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检验医学与临床沟通
2010-02-11金美华
金美华
吉林省延边眼耳鼻喉科医院(133000)
随着医疗检验技术的发展,疾病的准确诊断越来越依赖于实验室。为了让检验科出具的化验单让临床医师看懂,避免发生错误的结论,作者认为加强与临床的沟通与对话是必不可少的 。
1 强沟通防止滥用抗生素
目前,临床上普遍存在预防性,经验性用药.因广谱抗生素多,联合用药多等问题,再加上侵入性操作,形成开放性创面,破坏了人体的正常防御屏障,使细菌易侵入造成感染.而老年人因体质差,免疫力低,不间断使用抗生素,因此真菌感染较多.细菌对抗生素呈多重耐药。并且各地细菌耐药性有明显差异[1]这与用药种类,药物用量和给药途径有一定关系[2]。为此检验科细菌工作者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药敏结果应及早通知临床,针对性使用抗生素,宁少勿多,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同时对引起感染的病原菌及对敏感的抗生素,定期向临床提供资料,指导经验性用药。
2 提高检验人员素质加强全程质量控制保证医师正确判断病情
2.1 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近年来医学检验基本实现了四化;全实验室自动化,试剂多样化,检测方法标准化,床边检查快速化。而全球将检验与诊断相结合形成的检验医学是以生物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等多专业为基础,面向临床的多学科结合的应用学科。
2.2 伴随着许多新方法、新技术的使用,检验工作日趋自动化,但仍有许多工作需手工操作。因此对检验工作者提出越来越多的要求:如检验人员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对基本知识的学习,基本技能的训练更是不能忽视。当检验结果与临床诊断不相符时;当标本不合格时(如溶血,脂血,标本被稀释);当护士采集的血标本在患者输液的同侧导致异常结果时;没有和临床主动联系沟通寻找导致结果异常的原因[3]于是影响了医师对病情的正确判断。因此保证送检标本的合格是检测工作的重要环节。
2.3 检验工作不仅要提供有临床价值的且准确的信息,而且要合理选者实验项目,为临床提供咨询,以及正确解释实验结果,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信息,为此必须进行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部分的全程质量控制[4]。
2.4 在开展新项目的时候,首先与临床大夫沟通,出现异常结果时,由医师向患者解释。如有些乙型肝炎患者许多年后,HbsAg出现了阴性;但仍HbeAg出现阳性,HbcAb出现了阳性,原因是HbsAg滴度降低。那末根据患者抗病毒治疗情况及为了动态观测其治疗效果,医师开单测定(HBV)DNA;而是否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只要定性即可,同时解释工作由医师来作,避免了患者对检验结果提出不应有的报怨。
3 引进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提高总体检验水平
3.1 目前,我国除了很多大中型医院,还有小型医院。检验科在人员上少者几人;多者几百人。科室分的也越来越细,如血液,生化,细菌,免疫,血库;小型医院无论在仪器,设备,还是人员素质上不可能与大型医院相比,但他的合理配置对医院的健康发展也是当务之急。
3.2 尤其是人员引进上,能够从大中型医院引进35~40岁的人员,经过全方位培养的人才作为学科带头人,可以从总体上提高医院的检验水平,医院整体医疗水平,整体医疗素质,整体服务质量[5],同时给医院带来相当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3 过去检验科的作用就是供给资料,而现在转变为供给信息。也就是不仅要提供数据,还要把这些数据说清楚。这就需要一支检验医师队伍,即懂临床又懂医疗,能够让临床信服。
4 检验医师的培养是实现检验与临床结合的根本出路
4.1 专家分析未来检验科的人员中,检验医师的构成比例占15%~20%,技师占60%~70%,生物和信息人员占10%左右。这时检验科工作人员必须走出去,把实验数据与临床结合,才能从单纯的提供数据变成高效的临床诊断信息。
4.2 对于临床医师来说,要想选择检验方法,检验结果怎样分析,如何运用检验数据,这些数据如何代表病理生理表现,就必须了解实验室。
4.3 2007年是我国已实施‘十一“五规划,由于国内外先进的检验工程都依靠先进的仪器与新技术,能够更精确的反映人体组织器官的生理 病理状态水平,所以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人才的引进和素质的提高,科学的管理,检验项目的组合及合理配置;及时与临床沟通及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检验医学与临床的结合,不仅使诊断由目前的事后检验向前瞻性转变,提高早期诊断价值,同时针对性使用抗生素,指导临床用药,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将起巨大的作用。
[1]胡晓明.创伤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5,2(2):52-53.
[2]袁丽莉.127例痰标本细菌学检查及药敏结果分析--检验医学与临床;2004-6。1-1.
[3]张建挥.年轻检验人员工作中出错原因分析—全科医学杂志;2004-4.3-4.
[4]陶华林,李红霞.加强检验与临床的沟通—检验医学与临床2005-6.2-3.
[5]陈仕林,程子敏.检验质量中不容忽视的分析前因素—检验医学与临床;2005-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