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比较研究

2009-11-28王丽芹

理论导刊 2009年8期
关键词:比较研究

王丽芹

摘 要:毛泽东、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既具有一致性,又具有差异性。他们在社会发展根本动力问题上的观点是一致的,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他们在社会发展直接动力问题上的观点却存在着差异性,毛泽东在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具体方式上存在着失误,即没有解决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问题,而邓小平找到了“改革”这一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途径与方法,解决了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问题。

关键词: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09)08-0014-03

一、引言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人类历史的考察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剖析,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运动发展的总规律,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关系,指出这两对矛盾的运动和相互作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阶级斗争是解决这两对矛盾的根本途径和办法,构成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提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指出这两对矛盾的运动和相互作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关系从静态上分析了社会结构,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接着,马克思又从动态上揭示了社会变革的机制,他说:“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1] 32-33在这里,马克思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揭示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变革的机制,显示出人类历史上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相结合,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

2.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主要表现为阶级矛盾,解决这两对矛盾只能通过阶级斗争,因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由于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资本主义时代,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们认为,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是“现代社会变革的巨大杠杆”。解决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中所指出的:“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那么,到了社会主义社会,这两对矛盾如何运动等具体情况,马克思并没有做出明确回答。不仅如此,马克思在这时也没有把这两对矛盾综合起来称为“社会基本矛盾”。

在历史唯物主义发展史上,毛泽东首次把马克思所揭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概括为“社会基本矛盾”,并把它贯穿到社会主义社会中去,构成为适用于整个人类社会的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指出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毛泽东没有找到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方法,即没有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既继承了毛泽东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的正确思想,又纠正了毛泽东在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具体途径与方法上的失误,找到了“改革”这一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途径与方法,实现了根本动力与直接动力的有机统一。

二、毛泽东、邓小平在社会发展根本动力问题上的一致性: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继承性

1.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这两对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 [2] 214 “这些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基本矛盾” [3] 356从中可以看出,他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无论在社会主义社会,还是在其他社会,都是普遍存在的,贯穿人类社会始终,只不过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有着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每一社会的逐渐进步和社会形态的发展变革,从根本上来说都是由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的。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的著名论断。他说:“关于基本矛盾,我想现在还是按照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的提法比较好。……当然,指出这些基本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但是从二十多年的实践看来,这个提法比其他的一些提法妥当。” [4] 181-182

2.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是既相适应又相矛盾。毛泽东认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是,两对矛盾之间又相适应又相矛盾,并且强调相适应是基本的和主要的方面,不适应是非基本的和次要的方面。他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除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这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以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2]215相适应的方面是指,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能够容许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因而生产不断扩大,因而使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 [2]214“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和法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些上层建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劳动组织的建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它是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即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相适应的。”[2]215不相适应的方面,在生产关系上主要表现为“在工商业的公私合营企业中,资本家还拿取定息,也就是还有剥削;就所有制这点上说,这类企业还不是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的。”[2]214在上层建筑中,“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存在,国家机构中某些官僚主义作风的存在,国家制度中某些环节上缺陷的存在,又是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相矛盾的。”[2]215在这里,毛泽东认为“不相适应”是在“相适应”的前提下的矛盾,是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因此“相适应”无疑是基本的和主要的。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的这种估计,是对当时的实际情况所作的科学判断,是正确的。因为,一方面,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无可比拟的速度向前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的展开,体制方面的问题虽逐渐暴露出来,但暴露得并不充分,矛盾还不十分尖锐和突出。

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特点上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正确分析。他认为,我国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基本上是适应的,但也有不适应的环节和方面。对其基本适应的方面,就必须坚持。他说:“过去行之有效的东西,我们必须坚持,特别是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那是不能动摇的。”[4] 133 “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5]142但是,社会主义制度,从总体上适应生产力发展,并不是说,社会主义的体制、模式等等,也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其不适应的环节和方面,具体表现在作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形式的具体体制还存在不少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

3.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毛泽东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那种矛盾不可能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而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够加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另一回事,恰恰相反,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2] 213-214

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性质上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不断完善加以解决的正确主张。邓小平指出,我们把改革称作第二次革命,当然不是文化大革命那样的革命。改革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那种原来意义上的革命,也绝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而是改变那些不适应或严重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具体形式,是变革体制、维护制度、完善制度,并由此提出了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思想。

三、毛泽东、邓小平在社会发展直接动力问题上的差异性: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超越性

邓小平既坚持了毛泽东关于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的正确观点,更重要的是纠正了毛泽东在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具体方式上的失误,找到了解决矛盾的正确途径与方法,即解决了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问题,在新的实践中发展和超越了这一理论。邓小平之所以能够找到“改革”这一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途径与方法,源于他对社会基本矛盾的独特分析。

