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措并举,推动就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以安徽科技学院植物科学学院为例
2014-04-06张盛
张 盛
(安徽科技学院 植物科学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令学生焦心、家长揪心、社会关心的问题。受经济下滑和毕业生总量创历史新高等因素影响,当前毕业生就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农科大学生虽面临就业压力,但整体就业形势日趋好转[1],全国农科类专业毕业生总体就业率逐年增加。安徽科技学院农科类毕业生在离校时基本能找到一份工作,实现了“能就业”、“好就业”的目标,就业率近3年都在95%以上,就业率稳定在较高水平[2],可以说基本实现了就业“数量”型目标。但也存在着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就业薪水不高,就业环境较差,就业层次低[3],导致毕业生就业后出现频繁跳槽现象,说明学院毕业生就业还没有实现“就好业”、高质量就业目标。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如何实现毕业生不但能就业、好就业,更能“就好业”,“就业质量”比“就业数量”更重要[4]。
近年来,安徽科技学院植物科学学院围绕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通过“建一个库、实施两项工程、搭建三个平台”,“六措并举”积极推动就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一、建立一个库:严把用人单位质量关,建立高质量的企业资源库
用人单位层次的高低直接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高低,建立高层次、高质量的企业资源库是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有效途径。
(一)坚持进库准入制
首先,企业来源要正规。学院主动跑、主动邀请、主动联系,吸收优质新企业;校友推荐、引荐;用人单位推荐同行;政府部门、行业管理部门推荐;学院教职员工推荐;人才交流中心引荐;同行高校引荐等形式,保证入库企业来源正规有效。
其次,主动出击选择规模较大的企业。主要倾向于世界500强企业,如德国拜耳、瑞士先正达、美国先锋、杜邦、陶氏等;也倾向于上市公司、股份制公司,如安徽华星化工、甘肃敦煌种业、北京奥瑞金、德强生物;还倾向于行业知名企业,如安徽隆平高科、安徽徽隆集团等。
再次,选择成长型企业。这类企业目前规模虽小,但发展前景看好,行业口碑良好,公司业绩较好,薪酬待遇丰厚,发展机会多,如安徽众邦、安徽国瑞、安徽辉瑞等。安徽辉瑞2012年1次就录用8名毕业生,且当年就有3人升为区域经理。
(二)坚持企业分类划片、分级指导
学院依据“立足安徽、辐射华东、面向全国”的市场开拓理念,坚持“发达地区整体开拓,非发达地区重点挖掘”的市场建设原则,将资源库企业分成:种业企业、农化企业、涉农企业3大类,分级进行指导。每类中按片区形成企业群:以合肥为主的华东企业群(安徽圣丹、合肥中海农资、山东京博、南京保丰);以北京为主的华北企业群(北京联创种业、北京燕化永乐);以湖南为主的华中企业群(湖南隆平种业、湖南金色农华种业);以广东为主的华南企业群(惠州银农);吉林为主的东北企业群(吉林八达农药、德强生物)。片区企业又依据企业规模、已用毕业生规模、行业评价,分成大、中、小3种级别企业,强化与大用户的联系,不断从新用户、中小用户中发展大用户,稳步扩大用户数量。
(三)实现动态管理
建立评价体系,及时淘汰不合格企业。依据企业业绩、行业口碑、薪酬福利、学生权益保障、学生晋升培养、录用毕业生人数、毕业生在企业稳定情况等建立评价体系,以毕业生跟踪调研为主,结合企业实地走访、行业调查摸底、企业舆论评价等多维度评价。对照标准,凡对毕业生存有一定歧视的企业,即使单位名气再响,将其剔除或减少其来校招聘次数;对多年留不住毕业生的单位将其剔除;对有使用廉价劳动力嫌疑的将其剔除;对拖欠学生工资的企业减少其来校招聘次数。如今学院建成近150家企业的优质资源库,有力促进了就业质量的提升。
二、实施“两项”工程
鼓励大学生创业、提高考研率是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有效途径,为此学校着重实施了“两项”工程。
(一)突出实战,实施“创业引领工程”
创业是高质量的就业。近年来,学院积极实施了“创业引领工程”,重视学生创造精神、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建社团、抓基地、设论坛、办比赛、强指导、优服务、重实践、树典型等形式,构建出了“创业教育引路、创业文化助推、创业实践磨炼”“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模式。
第一,强化阵地建设。学院较早成立了专业性的学生创业社团——扬帆创业社。组建有“滁菊种苗生产创业团队”、“甜叶菊种苗组培快繁研发团队”等近10个创业团队。学院建有产学研合作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近20个。
第二,拓展交流平台。举办创业类讲坛、组织创业类竞赛、开展创业类观摩等活动。特别是组织学生到安徽淮河种业有限公司、安徽汉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创业型企业观摩,听取企业家讲述创业历程,参与企业产品促销等在学生中反响强烈。
