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与意图
2009-12-29徐顺湘
徐顺湘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8~79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认、读、写11~20各数。
2.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概念。
3.在猜数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引人计数单位“十”。
师:同学们,小熊的商店开张啦!商店里的东西琳琅满目,你们都看到了些什么呀?
生:小熊的商店里有铅笔、本子……
师:老师想买5枝铅笔,谁当售货员来拿一拿,并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拿的?
生1:我一枝一枝地拿。
师:你拿了几次?也就是几个一呀?
生1:我拿了5次,也就是5个一。
师:老师想买9枝铅笔,谁来拿一拿?是几个一呢?
生2:9枝铅笔就是9个一。
师:老师想买10枝铅笔,你想怎么拿?
生3:一枝一枝地拿。拿10次。
生4:拿1捆,因为1捆里面就有10枝铅笔。
师:真聪明!那1捆就是几个十?也就是几个一?你有什么发现?
生5:10个一就是1个十,1个十也就是10个一。
2.理解计数单位“十”。
师:请小朋友先数出10根小棒,再捆成一捆,然后相互说一说1个十就是几个一、10个一就是几个十。
3.感受计数单位“十”的实际应用。
师:生活中像这样把10个一包装成一份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爆竹10个一捆、香烟10包一条、毛线10个装成一盒等。你能再举些这样的例子吗?
[设计意图:通过拿铅笔的具体操作活动,在5个一是5、9个一是9的基础上,自然引出“10个一就是一个十”,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计数单位“十”的概念。“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这一操作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计数单位“十”的理解,同时结合生活中10个一就是1个十的例子,让学生感知引入计数单位“十”的必要性及其应用价值。]
4.认识11~20各数。
师:小动物们也来买铅笔了,聪明的小猪很快就放好了(课件依次出示摆成12枝、15枝、17枝的铅笔图)。
师:每次买了多少枝铅笔?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6:因为1捆是1个十,也就是10枝铅笔,所以1捆带2枝就是12枝铅笔。
师:是的。1个十和2个一就组成12,也就是说,12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
……
师:老师想买16枝铅笔,该怎么拿?先自己拿一拿,再在桌上摆一摆。
生7:先拿1捆,也就是1个十,再拿6枝就是6个一。
师:你想买多少枝铅笔呢?请你用小棒来摆一摆,摆完后与同桌交流自己摆的小棒有多少根,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师:有一位小朋友摆了1个十和8个一。他摆的是多少根小棒呢?
生:他摆的是18根小棒。
师:18根添上1根是几根?再添上1根呢?
生:18根添上1根是19根,19根再添上1根就是20根。
师:这样就成了1捆带10根小棒,这10根小棒又可以怎样?你又有什么发现?
生10:10根小棒又可以捆成l捆,这样一共有2捆小棒,就是2个十。
师:对了,2个十就是20。那3个十是多少呢?4个十呢?
[设计意图:在学生理解计数单位“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认识11~20各数的组成。先以12、15、17为例,让学生初步感知这些数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然后让学生自由操作,进一步探究11~20各数的组成。在认识18、19的基础上巧妙地引出20,进一步联系计数单位“十”的概念,理解了20的组成,并进行适度拓展。]
二、归纳整理,主动建构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11-20的数(板书课题),在我们尺子上就有这些数,现在让我们先一起从0开始读一遍,再从20H始读一读。(生读略)
师:你能从7数到17吗?能从11数到20吗?
[设计意图:通过读尺子上的数和按顺序数数,让学生认识数的大小、顺序。]
三、巩固练习,培养数感
师:其实,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藏着我们今天认识的数,接下来我们和笑笑一起在回家的路上去找一找。
1.入学了,笑笑走出学校大门,看,这是什么呀?(红绿灯)现在笑笑能过马路吗?这个红色的20告诉我们还要等上20秒呢,我们一起等一等。(师生一起数20、19、18……)
2.现在绿灯亮了,笑笑高兴地过了马路。她打算乘公交车回家,你知道她打算乘几路车吗?(出示标有“18路”的公交站牌)
3.笑笑透过车窗,看到这样一块牌子,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出示“每小时限速20公里”的标志)
4.回家的路上,走过一个超市,超市里的商品琳琅满目。笑笑来到水果区,这里的草莓多新鲜啊!有多少个呢?是的,这一堆草莓有10个。瞧,旁边还有一堆草莓呢!小朋友们先估一估有多少个,然后再数一数。
5.笑笑回到小区,准备乘电梯回家。看了这个按钮图,你知道这幢楼房有多少层吗?笑笑住在10层以上,你猜她住在哪一层?
6.笑笑回到家,发现日历上也有今天认识的数呢!(出示“12月5日”的日历)
师:笑笑找到了很多生活中的数,你也能像笑笑一样做个有心人。到生活中去找一找吗?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笑笑”回家路上的一系列情境为线索,设计了多层次、多样化的练习,练习内容紧扣实际生活。在生活中找数,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猜草莓个数和楼层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全课总结(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