1.抓住了社会基本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为解决矛盾提供了前提。毛泽东对社会基本矛盾的两方面,更侧重于生产关系或者生产关系的构成和类型,忽视发展生产力,把不断变革生产关系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毛泽东曾说过:“我注意得较多的是制度方面的问题,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至于生产力方面,我的知识很少。”[6]303毛泽东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情况,不是生产力水平太低,而是生产关系中的生产资料公有化的层次、水平太低;上层建筑中存在着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他的这种思想观点,是导致后来我国在生产关系领域盲目追求“一大二公三纯”,在政治领域搞“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的思想根源。

邓小平认真总结了党在社会主义基本矛盾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纠正了脱离中国实际盲目变革生产关系的错误。他指出,社会主义不仅要发展生产力,而且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一切改革都必须遵循生产力标准。邓小平始终强调生产力在社会基本矛盾中起着决定作用,始终把发展生产力作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出发点。邓小平认为,毛泽东有一个失误,就是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5] 63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5]116

2.对社会基本制度与具体体制进行了区分,为解决矛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在理论上毛泽东没有对社会基本制度与具体体制进行区分。毛泽东没有认识到具体体制虽然不像基本制度那样反映一定社会形态的本质,规定该社会形态的性质,但具体体制作为社会基本制度的实现形式,对社会基本制度有着巨大的影响。当然,我们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其本身具有强大的优越性和无限的生命力,但如果这种基本制度借以实现形式的具体体制和运行机制违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要求时,就会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样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很难发挥出来。

邓小平在分析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时,既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看到管理机制方面存在的弊端,他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与具体体制明确区分开来,从而为我们正确认识和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依据。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4]250由此找到了背离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要求、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同生产力发展严重相矛盾的症结所在,而且论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具体体制的密切联系,为改革奠定了基础。邓小平认为,当具体体制背离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要求从而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时,就要适时进行改革,否则,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优越性就很难发挥出来。

3.依据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揭示了改革的必要性。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状况是“又相适应又相矛盾”,这是十分正确的。但是他过分强调其“相适应”性,而忽视社会基本矛盾中“不相适应”的方面。在这种认识指导下,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不存在生产关系束缚生产力的问题,不需要解放生产力,生产力就会自然而然地迅速发展,解放生产力的任务是由以往的政治革命来完成的,我们的根本任务就是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忽视“不相适应”的方面使他没有看到体制上存在的问题,没有适时地进行改革,妨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

邓小平正确地分析和研究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的具体情况。他认为,毛泽东作出的“基本适应”的估计,是符合社会主义制度刚刚建立时的情况的。但是,当社会基本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就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而且这种不适应的程度是相当严重的,已经危及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命运,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因此,必须根据社会基本矛盾的新的实际作出新的判断,并由此进行改革。邓小平认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不是单方面的因素和个别现象,而是多方面的因素和普遍的社会现象;不仅有经济体制,而且有相应的政治体制、教育体制和科技体制等。因此,邓小平指出:“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4]135

4.找到了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途径与方法,提出了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毛泽东曾指出,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不具有对抗性质,因此不需要以阶级斗争方式解决,而是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不断的完善加以解决,但在实际解决矛盾的具体方式上存在着一些失误。他认为,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为生产关系水平太低,因此在生产关系领域盲目地追求“一大二公三纯”,以为公有化的程度越高,生产关系越纯,就越符合社会主义的要求,结果形成了过分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和僵化的经济体制,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解决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时,他用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式,甚至发动了“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以此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不仅违背了毛泽东自己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性质的科学分析和解决矛盾方式的正确主张,而且对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很不利的影响,使我国社会发展遭受严重曲折。

在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途径问题上,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贡献是抓住了生产力这个中心,把生产力的运动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动力源泉,提出了“改革”这一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途径与方法。他不是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出发,而是从我国的现实生产力状况出发,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为高度集中的僵化体制与生产力的矛盾,提出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同时要改革的是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具体体制。只有通过改革,从根本上废除僵化的旧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才能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才能使生产力获得进一步的解放和发展。这就为通过改革不断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从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指出了正确的方向,同时又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发展和完善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可见,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唯一途径和方法,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毛泽东文集(第7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7.

[4]邓小平文选(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6]毛泽东文集(第8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王润秋]

猜你喜欢

比较研究
论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之比较研究
国内外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论中外狼文化写作中的生态意识
“藏匿”与“炫耀”式景观中植物种植的美学比较
唐寅仕女画与喜多川歌麿美人画比较研究
各国税制结构与我国的比较研究
资产减值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浅析媒介体制比较研究的框架设计和技术逻辑