满菌袋并完成生理成熟时,即可将其转入菇房内开始出菇管理。采用墙式栽培,将长满菌丝的栽培菌袋按上下左右交叉袋口法横排叠放在培养架上,每层排满。打开并拉直袋口薄膜或沿颈圈将塑料袋割掉、刮去老化的菌种或肥大的原基,促使原基分化与菇蕾形成。

3.3.2 出菇管理与采收 在适温范围内尽量加大温差,通过地面喷水、空中喷雾等措施使菇房空气相对湿度达到90%左右,促进原基形成;子实体生长阶段减少通风,保持适当的二氧化碳浓度。原基分化和子实体生长需要光线刺激,以300~500Lx的散射光为宜。秀珍菇菌盖直径约2.5cm、菇柄长度4~6cm,菌盖平展、中间下凹、边缘内卷、表面稍有绒毛、菌褶初步形成,孢子尚未弹射时为采收适期。宜用手握住菇柄旋转采下或用手握住菇柄用小刀齐子实体基部平切采收。一潮菇采收结束后,清理料面、停止喷水,实现养菌转潮,并在下一潮出菇前适量补水,满足出菇需要。

3.3.3 病虫害防治 栽培菌袋进棚前1周,在猪舍内用敌敌畏、甲醛进行熏蒸闷棚消毒,杀灭棚内杂菌及害虫,地面用生石灰消毒杀菌;门窗均需安装细眼纱网,以防通风换气时害虫进入。病害主要有畸形(因温湿度未控制好引起)、腐烂(因棚内温度长时间高于25℃或水滴直接喷到子实体上引起)、杂菌污染(主要有绿霉、青霉、毛霉和红色链孢霉等)等,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一旦发病,及时清除,控制病害蔓延。虫害主要有蛞蝓、蜗牛、菇蝇和蚤蝇,蛞蝓和蜗牛可用3%密达颗粒剂诱杀,菇蝇和蚤蝇可用25%杀灭菊酯1000倍液于采收后无菇时喷雾防治。

4 猪舍转产杏鲍菇-秀珍菇的产值与效益

猪舍转产杏鲍菇-秀珍菇后,每m2猪舍可栽培杏鲍菇65袋、秀珍菇65袋,每个栽培菌袋的鲜菇平均产量为杏鲍菇约0.4kg、秀珍菇约0.4kg,即每m2猪舍可年产新鲜杏鲍菇约26kg、秀珍菇约26kg。按杏鲍菇鲜菇11元/kg、秀珍菇鲜菇10元/kg计算,猪舍转产杏鲍菇-秀珍菇每m2年产值约为546元,扣除购买栽培菌袋成本2元/袋,在不计农户自身劳力成本及竹架、薄膜折旧的情况下,年收益约为286元/m2,比养猪收益200元/m2(不计农户自身劳力成本及养猪设施折旧费)增加收益86元/m2,增幅高达43%。

猜你喜欢

珍菇原基菌袋
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到宜阳县开展科技服务
秀珍菇种植记
基于群体Parrondo博弈的根分枝建模方法
东北林业大学成功研发“袋顶出耳技术”
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对家蚕翅原基生长分化的影响
Evaluation on formation rate of Pleurotus eryngii primordium under different humidity conditions by computer vision
杏鲍菇菌糠栽培秀珍菇配方试验
固定菌袋插杆
8种秀珍菇菌株秋冬栽培筛选研究*
北京地区三个日本晚樱品种花芽形态分化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