在创业竞赛方面,2012年,潘显兵“新生态蝗虫养殖有限公司”创业项目,在第七届安徽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荣获金奖。之后,又在团中央、全国青联主办的第六届全国“青年创意、创业计划”大赛中,以第2名的成绩荣获全国大赛金奖,并获得5万元现金奖励,实现了安徽科技学院大学生创业竞赛成绩新的历史性突破。安徽电视台公共频道的《新闻聚焦》栏目,以题为《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深度采访报道了潘显兵创业事迹。《安徽商报》也报道了潘显兵创业的“金点子”。此外,2012年,齐雄等6人的创业项目在第五届“挑战杯”安徽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银奖。张庆在第二届安徽青年创业大赛中,获得“创业先锋奖”和“最佳创业精神奖”,张庆也是高校参赛选手中唯一获奖的1个。他还因此荣获安徽省“十佳大学生”提名奖。
第三,突出创业实践。学院从专业实践、科研实践、社会实践、创业实践着手,强化实践锻炼,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取得显著成效。2012年,农艺专业在校生李秋月投资20多万元,继创办经济实体——零食小铺之后,又创办第二个经济实体——老叠香时尚餐厅。种子专业毕业生江峰,投资100万元,与人合伙创办企业,成功注册“安徽好江南工程设备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400多万元,总部设在池州市江南产业集中区。此外,通过全校竞争,学院“温馨驿站网络超市”、“金禾科技”两个创业项目入驻学校大学生创业园。
近年来,学院实施的“创业引领工程”正在全院学生心中播下创业的“金种子”,人们期许的一个百花绽放的春天一定会到来。
(二)以考研为抓手,实施“学业提升工程”
考研是提升就业层次就业质量的有效途径。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如何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业科技人才,特别是农业高科技人才是关键。近3年,植物科学学院考研率逐年递增,2012年达近25%,其中考取农科专业研究生的比例皆超过90%以上。为了持续提高考研率以及提高农科专业的报考率,学院未雨绸缪,实施了“学业提升工程”,具体体现在“三个早”:(1)早育苗。就是从新生入学起就着手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对农科专业知识的兴趣,为学生以后的研究生报考打下良好的基础。(2)早进课题。学院自2001年开始实施导师制,通过师生“双选”方式,结成素质教育单元,吸引学生尽早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或参与学校、学院设立的大学生创新课题,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3)早服务指导。加强组织工作力度,关注学生考研工作,在专业申报、报考学校的选择、专业知识的学习、复试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服务。
三、搭建三个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需要学校搭建有效有力的平台,安徽科技学院为此着重搭建3个方面的平台:
(一)坚持“长期与短期结合、紧密与松散互补”模式,搭建校企深度合作平台
1.建立“长期紧密型”校企合作模式——“隆平种子班”
2007年与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联合举办首期“隆平种子班”,2010年举办第二期。“隆平种子班”呈现4个特点:
一是实行“三年一班、四年一届”的届别制。“隆平种子班”按照“三年一个班”组建,每届4年。学生从统招的种子专业中遴选,一是坚持专业方向不变,二是生源质量有保证。在自愿的基础上,企业按照“量身定做”的标准选拔学生。
二是实行“三个统一”、“三个‘双制’”管理体制。在宏观上实行“三个统一”:即实施“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实施”的模式。由学校、学院、教务处和企业高管组成“隆平种子班”教育教学领导小组,全面指导隆平班学生培养的各项工作;成立以分管校长、院长和企业相关专家组成的“隆平种子班”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项目组,具体实施各项教学改革工作。在具体实施中实行“三个‘双制’”:一是“双班主任”制;二是“双导师”制,三是“双奖”制。
三是实行“共有”和“特有”的课程设计模式。学校所设的基础课、公共课、专业课,“隆平种子班”必须“共有”;实践教学和特殊教育上,企业要发挥作用。组织教学活动,理论教学以学校为主,实践教学以企业为主。检查教学效果,校企分工,各司其责,理论课成绩百分制,实践课成绩等级制。学生在公司的实践教学都有《实习情况考核表》,指导老师既有评语又给表现评定等级。“隆平种子班”开设的《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异同》、《种子产业与种子专业的相关性》、《种业发展与种业人才的因果链》,这些课的老师是企业高管,这些课的课堂都在企业。制定教学方案以学校为主,企业积极参与。
2.建立“短期松散型”校企合作模式
(1)举办了“短期松散型”企业冠名班——“长城生化班”。每期企业班时间1年。学院为此专门调整教学计划,每年5月上旬企业进校进行为期1周的培训,5月中旬至8月底学生进企业实习,分配到各个岗位,学校与企业分别为每位学生配备有指导老师。校外导师具体负责学生安全教育、技术指导与服务等。校内导师采取多种途径对学生教育指导。企业对学生在公司各方面表现情况进行鉴定。校企双方召开总结会,对企业班情况进行总结。学生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锻炼了能力,提高对专业课的认识,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等得到较大提高。
