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工荒”促使中国经济增长红利转型

2010-02-16张茉楠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0年3期
关键词:数量型用工荒红利

一直以来“人口红利”被认为是造就“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重要源泉。然而,当前沿海地区大规模的用工缺口和不断蔓延的“缺工潮”,使得中国传统的国家盈利模式受到严重冲击,缺工不仅仅是区域性的,我国劳动力供给已发生由“无限供给”变“有限剩余”的重大转折。我们应该理性看待“用工荒”,要选择“人口红利”转型作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性转变。

传统意义上的数量型“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预示着,仅仅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的方式将不能维系经济的持续增长。

一般而言,“人口红利”向“经济增长红利”转化通过四种机制:首先,劳动力数量增长让社会总产出更低廉、更丰富;其次,劳动力的流动和资源配置推动劳动生产率提高;再次,有关改善劳动力的一系列投资,包括让劳动者再教育、人力资本培训,从而刺激投资和消费的需求;最后,劳动力和资本组合的优化,让劳动力升级可持续。

然而,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中国的“人口红利”只通过前两种机制发生作用,“人口红利”在中国还只是停留在数量型发展阶段。真正的质量型“人口红利”的实质是由于人力资本积累,人力资源开发以及劳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使经济发展的成果通过促进人力资本形成转化经济可持续的增长。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第一次“人口红利”的消失并不可怕,反而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转型和社会发展转型的倒逼机制。

(摘自《中国证券报》张茉楠/文 )

猜你喜欢

数量型用工荒红利
推进充分就业 实现“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富硒红利一触即发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效率与政策工具最优选择
健康红利
我国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实证比较
牌照红利之后的直销未来
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企业风险传导效应的差异研究
六措并举,推动就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以安徽科技学院植物科学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