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给教材的主编去一封信”
2009-12-29陈为强
陈为强
新授苏教国标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解决问题策略例2后,让学生做课后“练一练”的第2题,题目如下:六年级同学制作了176件蝴蝶标本,分别在13块展板上展出,每块小展板贴8件,每块大展板贴20件,两种展板各有多少块?书本上使用的是列表法:假设两种展板的块数,计算标本总件数,再进行调整。
为了检查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掌握情况,我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完成。几分钟后。我们班的后进生常根茂率先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既然5块大展板和8块小展板贴标本的总件数为164件,比176件少了12件,那么只要把大展板增加一块、小展板减少一块就可以了。因为一块大展板比一块小展板多贴12件,所以6块大展板和7块小展板贴蝴蝶标本的总数就是176件。”常根茂的话音刚落,同学们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为他的精彩发言鼓励。更是对他认真思考的褒奖。我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后进生都能正确解答这样“鸡兔同笼”的问题,看来学生对于这类习题的解答方法掌握得相当不错。我正要进行下一个环节教学的时候,我们班的“辩论家”马昀迪急不可耐地举起了手,看来又有不同的意见出现。我不禁一愣,后进生都掌握了最基本的解题方法,他还有什么独特的见解呢?带着疑问,经我允许后他马上发表自己的意见:“教材编的有问题。例2用列表法解决问题时是把10只船假设成5大5小。也就是大小船只各占一半。从10的中间开始假设调整,不合理的进行一次调整就完成了。为什么本题书上不从约占13一半的6和7开始列表?如果假设成6块大展板和7块小展板一次就成功了,或者假设6块小展板和7块大展板调整一次就成功了,也没有必要从书上的5块大展板和8块小展板开始。”他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其鸣,学生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目光一齐投向了我,希望从我这儿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学生不简单,有自己的思想,作为教师的我还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只感觉用列表法解决这类题目虽然可以,但还是停留在思维的较低层面上,还要进一步优化学生的计算方法。刚想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展开争论,这时我们班的赵凯歌马上补充道:“书上的这种方法可能是想说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吧。如遇到“鸡兔同笼”问题时,列表可以从中间开始假设,也可以不从中间开始,编者的意图是不是想说明这个问题呢?”好一个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六年级的学生能想到这个层面不简单。还没等我发言,我们班的“小数学家”徐浩然马上反驳道:“就算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5块大展板和8块小展板一共贴标本20×5+8×8=164(件),只比176件少了12件,正像常根茂同学刚才说的那样,只要把其中的一块小展板换成大展板就会增加12件,没有必要像书上那样把5块大展板与8块小展板调换成5块小展板和8块大展板,编者把我们六年级的学生都看成傻子了。”虽然言语有点过激,但确实有自己的想法。徐浩然刚刚坐下。苗宪龙马上接着说:“我们应该给编委老师去一封信,把我们的意见反映上去。这个地方如果出现列表,表格中间不要给数据,让我们自己去假设调整。再者,对于这类题我们也不能仅满足于用列表解决实际问题,应该会用算式来解答。因此,这道题的题目要求可以是:先用列表解答。再算式解答。”学生连题目要求都想好了。段子悦马上说:“对于刚开始学习‘鸡兔同笼问题比较吃力的同学,可以用列表法进行解答,其实列表法也是一个很好的检验方法。”我不禁为这些学生鼓起掌来。我总结道:“我从同学们的发言中,看到思维的火花,非常灿烂。你们不迷信权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且某些说法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真诚的希望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的思考方法和批判精神。”
反思:
1.学生永远是课堂的主角,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思维个体,有权利在课堂上充分的思考和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批判思想和质疑意识,对于自己认为不合适的地方提出自己的见解,有时尽管提的意见还很稚嫩,但毕竟是经过自己的思考。学生敢于质疑,不管你是老师,还是专家编的教材,敢于发出“给教材编委去一封信”的声音。我们教师不应该为此感到高兴吗?《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创新意识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不唯书、不唯上、不相信权威,具有一定的质疑精神。正所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2.同时也提醒我们教材的编委、老师,不要小看学生的学习能力,只要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能量是惊人的。因为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感悟,能够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有时甚至会超过预期的目标。更会给我们意外的惊喜。再者,教师在进行习题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学生思维的发展状况。以生为本,否则我们教师甚至教材的编委付出一定精力编写的练习,学生不一定买账。因此,教师在进行习题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水平,给学生创设更大的空间让其自由发展,使其思维自由驰骋。同时。教师要对教材做深入的研究,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要作出预判,并找出相对应的策略,尽量做到“运筹帷幄之间。决胜千里之外”。
3.我还感到庆幸的是平时没有限制学生的发言,给学生一个宽松的氛围,让学生能够有表达的心理安全感,给了他们思维发展的土壤。如果平时没有创立民主宽松的氛围,学生即使有自己的想法也不敢说,时间一长,学生的创新火花将被泯灭。课堂上出现这种情况。得益于我课堂上倡导的“三个允许”,即允许学生“答非所问”(学生的思维是多维开放的、允许学生“插嘴”)(许多创造性的思维火化在“插嘴”中迸发出来)、允许学生思想“开小差”;坚持“三个鼓励”。即鼓励学生质疑、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思路、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思考。正是由于平时一直是这样坚持下来的,才有了今天课堂上的思维碰撞,才有了课堂上的异彩纷呈,才有了师生的教学相长。
4.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注意当教学预设与学生实际发生矛盾时应该如何应对。教师必须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要扎扎实实地为学生的后继学习打好基础。当教师遇到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发生矛盾时,如果舍去这部分内容并不影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后继知识的学习,那么教师就应该把它舍去;如果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影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后继知识的学习,那么教师必须适时加以引导,使学生理解掌握,真正处理好“用教材教”和“教教材”的关系。要想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就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切实把握学生实际。只有这样,课堂上教师才能胸有成竹。正确、恰当地处理好动态生成的各种矛盾,才能让预设与生成“激情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