(2)组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每年组建5-7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企业实习锻炼,做到高年级学生都能得到锻炼机会。
“长短结合,紧松互补”的校企合作模式,即体现校企合作“深度”的需要,又能实现校企合作“广度”上的要求。长期紧密型校企合作,通过共同建设基地、共同管理和共同受益的模式,促进了校企双方在文化、专业上深度融合,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而短期松散型的合作,可以满足校企双方因时间、地域、季节等限制因素,实现“初级层面”的合作关系,从而解决了合作的“广度”问题,两者相辅相成,构成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企业班学生当年全部都找到工作,特别是隆平种子班学生在大三年级就已经被企业预定一空。几年的实践证明,校企合作举办企业班是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苦练内功,搭建科研支持平台
1.加强就业创业方面的理论研究
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近几年,学院组织专门力量在教育模式改革、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积极进行理论探索,获批省级“农学类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获批省级课题3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农艺教育专业“3+1”培养方案的构建与研究》、《应用型本科高校农科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研究-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大学生创业与法律、政策保障问题研究》;《大学生创业就业体制机制创新与实践》项目获省教学成果三等奖、校教学成果特等奖;发表论文9篇,这些都有力支持了创业就业工作开展。
2.经营好两个省级工程中心和一个国家级试验站
学院拥有“玉米育种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甜叶菊育种与栽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个省级中心,1个国家级平台“安徽凤阳县国家级农作物区域试验站”。通过这些平台,吸引师生,凝聚力量,形成创新中心,从而达到进一步锤炼队伍、提升师生科研水平,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三)融合农学精神,搭建素质拓展平台
长期以来,学院积极培育农学精神,凝练出“兴农济世,务实创新”的农学精神。溶合农学精神,结合农科专业特色,积极创建学院特色品牌活动——“金禾工程”。“金禾工程”含风采展示篇、素质提高篇、励志成才篇3大主题,10项活动。活动紧紧围绕农科专业特点,突出实践性、创新性,起到了培育农科特质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的作用,实现了品牌育人、文化育人的目的。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在用人单位的口碑中逐渐形成了“基础扎实、做事踏实、为人诚实、勇于创新”的“三实一新”毕业生品牌[5]。
总之,近年来,植物科学学院通过“建立一个企业资源库、实施两项工程、搭建三个平台”,“六措并举”正逐步推进就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目前虽然就业工作压力还很大,但只要扭住“质量”这个“牛鼻子”不放,就一定会实现“就好业”,高质量就业目标。
参考文献:
[1] 宫佳.农科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应对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2011,(33):32-34.
[2] 李红.农科大学生就业指导对策分析——以长江大学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2011,(4):255-257.
[3] 杜雪.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2):20-22.
[4] 余依霖.大学生就业从提高数量转向提高质量[EB/OL].http://www.sme.gov.cn/web/assembly/action/browsePage.do?channelID=1237947550145&contentID=1345591789476,2012-08-22/2014-05-01.
[5] 曾正德,高健.关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与提升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1,(34):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