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洁治术在预防龋失补指数的疗效观察

2010-04-04陈汝军

当代医学 2010年2期
关键词:牙石牙面龋病

陈汝军

龋失补指数是目前常用反映龋病的指数,即龋齿数,因龋失牙数、因龋补牙数的总和。它是一种不可逆指数,能反映一个人的终身龋病经历。目前在龋病流行病学研究中,该指数被广泛使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而人们除了正常刷牙外,洁治牙齿也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通过洁治过程中发现龋病,早发现、早治疗,防止龋病进一步发展,也可以预防牙周病的发展,防止牙齿脱落,为此笔者对160例应试者分为两组进行口腔检查,观察其龋失补指数情况,为实施防龋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1年6月~2008年7月在我们科就诊的160例患者,男98例,女64例;年龄18~40岁,平均28岁。其中经常洁治80例,从未洁治80例。

1.2 方法 自然光下用平面镜,新5号探针标准一致对160例患者进行检查,全部病例由同一医师完成,并详细记录检查结果以备研究。

2 结果

80例经常洁治牙齿的龋失补数为112颗,人均龋失补数为1.4颗;而从未洁治牙齿的龋失补指数为452颗,人均龋失补数为5.65颗。由此可见,经常洁治牙齿龋失补指数远远低于从未洁治牙齿的龋失补指数。

3 讨论

龋病[1]是口腔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它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的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细菌是多因素的主要生物因素,此外还有宿主因素、饮食因素和时间因素。洁治牙齿可尽早去除菌斑结石,防止牙龈出血、牙齿松动脱落,更可及早发现龋齿,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对牙周病也起着预防作用。所以洁治牙齿[2]是预防龋病发生的关键环节,也是降低龋失补指数的一个重要环节。

洁治术是指用洁治器械去除龈上牙石、菌斑和色渍,并磨光牙面,以延迟菌斑和牙石再沉积。牙菌斑和牙石是牙周病最主要的局部刺激因素[3],洁治应注意技巧性,尤其是应用手持器械做洁治,是每位口腔医生必须熟练掌握的技术。超声波洁治术比手工洁治更快、更彻底。应用超声波洁治应注意操作方法,一般开机后先调节功率,功率大小应根据牙石厚薄而定,踩脚踏开关后见工作头有水雾喷溅,说明振动已发生。洁治时以握笔式将工作头的前端部分轻轻以与牙面平行或<15°角接触牙石的下方来回振动击碎,并震落牙石。在去除大而坚硬的龈上牙石时,可采用分割方法。用工作头将大块牙石分割成数块而使其碎落,从而使牙石与牙面分离碎裂。操作时应施用很轻的力量,来回移动切忌将工作头在一点上长时间震动,以防牙齿表面损伤。在洁治完成后应仔细用探针检查有无遗漏,如有一些细小的邻面的牙石应以手用器械来补充刮除。由于洁牙后牙面较粗糙,患者易再生菌斑及结石形成,且口感不舒服,所以一定要在洁治术后抛光。抛光牙面常用橡皮轮涂抛光膏糊剂抛光牙面,在牙面上转动,使牙面光洁无划痕,使菌斑和牙石不再容易堆积。目前在我国由于保健意识不强,大多停留在有病再医治,不能主动预防保健。有部分医生不能熟练掌握洁治术的技巧、基本功不过硬,且不能深入详细的宣传洁治术的重要意义,使部分患者对洁治牙具有一种恐惧感,有的患者洁治牙齿后感到很不舒服,且很快又堆集菌斑和结石,便不再愿意继续预防、保健和治疗。也有的认为牙齿掉几个没多大关系,还有很多好牙可以用,所以不愿洁治、治疗。为保护牙齿通过两组患者的对比,大家应认识到洁治术对保护牙齿的重要性,特别是口腔医务工作者更应首负其责,大力宣传牙齿洁治术对防止龋齿发生和保护牙齿的益处。

[1]樊明文.牙体牙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

[2]卡金有.预防口腔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4.

[3]曹采方.牙周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70-171.

猜你喜欢

牙石牙面龋病
龋活跃性与年轻人龋病严重程度之间关系的研究
小牙石,大麻烦
学龄前儿童口腔内致龋菌的活性与其龋病严重程度关系的研究
去除牙石有小妙招吗?
老陈醋漱口除牙石
洗牙会伤害牙齿吗
升船机螺母柱的铸造工艺设计及生产质量控制
180例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调查研究分析
尖头毛刷辅助龈上洁治术治疗单纯性牙龈炎临床效果观察
学龄前儿童牙面色斑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