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单元检测新说

2009-12-29张宝梅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09年9期
关键词:测验试卷命题

张宝梅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以来,出台了许多指导性文件。其中有一项就是一学期只能进行一次期终检测。平时严格禁止组织学生进行单元检测。笔者研读该文件后认为,文件精神的出发点是好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但作为指导性文件,指导思想显然有失偏颇。许多研究结果表明,没有定期进行测验,而希望学生认真且系统地学习是不切实际的愿望。测验,其本身也是一种宝贵的学习经验。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形成性测试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活动,在学习中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积极作用。因此,笔者认为,组织好单元测验这一教学环节应该值得关注与思考。

近年来,由于学校教育经费的减少,加上受指导性文件精神的影响,学校对教师出检测试卷这一教学环节已不太重视,而许多教师也乐于让学生买现成的各种检测资料,既省时又省力。但是,笔者一直都不认同这样的做法。要知道单元检测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活动。一方面可以考察教师对某一单元所教内容重难点的把握情况,教师经常设计、编制较高质量的试卷,可以促进自己专业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教师结合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状况,编写出来的试卷更能考查学生在学习中易犯的错误和遇到的困难,从而有利于师生双方通过测试的反馈,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提高教学效率。本着这样的想法,几年来,笔者一直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单元测验的教学做了尝试与探索。

一、组织好单元测验前的整理与复习

小学数学苏教版国标本实验教材每一单元后面都安排了相关的整理与复习,这是新教材编排体系的特点之一。一方面,可促使学生在测验之前对教材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梳理和综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为教师积累测试命题的素材,了解学生在本单元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及时提供信息。与其检测后亡羊补牢,不如检测前通过复习训练。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养成严谨、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促进其非智力因素的养成。

在组织这一环节教学时,笔者首先要求学生课前能有序地整理并罗列本单元的相关知识点。引导学生学会自己编写知识网络。课堂上以小组形式进行反馈。在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优化出最清晰的知识脉络后,引导学生根据相关知识点回忆并编写相关练习题,最后全班交流。其次,在基本练习题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针对知识的重难点和易错点,在一些共性错误中发现问题,并抓住问题的本质编出相应命题。

例如。学习乘法分配律时,有学生编一道“37×99+99”习题。全班近60%的学生都做成了“37×(99+1)”。分析原因,仅仅是学生对乘法分配律不理解吗?为什么改为“37×45+45”,学生的错误率却很低呢?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感知还很粗浅,容易受一些像“99”这些能读成整十、整百的数的诱惑,还不能灵活运用相关的运算律。通过这样的编题练习,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层次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有意识地将学生编写出一些好的习题收集到笔者的题库中去,偶尔在试卷上出现,将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编题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更加认真的参与进来。最后,结合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整体掌握情况。适当增加一些变式题、拓展题,从而使整理与复习这一环节的教学成为一个有结构的、系统的、循环往复不断提高的可控过程。为学生学习的进步和优异成绩的获得提供充分的前提条件。

二、编制好单元测试卷的内容与标准

一份高质量的单元检测试卷应该要让大多数学生获得肯定性评价,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满足感。从而强化其学习的积极性。而检测内容、评价标准往往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标准,左右学生努力的方向、学习的重点和学习力量的分配。因此。编制试题前,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吃透大纲要求。笔者在编制单元测试卷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

首先,要遵循试题编制的基本原则。一份好的单元测验试卷要能全面地反映出所要测验目标的各个方面和层次要求。难易程度适中,切合大多数学生的水平,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试题的内容和形式应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现在出版的教辅材料,试题集中,往往有许多偏题、难题、怪题,与学生检测的本单元知识没有根本联系。笔者认为,试题的来源一是要以“本”为本,紧扣教材。把握本单元的基本教学要求,不要随意拔高考查要求。二是要以“生”为本,将学生平时反复出错的一些知识重难点进行重现。既可以考查学生的纠错情况。也可以考查学生平时的听课效率。让学生在一个个“小陷阱”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与敏捷的思维。同时,通过每次的考查促进学生良好非智力因素的养成,从而使教学活动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三是要以“师”为本,教师应把单元检测与对学生的日常观察结合起来。把从学生的课堂行为中获得的经常性反馈、与同事交流的课后得失以及各班级学生的共性错误加以收集和分析,以不同形式的命题出现,从而了解并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教学三角形分类时,我们往往会让学生辨析这样一个错误命题:“只有一个(两个)锐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学生不经过思考,只看到一个锐角就认为是错的,养成一种惰性思维。针对现状,单元检测时。笔者出了这样一个正确的命题:“一个三角形最小角是46度,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几个班做下来几乎全军覆没,只有不到5%的学生做对。在下一次检测中,笔者又出了这样一个类比式的错误命题:“一个三角形最小角是45度,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结果却只有5%的错误率。显然,这两题的思维含量很高,而学生由于前一次碰过壁,再做这样的辨析题时就会不由自主地投入到紧张的思考中去,从而避免了思维定势的产生,使得命题检测更具有实效性。

最后,试题的评分标准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虽说分数已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但学生、教师、家长对分数的关注仍是非常现实的。因此,笔者认为作为单元检测的试卷,其目的主要是使教学成为一个“自我纠正活动”,而不是选拔活动。所以,对于一些综合性强、预测区分度较大的题目可适当降低分值,这样可以更好地通过学生的情感反应,加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和积极性,以免使一些能力较低的学生因为反复获得低分而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三、利用好单元检测后的反馈与分析

单元检测的结果既可以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碰到的困难,也可以从学生产生一些共性的问题上找出教师在某一知识环节教学上的失误或不足,这就要求师生双方要充分重视单元检测后的反馈与分析。首先,作为教师,当发现某个或某些题目全班学生出现共性错误时,就要分析原因,对症下药。重新讲解或予以补充、拓展,并加以复习。对于学生个别的错误,则可以进行个别辅导,而不需要全班性的讲解。其次,作为学生,教师则建议每次将单元检测中的错题予以订正。分析出错的原因并记录下来,收集到错题集中去。学生经常性地翻看错题集,可以淡化自己的薄弱点,巩固旧知。最后,因为学生对前一个单元的掌握往往是学习下一个单元的基础。所以师生双方要根据检测的结果和分析,进一步改进本班的课堂教学,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补救计划,在下一单元的教学中适时进行渗透和复习,从而使得教学在不断的检测、反馈、修正和改进中趋于完善。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单元检测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评价环节,其本身也应被看做是一种教学活动,我们不能忽视甚至抛弃这一环节的教学。而要充分发挥它的正面导向作用。通过单元检测,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在自我纠查中不断改进和完善知识结构,增强保持成功的自信心,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下一单元的学习,也可以使教师能及时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有助于自己的专业成长。

猜你喜欢

测验试卷命题
《新年大测验》大揭榜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
两个处理t测验与F测验的数学关系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